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孟子》的阅读答案

《孟子》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09 10:01:3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子》的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子》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的阅读答案

《孟子》的阅读答案1

  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后稷:人名。②树艺:种植。③契:人名。

  (1)下列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后稷教百姓从事稼樯、种植五谷,使谷物成熟来养活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B孟子认为,百姓丰衣食足,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教养就会和禽兽差不多。

  C孟子认为,纵然百姓生活穷困,衣食没有着落,但对他们的教化也不能松懈、放弃。

  D孟子认为, 在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之后,统治者应该以人的伦常关系来教导百姓。

  (2)概括文中所体现的孟子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文段中无此内容)

  (2)孟子认为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化。(意思对即可)

  【译文】

  孟子说:“……后稷教导百姓要种好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到了养育。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但不进行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担忧了,便派契做司徒的.官,主管教育,用关于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大道理和行为准则来教导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相亲相爱而又有内外之别,老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孟子》的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材料二: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③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 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1)孟子以“大匠”“羿”为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是要说明教学不能降低“道”的标准。

  (2)①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②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中道而立”的含义,从第二则料可知,“中道而立”强调的是“示范”而不是“代替”“降低”,联系第一则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断出“中”其实就是“中庸”。明确了“中”的含义后,结合两个语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阐述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材料二: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孟子》的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小题1:下列关于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B.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C.本文用平实的语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正反两面进行阐述,对齐宣王进行说教,用严密的论证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观点。D.孟子抓住齐王的心理,因利势导,借题发挥,转换内容,把“好乐”与治国联系起来,引起齐王的兴趣,缓和了谈话的气氛。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3分)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2)(3分)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小题3:(3分)孟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观点的?这体现了他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几天后,孟子在觐见齐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语”、“诸”各1分,句子通顺1分)(2)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乐”、“乐”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小题3:本文就君王“独乐乐”还是“与人乐乐”的问题进行论证,假设百姓对齐宣王演奏音乐和打猎的态度,通过对比的方法,(说出“对比”得1分)描绘出“与民同乐”和“不与民同乐”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阐明了要取得天下就必须得民心,(1分)“与民同乐”,这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说出“民本”得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孟子在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语”为动词,解释为“谈论或告诉”,“诸”为兼词,本句中相当于“之乎”;第二句中第一个“乐”为“欣赏音乐”,第二个“乐”为“快乐”。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借助第一小题C选项就可回答,分析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展开,不能仅仅答出论证方法,还要分析论证过程;第二问体会“与百姓同乐”这一短语,就能体会出“民本”思想。

  【参考译文】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几天后,孟子在觐见齐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

  齐王脸色一变,不好意思地说:“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清静典雅的音乐,只不过喜好当下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很不错了!在这件事上,现在的俗乐与古代的雅乐差不多。”

  齐王说:“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说:“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和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说,“请让我给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吧!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声,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见到华丽的仪仗,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见到华丽的旗帜,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们同乐,那就可以成就王业,统一天下。”

《孟子》的阅读答案4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①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②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①冻馁:挨饿受冻。②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其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比( )其反( )也

  ②则如之何( )

  ③王曰:“已之。”( )

  ④王顾左右( )而言他

  1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 )

  A、其:则冻馁其妻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B、之:而之楚游者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C、而:王顾左右而言他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12、用“/”表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并翻译句子。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对方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故意扯些不相干的事,或与对方交谈时,有意离题,说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这个成语就出自本篇短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①比,及、等到;反,通“返”②如之何,该怎么办③已之,免掉他④左右,指齐宣王周围的人 11、B 12、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翻译:您有一位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览。 13、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阅读答案5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

  (选自徐洪兴撰《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1.下列各项,对孟子升格运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战国初期开始,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相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一直曲折,过程始终不顺利。

  B.孟子去世后,孟子学派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相对沉寂,中唐之后情况渐渐改变,孟子及其著作渐获重视。

  C.秦汉到两宋之间,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官私文献不见孟子之名,《孟子》甚至没入选科举考试的科目。

  D.从两宋开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显。此后,孔孟之道便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以荀、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分别研究义理之学和文献之学,荀、孟二人分别影响了汉代经学与两宋道学。

  B.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优势,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

  C.官私文献中鲜见有孔孟合称,孟子的亚圣之名在宋朝以前也从未被认可过,可见孟子曾经被冷落。

  D.中唐以后孟子升格运动开始。孟子逐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其人被政府封爵,其书跻身四书。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中后期儒学演变为两支,存在学统、汉学与道统、宋学的分别,这种学说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

  B.学问博洽、精通多种儒经的荀子在其著作的《非十二子》中对孟子一派有过严厉批评,这一行为只能看做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C.东汉时王充特别在《论衡·刺孟》中批评孟子,唐朝前期一些与儒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或政府行为都很少提孟子,孟子的地位一直不高。

  D.东汉赵岐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这些可以说明孟子升格运动当时已初现端倪。

  答案:

  1.B

  2.D

  3.B

  答案解析:

  1.A、从战国初期开始错误C、官私文献不见孟子之名错误D、孔孟之道便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错误。

  2.A 、义理之学和文献之学应颠倒;B、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的优势与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属强加逻辑联系;C、孟子的亚圣之名在宋以前也从未被认可过错误

  3.A、只能说明孟子学派的发展在两宋之后属以偏概全,说法错误;C、唐朝前期一些与儒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或政府行为都很少提孟子错误,应是只字未提;D、这些可以说明孟子升格运动当时已初现端倪错误。

《孟子》的阅读答案6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裂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常常犯错误 (2)割断

  2.(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孟子》的阅读答案7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只能算是实现大丈夫之道的前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附答案】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附答案。)

  (2)(3分)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要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阅读答案8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

  (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小题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这两个倒装句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

  小题2:孔子评价子路“野哉,由也!”,理由是什么?请结合以上摘录的语录分条简要阐述。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句子,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对身体衰老,身心疲惫的'感叹,对周公的崇敬,对西周社会的向往,对现实中礼崩乐乱的无奈。

  小题2:①孔子主张“非礼勿言”,人的行为规范要合乎“礼”。子路出语不恭,不合“礼”; ②孔子认为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存疑。不要妄加评论;“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③孔子认为“言顺、事成、兴乐礼、中刑罚、百姓有所适从”,都是建立在合乎“礼”的“名分”的基础上的,所以若要管理卫国,应从正名分入手。子路对“正名分”不以为然 ,因此孔子批评他。

《孟子》的阅读答案9

  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③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观点广为后人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用脚踢。②高官厚禄。③侍奉。④停止,放弃。

  2.D

  3.C

  4.(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5.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6.舍生而取义 第二问答案提示: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7.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

《孟子》的阅读答案10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1.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2.孟子这段话蕴含了什么哲理?他用什么手法阐述这个哲理?

  参考答案:

  1.(1)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

  (2)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都一定会照到。(意对即可)

  2.这段话用极富哲理的比喻,启示我们登高才能望远,厚积才能薄发。打好基础,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必有所成。(意对即可)

  翻译: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孟子》的阅读答案11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然后答题。(15分)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转》

  15、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人恒过( ) 然( )后 小惠未徧( )神弗福( )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7、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重在 ,从 和 两个方面来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重在 ,用 的.方式表现人物。(5分)

  18、(乙)文中曹刿肯定了庄公“ ”的做法,这也体现了曹刿的战略思想,那就是要 。(2分)

  参考答案:

  15、(1)犯过失(2)这样(3)同“遍”,遍及(4)赐福或保佑

  16、(1)内心交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振作。(2)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来打一仗。

  17、议论 个人成才 治理国家 叙事 对话(语言描写)

  1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于民(17、18题每空1分)

《孟子》的阅读答案12

  孔子对民生问题是重视的,但语焉不详。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在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上体现仁民爱物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的民生主义即发于此。

  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足食。仁政最核心的内容便是解决好民众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起码的保障。其次,省刑罚薄税收,人民的负担要有一个限度,过此即有灾难,所以要省刑罚,必须薄税敛。第三,救济社会上孤苦无援者。第四,加强教育,德化民俗。孟子认为要在富民的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去恶从善,形成礼义之风。这样,社会才有秩序,人民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寿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没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

  孔子讲过民无信不立的话。孟子则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民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为民意,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这实际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天命论,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地位。他引《太誓》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感受和意志,体现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满意,就等于服从了天命。孟子用民众的意志代表天命,从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权天授变成了君权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个超越同时代人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口号一经提出,便使社会震动,响彻了两千多年,成为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这个民贵君轻的说法,在先秦诸子之中是极为罕见的,它肯定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对于君权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按照孟子这一思想设立政治体制,至少能发展出开明的君主立宪制。这是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思想头之一。

  孟子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中国士人的独立性格,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为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建立了一种较高的标准。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完全是相对的,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士可以为明君而死,但不必为昏君而死。暴虐之君可以被废除诛讨,所以他不赞成愚忠。他认为明君必须贵德而尊士,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这样,孟子就大大提高了士君子的社会地位。

  孟子刻画了有社会责任心的知识分子的气象,此即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的气度是何等的雄伟宏大,富贵、贫贱、威武这三样东西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节,在生死考验面前能舍生而取义,最后成全自己完美的人格。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社会进步事业而成仁、取义的志士仁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思想多少都受到孟子的影响。

  对于我们说,孟子的思想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如能认真开发而运用,对于今天人性的'改良,社会的治理,民族的复兴,将有莫大的助益。

  (选自牟钟鉴《从孔子到孟子》,有删节)

  6.下列对于孟子仁政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和孟子都很重视民生,但孔子的论述模糊、零散,相比之下,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清楚,更具体,更有条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B.孟子不仅继承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具体施政要求。

  C.孔子关于民生的论述虽然语焉不详,但它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所以,也理应把它看做是中国近代民生主义思想头的一部分。

  D.与要求保障基本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保护和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相比,孟子的仁政更强调用孝悌之义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以确保社会秩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和君权民授的新天命论,都充分体现了孟子对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B.西欧和日本等国之所以能发展并保留成熟的君主立宪制,是因为这些国家比中国封建王朝更能接受孟子的学说,更愿意放弃君权至上的封建制度。

  C.孟子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建立的一套立命处世的高标准,不仅确立了中国士人的独立的人格,而且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

  D.孟子重新阐释了君臣关系,认为士可以为明君而死,但不必忠于昏君,暴虐之君可以被废除诛讨,这已经具有了朴素的平等和民主思想色彩。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视和强调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这不仅在儒家代表人物中是最突出的,而且在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是很少见的。

  B.孟子的仁政学说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中山近代革命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和民权思想也都从孟子那里汲取了精华。

  C.孟子宣扬的舍生而取义人格已经成为一种完美人格和优秀精神的坐标,长久以一直影响着中国有社会责任心的知识分子的思想。

  D.孟子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认真开发、运用,就必定会对今天人性的改良、社会的治理和民族的复兴产生巨大的助益作用。

  参考答案

  6.D(孟子的仁政首先要保障基本民生)

  7.B(原因分析错误。不能从客观结果反推主观意愿,不符合文意)

  8.B(A早期儒家代表人物。C不是舍生而取义人格,而是大丈夫气度。D只要就充分条件关系错误,过于肯定,原文表述为假设关系)

《孟子》的阅读答案13

  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①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①要:通“邀”,求取,追求。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值得尊崇的。

  B.“人爵”则是偏重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完全靠人委任、封赏或世袭取得。

  C. “天爵”、 “人爵”思想,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为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D.孟子所谓的“天爵”,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修炼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

  (2)这段话主要讲了“天爵”“人爵”,请根据选段谈谈你对“天爵”和“人爵”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13.(1)B项 获得“人爵“也需要通过人的勤奋努力和成就等。

  (2)【答案示例】孟子把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比作追求人爵,而把向人间散播仁义忠信,无私奉献比作追求天爵。我认为追求天爵优于追求人爵,因为前者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还会生出无尽的快乐;后者会生出种种烦恼痛苦。

  【参考译文】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天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是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丢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

《孟子》的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译: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

  译: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参考答案:

  8、(1) 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

  ②(4分)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2)(3分)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意思对即可)

《孟子》的阅读答案15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23.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24.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3分)

  答案:

  23.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应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分)

  24.孔子只是笼统地提出君臣应各守礼义,(1分)而孟子谈得相当具体,他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要求更加严明,其爱憎情感更加鲜明,其主张更有人民性。(2分)

【《孟子》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孟子》阅读答案11-04

《孟子》阅读附答案03-29

阅读《孟子?滕文公下》(附答案)02-07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07-28

《芭蕉》阅读答案06-17

《穷人》阅读及答案07-20

《菜花》阅读答案06-1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