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作文> 三味书屋作文

三味书屋作文

时间:2023-10-22 12:02:28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味书屋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味书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味书屋作文

三味书屋作文1

  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故居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开办的。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三味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我还了解到三味书屋的馆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在家呆得无聊,我和小伙伴们乘车来到了绍兴的三味书屋。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三味”是哪三味?后来,我们问了一下那位女导游,她跟我们说“三味” 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

  走进三味书屋,我看到鲁迅先生曾经坐过的位置,桌上刻着一个“早”字,每当我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困,父亲又成了有名的“药罐子”。作为长子,鲁迅常常到当铺去当东西拿钱给父亲买药。在这样困窘的生活面前,小小年纪的鲁迅早上上学也常常迟到。有一次,鲁迅迟到了,先生严格地批评他,可没打他。后来,他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勉励自己不再迟到。

  所以,我眼中的三味书屋是严格的,不允许迟到的。在那次去三味书屋中,我了解到,上学不要迟到!!

三味书屋作文2

  绍兴是一个有着许许多多故事的古县城,是不少名人出生的地方。这天,我们跟随着导游,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鲁迅故居。

  我们走在古朴的石板路上,两旁的房子古朴苍劲,别有一番悠久的景象,各个店铺都为我们呈现了绍兴的特色小吃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真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百草园。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可对于我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菜园子,我们既没有看到低声歌唱的油蛉,也没有听到蟋蟀们的弹琴声,更不认识什么何首乌和木莲了,与我们现在的游乐场、电脑游戏比起来,先生的乐园才是真正的乐园。我看着这一笼菜地,除了敬佩先生的用笔之精妙,更多的是羡慕。

  从百草园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三味书屋了。书屋正中有一块牌匾,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也寓意着要想高官厚禄就要读书。鲁迅先生为了激励自己,还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让自己好好读书,勤奋刻苦。这也提醒着如今的我们,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下,在这么优越的学习氛围里,我们再不加紧学习,好好读书,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们应该向先生学习,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概就是鲁迅先生从儿时到少年时期最美好的时光吧!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先生曾留恋过的地方,过不了多久,我相信我们应该还会再来的,到那时,我们又会是哪种心态去看待这些呢?再见百草园,再见三味书屋,再见先生!

三味书屋作文3

  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因为刚刚学过13课《早》,上面提到了三味书屋,我也把我的小天地命名为“三味书屋”。

  我的“三味书屋”朝西北方向,蓝蓝的房门开在东南面,与它称兄道弟的窗户就在旁边。早晨,窗户张开它那张大嘴巴,让我呼吸新鲜空气;夜晚,它轻轻地合拢嘴巴,蒙蔽了屋外的嘈杂,让我进入甜蜜的梦乡。

  我喜爱的卡通人物是正义使者机器猫:哆啦A梦,所以当你走进我的“三味书屋”,看见富有卡通味的墙壁上贴满了哆啦A梦的画像,就不要大惊小怪了。

  正东面是和蔼可亲的爸爸辛辛苦苦给我做的书架,他希望我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喜爱读书,变成知识渊博的人。我不辜负爸爸对我的期望,买了好多书摆在上面,每天都有这些好朋友陪伴着我一刻钟或半小时。每当这时,房间里就迷漫着浓浓的书香。

  西边墙上挂着两幅地图:一张世界地图,与一张中国地图。这是妈妈专程为我买的,她希望现在的我能关心国家大事,长大后的我能作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南面是一张课桌,桌上摆列着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用来练字的;一盏台灯,是我晚上看书、写作业时的好伙伴;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躺着一些小玩具,是我学习疲倦时放松的魔法师……

  北边是人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床。我的'床不但睡上去很舒服,而且还很漂亮。枕头上镶着几朵花,几只蝴蝶等。被子上的卡通画就更有趣了:活泼淘气的加菲猫、可爱温顺的凯帝猫、骄傲自大的唐老鸭……因为早晨总是睡过头,所以床头又多了一位好朋友——闹钟。我很感谢它,它帮助我改掉了那睡懒觉的坏习惯。

  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而我的“三味书屋”是哪三种味呢?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知道了它有卡通味,还有一味是什么呢?告诉你们吧,是——幸福的味道,因为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天地,我感到十分幸福。

  怎么样,你喜欢我的“三味书屋”吗?

三味书屋作文4

  欢迎大家来到绍兴,现在我们所在的景点是鲁迅故里的三味书屋。我姓王,大家可以称我为小王或王导。

  三味书屋位于绍兴市区都昌坊口11号,是晚期时期绍兴城内的著名私塾。大家现在见到的是一套三开间的小花厅,坐东朝西,这本是寿家的书房,鲁迅12至17岁曾在此求学。

  我经常听到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提问,书屋为什么称三味?三味是什么意思?三味书屋原叫三余书屋,是书屋主人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起的名字,取董遇为学当以三余之义,意思是要人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奋发学习。宋代的苏东坡十分赞赏董遇的三余之说,便用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乐趣。据此,寿峰岚就将原来由书法家梁同书写的三余书屋匾额,改成了三味书屋,虽然就改了一个字,但味道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现在最多听到的对三味的解释是取义于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鲁迅当年在桌子的`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以此勉励并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三味书屋西北角有一个圆洞门相通,我们称之为耳房。里面铺有地板,上悬小匾,写着谈余小憩四字。耳房后面有一个小院子,是当年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趁先生念书念得入神时玩耍嬉戏的地方。院子里的腊梅树还是300年前的原物,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就常在树底下的这一方小天地里游戏,自寻乐趣。

  感谢大家认真听取我的讲解,绍兴还有很多好玩的景点,祝愿大家开心地度过这一天。再见!

三味书屋作文5

  从小到大,我最爱阅读。从妈妈讲的故事,到自己看那一本本画满了画、写满了字的故事书开始,我就对“书”情有独钟。不少名著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爱的教育》……其中,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更令我回味无穷!

  细读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其中美好的回忆、可恶的封建私塾教育;这其中美得如一幅幅画家笔下的画似的百草园,与令人窒息的牢狱般的“三味书屋”;都让人身临其境!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儿童时期的鲁迅眼中的百草园如此美妙,那无限的趣味在心中徘徊。当我读着这篇文章,正如读着鲁迅先生心中那颗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心。仿佛,身临其境般与他一同在百草园中玩耍,自由快活的气氛充满了整个百草园,就连油蛉、蟋蟀们也在低唱、弹琴。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绝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先生是绝对知识权威的地位。但是,在我们今天说私塾教育对学生的好奇心是由扼杀性质的,这是封建教育滞后的一方面。鲁迅自小就被先生把自己的好奇心阻绝了。可想而知,在他心中必定呼唤着:这种可恶的封建私塾教育等于在扼杀下一代的知识繁衍,让我们用最好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这种荒唐的私塾教育成为我们的过去吧!

  阅读《朝花夕拾·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令人感到亲切与愤愤不平,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名著伴随我成长,每阅读一篇名著,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一种思想的熏陶。同时,名著也是指引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一缕金色的阳光!

三味书屋作文6

  读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仿佛就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鲁迅从纸上跃到了我面前。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这些都是百草园的真实写照。它们就像一股清凉的泉水流进每个人的心里。这些新鲜的事物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它们孩子来说就像天边的'云朵一样,难以触及。读着读着,我才发现小鲁迅在百草园里是很孤独的。他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他只有看似只长满了野草的百草园。所以我又有几分同情小时候的鲁迅了。

  我也曾憧憬过能有个机会可以做次神仙,原来何首乌的根有像人形的,我边笑边想着。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仙啊?

  我最喜欢就是在雪后空地上捕鸟。须在下一两天雪后扫开一块空地,撒上秕谷,用一根小棍支起一面竹筐,系上一根小绳,远远的牵着。啊,鸟雀终于来了。不可以急。小鲁迅屏息凝神,脑海里却憧憬着鸟雀们在口袋里叽叽喳喳又挤又叫的样子。不自觉的握着绳子的手往后拉了拉。呀,鸟雀都吓跑啦!鸟儿都惊得直冲云霄。我好像看到了躲在石头后面小鲁迅沮丧的样子。

  小鲁迅的生活真是令我羡慕,但我也不会忽视伏在桌上执笔的大鲁迅。朝花夕拾。这多么形象的比喻。鲁迅先生用精湛的文笔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深入人心的故事。鲁迅的精神令我敬佩,他的童年令我羡慕。这虽然是一篇鲁迅先生在中年写下的回忆,却是他童年的回忆。或许正是因为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严而不厉的先生造就了未来的民族魂。

  我觉着,如果静静的思索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你会觉着你是在看画,不是在看文。

三味书屋作文7

  我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心里大有感触。

  它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我”于此体验到了无限的欣悦,那里有各色植物及可爱的小动物,还隐藏有新奇动人的传说到了冬天,百草园是捕鸟的理想天地,枯燥的学生生活并没有禁锢“我”纯真活泼的心灵,而是偷偷的玩耍及观察。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无限向往及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

  可是看看现在的.我们,一个个都被困在家中。要么玩儿那些对身体有害的电子游戏;要么看电视;要么就是在家长的监督下“认认真真”地学习。可就是没有在户外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和朋友们谈天说地或与朋友们快乐地在一起玩耍的时间。我们每天几乎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如果敢消停一刻的话,那么家长就又该发出让所有人听了都心烦意乱的唠叨“神功”了。比如:有一次,妈妈让我背书,而我正想着和朋友一起到哪儿疯。结果为了应付妈妈,我就像蚊子一样哼哼了起来。妈妈见了便说:“你声音不能大点儿吗?要是你到演讲大会上这样讲的话,大家都该睡着了;再说了,大声背书更容易记牢……”没办法,我只好乖乖地大声背了,怎么样,我妈的唠叨“神功”够厉害吧!再看看鲁迅,他小时候多自在,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他家屋后的百草园是他的乐园;不像我们现在住的楼房,一点玩乐的地方都没有,害得我们都像一只只笼里的小鸟一样,孤独无助。而且我们现在的辅导班也是一个接一个,跟鲁迅相比我们真是太悲催了!

  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体会到鲁迅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我希望现在的教育体制也能相应的改改,让现在的孩子们也有一个快乐而值得回忆的童年!

三味书屋作文8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充满了无尽的乐趣。各种有趣的游戏、质朴的教书先生寿镜吾给予了鲁迅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们如今生活的校园,何尝不能被称作三味书屋呢?

  第一味蕴藏在这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之中。学校被一条小河环抱着,河岸边的那块绿地长满了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一派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栏杆外,微风轻拂,蜂蝶飞舞,肥沃的泥土呵护着一朵朵小花。它们以特有的纷杂繁芜,迷乱着我们稚嫩的双眼。蜂蝶在柔风中飞扬,犹如细碎的繁星,小巧,闪烁。它们所播撒出的一粒粒花粉,使我们这群学子更加奋发向上。每天经过看到的这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冲淡了我们学习的紧张感,让我们以活泼灿烂的笑容,和嫩绿的小草一起茁壮成长。

  校园中的第二味属于运动场。操场的跑道上热火朝天,总是一幅热腾腾的景象。同学们汗流浃背地沿着跑道跑了一圈又一圈,一阵阵喘气声在身边萦绕,在心中回荡。我们鼓足力气,咬紧了牙,似乎在与火红的跑道做着斗争。而头顶上的阳光则是帮凶,始终火辣辣地板着脸,丝毫不让步,定是铁了心要给大家的奔跑增加难度。而风似乎温柔多了,一阵凉风吹过,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清凉,带走了我们身上蒸腾着的热意。

  教学楼是最为诗情画意的',正是如此才会萌发出第三味。文化知识的气息把这儿团团包裹住。讲台上,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吸引了同学们炯炯有神的目光。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上空回荡,似百丈飞瀑震撼心灵,使人心神荡漾。我们声情并茂,高亢激昂,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把课本中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这里,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着中华灿烂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浸润,以奋发的精神面貌投入有趣的课堂,拥抱美好的明天,迎接崭新的曙光。

  校园有着独特的韵味,让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无尽的快乐。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个充满三味的书屋。

三味书屋作文9

  在暑假里的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的来到了绍兴,我梦中的江南水乡。

  绍兴这个古城,自古英才辈出,从先秦的夏禹到东晋的书圣王羲之,陆游、徐渭,近代的秋瑾、蔡元培、周恩来、鲁迅,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和传奇。绍兴真是个钟灵之地。

  到了绍兴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鲁迅的故居。我早就想看看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了。

  穿过鲁迅家的祖居,便来到了鲁迅家后院这个著名的园子。百草园可真大啊,这是一片环境十分幽雅的园子。以前我想象它是一个大花园,但是见到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园子是个大的菜园。在这里我看到了鲁迅笔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还有紫红的桑葚。还有鲁迅认为有无限乐趣的短短泥根墙。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仿佛看到了鲁迅小的时候,在这个园子里玩耍,捉蛐蛐,找人形的何首乌,在石井栏上跳上跳下。唔,这真是一片有趣的园子啊!难怪鲁迅对它如此的喜爱和依恋。这时,我听见老妈在耳边说:“在百草园里的'鲁迅是很逍遥快活的,但是自从到了三味书屋以后,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就结束了。”我若有所悟:“因为鲁迅在这里过的是最逍遥自在的生活,所以他写的百草园才这么的有趣。”

  正像鲁迅笔下所写的那样,出了门向东,走了不到半里,走过了一道石桥,便来到了三味书屋。从一扇黝黑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房遍是著名的三味书屋了。一进门的正中央,便是一块匾:三味书屋。下面是一副画,画着梅花鹿卧在老松下。这是长寿的意思。我开始迫不及待的四处张望,想看看当年鲁迅坐的是哪张桌子,还有它上面刻的“早”字。但是由于书屋被栏杆拦住的缘故,我并不能进到书屋里面去,只能悻悻的在外面看那并不十分清楚的在东北角上鲁迅的桌子。桌上鲁迅亲手刻的那个早字也当然看不见了,只能在三味书屋的门口照了一张相,权做纪念了。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坐上了乌蓬船。在那一道道荡漾的水波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了。

三味书屋作文10

  我非常喜欢看书,因为书不仅能让我获得知识,还能让我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许多乐趣。尤其是《鲁迅散文集》,文字虽然深奥,但文章中无论景还是物,在鲁迅笔下都有了灵气和活力。《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中的百草园更是让我意犹未尽,浮想联翩。

  百草园是鲁迅家后面的一个很大的花园,园子里树木茂盛,花草丛生。鸣蝉在树叶上长吟,黄蜂伏在野花上,云雀从草间直冲云霄。爬满墙头的花园,园子里树木茂盛,花草丛生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黄蜂伏在野花上,云雀从草间直冲云霄。爬满墙头的何首乌藤和令人馋嘴的野果覆盆子。园子里有趣味无限的传说:如果人吃了能成仙的人形何首乌,能制伏妖怪的飞天蜈蚣……鲁迅就是在这个充满奇闻的园里奔跑、嬉戏,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了趣。

  这篇文章我也多国很多遍了,园中美丽的景色和迷人的传说,让我想入非非,天天梦想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百草园,让我在里面尽情地玩乐。你别说,这梦想还真实现了。就在上个星期我第一次去姑奶奶家,嘿!姑奶奶家的院子好大!一个活灵活现的.百草园。就在我眼前。院子里满是树木,靠大门是一棵是一棵柿子树,成熟了的柿子像红灯笼挂满了树枝。地上长满了花草野菜,墙上爬满了长着三角形叶子的藤蔓,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何首乌吗?我也忙叫来捣蛋的哥哥,告诉他百草园的事。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立刻下手把‘何首乌’一棵棵地拔了出来,除了几块圆柱形的块根外,根本没有人形何首乌,我们只好翻砖块、掀石头寻找蜈蚣,蜈蚣没找到,倒是把院子弄得翻天覆地,狼藉一片。姥爷出来一看,大喝一声:‘你们这两个小家伙,怎么把我种的山药全拔了!’我们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跑了……

  我喜欢书。书,就像一个大宝库,只要进去就有取之不尽的宝藏;书,就像一个大乐园,只要进去就有享受不完的乐趣;书,就像一个大迷宫,只要进去,就会有五彩缤纷的遐想。你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不是让我过了一个即惬意又快乐的一天吗?

三味书屋作文11

  假日里,爸爸妈妈带我去绍兴,寻访鲁迅故居,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

  我们先来到鲁迅故居,这儿人山人海、游人如织,大家都慕名而来,排了好长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们进去参观了。故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大,一间房连着一间房,青砖黑瓦,还有燕子在屋檐下做的窝。那里的家俱都是用木头做的,桌子椅子都缕空雕花真好看。

  接着我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原来鲁迅是一个笔名,他的原名是周树人,他曾用过很多笔名,但最重要最有名的笔名就是“鲁迅”,先生一生虽然只活了55岁,但他写过上万篇文章,出了几十本书,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博闻强记,勤奋好学,我要向他这种精神学习。

  我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以我一定亲眼看看百草园,书上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到百草园来玩耍,这里有胖胖的蜜蜂、轻快的云雀等等,可我来到百草园,没有看到蜜蜂和云雀,这里是小小的一块菜地,我看到刚种下的.青菜发了嫩芽,南瓜藤开着小花,还 有那碧绿的毛豆。书上还 说有美女蛇、赤练蛇,可惜我都没有看到,就看到落叶像一只只小黄蝶在飞来飞去。

  跟着文章,我又来到三味书屋,那屋子不大,只有我们教室的二分之一大,上方立着一块扁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屋子中间有一张大桌椅是鲁迅老师的座位,两边有四张椅子是给客人坐的,窗边有几张桌椅就是给学生做的,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儿读了五年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捧着书正在窗前读书,老师正在摇头晃脑地读古文......

  就这样短短的一天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三味书屋作文12

  六年级的语文课,有好几篇与鲁迅相关的课文,例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精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鲁迅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家来到了位于绍兴的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旁,叫“三味书屋”,鲁迅每天都和几位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还请了一位叫寿镜吾的先生教书。寿先生为人正直,教书有方,在当地小有名气。

  书屋里面共有五张桌子和一张茶几,中间的一张桌子是老师寿镜吾的,上面摆着一把戒尺;其余四套桌椅则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散布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而那张茶几,则摆在老师桌子的后方,上面有一幅山水画。左上角的一张木桌就是鲁迅曾经学习的地方。据说以前鲁迅的'位置是靠近大门的,但是一下课就有几位同学在门旁跑来跑去,非常顽皮,他觉得太吵,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于是他就要求换座位。

  在鲁迅书桌的右下方刻了个“早”字,这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来有一次,鲁迅因为贪睡迟到了,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心。这滋味可不好受啊!于是,鲁迅就吸取教训,在桌子的右下方刻了一个醒目的“早”字(虽然现在不能在桌子上乱画乱刻,但以前好像没那么讲究),来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迟到了。

  鲁迅还做了一个“三到”书签,夹在自己的书中。书签上写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时刻告诫自己,读书时心、眼、口要一起用,这样效果才会好。

  原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这么多平凡的小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不是很有启发吗?

三味书屋作文13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浙江绍兴鲁迅故里。这里有许多景点,如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等,我们重点参观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

  妈妈担心我走马观花,特意为我请了一位导游,全程讲解。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前,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先生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屋子里面有11个学生的座位,鲁迅的座位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显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听导游说这个“早”字还有故事哩!

  一天,鲁迅父亲生病了。鲁迅替父亲去抓药,结果上学迟到了,老师责备了他。鲁迅为了让自己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便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提醒自己不要再迟到,从此他再也没迟到过。

  从书屋出来就到了百草园,妈妈跟我说,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来我们会在语文课本里学到。这时,导游姐姐和蔼地告诉我们:“这里也有一个小故事呢,鲁迅小时候听别人说可以挖出一种特别的`草,他就在百草园里挖啊挖,最后什么也没挖出来。”大家觉得鲁迅小时候是不是很可爱?

  鲁迅故里真是个好地方,它让我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教育。从百草园出来,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深,特别是导游姐姐说的两个小故事,更是刻在我的心里。返回的路上,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做事粗心、毛毛躁躁的坏毛病,做一个能说到做到的人。

三味书屋作文14

  我的书房名叫“三味书屋”,是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起的名字。“三味书屋”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书房罢了,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好。不过,里面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三味书屋”。

  走进“三味书屋”,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西墙上贴着的一张奖状,这是我在二年级时获得的优秀班干部奖状;墙上还贴着许多名人字画,有拿破仑的、爱迪生的……。东边墙上贴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地图左边有一张乘法口诀表,它可是我学习口诀的`好帮手。

  “三味书屋”的西南角有个小书架,那位置虽然不起眼,但还是很惹人注意的。书架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棕色的,别看颜色不好看,可是上面的书却很多。书架分三层,第一层放着故事书,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勤奋好学故事》等;第二层放着作文书,有《百家作文》、《快乐作文》等;第三层比较大,所以放的书多,有世界名著:《金银岛》、《白鲸》、《罪与罚》、《王子复仇记》等。书架上的书,有的是我从北京图书大厦买的,如《樱桃小丸子》;有的是从唐山书城买的,如《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四卷本是我在丰润新华书店买的。你们看网,我的书多吧!

  书架的旁边有一张棕色的写字台,写字台的上面有台灯、台历、笔筒等物品。每天我放学回家,就在这张写字台上读书学习。写字台的旁边有一张带有彩灯的床,每天晚上8点半,我都准时睡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

三味书屋作文15

  12月27日,我们少年通讯社的同学们出了一趟差,把上课地点挪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坐着大巴经过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字——大。房屋一间连着一间,前厅、书房、卧室、浴室、缝纫房、客房、餐厅、药房,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祠堂,随处可见的'天井,走得我晕头转向,像在穿越迷宫一样。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二感觉是两个字——古朴。房屋都是木头结构的,桌椅上的雕刻精细美观,祠堂里的每一把凳子上雕刻的图案,一模一样,简直像是复制的。门窗特别漂亮,方格形的,花朵样的,龙纹的,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三感觉是三个字——有文化。祠堂里随处可见的是鲁迅先生的亲笔书画,就连卧室也挂满了鲁迅的诗词。端庄典雅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行书,古色古香的隶书,虽然我读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是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绍兴之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三味书屋了,这是鲁迅小时候上课的地方。为什么叫三味书屋呢?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三味即“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做大官;“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山珍海味;“诗书滋味长”就是体会书中深奥的内容,从而体会深长的滋味。走进三味书屋,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鲁迅的座位,特别是他桌子上那个远近闻名的“早”字。我曾经听说,一次鲁迅为了给父亲抓药,上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鲁迅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在座位上刻了一个“早”字,以便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再迟到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次体验活动,使我知道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