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过端午作文

过端午作文

时间:2021-12-09 12:14:24 作文 我要投稿

过端午作文汇编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端午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端午作文汇编15篇

过端午作文1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够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的时候,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非常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之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的时候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是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的时候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够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够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够在水上划龙舟;但是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够再牵着婆婆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是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过端午作文2

  端午,是诗人笔下纪念屈原的情怀;端午,是外婆餐桌上独一无二的自制粽子;端午,也是我最期盼和热衷的节日。

  去年端午节,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外婆家,路上还买了一把艾草和几个动物造型的香囊,既能替外婆家装扮一下,又能驱虫。刚到走廊上,就飘来一股浓浓的粽子香味,我大喊一声:“外婆,快开门,我来啦!”

  进屋一看,果然没错,外婆正坐在客厅里娴熟地包着粽子,一见我来,便笑眯眯地对我说:“小谗猫,就知道你会来,外婆已经煮上一锅粽子了,你一会儿就能先尝一个。”这时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盆碧绿的粽叶,一碗色泽光亮的酱油肉,一桶糯米和一个个美味的咸蛋黄,外婆左手折粽叶,右手拉线,三下五除二便包好了一个三角粽。不一会儿,我就吃上了一个热腾腾的蛋黄肉粽,太美味了!

  吃罢粽子,爸爸带我去邻近的苏州河观看“赛龙舟”比赛。我们刚到那里,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我挤在栏杆外,看到河面一侧停着大大小小的龙舟大约有十几条,龙舟上的队员们正在积极地做着准备,只听到喇叭里传来声音“距离比赛还有10分钟,请各位队员就位。”这时龙舟上的运动员严阵以待,我看见每条船上的龙头位置坐着一个打鼓的领队,船尾站着一个手拿船桨,负责调整方向的掌舵人。其余队员分成5人一组,共两组坐在左右两侧。

  只听“砰”一声枪响,龙船像箭一般地驶离出发点,河岸两边的观众顿时沸腾了!我也拼命为我的学号“2号”龙船加油鼓劲,不断地呐喊着“加油!加油!”这些龙船上的龙刻画得栩栩如生,此时它们好像吹胡子瞪眼睛,谁也不让谁地在河面上激烈地你追我赶。船上的`队员,卖力地用船桨跟着鼓声的节奏,整齐划一地划着船:他们一会身体前倾,一会儿两腿往前蹬,身体往后仰,一会高喊着口号。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比赛,快到终点时,更是人声鼎沸,龙船也用尽力气做最后的冲刺,最后夺得冠军的龙船,高举木桨,向岸边的观众致意。

  时间一晃而过,晚上,我们全家齐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其中包括外婆所说的五黄“黄鳝、黄鱼、黄瓜、韭黄炒蛋、雄黄酒”,我们将带有“黄”字开头的菜吃了一遍,寓意着去除百病,餐桌上一片欢声笑语……

  端午节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又有那么多有趣的活动,怎能不让人留恋呢?

过端午作文3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节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作文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在我的家乡江南苏州算得上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了。每逢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按照习俗在门上挂上青翠的艾蒿,洒上黄酒,驱除蚊虫,孩子们的脚踝和双手上缠五颜六色的丝线,据说这样可以辟邪,求得平安。对于这样的习俗我是不太懂,因为我已经被那美味至极的粽子馋坏了。粽子有枣子馅,红豆馅,蛋黄馅……可我最最喜欢的却是肉馅。

  绿绿的粽叶包裹着拌好作料的软香糯米,再加上一块美味的肉粒,放入蒸锅里蒸上个把小时,粽叶的清香伴着肉味阵阵的从锅里溢出来,闻着这个味总会让我垂涎三尺,忍不住的咽口水。粽子蒸好了,剥开绿叶,肉露出了头,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狠狠的咬上一口,再细细的咀嚼,那滋味真是耐人回味,美味至极。记得小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只有端午节才吃粽子啊?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傻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因为一个人——屈原。传说啊,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因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慢慢流传出来要吃粽子的习俗。”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那浓郁的香味却始终充盈着我的全身。

  吃完粽子,到了晚上就该看游船了,这是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用赛龙舟来纪念屈原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在夜晚把一条条小船装饰上各种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有苏州特色的各类丝竹,再以各色彩灯点缀,在江南夜晚的小桥流水间缓缓的行驶,那流光溢彩为古老的水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人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游花船的河流边,有的站在小桥上,有的.趴在河边的围栏边,调皮的孩子甚至爬到树上,来晚了的人只好在人群中踮起脚尖使劲往里探脑袋,就怕错过了这美丽的游船!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有传统的习俗,有飘香的粽子,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游船,还有那让人永远铭记的家乡情怀!

过端午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这是一个非常热闹非常喜庆的节日,下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对了,我的家乡在永昌,这里非常的美丽。

  我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

  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这就我家乡的端午节,我非常的喜爱家乡的端午节,因为家乡的端午节的端午节非常的有特色,如果有机会你端午节来我的家乡,我一定会非常的欢迎的。

过端午作文6

  端午节到了。爸爸出差还没有回来。妈妈说:“咱去外婆家吧,外婆家人多而且很热闹。”我听了以后就别提多开心了,太好了!去外婆家喽!

  到了外婆家门口,抬头就看见门上插了一株草,叶子的形状有点像菊花叶,颜色发白。我很好奇,凑上去闻一闻,嗯!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说:“外婆,你们家门上插的是什么草呀?”外婆说:“这个呀,是艾草,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艾叶还有大蒜什么的,象征着驱蚊驱虫的。” 一进门满屋弥漫着清香的粽子味道。我跑到厨房一看,啊!一大锅煮好的粽子,静静的躺在那里,好像就等我品尝呢!

  我看这一锅粽子有点与众不同,便问:“外婆,你家的粽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啊?”

  外婆说:“当然了,这是你舅妈自己包的,超市里买的可无法相比!你舅妈昨天包的一下午,我又煮了半晚上,熟了以后就闷在锅里,现在温溫得吃正好呢!就等妮妮宝贝儿来吃呢!”说着,外婆从锅里拿了一个剥开递给我,粽子很软,糯米、蜜枣、花生融为一体,白白的糯米已被蜜枣染成了糖色。我迫不及待的就是一大口。蜜枣的甜,花生的香,糯米的粘软,在我的嘴里直打架,仿佛是在说:“是我的味道好,是我的味道好。”

  我满嘴粽子含混不清的问:“外婆,为什么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呀?”

  姥爷赶紧说:“过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因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感到绝望,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了汨罗江。人们热爱这位诗人,怕河里的.鱼虾吃屈原的遗体,就煮米饭撒在江水里,赶快划着舟打捞屈原的遗体。因此,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所以就有了 端午节。”原来如此。

  我在外婆家玩得好开心呀!和侯腾哥哥打羽毛球,和舅妈斗嘴,在外婆床上撒娇,听姥爷讲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晚上9点半了,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外婆的家。临上车的时候,外婆还从窗户里探出身子说:“到家给我来个电话啊!”

  回家的路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面前闪耀。透过车窗我看到街道两旁,到处是人流涌动,卖小吃的,卖瓜果的,真热闹!我在想,今天过得真开心,同时也让我懂得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插艾叶,赛龙舟,包粽子,真有趣!

过端午作文7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起了床。

  妈妈端上了一盘茶叶蛋作早餐。“为什么呀!”我问道,“今天早上怎么改吃鸡蛋了”?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鸡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啊!”是吗?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剥起来,“我记得小时候你外婆还把鸡蛋染成红色,用自己编的网兜装着,挂在我的胸口呢!”妈妈边说边回忆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发现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超市贴出了一张张关于端午节促销活动的大海报,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几簇绿色的植物,咦,这绿绿的东西是什么呢?

  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楼梯看到外婆家大门上也悬挂着那种绿色的植物,只见这些植物有着细细的.茎杆,叶子长长的,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呢!我问来开门的外婆,“这是艾叶,”外婆回答,“这样可以防止蚊子进到家里,还可以避邪呢!”

  我走进房间,厨房里飘出的粽香令人垂涎欲滴。外公,外婆正在熟练地包着粽子,我也想来一试,便开始对外婆说,让我包一个粽子吧,外婆摆摆手不肯,我又说:“我要试试看嘛!”这时候外公发话了:“要包可以,不过先的告诉我们,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呵呵。”正中下怀,我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的大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舍弃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死后,百姓们哀痛异常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发展成划龙舟,人们想出用茎对叶子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够了够了,过来吧!”外婆说,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卷好的粽叶卡在手虎口,滔一勺泡号的糯米倒入粽叶卷中,滔一小题拌 好的陷放在米上,在盖上一层米,将叶未盖下来,叶未搓笼,将多余叶子上卷,接着用叶丝系牢,最后,剪掉多余的叶子。啊,我终于包出了一只粽子,虽然没有外婆的那样好看,可我还是觉得很好。

  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我既学会了包粽子,又理解了端午的一引起风俗,更重要的是这小小的粽子,让我感觉到了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深远,让我更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过端午作文8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一年中有我喜欢的热热闹闹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还是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影儿了。

  在我的家里头,每个人都会包粽子。妈妈告诉我:“烨,长大了,要学会包粽子哩!来,我来教你包饺子。”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要先去市场买包粽子的材料。”我便穿好衣服上市场了。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妈妈对我说。我想想,这不是很简单吗?便开始动手了。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妈妈亲切地对我说。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是还是做不好。没办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过来手把手的叫我,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在我手上诞生了。

  我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耶,我终于会包粽子啦!

过端午作文9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是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过端午作文10

  我的家乡在宜昌市秭归县,它是爱国诗人屈原诞生的地方。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都要回到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端午。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而我所在的姊归与其它地方不同,有着“一个端午过三次”更有着“姊归端午比年大”的说法。

  刚进院子,姥姥就一只手拿着江米和粽叶,另一只手拿着豆沙和一些材料,大声说道:“原原,你快来帮姥姥包粽子。”

  我迫不急待地放下书包赶紧去洗手,坐到桌子旁看姥姥做示范。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姥姥包粽子,姥姥告诉我先沿粽叶边缘折一些,再把叶子折起来,放好一些豆沙和红枣,最后朝右手方向折去,用绳子一圈一圈地捆好,这样就不会散开了,姥姥说道。

  我看着姥姥包了一个有一个碧绿玲珑,我也装模作样的包起了粽子,刚开始,我也学姥姥把粽叶边缘折了些,我看了看对姥姥说:“姥姥您看这像不像一个漏斗?”姥姥笑眯眯地说:“孩子,你的想法真不错。”我也朝姥姥笑了笑折了一个漏斗型的,再把一些江米放进去,我不太喜欢吃红枣,我就放了豆沙和红豆。放完东西,我又照着姥姥的做法,做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姥姥一看哈哈大笑,我心里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粽子跟姥姥相比,她是一个一个漂亮的小粽子,而我的却跟一个胖胖的小孩差不多。我把我的'问题告诉了姥姥,姥姥对我说:“做东西有一个过程,说不定再做几个粽子,就很完美了!”听了姥姥的话,我又重新包了几个粽子,这几个粽子包得跟姥姥一模一样,我开心极了!

  在姥姥蒸粽子的时候,我问姥姥:“为什么过端午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艾草你?”姥姥告诉我:“端午节中,门口挂艾草是为了驱瘴辟邪,因为新鲜的艾叶具有一定清香的药用味道,也是蚊虫害怕的味道……”听完姥姥说的,我说道:“原来艾叶有这么大的功效呀!”

  过了半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吃着又甜又细腻的粽子,边品尝边想到:今年的端午节真高兴!我不仅学到了包粽子的方法,我还知道了做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们要慢慢地去体会!

过端午作文11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够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是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够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很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够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够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是它留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

过端午作文12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过端午作文13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挂菖蒲……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

  大清早,奶奶便去河边摘来了包粽子用的粽叶,清洗干净后浸在一只大盆子里。旁边的小盆子里盛的是馅料,有赤豆、红枣、鲜肉……散发出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奶奶先将粽叶用手指夹着,卷成一个“漩涡形”,细看又有些像微笑时露出的酒窝,下方呈尖角,接着用筷子夹了一块肉,小心地放入“漩涡”中,再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最后,奶奶拿出一根棉线三下两下把粽子捆了个结实。哈!一只精致的三角粽完成了。实在是太容易了!不知道用一片粽叶包行不行?我随手拿了一片粽叶,也学着奶奶的模样,用手夹住粽叶,卷成一个小巧玲珑的“漩涡”,然后放入一块肉,却连糯米也放不下了,再用粽叶一裹,棉线一捆,一只迷你“全肉粽”完成了!我兴趣大发,又拿起两片粽叶,放了一勺豆,一勺糯米,又添了一勺豆,不一会儿,一只“多豆粽”诞生了!真有趣!我又兴致勃勃地包了一只“甜咸粽”——是用肉和枣子、糯米包成的。卷叶、放馅、捆绳……包完肉粽的奶奶,正准备包豆粽,却发现盆子里的赤豆早已所剩无几了,笑问:“是谁那么调皮把赤豆用完了呀?”我顿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入夜,我们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静等龙舟赛的播出。开始了!开始了!龙舟赛开始了!只见电视机中的六支龙舟队已在起点各就各位,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和姐姐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我大声为一号龙舟队加油,用竖在地上的雨伞当作船桨,学着电视机中划龙舟时的动作,前后摆动起来。姐姐见了,也不甘落后,也装模作样地“划”了起来,大声为二号队加油!当二号队几次快超过一号龙舟队时,我更是看得目不转睛,为一号龙舟队捏了一把汗,姐姐却在一旁兴奋极了。最后,一号龙舟队遥遥领先!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姐姐则急得直跺脚。精彩的龙舟赛看完了,我和姐姐也像参加了比赛一般累人。呵,观看龙舟比赛可真带劲!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观龙舟,就是我喜欢的端午之乐!

过端午作文1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唐·文秀)

  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怀;一条江河,流淌千年。

  一个节日,一种纪念的文化;一腔眷恋,流传人间。

  龙舟竞技,伴随着热闹的呐喊,穿过幽幽的挂满艾草的街头巷尾。端午节,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与活动,连同一份朴素的情愫和纯洁的思想,全都融入了浓浓的端午粽香。这缕端午的粽香啊,悠悠飘散,飘了千年。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为如今的“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最受人们认可的便是纪念屈原。

  20xx年百度端午节logo正是以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元素。诗人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他忠贞爱国,为满朝奸邪所不容,楚怀王不辨忠佞,将屈原贬至南方荒蛮之地。终于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听闻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自知报国无望,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死后,江边百姓纷纷引舟竞渡,打捞屈原,并将粽子抛洒在汩罗江中,以免江中鱼虾啃食他的身体。逐渐地,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就养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办诗会、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名人,他才华横溢,独创了“骚体诗”;他品行高洁,遗世独立,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为我们世代所敬仰。时至今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并于20xx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人言:粽子分明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而那颗红枣,正是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子之心。“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响彻在屈原的故乡。

  悲壮的.传说、留香的艾草、飞渡的龙舟、甜美的粽子……端午节的每一个元素都无不让人感到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与传承,让我们在向幸福前进之时也不要忘记秉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

过端午作文15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与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过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过端午的作文11-02

过端午作文01-27

过端午作文08-27

过端午作文12-31

过端午作文【热门】12-04

过端午作文【推荐】02-10

【热】过端午作文02-10

【推荐】过端午作文02-10

【荐】过端午作文02-10

过端午作文【热】02-1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