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

时间:2023-10-19 15:33:2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送别》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1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桅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选出下面正确的选项()

  A.李诗写的是出峡日景,杜诗写的是峡中夜景。

  B.李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出,杜诗语言超脱豪放,无迹象可求;李诗语言学郁,杜诗语言奋发。

  C.李诗描绘的景象开阔壮丽,杜诗描绘的景象险恶孤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取景都非常阔大,构思都非常精巧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用的是比喻手法,而官应老病休是老病应休官的倒装。

  答:B(把李杜二人的语言风格弄颠倒了)

  2.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1) 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3.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答:(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 ,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4.李杜之间的情宜甚深,特别是杜甫,多次做诗怀念李白。对李白的诗,杜甫更是称颂,说白也诗无敌。李白的诗在前,杜甫的诗在后,两诗的画面又这样接近。在艺术上,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影响呢?或者说《旅夜书怀》模仿了《渡荆门送别》呢?

  答:略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2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B.“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结合“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分析,只是说即将去的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友人到了一定会很喜欢,没有选项中意思。

  2.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分析写作技巧的能力。

  “飒飒芦花复益愁”意思是说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声中我更觉忧愁,写秋天送别友人,本就依依不舍,兼之萧瑟凄凉的景象,心情愈加惆怅哀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悲伤的气氛,一派衰败的景象中,诗人因离别而伤感的情绪浓重,可见友情之深厚,难舍难分。

  结尾“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写远眺友人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江独自流淌,以景结情,委婉含蓄,诗人远望友人离去,直至船帆消逝于视线,可见遥望时间之长久,以杳无踪影的船帆和一去不复返的长江水作结,景象中融入了诗人万般情结,与友人分别后的孤独寂聊凄冷的心境让读者能够以形象的画面中身临其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极具感染力。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3

  灞陵行送别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①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②愁绝不忍听。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②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辞。

  14、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中,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里有比兴手法的运用。

  B、“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

  C、“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写朋友南行,走的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还想象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D、“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既带有写实的成分: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也有虚写的成分: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朋友被迫离京。

  15、李白的诗歌在丰富的意象中饱含着丰满的思想,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D

  15、①“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的离别之愁。②“紫阙落日浮云生”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表明作者对政局的担忧。③“古道连绵走西京”古老的西京,绵绵的古道,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向着历史和现实扩展,触发更深广的愁思,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朋友被迫离京”错误。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暗示朋友被迫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古道连绵走西京”,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这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向着历史和现实扩展,触发更深广的愁思。“紫阙落日浮云生”,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送别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应降紫泥书。

  【注释】①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的“远”字,既写出了江水浩渺、了无涯际的阔大景象,又渲染了之情。

  B.“虚”字,写小船仿佛飘浮在空中一般,表现出了水天一色、风平浪静的景象。

  C.“访”,即“拜访,探望”,写诗人到闲居的朋友那里看望,表现了二人的深厚情谊。

  D.尾联将友人比作被贬长沙的贾谊,“降紫泥书”是说友人还会被朝廷起用。

  15.颈联描绘了怎样的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C项,“吾子”,非“我”的.意思,而是“你”之意;这句也不是写诗人到朋友那里看望,而是友人到“我”这里看望“我”。)

  15.描绘了友人日落看飞鸟归巢、面对澄澈潭水羡慕鱼儿自由跳跃的闲适画面(3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宽慰之情:暂过闲适生活,等待朝廷再重用的时机。(3分)

【李白《送别》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12-20

《渡荆门送别》阅读练习及答案10-14

采莲曲古诗李白阅读答案03-28

独不见李白古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04-20

《背影》朱自清_《背影》车站送别买橘子片段阅读答案09-23

等阅读及答案05-29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古井》阅读答案01-1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