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时间:2023-02-15 15:39: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这应该是我在这本书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吧。

  孩子本来的天真和善良,总是会被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大人的想法所慢慢改变,原本那些可爱的奇思妙想,原本那些奇幻的精神世界,都会因为不被理解或在别人的深深的质疑中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见。

  小豆豆喜欢站在窗边看风景,看路过的宣传艺人,看在树上唱歌的小鸟,喜欢在篱笆中穿来穿去,喜欢一切新鲜美好的事物,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美丽,所以我们的生活中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责骂中自我否定,自我悲伤,然后失去最天真的快乐吧。

  孩子回答了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的话,老师否定了他;孩子对一些事物感到好奇,搬来小板凳站上去看,妈妈看到了,怕孩子摔倒,生气地又骂又打;孩子看到小动物受伤了,哭得稀里哗啦的',爸爸看到了,责骂他有什么好哭的;孩子玩游戏又弄脏了衣服,妈妈一边严厉地斥责孩子,一边将衣服脱下去洗……后来孩子再也不敢回答问题,再也不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再也没有同情心,再也不敢尽情地玩耍,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犯错,会被大人责骂。

  大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来判断孩子的是非对错,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小豆豆自己拿来铲子想从粪坑里把心爱的钱包找出来,校长看到了,告诉她要记得把掏出来的垃圾都倒回去;小豆豆被狗咬伤了耳朵,使劲地摁着不给爸妈看,怕爸妈责骂小狗,把小狗赶出去,爸妈着急地把她送去了医院,和约定的时候一样没有责怪小狗;小豆豆爬篱笆刮烂了妈妈最喜爱的那条亲手为她缝的布裙,她怕妈妈伤心,撒谎说是被人用刀子刮坏的,妈妈没有责骂她,而是去理解她的乐趣和谎言……

  小豆豆在一种充满关爱和理解的环境中成长,她的善良与纯真一直被呵护着,直到长大成人,依旧善良、纯真、对生活充满激情又快乐。

  小豆豆们看到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侏儒症的高桥君,没有一个小豆豆去歧视他们;美国与日本正发生战事,所有学校都取消了英语课,小豆豆们却在齐声念着“美丽的”是“beautiful”,在巴学园,日本和美国变得亲近起来;小豆豆遇见被歧视的朝鲜人,想过去和他做朋友,并且告诉他“大家一样都是小孩子”;小豆豆看到聋哑的孩子用手语讲话,觉得那是全世界最美的动作。

  小豆豆们不懂什么是种族歧视,不懂什么是政治和战争,不懂什么是残疾,小林宗作校长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孩子,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片纯净的校园,教会他们爱与支持。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有孩子欺负弱小,总是会有孩子高声去耻笑别人,总是会有孩子破口大骂那些自己并不理解的人或事物?

  教会孩子爱与生活,远比教会那些生硬的知识要重要得多,保护孩子的纯真和善良,远比用暴力去强硬扭曲他们要美好得多。豆豆的母亲、小林宗作校长先生,都是爱与理解的化身,包容和感染着小豆豆。

  前不久看过一篇文章,对比了中国的小学教育和日本的小学教育,日本的小学教育更注重素质培养,而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关注成绩,素质教育是口号,高举全面培养的旗帜,实则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还要请家庭教师来辅导功课,一年级就要学习对他们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数学题,中国的小学生到了日本都能成为神童、学霸,可是,这真的就是教育孩子的目的吗?

  年纪尚小满口粗话,喜爱插嘴,生活中不会问好,总是乱翻别人的东西,取笑同学,看不起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到底是什么形成了孩子们这样的行为习惯?

  自己也曾带过班,我从不在班里大力表扬成绩排名在最前的孩子,我表扬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次考试中超越自我,分数或排名在一点一点进步的孩子,或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的人,因为我一直坚持的,是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素质,因为这比虚拟的分数重要太多。

  班里也会出现欺负弱小的现象,班里的小帮派欺负一个低智商的同学,说他是“弱智”,上课时取笑他,调侃他,路过时用手打他,用脚踢他。“弱智”同学在一种自卑和自我反抗中成长和生活,因为他的父亲告诉他,被人骂时要骂回去,被人打时要用力打回去,因为他智商有残疾,打伤了人也不用负责任,而且还要告诉老师听,让老师去教训这些欺负他的人。于是这个孩子的性格日益古怪,与班里其他孩子的关系也日益恶劣,当我接手这个班时,这种恶劣关系已经很严重了。

  在这些孩子再小一些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弱智”吗?大人强硬灌输给孩子们的,只不过都是大人的想法、大人的看法而已,有多少大人能保护好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教会他们爱与包容,或是教会他们善良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我读到“泰明死了”这个篇章时,我哭了,一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描写了心爱的同学离世的那种悲伤触动了我,二是小豆豆的话让我感动。孩子不懂生死,只是隐隐约约地懂得了离别,小豆豆对躺在教堂里的泰明说:“也许,我们长大以后,有一天会在什么地方碰到。那时候,要是你的小儿麻痹症治好了,该有多好啊!”。

  是啊,多好啊。要是能有多一点像小林宗作这样用心教育的老师,多好啊,要是能有多一点像小豆豆的妈妈这样理解孩子的母亲,多好啊。当我们用心去引导和呵护孩子们时,当我们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去理解和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2

  第一次接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因为工作室主持人陈君玲老师的推荐,可当我捧起这本书读了以后,却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讲诉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窗边的小豆豆》不仅带我走进了豆豆的世界,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生命中,除了有一位理解自己的母亲之外,还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

  一、母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每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每个母亲爱孩子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小豆豆有一个理解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小豆豆的妈妈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小豆豆在第一个小学被劝退,直到二十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如果,当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我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要你了!’那样,当我第一天走进巴学园时,会是多么沮丧而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会那样有趣了。”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到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渗透对小豆豆的爱。例如,当小豆豆被劝退时,母亲会感到不安;为小豆豆精心准备“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餐;给小豆豆编喜欢的麻花辫;当小豆豆在玩耍时弄破衣服或是掉入厕所掏口及灰泥堆的时候,她会理解孩子爱玩及好奇的天性,装作相信自己女儿所说的话,轻描淡写地回应……小豆豆真是幸运的,能有这么一位智慧的妈妈。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人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小豆豆妈妈的母爱,守护了小豆豆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师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在小豆豆的生命里,还有一位对她影响重大的人,那就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遇到小林校长是幸运的'。小林校长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书中所提到的小林校长的人格魅力与独特的教育理念,让我心悦诚服。

  (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小豆豆第一次到巴学园见到小林校长的时候,小林校长并没有把小豆豆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来对待。虽然小豆豆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但小林校长却认真地听了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讲话了。可见,小林先生是多么地尊重孩子!真诚的倾听,源于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会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二)细心地呵护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巴学园里除了小豆豆之外,还有许多特别的孩子。但无论哪一个孩子,小林校长都会细心地去呵护,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三)善待“可爱的缺点”。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当校长看到孩子犯错时,并没有马上训斥,而是问明情况,巧妙地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母爱与师爱守护着小豆豆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师、为人母,《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很多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也还有很多东西是我还未从此书中品位出来的,也许再次品读时,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吧。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让孩子们像小豆豆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3

  中国有个百草园,鲁迅先生在那里自由成长,成就了文坛霸主的地位;日本著名女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笔下的巴学园,一个理想的教育王国,孩子自由成长的摇篮。许多小孩子进去学习生活,后来都成名成才了,我也进去看了看,感觉很震撼。

  理想的教育王国:校门是用非常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说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这真正的崇尚自然崇尚童趣的,大门当然比死气沉沉的混凝土柱子门好多了,小豆豆当然喜欢了!更有趣的是,有六辆电车停在院子里作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

  没有固定的课表,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巴学园自由开放的育人环境造就了一个个成功人士

  学生自由成长的摇篮: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了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教师的成功就是把乖孩子培养成好孩子,教育家的成功就是把问题学生变成创新型的人才。其实小豆豆的“劣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觉得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桌子不一样,于是乐此不疲地开开关关?还有就是上课的时候站在窗边跟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再不然就是

  画画时画到了绘图纸外面。但就是这些让老师受不了,在老师心目中,这样的孩子不是很麻烦就是很怪。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好老师是怎么样的: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为了找到钱包,她找到了厕所的掏口,然后奋勇地开始往外舀东西,最后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长过来了,他没有跟小豆豆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说“太危险了,快停下”,而是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这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即便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

  创新教育的启蒙大师,《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音乐教师出身,他用自己的所有财产创办了巴学园。就是为了办一所特色学校,让有个性的孩子在这里自由成长快乐生活发挥特长,走向成功。他说过:“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

  中国的父母、老师们总习惯于替学生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让小豆豆退学的老师就是受不了小豆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她看来,规规矩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深暗儿童教育要旨,他第一次把韵

  律学引入到儿童教学中来,并道出韵律教育的好处:“韵律使身体和心灵都能理解节奏,帮助精神和肉体达到和谐,从而唤醒人的想象力,促进人的创造力。”“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大自然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有极大的耐心和广博爱心去关注问题学生,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睿智的妈妈,更读懂了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读懂了成长成才成功的真谛。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快乐的成长,自由自在的生活,幸福才是最大的成功!

  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孩子内心的潜能,使他最大限度的发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活成长,成为利己利人奉献大爱的优秀公民,让我们一起关爱每一个”窗边的小豆豆“!去创造一个幸福生活的空间,去享受幸福生活的快乐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4

  最近,在同学的介绍下,我阅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知名教育著作《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对它爱不释手,主人公小豆豆活泼善良的性格以及巴学园小林校长令人可敬可佩的品质更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小豆豆的故事中,我感慨最多的就是: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个体,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我们应该像故事里的小林校长那样,关爱和包容他们,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一如故事中的“巴学园”,让他们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实践自己的梦想。

  回想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上课要坐得端端正正,双手要放在桌面上,上课不许说话,有问题也要先举手······诸如此类的规矩,相信我们都不陌生,那时候的我们,总梦想着希望在学校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可能实现的事在“巴学园”里却成为现实。在巴学园里,学生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每天上课的顺序都是由自己安排的;每天每个人的座位都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需要来坐,学生们无拘无束,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们一定要上哪门课目,学生们可以自选喜欢的科目来钻研,在课余的时候,校长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野营、温泉、比赛等活动来让学生们在经历中成长,学生们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本。

  仔细回顾《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往事,它主要的目的还是向我们展示一种教育方式。就主人公小豆豆的经历来看,她在以前的老师眼中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她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她的这些行为妨碍了老师的讲课,因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其实,反观小豆豆的行为,我们很多时候是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就说明了好动、好奇本来就是小孩子的一个天性,它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大家怎么看。后来,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其实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活泼,好奇,可是,为什么在巴学园小豆豆就没有被学校勒令退学,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因为在巴学园里,老师和校长都尊重和包容关爱孩子的个性。这里,其实也就反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小豆豆以前的那间学校是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代表,它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相反地,巴学园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巴学园里,没有不平等,有的只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爱,对被勒令退学的小豆豆一样,对个子矮小的高桥君也一样。在巴学园里,孩子们的特长都可以得到施展,因为老师们采取“因材施教”,他们的上课氛围虽然给人一种感觉是乱乱的,但是,利用这种上课方式老师却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也就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于是也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后来,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成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魅力的人,这也就是对巴学园教育方式的一种肯定。

  此外,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同时也带给我最多感动的是小林校长,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品质。小林校长是真正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在小豆豆刚来学校时,他耐心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试问,在我们的教师中,有多少可以真正做到像小林校长那样?而且,作为一名校长,他全然没有大人物的那种架子,他和学生们非常友好的相处在一起,关心学生,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也竭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帮助他们建立宝贵的自信心·····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学生们的那种尊重和关爱,其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以及孩子们的灵魂塑造师,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好好像小林校长学习?

  就拿小林校长的一句话来说,其实,“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因此,我们要尊重和关爱孩子们,给他们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不要一味地压制他们的天性,教育有时候不一定要老师和家长时刻挂在嘴边,有时候,“身教”更重要,这一点,在小林校长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在他们去土肥温泉的时候,小林校长只是简单的交代一句话,并没有像我们平常那样过分强调,而学生们却很自觉地遵守纪律,没有人违反,这也就说明,你尊重学生,自然也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故事结尾那里,小豆豆也希望能成为一名教师,到时候回到巴学园,我想这应该也与小林校长有关吧。

  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它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像小豆豆那样找到一座“巴学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想,《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它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其魅力大概也在于此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5

  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失职,怀着一份对本书的神往,在一个冬日暖暖的阳光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就象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惟其如此,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本书可以说是学生的知音,这是多少孩子向往的学习生活呀。如果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我想他们对学习再也不会恐惧,学习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快乐。回想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太多的压抑了,寒窗苦读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读书写照,哪怕现在新课程改革,学生的生活还是没有脱离这一种读书模式,看着一年级的新生读了两天书就哭着闹着不愿上学,到了高年级一些暂差生更是对读书产生了恐惧,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悲事呀。问题还在于我们如此苦读换来的是什么,真的是一个个的精英,从我们的手下诞生了吗?不,不,不!看到的是学生的眼镜从无到有,从薄到厚;学生的笑脸从多到少,从天真到负重,……正如书中的小林老师巴学园的校长所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为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看完了这本书感慨挺多,小林老师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

  不过我也由衷为小林先生而感慨,他的教育方式在如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是很难再现的。他可以不为小学的校园建围墙——如果这所学校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出安全事故才怪。他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想坐的位置,以至书中的泰明死了,也没有因为坐位空着而勾起学生的伤感——如果现在每班达40人以上的班级,学生不因此而乱套才怪。他可以让学生到小溪边野炊,小河边散步,大海边游泳、墓地里扮鬼——今天的孩子因为怕万一,谢绝了一切有安全隐患的集体活动,因噎废食……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6

  是否已经忘了童年的味道?

  是否还记得小时侯因为走神或上课说小话而被老师罚站?

  是不是还记得一脸倔强的自己因为乱吃药而被家长责怪呢?

  这些都是童年时候的旧事了吧?已经被我淡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窗边的小豆豆》带着我看别人的童年的时候悄悄地提醒了我。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写的。文中的巴学园是一所学校,一所专门收所谓的“特别学生“的学校。小豆豆是个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实的“坏学生”,文章第一篇就讲了小豆豆的妈妈和老师的见面,老师说小豆豆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然后请他们表演,好不容易等艺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经下课了。这么一来,老师还能讲课么?老师说呀说。。一大堆的事例,妈妈也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同学打扰老师了。最终妈妈领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学校,她没有告诉豆豆她是被退学了的,因为她怕打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学院生活才开始……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我觉得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

  巴学园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来了。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

  诸如此类的例子,多不胜数。其实天下没有坏学生。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动(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较大咧咧。但是不管他们因此犯了错误还是

  怎么样,都不可以妄下“坏学生”的定论。他们都需要尊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先尊重学生,尝试从他们的那个角度想一下这件事情,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跟他们平等地交谈,解开他们的心结,然后再教导,巴学院就是这样。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知道她想停的时候才停。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7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人人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成就的基础。

  读了这本书后,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电车教室,小豆豆最喜欢的月票,那只咬掉小豆豆耳朵而又被小豆豆保护的茶色小狗,小豆豆可爱、活泼、开心的模样……

  这一幕幕象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脑子中,美代、朔子、阿泰、悦所爱子的故事,我太喜欢了。

  小豆豆和她的伙伴互相尊敬,美代是校长的三女儿,她和校长一样喜欢小孩子;朔子是小豆豆上学第一天的时候,见到的第一个同学,那天她穿了一个带着一个小兔子的连衣裙;阿泰总是不肯娶小豆豆做他的新娘,而小豆豆一样为他削铅笔;悦所爱子在小豆豆眼中总是一位文静稳重的小姐,但她却是一位一年级的时候就失去父亲的小姑娘;木青惠子可以饲养出在空中飞的鸡……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起了爸爸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和周处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不管犯下什么错误,只要肯改过自新,一样能受到别人的信任。

  三字经中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讲道,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我看了周处,学了三字经,再想想我刚刚读了的《窗边的小豆豆》我知道了,人的成就受环境的影响,受周围朋友的影响有多少大,也让我知道了,象小豆豆、孟子和周处一样,只要努力去学习,积极向上,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8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呵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巴学园,更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

  如果调皮的、在人们眼中显得有些另类的小豆豆没有遇上超级棒的小林校长,那么她的生活轨迹定将改变无疑。而小林校长许多创造性的举动来自于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对儿童真正的关爱。以小林校长为代表的巴学园是孩子们生活的乐园,学习的宝库,发展的舞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巴学园中的教育首先是建立在没有歧视的`基础上的。

  无可否认,在进巴学园之前,小豆豆的确是一个有些“怪怪”的孩子,她的所做所为确确实实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是当小豆豆的妈妈带着她来到巴学园时,一切出人意料。小林校长和善地引导小豆豆说话,在小豆豆的话匣子打开之后,他很有耐心地、专注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并收下了

  这个让人有些头痛的学生,使得小豆豆的内心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她打心里喜欢上了小林先生和巴学园。之后每当校长看到小豆豆的时候,总是会寻找机会很自然地说出“真是个好孩子”,这短短的一句话发掘出了小豆豆内心深处善良的本质,让小豆豆时常以好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泰明是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但是巴学园里没有一个人歧视他,泰明也有很多的朋友,小豆豆是他最好的朋友。在共同的成长中,巴学园的学生显得特别的团结,为了让泰明也上自己的树,小豆豆费了一番苦功。期间也曾出现惊险的一幕幕,最终都化险为夷了。泰明终于有机会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了。

  高桥君是个侏儒,但是在巴学园里,他成为了运动明星,因为运动会的很多项目都是为他而设立的,所以他总是能拿第一。

  二、巴学园中的教育最懂孩子,并且创意十足。

  先从校园的主要硬件开始,无论是校门还是教室,都与众不同,校门远看就是一棵大树,而教室和图书室更绝,是用六辆报废的电车代替的。吃饭也别具一格,首先为了孩子的营养,校长想出了让学生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并及时检查,发现有学生未带齐的,就让校长夫人亲自下厨添加,保证了孩子的营养,又让孩子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饭前歌》让学生在歌唱中喜欢上吃饭,并能够记住节奏好好咀嚼,消化。

  有创意的活动还很多,比如冒险呀、在礼堂里露营呀,运动会的设置呀等等。教学安排也体现出了自主性。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进度的把握,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加上位置的不固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别人合作学习。

  在管理上体现了人性化和创意。如小林校长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而尾巴事件中,小林校长更是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

  当然小豆豆那宽厚仁慈的妈妈也是功不可没的,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有人把《窗边的小豆豆》说成“成年人的童话”,把它和时下流行的几米系列、麦兜麦唛系列混为一谈,并说什么“成人的童话很美好,成人的童话很无奈”。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小豆豆并不是成人的童话,而是讲述成人的童年往事,我们这些成年人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属于自己的过去,而小孩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现在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它和童话一样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童年绝不等同于童话,童年始终是真实的,而童话纯属杜撰。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读这本书,弥补这种遗憾。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9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也被书中描述的那个“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而倾倒。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从小就是一颗令校园老师头疼的“怪味豆”,之后小豆豆转到了一所新校园:巴学园。校长是一个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人,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小豆豆可爱又勇敢的冒险举动而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比如小豆豆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自己的耳朵;比如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望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这天想做牛肉……搞笑的事情真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

  巴学园是一所充满无限快乐自由的校园,我真是羡慕不已。我羡慕调皮的小豆豆遇到了关爱学生的小林校长;羡慕她能进入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令人向往的校园学习;羡慕她在巴学园里能遇到这么多可爱、搞笑的事情!如果我们也能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那该多好阿!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窗边的小豆豆》,它是由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

  我第一眼看《窗边的小豆豆》,就仿佛被捉了进去,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几天下来,书中的小主人公豆豆和我已经成了好朋友。

  这天,我又一次翻开它,去体味,去挖掘,去寻找它的.精华。

  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前和燕子说话,全班哄堂大笑。这种状况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把抽屉盖子打开又“啪”地一声关上,用蜡笔图得满桌都是画,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万分头疼,最后,校园决定让她转学。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总是“咯咯”发笑,再想想,我刚上学时,不是也和她差不多吗一个聪明活泼,天真无邪的女孩跃然纸上。“多么生动的形象阿!”每次我都要发出几声赞叹。

  豆豆来到了“巴学园”。这所特殊的校园,令人不可思议。用电车做教室,全校仅50名学生,但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上课,让学生自选科目,喜欢哪科,就钻研哪科;散步,让学生到野外去,无形中增长了知识;比赛,锻炼学生胆大细心;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小豆豆在那里成长起来,我也被吸引进去。那精彩的故事,那流畅的语言,使我如痴如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我第一次那么痛恨侵略战争,第一次体会到和平的宝贵,而这体会,是《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的……

  一次搞笑而有益的活动-读窗边的小豆豆片段《野炊》有感_800字

  讲述了小豆豆对于复杂事情还不能牢记,却对去野炊的那份期盼,可见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能够牢牢记住的。所以每当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小豆豆都会很认真的紧跟在妈妈身后学习,还会个性记住妈妈的一个招牌动作。这证明小豆豆的学习潜力和观察潜力很强。

  早在家中,小豆豆就像罗丹端详艺术品一样仔细的观察着妈妈切菜、洗菜、煮菜的每一个细节。还深深爱上了妈妈掀锅盖时把手放在冰凉的耳垂上;叫着“哦呦呦呦呦”。于是,她就会了这个做和切菜、洗菜、煮菜。

  在野炊的地方:等等力溪谷。小豆豆依葫芦画瓢切菜、烧菜,一气呵成。与她一齐切菜还有一个高年级的男孩。他切的菜有大大小小的;有歪歪扭扭的;也有破烂不全的。他鼻子上渗出了汗,但依旧理解俨然成了专家的小豆豆的指教。他把一些茄子和黄瓜切得像白纸般薄,用盐腌上。于是大家十分敬佩他会做出如此一流的咸菜。

  她明白和同学朋友们努力完成很多事情,这是我们此刻的孩子们很难有的。这证明小豆豆透过对妈妈做饭的观察与学习,才能在野炊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潜力,因此得到大家的夸奖。这次野炊中,提高了小豆豆的动手、独立生活的潜力,也让小豆豆能体会和感受到一下妈妈平日里的艰辛。

  渐渐的,每个锅里飘出了难得的香气,渗出了阵阵轻烟。而后,一个个锅里的饭菜汤被平分了。“好—好—嚼—阿,把吃的东西。.。.。.”随后,“我吃啦。”霎时,树林里仅留下瀑布的歌声。

  透过《野炊》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一个好学生并不是读好书就是优秀的,还要会做事,肯做事,否则哪一天离开了父母连饭也不能做,还怎样生存呀怎样优秀呢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着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这是小林校长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都就应记得这段话。然后,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更就应多些“等高、等距、等爱”的宽容和耐心。其实,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基本上具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极少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校长而已。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0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孩子们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可以看见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使我领悟到教师的爱决不是一种策略,更不是宽容与顺从;而是一颗对孩子热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关怀、宽容和鼓励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快乐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要教育好孩子,爱是根本。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够绽放得绚丽而持久。小林校长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 ,在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那是怎样的温馨、和谐、充满了尊重的爱!

  麻痹症的患者高桥同学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小林校长的精心考虑,让他拿第一名,帮助生理残疾的孩子树立信心。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减轻高桥君肉体上的自卑心理,而且,他也一直对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那又体现了一种宽容、鼓励、充满关怀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爱,小林校长将她具体化、生活化了。小林先生的爱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二、爱,就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书中小豆豆的淘气就让我惊讶不已,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例如值日的时候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或者在晨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辫子分成两半,夹在胳肢窝下面表演给大家看……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小豆豆的解释。尽管小豆豆总是做出那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小林先生也总是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感悟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虽然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多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美好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老师们看不到。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样的鼓励面前,孩子们也会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孩子们的聪明都各有优势,展示着自己的风格;孩子们的擅长也各不相同,显现着自己的天赋。众所周知,德国大诗人海涅曾是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也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孩子们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爱心去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多么希望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幸福的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获益很多,每次品读时,又总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在书中,我体会到了要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今后我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和未来,我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吗?表扬、鼓励我的孩子们了吗?更要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个性的幸福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1

  几年前就曾听z老师说《窗边的小豆豆》有看头,但自己一直也没有机会去看。今年暑假,学校发给老师人手一册,于是我就先阅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果然值得一看。

  《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是作者——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本人(小豆豆)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那时小豆豆是一位非常特别“古怪”、“淘气”“麻烦”的“坏孩子”,上一年级时因种种行为“特殊”而被原学校辞退。最后,妈妈只好把小豆豆送进了不足50位学生的学校——巴学园。它是一间非常特殊的学校,里面有一位特别的小林校长和一群特殊的孩子。而小豆豆就在这样的一间特殊学校里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那里不仅让她学得了知识,更让她从中获得了肯定和尊重,并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而她的伙伴们长大后也都成了各行各业的优秀的人才。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羡慕小豆豆有这样有趣的童年,在羡慕之余,我更多的是在思考:是什么使一个小的时候不断地开开关关书桌盖子,一个不断喊叫,一个淘得让老师头疼的,用今天的话说是患了“多动症”的,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成了世界名人呢?

  首先想到的是巴学园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巴学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书中所描绘的巴学园是每个孩子的精神家园,快乐天堂。它很特殊: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每天上课的顺序都是由自己安排的;每天每个人的座位都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需要来坐……作者在后记中写到“我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的话,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儿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在巴学园里,小豆豆的学习充满快乐。虽然这样的学校在现实中存在很不可思议,但是它曾经真实存在过,不可否认,它处处体现着我们教育理想境界。学校教育,特别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这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好的学校肯定有一位好的校长,小林先生就是一位伟大的校长,他也是巴学园的创办人。我对小林先生由衷地敬佩,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在巴学园举行的露营、运动会、茶话会等等活动,无不体现着小林先生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针。就是他常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学校时,他很有耐心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如他为身材矮小的高桥君精心设计运动会,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他的教育方式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小林先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平时采取的教育方式说教的比重太大了,什么热爱学习,团结友爱,尊敬长辈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真正体会了多少呢?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多么重要,学生的体验才是达到教育目的的灵丹妙药,而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问题。重视体验教育,反对说教,我想这就是巴学园成功之处,也是我们教育所应该追求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我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和环境,但我能为孩子做的是像小林先生学习,去尊重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去爱他们,引导他们,给他们创造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不仅让我反思如何做老师,也让我学习如何做妈妈。我敬重豆豆妈,是因为她是一个懂得孩子的心的母亲,她尊重孩子、体谅孩子,更为孩子的长远考虑。小豆豆的妈妈能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以一种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面对孩子在外面疯玩弄脏弄破的的衣服,从没有见到抱怨,即便是孩子掉到粪坑里,她也没有责备,给予的总是无尽的包容与理解。她体贴温柔,她怕孩子心灵受到伤害。所以甚至连被学校辞退这么难堪的事情她也没有向小豆豆提及,而是平和地说“有个新学校很不错,我们去看看”。我不知道豆妈当初在把孩子送到这么一所不起眼的,与众不同的小学校读书时有没有担心过。但从妈妈对小林校长做的各种决定都支持态度可见她赞同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所以她小豆豆的妈妈也是伟大的。

  毫无疑问,小豆豆的成功都得益于她的老师小林先生的教育和母亲的宽爱,得益于巴学园的经历。没有母亲、没有小林先生,没有巴学园就没有今天的黑柳彻子。我真是无限向往巴学园式的教育,惟愿巴学园式的教育能够得以普及。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2

  上学的时候就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只作为一种消遣来读这本“小故事”的。读过之后,感慨万千。如今再读,依然觉得回味无穷,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余,特别是自己真正成为“育人”者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本书的精髓:几乎人人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这种异想天开是何等的奇妙和伟大,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似乎也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甚至把它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

  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重温这些场景时,不禁感慨万千,现实的教育为何如此乏味而单调!

  为人师表后再次读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书中的小林校长。他对任何一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在小豆豆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他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耐心的背后昭示的是何等的了解与爱呀!他应孩子们的要求精心创作了校歌,孩子们不理解不喜欢他也一笑了之;当小豆豆因被同学拽小辫子而哭泣时,他一句“好漂亮的小辫子”就让小豆豆破涕为笑;那个孩子在他的鼓励下说了这样的话:“哎——,早晨我起床了,然后呢——妈妈对我说快刷牙,我就刷牙了,然后呢,我就到学校来了。”这样的讲话,竟然赢得了礼堂里一片热烈的鼓掌,孩子们热情地为他找到了话说而鼓掌,以至于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听得太专心,把头不断地前探,竟至于碰到了饭盒上……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另外一点就是,整本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没有一点说教的模式,似乎这里的教师、这位校长不需要用我们所认为的“教育语言”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当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拿了长长的舀子,坐在厕所的.掏口处,把厕所里的那些东西一勺一勺掏出来,在身边堆成高高的小山时,校长先生竟然只说:“弄完以

  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没有惊讶、没有呵斥、没有嫌弃,竟然只说了一句“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仅此而已!这是对孩子多大的理解与信任呀!以至于小豆豆从这件事中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从此改掉了上厕所时低头往下看的坏习惯了。在我看来,这件事使小林先生的体验教育达到了极致!正是因为他的理解与宽容,让小豆豆更意识到自己上厕所时低头往下看是个很坏的习惯。

  其实,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说教不能形成优秀的品质,只能使孩子们内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强加的产生矛盾。作为一个班主任,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似乎说教的比重太大了:热爱学习、孝顺父母、爱祖国、爱人民、守秩序、懂礼貌、学会尊重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多少呢……再读这本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重要,学生的体验才是达到教育目的的真正灵丹妙药,而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同感”。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突然意识到,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在书的催化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样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的教育世界里,或者说成人世界里,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我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这么多的人为之动容。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教育观点:你想培养孩子哪种品质,那么就为孩子创造可以表现出这种品质的环境吧,让孩子不断体验这种品质,当孩子表现这种品质已成了习惯的时候,孩子的品质也就养成了。所以,重视体验教育,反对说教,这是小林校长巴学园的成功,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追求的!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3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让我百看不厌的书。封面是肉色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画,洒落着很多书中很多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人的是那个封面中间的小窗户中的小姑娘,扎着可爱的小辫子,朝着我天真无邪的微笑。她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

  小豆豆一定不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她非常淘气,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前和燕子说话;考试时,小豆豆不时地把抽屉来来回回地打开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影响大家考试;蜡笔图得满桌都是画;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万分头疼……最后,学校决定让她转学。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总是“咯咯”发笑,一个聪明活泼,天真无邪的女孩跃然纸上。最终妈妈领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学校,她没有告诉豆豆她是被退学了的,因为她怕打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学园生活才开始……

  “巴学园”是个充满平等尊重的地方。调皮的小豆豆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林校长还教育老师们要尊重孩子。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教育孩子们要如何尊重他人,爱自己,爱他人。比如老师开学生玩笑,问孩子有没有长尾巴,被校长狠狠批评了;当小豆豆的辫子被男生拽得生疼后,校长竟然也对男生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引导他学会尊重女生……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巴学园是人人平等,充满温暖,其乐融融。

  “巴学园”是个充满无限快乐自由的地方。这所特殊的学校,令人不可思议。用电车做教室,全校仅50名学生,但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小林校长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上课,让学生自选科目,喜欢哪科,就钻研哪科。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捉鬼,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原来没有鬼;散步,让学生到野外去,无形中增长了知识;比赛,锻炼学生胆大细心;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每个人都可以再巴学园里无拘无束地生活,可以光着身体地游泳;每个人都有一棵树,可以邀请朋友来爬树;每逢假日,学校就会组织露营野餐等有趣的活动……令我羡慕不已。小豆豆在这里成长起来,我也被吸引进去。那精彩的故事,使我如痴如醉。

  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但是,我心中的巴学园,心中的小林校长依然存在。正是小林校长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巴学园的孩子们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学习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追求巴学园式的教育模式。最近,我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新闻,发现这样的现象还不少。美国有200万人在家中上学,中国也有20xx多人逃离学校自主学习。全国“在家上学联盟”北京开国际研讨会,有1.8万人踊跃参与讨论。广东最多,浙江排第二。两年前,记者就曾采访过杭州一位叫沈璐玮的10岁女孩。她只当了一年半的小学生,就一直宅在家里学习,自学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芭蕾舞四级,钢琴八级,小学在看初三的化学书。选择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长需要很深的教育背景,谙熟心理学教育学,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大部分孩子都是处于小学阶段,如何要应对中考高考,是个非常苦恼的问题。关于人际交往的学习,还是一个缺憾。

  我想,要让理想中的巴学园成为现实,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才能还给我们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给老师们无拘无束充满创意的教学环境。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4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00字。

  《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记叙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具体的记录了小豆豆周围的大人们的教育方法,表达了她对孩子心灵的理解。除此之外,对小豆豆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行为、想法的描写生动逼真,读来觉得非常有意思。作者通过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给了小豆豆还有她周围的伙伴们勇气和自信的友江学园校长小林的教育方法。这本书会让人们思考,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读后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00字》。

  可是在书中,我更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窗边的小豆豆》里描述的巴学园,其上课的方式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来决定上什么内容。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很管用: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反思我们的教育,成人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首先,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要从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教书是为了教人,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人。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老师说的东西孩子必须要听。但是老师指出的问题,有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他会觉得委屈,会觉得不能理解。而我们所要做的除了告诉他错了之外,还应该告诉他做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更甚可以告诉他,其实这件事本身没有做,只是做这件事是有前提的,放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做是对的,可能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对象又是错的,不能一并打死。试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粉笔》:巴学园的小学生,从来不会在别人家的围墙上或者马路上乱写乱画,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已经尽情地涂过写过了。上音乐课时,孩子们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姿势坐在礼堂的地板上先听节奏画音符,在多余的时间可以随意画飞机什么的,不过在地板上画上了音符之后,再要把它们清理掉可就不容易了,先要用黑板擦把粉笔擦掉,然后大家再齐心协力用拖把或者抹布把地板擦干净。把整个礼堂的地板全部弄干净,可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这个缘故,巴学园的学生都知道了如果乱涂乱写或者写一些恶作剧的东西,要把它们收拾干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除了礼堂的地板,孩子们不在任何地方乱写乱画。请注意一点,如果我们的孩子乱写乱画,一定会挨骂的,就算他们改正了,那也是因为他们挨骂了,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内心。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压抑,概念里只有对与不对,纯粹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粉笔》中小林宗作却是以引导为主,辅以学习五线谱,寓苦燥的学习于快乐之中,无形中教育了孩子怎么做是对,为什么是对的,如何做会更好更棒,一举三得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了孩子,以教人为先,并在其中传授知识,多好的育人之法啊!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5

  过年回老家时曾碰到一位好友,她说她女儿今年9月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很多她的朋友逗她女儿时,说:"哇,要上小学罗,你现在要好好玩啊,读书可苦啦!"她觉得很不好,因为女儿已经不想上学了,她女儿问她学校是不是个很恐怖的地方?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期望我这个做初中老师的帮帮她。如果我当时知道有《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定推荐给她,让她推荐给她的朋友看,让她们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所学校是学生们每天都盼望着去的!

  我唯一记得的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叫《我的旅行》,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时隔已二十余年,不是因为我懂得分析这篇文章并学会了拟人手法及人的内脏,而是因为这节课我被罚站了。我向同伴描述着一颗豆子如果没被嚼碎就到了我的喉咙或者到了胃等等地方,我会怎样的难受,然后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认为我扰乱课堂,让我站到了教室门后面(她是中国千万老师中最最优秀的一位,在我的心里)。这是我记得的唯一一次受罚,也应该是唯一一次。6岁的我从此不仅在教室里学习知识,而且也学习了慢慢禁锢自己的思维。六七岁小小的.我,当时多么渴望大人能听听我心里的故事,在六七岁的小人儿心里有满满的世界。可惜,我没有碰到小林校长,他可以听一个一年级的插班生说四个小时的话,甚至象他这样的人我也没有碰到。可悲的不是我至今还牢牢记得这件事,而是20多年后,我在课堂上处理类似的学生时,他们受到的是和我当时一样的待遇。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花四个小时听一名新入校学生说话,我上周听学生单独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四小时,我的校长听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和我的校长都兢兢业业在教学线上奋斗着。

  "你为什么不写完作业?""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上课讲话?"等等出自于老师的口中的问题,大多数时候老师们并不期待或者说并不需要学生回答,老师需要的是这些个别学生与众多学生一样完成作业、不迟到、上课不讲话。就算个别学生有充分的理由,但是为了成绩提高,他也必须要与众学生一样。巴学园一共有三十名学生,我一共有一百零四名学生,我的校长则有一千五百名学生。前天看纪念中学一位老师的博客说他所在的学校有六千名学生,和其他许多学校比起来不算多。于是重点本应是"教育"的学校,现在第一要责是"管理".书中的小豆豆为了找丢失的钱包,把粪坑里的脏物舀到路面,校长从旁经过时只淡淡说一句:"记得把它们再舀回坑里去呀!",除了巴学园,真希望在别的学校也能出现这一幕。

  在巴学园上学的学生,每天都从自己感兴趣的课开始学习,所有的课重点在黑板上,自己挑,自己找答案,学完一天的课若还有时间,就去散步,在自然中学习生物物理美术。我的学校(也是中国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节45分钟的课,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学目的需要达到、教学重难点需要突破,面对坐着的50多张小脸,一人平均连一分钟都摊不上。数不清的知识点,等不及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老师就将他们引导(多利用与学生未来紧密相连的成绩)到这节课的内容中去。()假如这节课在分析一篇小说,重点讲人物,那么他就不可以对窗外新冒出的绿芽感兴趣;假如下节课讲移情于景的散文,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那么他就不能对操场上突然出现的一位跑步者感兴趣。政治课上"责任"、"自信"、"善良"等等与人极相关的品性人格,书桌前的学生们人人有故事可讲,等不及让他们开口说,这些故事变成了书上一个个案例和一段段需要他们背诵的文字;历史课上每个故事以及对每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有问题想问,等不及让他们去问,他们要做的只是把这段故事年代人物背下来,把教材编著者已写好的功过背下来。等不及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感兴趣,吃透并提出质疑,十分钟的课间已经结束,下一节课开始的铃声已经响起,迎接学生们的将是另一堂课的一堆知识点,回到家后等待他们的是作业试卷背书还有辅导班。只有坐在电脑前,分析选择哪个角色、前进的路线、进攻的方式等等,他们有了纯粹属于自己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突然间,我理解他们为何喜欢打游戏了。

  今天先写到这儿吧,明天早读后还有两个班的课,我要构思一下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吃透说明文要素并会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等不及让他们都感兴趣了。

  巴学园是真的存在过的世外桃源,是教育界中的理想国。我想要是在巴学园上学就好啦,在巴学园学习《我的旅行》那一课,我不会被罚站,说不定后来还会成为医生或者别的什么;突然又想我能在巴学园教书就好啦,哪怕只做一天"‘旱田’老师",我想我也会和小豆豆一样从心里唱出"我的学校,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的歌。可是没有巴学园,我也没在巴学园当老师,那么也要努力地做到让学生们都快乐地期盼着上学!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06-04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08-25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心得08-31

读窗边的小豆豆心得12-20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15篇06-26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15篇)06-27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精选15篇11-09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15篇08-25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15篇)08-25

窗边的小豆豆作文(精选15篇)08-2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