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时间:2022-05-16 19:38:3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洌:______________

  蔌:______________

  陈:______________

  乎:______________

  2、下面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 其一犬坐于前

  B、酿泉为酒 故人之为虎食者

  C、溪深而鱼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杂然而前陈者 满座寂然

  3、作者写太守宴时,不直入宴席,却宕开一笔写捕鱼酿酒,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评价欧阳修的所作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洌:清醇 蔌:野菜 陈:摆设 乎:在

  2、B

  3、夸耀滁州的'富足,同时表明野餐的简朴。

  4、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意对即可)

  5、能自圆其说即可。(示例: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2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_____(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谁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小题4】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小题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小题1】北宋、宋代、宋朝

  【小题2】(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2)命名或取名。

  【小题3】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小题4】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小题5】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名家名篇,文学常识应是识记的内容。

  【小题2】试题分析:“蔚然”中的“然”一定要解释出来,译为“的样子”。“名”是活用词,应译为“取名,命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读第二段可知,语段描写了山中朝暮与四时之景,分别写了朝暮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因此,是时间顺序。

  【小题4】试题分析:从全文内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可知,太守治理有方,使得滁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才能有条件和心情“跟从太守游玩”,当然,这也是对太守爱戴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相关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做出全面的分析,揣摩出切题的答案作答。注意考虑尽量全面,不要因采点不到位而造成无谓的失分。

  【小题5】试题分析:太守的表现可见他乐观豁达,能随遇而安。这对于人生面对困境的人们是一种很大的启示,即要向文中的太守一样,面对困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困境,在困境中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感悟要根据语段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等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语段内容,抓住感悟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

  参考答案:

  1.(1)“全”或“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

  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5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两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太守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命名 捕鱼

  小题2:(1)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2)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象。

  小题3:示例:早晚之乐(四时之乐)游人之乐(宴饮之乐)

  小题1:

  试题分析:“名”,是名词动用,意为“取名”,“渔”与“鱼”不同,前者是动词,打鱼的行为,“鱼”是名词。

  小题2:

  试题分析:“翼然”,像鸟的翅膀那样,“临”,本义为“靠近”,“ 晦”,阴暗。两个“者……也”,都表示判断。

  小题3:

  试题分析:概括文段的内容来分析,“在乎山水之间也”,乐于山水,“醉能同其乐”,写太守与百姓同乐。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______

  (4)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山间之朝暮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4、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5、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环绕(2)情趣(3)花(4)植物开花结果。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2、给它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称呼来命名的。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3、C

  4、琅琊(山) 酿泉

  5、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

  6、《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7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__代的'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3.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宋(北宋)

  2.(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2)离开

  3.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

  4.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8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2.选出句中 “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5.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9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乜。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 B.太守谓谁(谓:为,是)

  C.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 D.伛偻提携(提携:牵扶,这里指牵扶的人)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落而石出者化而为鸟B.宴酣之乐马之千里者

  C.行者休于树皆以美于徐公D.颓然乎其间者其如土石何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每段开头分别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来标示语意的转变、场景的转移。

  B.第①段描写山间朝暮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景色的迥然不同,突出流连山水的无穷乐趣。

  C.第②段以“太守醉也”照应文题,阐释原文“饮少辄醉”,极言太守实在不胜酒力。

  D.第③段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卷(94分)

  1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答案:

  11.D 12.A 13.C

  14.(4分)(1)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2分,大意对即可)

  (2)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叙这件事的人。(2分,大意对即可)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0

  (一)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二)《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三)欧阳修传

  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宋史》

  18、请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现诗歌《别滁》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

  19、《别滁》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2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负者歌于途 至于再三

  B.渔人具答之 因取旧案反复观之

  C.醒能述以文者 无以自遣

  D.酿泉为酒 未为人知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分)

  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②颓然乎其间者( ▲ )

  ③山肴野蔌( ▲ ) ④宴酣之乐( ▲ )

  ⑤不可胜数( ▲ ) ⑥众莫能及( ▲ )

  22.翻译(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23.《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能“与民同乐”,与他为政的思想密不可分,请从上文《欧阳修传》中找出相关的依据,用自己的话来概括。(2分)

  ▲

  2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参考答案:

  18.(景围绕鲜花盛开柳树明媚,事围绕送行)(2分)

  19.表达了欧阳修旷达的胸襟以及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情怀。(2分)

  20.B(2分)

  21.(1)以……为乐②醉醺醺的样子 ③ 菜蔬

  ④尽兴地喝酒 ⑤ 尽 ⑥ 没有谁

  22.略

  23、从不追求表面上好看的政绩,也不追求声誉,不做繁琐的事,对百姓不苛刻、很宽松,不去惊扰他们,让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与百姓和乐相处。

  24.为人豁达、关爱百姓 才思敏捷 文采斐然(为人、为官、为文三个角度答题)。

  古文翻译:

  他好几次都被流放,但是他的志向还是和原来一样。

  他刚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什么事可以打发时间的,就拿出以前的案件卷宗来反复批阅,发现其中冤枉、错误的案子不可胜数。因此他仰天叹道:“连荒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从那时起,他碰到任何事都不敢疏忽。他治理过好几个郡,都没有什么表面上好看的政绩,也不追求声誉,对百姓很宽松,不去惊扰他们,因此他所到的地方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有人问:“你治理地方那么宽松,却不耽误事情,怎么做到的呢?”欧阳修说:“如果把宽松当成放纵,把简单当成粗略,那政务就会被耽误,百姓也会受到损害。而我所说的宽松,是不苛刻、急催,我所说的简单,是不做繁琐的.事情而已”。欧阳修写文章天才自然,繁简适度。 他的话语简单而明了,准确而通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独到之处,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1

  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⑵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

  ⑶已而夕阳在山:____________

  ⑷太守谓谁: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⑴范仲淹_______________。

  ⑵欧阳修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画线句子体现了不同的“乐”意,比较一下这两种“乐”意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曾经 ⑵既然这样,那么 ⑶一会儿,不久 ⑷是

  2.⑴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⑵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3.答案示例:⑴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⑵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4.自己的欢乐与百姓的欢乐密切相联。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2

  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图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离开) C.饮少辄醉辄:就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泉香而酒洌而年又最高 B.负者歌于途孙叔敖举于海C.山间之朝暮也怅恨久之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a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第3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

  (2)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

  (3)苍颜白发___________

  (4)伛偻提携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___________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入之乐亦无穷也;第② 段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依次写了四个内容,即滁人游玩、_______、________、太守醉酒。

  3.选文第①段中有一个常用的成语是________,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

  4.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

  B.颓然乎/其间者

  C.野芳发/而幽香

  D.四时之景/不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末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醉应有两层含义,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开放(2)雾气(3)脸色苍老(4)领着的人,指小孩

  2.四时 太守设宴 众宾欢宴

  3.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大白

  4.C

  5.(1)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下来了。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6.太守醉既指喝醉酒,又指太守被美景所陶醉。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4

  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加粗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 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 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

  ②杂然前陈者 陈:_______

  ③觥筹交错觥:_______

  ④山肴野蔌蔌: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背 ②摆放 ③酒杯 ④蔬菜

  3.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4.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5.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5

  八年级下文言文阅读整理《醉翁亭记》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顺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并列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醉翁亭记练习题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三、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秋思》阅读答案08-23

春的阅读答案08-23

《春风》阅读答案08-23

《过秦论》阅读答案08-24

告别阅读答案08-24

《搬家》阅读答案08-22

《夹竹桃》阅读答案08-3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