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春日阅读答案

春日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15 10:00:40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春日阅读答案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日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日阅读答案

春日阅读答案1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注】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春日田家

  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句写绿色的桑树高高低低,与平坦的.地势形成了参差之美,具有明显农家特征。

  B、第一首后两句描写江南春天雨后,新枝嫩叶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鸟鸣花繁的绚丽景象。

  C、第二首纯用写实,从田间写起,先写黄雀,后写山叟,再写种树,最后写节气,娓娓道来。

  D、两首诗的内容都带有鲜明节令特点和地域特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16、这两首诗都写了农人的活动,在对象选择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5、C(“纯用写实”错,“明朝种树”不是写实)

  16、

  (1)欧诗选择农人祭祀田神后欢声笑语的场面,表现了兴旺热烈的农村生活;(3分)

  (2)宋诗选择山叟话旧、夫妻夜谈等细节,表现了自由的乡村生活。(3分)

春日阅读答案2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释】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②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含蓄而精妙。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你对此如何理解?

  答案:

  (1)本诗颔联以乐景衬哀情。上林苑里鲜花盛开,细柳营前柳枝新绿,本是乐景;“徒”“漫”二字表明没有亲友一同欣赏,面对此景比没有美景时更增哀情。

  (2)本诗结尾超出了一般感怀诗表达孤独伤感之情的.局限,构思新颖。作者将思念化为祝愿,将孤独化为希冀,昂扬乐观,抒发了对洛阳万物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

春日阅读答案3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赏析表现手法】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通读全诗圈定景物---分析景物归纳特点--依景品情据情赏景---判断情与景的关系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关系的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春日阅读答案4

  原文: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傍:靠近。

  问题:

  (1)一、二两句写出了春景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勃勃生机的春景图。

  (2)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1分)“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所要表达的`却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1分)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1分)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春日阅读答案5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韩偓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

  船冲水鸟飞还住, 袖拂杨花去却来。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1.诗歌的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社会观实?(5分)

  2、结合诗歌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主题(6分)

  参考答案

  1.以乐景写哀情(对比、反衬)的手法。颔联描写了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而实际上是通过对环境死寂状态的描写,侧面呈现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诗句并用水鸟的飞还住和杨花的去却来表现诗人的悲怨忧虑。

  2.诗歌通过描绘赤地千里的凄凉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动乱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现实,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赤地千里的凄凉景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末动乱和人民陷于深重灾难的现实,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透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诗一开头,便点明了世乱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见落梅而人在他乡,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梅花。南方他乡的梅花已落,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韩偓为京兆万年人)梅花恐怕刚刚绽放吧。由此又想到故乡是否依旧,亲人们是否还都平安。然而,这一切却无从得知。此时诗人在这荒凉的野塘之畔独自徘徊。接下来二句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虽是写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实际上却通过环境的`死寂,侧面地呈现出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飞还住、去却来又恰恰代表着诗人的悲怨忧虑,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拂之还来的烦恼思绪。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这是借用古人的故事,来叙述自己的痛苦境遇。季重是三国时代吴质的字。他和曹丕、曹植兄弟以及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人交谊很深。徐干等四人均于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死于瘟疫。曹丕后来在给吴质的信中提到此事,表示痛心。子山是庾信的字,他出使西魏,被迫留仕北朝。曾作《哀江南赋》来抒发国破家亡之感,极为感人。赋序说: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切为主。诗人这里以季重、子山自比,说旧游之处许多老友都已死掉了,自己近来所作诗文极尽悲哀。这两句,用典极为贴切、恰当,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到具体的感情脉络,典故与现实都息息相关。因而,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大大丰富了语言的容量。

  最后二句: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也是用典。朝市,朝廷与市肆。陵谷高岸、深谷。劫灰佛家用语。佛教认为,天地经过一段时间,劫火延烧,万物都变成灰烬,然后再从头开始,谓之一劫。据传,汉武帝开掘昆明池,在池底发现许多黑灰。到东汉明帝时,胡僧竺法兰来中国,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这二句是说:我亲身经历了战乱眼看着繁华的都市化为灰烬,夷为荒凉的平地,才相信昆明池底之物确是劫灰,天地确是由成而毁。从眼看到始信,不仅说明了变迁之大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其中蕴藏着人生如梦的深切悲伤和无力回天的哀诉。有着痛定思痛的彻骨之恨。语虽淡,但情至深。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感脉络清晰、连贯,节奏性很强,使声音韵律与心绪的律动和谐统一。首联是引子,触景生情;颔联主要表达一种情绪,创造出浓郁的悲怆气氛。颈联直切主题,镂刻入骨,鲜明而深沉。尾联写所思所悟,言有尽而味无穷。

春日阅读答案6

  春日临池

  (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⑴ 嵯峨、 飘颻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加以说明。(4分)

  ⑵ 诗歌后四句拿古人自比,以抒胸臆。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 ⑴.【参考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池中绚丽壮观的景色。嵯峨句写出漫天云霞映照在碧玉似的池水中,犹如山峰的倒影峥嵘多姿;下一句写云霞逐渐四散,池中的`倒影也不断变化,在粼粼波光中,万千光点闪烁不定,犹如片片碎金令人迷醉。

  【评分标准】:手法1分(应答出比喻才得分);总写壮观景色1分;对两句诗的描写各1分。

  ⑵.【参考答案】:句中徒自临濠渚、谁辩游鱼心用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争辩鱼之乐的典故;自比庄子,而无惠施,只一个人站在濠渚,没人去体会游鱼之心;而 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 用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典故;自比伯牙而无钟子期,只好一个人独自弹琴;表达了诗人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惘和失落。

  【评分标准】:分析两个典故内容或自比对象,2分,指出胸臆1分。

春日阅读答案7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贫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散”“凝”二字准确凝练,将春雪“时散时凝”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B、颔联写春雪到来时的山中景色:岭梅似乎再次开放,岩石上融化的雪水也开始结冰。

  C、颈联“鹿儿”“吟僧”可见诗人情趣的高雅,身处山中苦寒之地,却闲适宁静、恬淡自适。

  D、诗歌尾联写春雪和春雨发挥了同样的作用,使得松间小路上的青苔又密密覆盖了一层。

  15、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4、D(理解有误,漏掉了“好将”,诗句意思有所不同。尾联是说,希望这春雪和滋润大地的春雨一样,发挥同等作用,使万物更加生机勃勃。)

  15、①视听结合。霏霏雪花时散时凝,散落在山中的竹树上,时不时发岀沙沙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雪落春山的场景;

  ②巧用拟人修辞手法。将因雪而成的雾凇景观想象成梅树上重新装扮上的花朵,新奇形象;

  ③虚实结合。后两句由实入虚,希望春雪与春雨一齐发力,让万物早日复苏;

  ④融情于景。通过春山雪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山中雪景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共6分,答岀三点即可得满分,答比喻修辞手法也可酌情给分。)

春日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瘐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①春天树,江东②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②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

  (1)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对李白的诗进行了热烈的赞美,请说说这两联主要赞美了李白诗的哪些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对颈联借景抒情的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写景而离情自见”,你认为如何?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超凡脱俗;清新俊逸。(3分)

  (2)颈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地的景物,看起来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一种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李白也在江东思念着渭北的作者;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天树”“日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这两句,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力来传送的名句。由此可见,沈德潜这样称颂它是无可非议的。(5分)

春日阅读答案9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来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 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参考答案

  1.D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和手法分析。D项,颈联写景,只是借以抒发诗人对山居春色的喜爱之情;E项,诗人并非“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而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①借景抒情。借春日山居所见之景寄寓自己内心对山林春景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春日山居寄友人”及山水景色的描写等可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喜爱之情。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最后“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是直抒胸臆。

  点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如本题“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直抒胸臆。

春日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的课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即事,写眼前的事情与情景。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③张罗地:指作者的闲居之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④宿鸟,黄昏时归巢的鸟。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首句中的“网”就用得生动传神, 请对 “网”字进行赏析。(3分)

  答: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9、诗歌鉴赏

  (1)答案:“网”是“网住、留住”的意思,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1分),运用拟人、比喻手法,非常生动、新奇(1分),表现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情绪。(1分)

  (2)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2分)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残花败景,这些凄凉冷清的'景色衬托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忧愁(1分);三、四两句叙事兼抒情,着力写作者门前冷落。 “车尘不到”表明世人趋炎附势,疏远作者;“宿鸟”反托出作者闲居之地的冷寂,。“自掩门”传达出诗人的生活空虚无聊,从中可看作者的孤独寂寞以及对世人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感叹。(1分)

春日阅读答案11

  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8~9小题。

  春 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8.“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9.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请指出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6分)

  参考答案:

  8.“幽情”在本诗中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情感。(1分)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

  9.“逆”和 “私” 用得极为精妙。“逆”,迎接;“私”,偏爱。(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2分)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春日阅读答案12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②遥清渭③,沉思忽自惊。

  注:①本诗作于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③清渭,指渭水。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春日登楼怀归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8.全诗写了登楼所见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小舟任意停泊;黄昏时分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流水、渡船、炊烟,流莺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怀念。

  9.全诗首尾的“聊”与“惊”二字用的极妙。首句“聊”字,表明他并非因怀归而登楼,而是由登楼见闻引发怀归之情,进而进入沉思遐想;末句“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墨香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初入仕途乍离家乡的青年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春日阅读答案13

  春日[唐]李咸用①

  浩荡东风里,裴回②无所亲。

  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衰世难修道,花时不称贫。

  滔滔天下者,何处问通津。

  【注释】①李咸用:唐末诗人,生卒年不详;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②裴回:“徘徊”。

  2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古树一边春”让人联想起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22.全诗表达了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请联系诗句对此加以简析。

  【参考答案】

  21.五言律诗,病树前头万木春。

  22.“徘徊、何处”等词表达了诗人因个人仕途不达的失意、对未来的迷茫之感;“衰世”等词与结尾两句道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深深的忧思;“三面水”、“一边春”等句表现了诗人虽身处衰世,忧思失意,但仍怀抱希望,并未消极绝望到底的振奋情感。

  【解析】

  【2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和名句背诵情况。答题前,先通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四联;绝句一共四句。律诗和绝句都有五言也有七言,言是字的意思。“古树一边春”能让人想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病树前头万木春”。考生可以先背全诗,然后确定诗句。

  【2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要求理解整首诗歌的情感。“何处问通津”,“何处”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的迷茫。“衰世难修道”表达诗人对身处衰世的忧思。“古树一边春”,表明诗人仍怀抱希望。

春日阅读答案14

  春日暖阳阅读答案

  ①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上,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痒。昏黄的阳光笼罩大地。

  ②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温润光泽。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中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③竹片拿到手里,上端的糖塑栩栩如生,晶莹剔透。要么是花脸典韦,要么是手提哨棒的武松。这是位民间高人,他稔熟四大名著里的形象,用糖来一一勾勒。糖塑再好,无奈舌头贪婪,昔日英雄,几分钟后,终将在舌尖上落难。

  ④ 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⑤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长相清秀,老师喜欢。可是我没有父亲。我羡慕那些有父亲的同学,他们的父亲大都是农民,高大剽悍,孔武有力。扛着锄头在教室外巡视,透过破窗向教室里偷看,用目光打压他人,呵护儿子。

  ⑥待在那里,我试图抓住什么来抵御内心的疼痛。我没有哭,因为我没有哭的习惯。但无力反击,因为说不出话来。这年我才八岁。

  ⑦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桌糖塑。

  ⑧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举起其中一只,是举棒的悟空。这只很大,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阴霾,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风很大,人并不觉得冷。

  ⑨我把它插在窗台上,有时候我把它拿到屋外对着阳光扬起脖子,阳光变成了深红色,暖暖的。我想把它留很久。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它粘住了几只飞虫。母亲说,吃了吧。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屋外,阳光热烈而凶猛。一切都会好起来。

  ⑩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一一攒起。积攒多了,心里就有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1)文章题目“冬日暖阳”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文中有很多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3)文中多出写到冬天的“风”和天气的“寒冷”,有什么作用?

  4)对“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1、老人对我的爱护,像冬天的一般温暖了我的心,人间的温暖,。

  2、通过“浓墨色彩”“”这两个形象的比喻,突出老人做糖塑的高超技艺。

  3、从冬天的风和天气的寒冷,衬出人间的关爱能给人以温暖。

  4、老人对丧父的“我”给予无限的关怀,替我斥退嘲讽“我”的同桌,不卖给他糖塑,让“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抚慰,是一个温暖和蔼的老人。

春日阅读答案15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诗中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反映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 云淡风轻、春花烂漫、柳枝翠绿的春日景象。

  ②轻松自在、悠闲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州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反映出来。

【春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春日阅读答案11-08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黄昏阅读答案02-19

《嘱咐》阅读答案02-19

《病人》阅读答案01-15

《木屐》阅读答案04-22

爱莲说阅读答案04-20

《萌芽》阅读答案04-2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