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语文>阅读答案> 《千秋岁》阅读答案

《千秋岁》阅读答案

时间:2022-06-16 18:29:21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秋岁》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秋岁》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千秋岁》阅读答案

《千秋岁》阅读答案1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3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前后内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9.“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答“夸张”也可)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双关、借代、比喻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古代诗歌:秦观《千秋岁》阅读答案

《千秋岁》阅读答案2

  千秋岁

  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注释:①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宜州见到秦观遗作《千秋岁》词后的追和之作。②兔园,汉梁孝王园。

  13.(7分)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中的“飞骑轧,鸣珂碎”,表现了黄、秦二人飞骑奔驰,马头上的'玉饰击鸣的情状。

  B.“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写黄、秦二人在被贬后一起狂放高歌、翩然起舞的姿态。

  C.“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两句,含蓄表现了黄庭坚对秦观离世万分痛惜的思想情感。

  D.这首词感情深沉,既有词人痛悼故人的无限深情,也有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②请结合诗歌内容,任选角度赏析“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这一诗句。(4分)

  参考答案:

  13.(7分)

  ① (3分)B。

  ②(4分)要点:角度明确(1分),结合诗句分析思想内容、情感或手法(2分),点明特点或效果(1分)。

《千秋岁》阅读答案3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3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前后内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答“夸张”也可)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双关、借代、比喻答出任意两个即可;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各2分,意思对即可)

《千秋岁》阅读答案4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⑴请从情与景结合的角度分析词的上片四句在全词中中的作用。(3分)

  ⑵请结合全词内容对赏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句的艺术手法。(3分)

  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6分)

  ⑴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

  ⑵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1分)

  借代,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1分)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分)

  【试题阅读】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案: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

  (3)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乱写出了花的 ;碎写出了莺声的 。

  (4)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

  5、有人说,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6、秦观朋友孔毅甫读到镜里朱颜改之句时惊呼: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请结合下阕简要赏析秦观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5分)

  参考答案:

  (3)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字写出莺声的清脆、杂乱。

  (4)飘零疏酒盏一句,他乡逢春,因景生情,亲友离别,产生飘零憔悴之愁;忆昔西池会一句,抚今追昔,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有忆念故人之愁;日边清梦断一句,青春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有抱负难伸之愁;春去也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岁月流逝,良时难再,有惜春伤己之愁。

  5.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写出莺声的间关、杂乱,形象生动,描写精当。(2分)眼前花影乱,耳边莺声碎,乱、碎实际是写失意飘零的词人内心的烦乱,以乐景写哀情,给人凄迷之感。(2分)

  6、虚实结合,回忆过去,感慨今天的遭遇坎坷,词人两次被贬,遭受了沉重的挫折和打击,他自觉再也没有伸展抱负的机会了。日边清梦断,可见他对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颜改,指青春年华消逝,寓政治理想破灭,飘泊憔悴之叹。(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飞红比喻成海,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愁苦。孔毅甫理解这种感伤所以要惊呼。(2分)(答借景抒情也可给分)

  【赏析】

  该词一起句就标明了作者身处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水边沙外。地点:栖霞寺外的沙洲上,瓯江边,面对青田县城(后文再作补叙)。时间:暮春季节。以外字连带城郭,正是城郭轻寒退的时候。城郭: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如青田水南村,石郭、平堰(平演)、西门外、后山等周边地区。这里已是绿意盎然。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言不论水边沙外还是内城外郭,已是一片暮春气息。春寒退,春天即将归去。这种恋春、惜春之情,也正是词人惆怅失意的感情流露。花影乱,莺声碎,写花影,可见阳光明媚;写莺声,可见境界清幽。花影、莺声相互照应,应是一派明柔春景,加上乱、碎二字,联系上文的惆怅之情和下文的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两句看,则乱者情也,碎者心也。春光虽好,但已入暮,身世如斯,怎不令人心碎意乱。这就自然地引起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的怀人之情。飘零是说自己遭受贬谪,酒盏是指与朋辈把酒共话。一个疏字,写出词人仕途坎坷,半生飘零,因而久已未和好友同游共饮、谈诗论政了。对这种友情的无尽相思,使人衣带渐宽身渐瘦。离别宽衣带所说的离别,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因政治原由各遭贬谪,天各一方,前途未卜的离别,所以其痛苦更甚。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词人明知相见不易,却又无时不产生强烈的愿望。但翘首远望,昔日挚友又在何处呢?看到的只是在寂寂暮色中渐渐聚合的天空碧云。思念、失望、孤寂、苦恼,在人不见、空相对里得到深刻地表露。

  下片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两句,这里的西池,即指金明池;鵷鹭是两种鸟名,因其飞行有序,故常用以喻班行有序的朝官;盖,车盖,指车。这两句是追忆当年与同僚友好,飞车赴会的盛况。这次盛会,参加者三十六人,皆当时名公文人,他们纵谈阔论,宴饮畅游,从早至晚,极尽欢娱。但,俱往矣!如今朋辈星散,各贬他乡,抚今追昔,不能不使词人发出携手处,今谁在?的凄怆悲呼。日边清梦断,日边指帝京,词人越是忆念昔年帝京携手共游旧事,越意识到既往之日不可复回。本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往往可在梦中寻求,但是清梦断,词人清醒地认识到重返帝京、旧友重聚已不可能。这种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衰老,以至镜里朱颜改。难怪孔毅甫见镜里朱颜改一句时,惊道:少游盛年,何为悲怆如此。春去也呼应开篇春寒退,且在感情上表现得更沉重,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而飞红万点愁如海,以落花飘零衬愁情,其悲怆绝望的心情更令读者惊心,以海喻愁乃词人内心深处的断肠泪凝聚而成。

  此词为怀念友人而作,更沁透着词人贬谪之怨,因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上片主要写离情和思念之苦,下片则抚今追昔道出了如海愁情。在语言上不脱清丽俊逸本色,虽有仿用前人诗词语意之处,但却自成格调,情韵天然。

《千秋岁》阅读答案5

  【原文】:

  千秋岁引

  秋景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

  此词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的晚年作品。

  楚台风:典出宋玉《风赋》,楚王游于兰台,有风然而飒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庾楼月:典出《世说新语容止》,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④担阁:耽搁。

  砧(zhēn):捣衣石。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

  “楚台风”:三句:楚台风:楚襄王兰台上的风。出自宋玉《风赋》。庾楼月:庾亮南楼上的月,出自《世说新语》。三句比喻清风明月依旧。

  “当初”二句:漫:徒然,白白地。华表:又名诽谤木,立于殿堂前。秦楼:代指女子居住处。二句是说自己当初白白地提了那么多有关国家政治方面的意见结果耽误了本可以尽情享受的美好时光。

  梦阑:梦醒。

  【翻译】:

  传入旅舍的捣衣声,应和着孤城城头的画角,一片秋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回荡。归去的燕子向东从海上飞走,南来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栖息在沙滩上。这儿有楚王携宋玉游兰台时感受到的惬意的凉风,有庾亮与殷浩辈在南楼吟咏戏谑时的大好月色,清风明月的景象,还都与当年一样。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羁缚,又被那难以割舍的感情所耽搁,可惜那些风流韵事都被丢到一边了。当初徒然许下功成身退时,要去求仙访道,潇潇度日的诺言。到如今,反误了我与佳人的秦楼约会。当睡梦觉来时、酒醉清醒后,我细细地思量着这一切。

  【赏析】:

  《千秋岁引?秋景》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填的一首词。全词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来雁去,风满月楼,古城寥廓,思绪万千,引出下阕。下阕总共表达了两层意思,即以身在官场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怀。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它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

  “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将无形的声音写活了。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而且纯然是人为的声响,并非是单纯的自然声气。

  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于是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两句的忆旧。

  “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庚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庚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仙得道,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这里的“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汉东府《陌上桑》中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楼即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也以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因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因而这几句可视为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其意义远一般的怀恋旧情之名,故《蓼园词选》中说此词“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想。”词意至此也已发挥殆尽,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也不单纯是指实的梦和酒。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世情浑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词品》)杨慎对王安石政治上的评价未必得当,但以此词为表现了作者思想中与热衷政治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却还是颇有见地的。

  【阅读训练】:

  一、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种。

  (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指出其中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3)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对此加以概括。

  (4)本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作简要分析。

  二、

  1.这首词借写秋景以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写出了秋的什么特色?请结合词的上片谈谈。

  2.全词隐含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想法和情感呢?哪一句词最能显示呢?

  【参考答案】

  (1) 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宦游思乡的悲凉;②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③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由生活的感慨。

  (2)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 “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孤城画角”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也能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

  ③用典。“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④直抒胸臆。下片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为功名利禄所缚、失去自由随心生活的无奈,有对生活的顿悟,对宦游生活的追悔之意。

  (3)上片借“角声”“燕”“雁”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凄清、冷寂、哀伤的秋光图。

  (4)①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旅舍客馆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砧上的捣衣之声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角声”“燕”“雁”都寓有久别归家之意。②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自在生活。③借对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的描写,表达对无拘无束的百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其深层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④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欲在景中寄托情感而不得。

  二、

  1.这首词借写秋景以抒愁情。上片写秋天寥廓,秋声悲切,秋鸟分开,秋风寒冷,秋月凄凉,一派悲秋景象。

  2.作者自白为名利世情所束缚耽搁,而虚度了多少欢娱安乐,深感后悔,大有退隐追仙之想,实际上是作者政治上失意时的一种厌倦和愁怨的表露。最能显示的句子是:“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千秋岁》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九岁的林浩现代文阅读答案04-11

说说“浅阅读”阅读答案04-29

美好的声誉阅读答案《美好的声誉美》阅读答案09-27

寒夜阅读答案03-25

《窗》阅读答案03-24

错位阅读答案03-21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03-30

《燕子》阅读答案03-30

长城阅读答案03-30

《荷花》阅读答案03-3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