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

时间:2024-01-02 15:48:1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1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能够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期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此刻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以往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样样呢?那些以往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余秋雨散文优美的语言、对文化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深刻思考所感动。

  余秋雨以轻松幽默的笔调,以及跌宕起伏的文学节奏,使得整个散文集读起来既有趣味性又极具深度。他通过对历史典故、古代文学作品等的引用和解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立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图景。他不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还通过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内涵,使得晦涩的文化概念变得生动易懂。 他在散文中对于文学的评论显得尤为精彩。他深入解读了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庄子》等,透过文字看到了作者对文学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文学的剖析,他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同时也引导读者对文学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文化苦旅》提出了活化传统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余秋雨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不是简单地沉湎于过去。这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创新的结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引发了我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此外,余秋雨在散文中通过对个人经历、人物塑造的描写,展现了对人性、生活的深刻洞察。他对生命、爱情、友谊等话题的思考,让人在散文中感受到了一种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这种个人情感与文化的结合,使得整个散文集更具人情味,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文化苦旅》不仅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之作,更是一场文学与人生的丰富之旅。余秋雨以独到的见解、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感悟的盛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和立体的认识。

【《文化苦旅》最新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的句子11-06

文化苦旅作文08-02

关于文化苦旅读后感最新08-19

文化苦旅作文3篇04-03

文化苦旅作文14篇08-02

文化苦旅作文12篇08-02

文化苦旅作文15篇08-02

文化苦旅作文(15篇)08-02

《文化苦旅》读后心得02-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