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时间:2022-09-21 08:21: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为后序学习活动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多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老师手里拿了几只粉笔,用数字几表示粉笔的支数?现在老师手里拿了这么多粉笔,谁能用数字1表示这么多粉笔吗?(一些粉笔,一堆粉笔,一捆粉笔,一把粉笔)师:看来很多粉笔放在一起,也能用数字1表示。如果老师把这些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你还能用1表示出这些粉笔吗?

  一、直接导入,唤醒旧知

  出示分数四分之一,让学生读出这个分数,问: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了解了什么?(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分数表示什么?)

  师总结: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一)、以旧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请你在一张纸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请大家拿出自己所创造的分数四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汇报反馈,进入探究。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造。老师有意识的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对比找出共同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还有学生画了四个物体,如四个三角形、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们一起看一下: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指着说:四个三角形中一个涂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师: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谁的四分之一?使学生明白这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这四个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师强调,原来你把这四个三角形看做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份组成的,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怎样才能让人一眼看出你这四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呢?引导学生说出在四个三角形外面画一个集合圈。怎样让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导学生用虚线分开。这样以来别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个三角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涂色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个四分之一。让学生用刚才的一句话说说自己平均分的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为分数的概念学习做好铺垫。

  (3)进一步理解表示多个物体的

  学生利用给的三幅图依次表示。(一个集合圈中有8个三角,另一个集合圈内有12个三角,第三个是空白圈。)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反馈操作情况。谁选了八个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个三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谁选了12个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谁选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这个圈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涂上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随即课件演示。

  大胆猜测,这个空白集合圈内可能放的是什么东西?(苹果、圆形、正方形、人、铅笔……)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个,(1个,4个、8个、12个……),师问,可能是2个,3个5个吗?学生摇头,师随即课件演示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把5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看来一个物体能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平均分,一个物体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请看课本68页中间一句话。(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思考这里的1为什么加上了引号,使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仅能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

  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说一说

  (4)、理解分数的意义

  ①在练习纸上想办法创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数。学生汇报作品。学生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说完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把14个方框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单位1的七分之一;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单位1的五分之三……

  ②对比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师总结像这样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说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个自然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看书68页,什么叫分数。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重点词,画出着重符号,读一读,读出重点词,边读边理解其中的含义。

  (5)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刚才大家动手分出了很多分数,这一部分都是几分之一,这些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看课本68页最下面一段话,让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

  师反馈:对照刚才学生分的几分之一说,这里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个分数单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数单位……,那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什么,五分之三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班里的班长***占一他所在一横排人数的几分之几?他占所在一竖列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个1角,1个五角共五个硬币。(2)、

  一个硬币

  是硬币总个数的(),

  是总钱数的()

  (3)、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笔中的1枝,用分数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笔。

  3、要剩下,应取出()枝彩笔。

  四、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数和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又是后续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税率、统计与概率等实际问题的基础。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础资源。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接触过很多的百分数,并且学生有学习分数和比的知识基础,以及利用分数和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学生学习本课时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源。

  2、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对百分数意义的表述、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以及百分数的正确写法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四、学习准备

  学具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自主建构;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三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师生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师:老师从我们的班级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没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

  (1)我们班男生人数占59,女生人数占49。

  (2)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7.76厘米,平均体重是40920千克。

  (3)喜欢乐器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的37%,喜欢绘画的约占24.1%,喜欢舞蹈的约占20.4%,喜欢体育的约占18.5%。

  2、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37%、24.1%、20.4%、18.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

  3、确立研究目标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班级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数,目的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我是学习的主人,要学我的数学。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别涉及到不同的分数和百分数,是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活动一: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建构。

  课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书中小学生、初中生近视率的例子,任选一个想一想: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量,分别是什么,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照着例子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班级信息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3、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百分数。

  4、试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比的异同。

  5、根据班级信息比较班内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活动就是充分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学习,让全员参与学习过程。但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手,我设计了方法提示来帮助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二:班内展示交流。

  学生依照研究目标逐个汇报,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倾听、评价,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强调重点。例如:

  1、百分数的意义。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表示的含义,重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百分数的书写顺序。

  3、与分数的不同。

  除了读法、写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结合实例对比,着重理解意义上的不同。

  4、百分数的好处。

  体验到百分数分母相同,易于比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班内交流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交流,汇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将个人的内部建构汇成了群体资源作为共享,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态势获得对问题较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1、看信息,说意义,谈想法。

  (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学校附近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占30%。

  2、写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一箭双雕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理念我设计了知识性练习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的第1题。第2题,看成语写百分数,不仅增加练习的兴趣,落实的训练目标,也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增添了本节课的文化氛围。】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取得这些收获的?

  最后教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老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老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何?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老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主要学习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平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习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平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习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平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习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习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习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习。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习材料平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平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习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三个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安排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的读写两部分内容,教材一开始就出现四幅与百分数有关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接着让学生结合已有的或自己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安排了百分数的读写。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又是后面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已系统学习了与分数有关的知识,知道分数表示的`意义,会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了探索百分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学生对百分数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衣服的标签上、牛奶的包装盒上等等。本节课的学习应有效的唤醒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为了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完成,还需做一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是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四、说教法与学法

  接着我来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上,我充分发挥“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教材内容,通过自学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唤醒原有的知识结构,再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可独立思考的、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情境引入

  学生们对于篮球是非常熟悉的,利用学生熟悉的篮球运动员,来质疑:谁的投篮水平高?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百分数吗?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看来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揭示课题。

  2、根据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学习哪些与百分数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背景,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百分数,可以唤醒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百分数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紧接着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既达到了以问促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1、带着问题自学课本P77—78的内容:

  (1)什么是百分数?并结合主题图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怎样写百分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3)百分数与分数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小组讨论,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交流学生自学后的收获。

  (2)交流不明白的地方,请其他学生解疑。

  (三)、合作交流精讲点拨

  1、百分数的意义: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叫百分数?然后结合情境图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写到黑板上,说说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选一个百分数说说它表示的含义。

  3、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让学生先说说他们找到的不同之处:分子不同,分母不同,写法不同等。学生讨论:

  一只铅笔长17/100米,可不可以说“一只铅笔长17%米”?

  一只铅笔用去了它的17/100,可不可以说“用去了它的17%”?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因此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

  辨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的意义之前,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老师找准知识的生长点,适时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求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在本册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学生探索本课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探索出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对于折纸活动很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理,可以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折一折、图一图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流程

  为此,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并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旧知铺垫—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巩固提高—完善总结。

  六、教学准备

  课件、5等份长方形白纸、直尺、彩色笔。

  七、说教学流程

  (一)旧知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先复习倒数,由同桌两人互相出题,其中一人报数,另一个人说出它的倒数。再完成分数乘法两道题,3个1/4是多少?3/7的1/3是多少?让学生说一说意义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内容是以倒数和乘法计算为基础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与倒数紧密联系,因此,在引入新课之前,带领学生系统深入地复习倒数和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识迁移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3盒标注100克的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克?先请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借此改编成两道整数除法应用题,并列出两个除法算式。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学生发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得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引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如果以千克作单位又该怎样做呢?先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试着写一写,接着汇报列式。

  预设学生回答有两种形式的算式:

  (1)整数形式:100×3=300(克)=0.3(千克)

  (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0.1×3=0.3(千克)

  (3)分数形式:100克=1/10千克;1/10×3=3/10(千克)

  【设计意图】这样的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的意义,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的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啦。

  3、除法意义对照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三种形式进行观察比较,请学生说一说他的发现,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的意义都相同。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小结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时板书课题。

  4、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完成数学书第28一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一题。目的是更好的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已知的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2这道分数除法吗?

  学生两人一组,先独立思考,在互相交流,然后折一折、图一图,动手操作研究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

  学生甲.因为2×(2/5)=4/5,所以(4/5)÷2=2/5

  这是受刚才所学除法意义的影响,迁移而来;

  学生乙.(4/5)÷2=4÷(2/5)=2/5

  大部分学生是竖着对折,将4/5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2/5,看到4与2的倍数关系,想当然的在计算。

  学生丙.(4/5)÷2=(4/5)×(1/2)=2/5

  学生将长方形纸横着折,有部分学生能说出用(4/5)×(1/2),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

  2、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学生乙和学生丙的方法。

  师:乙的方法:4/5里面有()个()/(),(4/5)÷2表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个()/();(课件演示)丙的方法:把4/5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4/5的()/(),就是(4/5)×()/()。(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折法的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怎么折,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始终是它的1/2,也就是说始终可以将÷2转化为乘以1/2,再利用课件动画演示,横着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占4/5的'1/2,就是求出4/5的1/2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用4/5乘1/2,就可得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然后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

  第二步:教学4/5÷3

  结合上面几种算法,你认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可能是怎样的?学生乙和学生丙这两种方法学生都可能选择。我们进一步往下研究。这时并不急于统一思想,转而问学生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当再次折纸时,学生采用自己刚才的算法计算4/5÷3的商,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刚才的的算法不适合本题。他们就会倾向于感知“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图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图出4/5的1/3”。当学生确定了这种观点后,离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就又进了一步。

  然后进行反馈,并引导思考:

  (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的1/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么计算呢?

  (2)为什么不选学生甲或学生乙这两种方法?通过验证说明丙比甲和乙方法更实用。

  此时通过对比和思考,应该说对学生丙的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一开始初步比较哪种方法好,学生此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体验4/5÷3的求解过程,使学生自觉的在心里进行了比较,也就是主动的开始建构认识,这时加深了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意义的理解。

  第三步:实验与验证

  1.这时问学生,其它这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是不是也和刚才两题一样呢?请学生用4/5分别除以4或5等几个整数,来进一步实验和验证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统一看法后,一起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抛出一个疑问:其它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是不是也能将除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呢?从学生的思维历程看,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要进行实验和验证的动机。

  2.反馈交流。

  归纳: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表示:A÷B=A×(1/B)(B不为0)

  引导学生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这里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更好的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课在经历了感性交流和实践探索以后,应该在数学层面上形成对知识的客观性及其本质的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

  (四)巩固提高

  1、形式训练

  (7/15)÷4=(7/15)×()

  (5/16)÷6=(5/16)(1/6)

  (3/10)÷5=()()

  这样的图式训练对正确掌握分数除法的一般化算法是很有效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毕竟还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图式的强化将促使学生在理解算法时有一个直观的支撑,这样的理解也就愈深刻。

  2、计算训练。(要求写出过程)

  (2/3)÷4(5/6)÷5(3/8)÷6(4/9)÷7

  3、应用:

  (1)将2/3米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有多长?

  (2)小红3天看了一本书的1/5,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

  整个练习的设计突出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安排了应用练习,尤其是第二题,还注意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完善总结

  总之,本节课始终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比较、探究、实验和验证,从特殊到一般,由除法到乘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有效课堂。

  以上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操作、思考、验证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使课堂焕发了活力。

  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目的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一目了然,加深印象。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例1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重多少g?(kg)?

  100×3=300(g)0。1× 3=0。3(kg)(1/10)×3=3/10(kg)

  300÷3=100(g)0。3÷ 3=0。1(kg)(3/10)÷3=1/10(kg)

  300÷100=3(盒)0。3 ÷0。1=3(盒)(3/10)÷(1/10)=3(盒)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方法A。2×2/5=4/5,所以(4/5)÷2=2/5

  方法B.(4/5)÷2= 4÷(2/5)= 2/5

  方法C.(4/5)÷2=(4/5)×(1/2)= 2/5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比较。教材对于百分数的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还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构建打下了基础。

  2、生活经验上,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3、学习能力上,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增进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杯不同浓度的盐水和当堂检测纸

  学具: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让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我将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引领、总结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结合我校关于“主体教育视野下课堂开放有效的研究”,按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分享信息,引出课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顺势引出课题: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切身体验,感受特点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品尝、比较盐水的咸度,感受百分数易于比较的特点。

  “同学们,咱们安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健康生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专家建议: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可以达到清洗肠胃、杀菌、防感冒的作用。我这里有三杯盐水,想请三位同学来品尝一下。”由于三杯盐水的含盐率不一样,三个学生的表情变化也会不一样,特别是喝含盐率较高盐水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特别大的表情变化。这时问学生:“为什么都是盐水,三个人的表情不一样呢?”学生可能会说是浓度不一样。这时我呈现三杯盐水含盐率表格。

  盐水编号含盐率

  1号5%

  2号3.5%

  3号0.9%

  问学生:“你知道几号盐水最咸吗?”学生肯定会说是1号,因为1号的含盐率最高,所以最咸。“看来,由于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可以很快的比较出大小,也难怪人们这么喜欢它了。注意:我们早上喝的盐水含盐率应该小于0.9%。”

  (三)问题主线,开放学习

  这个环节我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学、群学、展示,达到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乐于学习的目的。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呢?”学生会有不同方面的关注,比如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用途?是怎样产生的?等等。我会引导学生从基础开始:“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研究百分数,要先从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开始(板书)。仔细观察书上的每幅图和每段话,举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举例回答下列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百分数怎样读?怎样写?分别注意什么?

  3、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把手,这个把手就是生活实例。结合实例学习概念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好方法。】

  (1)看书独学

  因为合作交流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回答。此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自己的认识。这期间我会和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学习,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一份收获。

  (2)组内群学

  这时我会巡视,参与学生中去,了解信息,及时指导。同时,我也会及时发现表达清晰又准确理解的同学,并给与鼓励。这一环节其实就是借助“兵教兵”达到全体学会的目的。

  (3)谈收获,做练习

  “经过刚才的自学和讨论,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收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分享收获的过程就是在心中将一个个问题构建成相关联的知识链的过程。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他们连在一起,那是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习一个概念,需要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

  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道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本课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本课时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十分准确。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说教法:

  自主发现,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

  五、说学法:

  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学生交流、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举例说明,引入百分数

  课件出示近视率的统计、学校兴趣小组情况、产品合格率、饮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说说是从哪里收集的。由此引出课题举例并板书。

  例题1:某两家养殖公司养殖鸭子的成活率情况,如下:

  养殖公司成活鸭子(只)养殖鸭子(只)成活鸭子占养殖鸭子的几分之几(成活比率)

  A 21 30 7/10 70/100

  B 17 20 17/20 85/100

  我提出问题:哪个养殖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学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这些成活比率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出结果:B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选B公司。

  例题2:增加C、D两家养殖公司,如下:

  养殖公司成活鸭子(只)养殖鸭子(只)成活鸭子占养殖鸭子的几分之几(成活比率)

  A213070%

  B172085%

  C354087。5%

  D29530098。3%

  我提出问题:现在哪个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如果还用通分太麻烦了?思考了一下:把这些分率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引领学生把表格中的分率进行转化,很快比较出了结果:选D公司。老师乘机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自主发现,学生交流。

  1、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首先老师引领学生说一说举例2里的98。3%、85%含义,做出示范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百分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搜集来的调查资料,说一说其中的百分数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他们说出什么占什么的百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

  2、学习百分数的读、写法

  让学生先自由看书,再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写法。汇报百分数的写法,学生容易把百分号写不好,这里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重点指出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法。

  (三):巩固基础,拓展提高。

  1、展望北京2008

  2000年悉尼奥运会

  中国获取金牌数约占金牌总数的'9。1%

  2004年雅典奥运会

  中国获取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10。3%

  2008北京奥运会

  中国体育健儿获金牌总数将占金牌总数的()%

  2、我是小小设计师。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发给每位学生已标明百分数的方格纸,让他们用涂色的方式设计出喜欢的图案。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四)自我检测

  1、说出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件羽绒被含鸭绒97%。97%表示()

  (2)我们班有50%的女同学。50%表示()

  2、读数。

  131% 3。4% 88%

  3、写数。

  百分之九点零三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二百五十百分之百。

  [自我检测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以学习的基本内容为测试内容,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即目标的达成情况。]

  七、全课小结:

  师:你能用一句含有百分数的话说一说你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这节课的心情吗?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率百分比)

  例题1、2

  写作:85%读作:百分之八十五

  写作:98。3%读作:百分之九十八点三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教学过程,使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有了进一步更深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已有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是分数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引入课题时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收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以师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形式实现“新知”的建构,充分再现和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中心地位”下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出百分数,学以致用——通过解读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含义,升华学生对百分数在生活中作用的再认识,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学数学不仅仅是为知识而学,更重要的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9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执教的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中的内容。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与大家做一下交流。

  首先是教材的内容编排: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

  这是教材中原定的内容,在本节课中我稍有改动,后面还要提到。接下来就说说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学情是怎样的: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阶段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比如:投篮命中率、及格率、含盐率等,但对百分数的产生及确切的含义等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针对以上情况我预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经验进行教学,并给与学生定向的引导,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

  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培养数感。

  3.通过举例和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前面我们一起分析了教材,弄清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谈谈这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而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就从学生身边取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选拔篮球队员参加比赛的情境,来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知识迁移,以旧求新

  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要预测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转折点,巧妙地推进新课的教学。本节课,我由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入手,引导出分数意义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当分数表示为分率时,就可以说成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第二种表述方式正是我们教学百分数意义的重要基础。知识的生发点找准了,后面的教学也就有章可循。

  3、循循善诱,适时启发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给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4、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合作教学是我们常小的教学特色,基于个人思考基础之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找到解决重点问题或疑难问题的突破口,打开学习新知识的思路。

  以上四点是我们在教法方面的预设,但老师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也是我们备课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标理念下,我想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通过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先来确定课的类型。认识百分数一课属概念教学,情境串理念下的概念教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三是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还可细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四)举例解释,深化概念;

  (五)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下面结合赵老师的课来具体说说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本节课,我选择了一个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为篮球赛挑选参赛选手)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资源。再通过预设的连环追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从而为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做好充分的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开始预设的是分三次出示投篮情况的表格。第一次,先出示投中次数,让学生说说推荐几号参加比赛;一想不行,还要看投篮次数,于是又出示投篮次数,第三次出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教材中的原创。可后来在试讲时发现,出示第三次表格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后来,我就采用了刘主任和赵主任的建议,做了一些改动,只出现两次表格,即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让学生紧紧围绕应选几号球员这一中心问题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放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就呈现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提出中心问题、为学生提供可研讨的表格素材之后,我就预设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把计算所得的原始分数分别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根据呈现的材料说一说分数含义,再逐步引导到分率的表述方式上去,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一百分之几。大功就初步告成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基础,借助分率的表述方式,在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之间巧妙地搭建了一座隐形的鹊桥,使百分数的意义呼之欲出。

  第三个环节: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经过对材料的感知、对分母是100的分数的理解之后,就让学生进行交流:什么是百分数?从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是百分数。至此,百分数的概念教学已基本完成(百分率和百分比放在试一试中揭示)。之后就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第四个环节:举例解释,深化概念

  举例子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好帮手。学生会举例、会解释了,也就理解了。本环节是借助课本中的一个读百分数、说含义的图片习题,延伸到学生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表述多个百分数的含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决心。

  第五个(最后)环节: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需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本节课的练习设计既注重了智慧性又增添了趣味性。其中,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一题通过辨析既突出了百分数的本质特征,又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智慧也得以增长。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力争体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本节课的认识,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1、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学习百分数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百分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接触过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更是不清楚。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5、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从书本或生活中收集有关百分数的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依托生活原型,实现再创造。选取与学生有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课中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一)信息交流,引入课题

  1、学生展示课前调查资料

  说说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收集的?容易找吗?

  2、课件出示图

  师指出: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的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含义呢?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二)自主探究,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图

  ①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在自主理解百分数意义时,最容易借助已有的分数知识,也用平分单位“1”的方法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时教师要明确指出:18%是 “谁”与“谁”相比较的结果?它表示谁是谁的18%?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里的“18%”表示的是“小学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小学生人数的18∕100”。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初中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初中生人数的49∕100 ;高中生近视的人数是全体高中生人数的64.2∕100。

  ②比较这三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体会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点,同时提醒学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看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2)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小组交流)

  (3)讨论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百分数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关系。通常人们把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一种数比较相似,(分数)那百分数与分数完全一样吗?看下面的信息中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哪个不能用百分数表示?为什么?

  ①72∕100升的75∕100是54∕100升。

  ②一批大米有50∕100吨,售出它的80∕100,售出40∕100吨。

  (2)观察讨论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4、自学百分数的读写

  (1)自学看书,边看边想: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2)汇报交流

  ①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

  ②写法指导: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

  ③读法指导:先读“%”(读作:百分之),再读分子。

  (三)趣味练习,巩固提高

  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三点五、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九十八

  百分之零点一、百分之百

  2、从上题写出的五个百分数中,选择合适的填空。

  (1)火车提速后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 )。

  (2)1米是1千米的( )。

  (3)由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个单元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 )。

  (四)活动总结,反思提升

  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学习这节课的心情吗?

  四、说板书设计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们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们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们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们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们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们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们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们: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们,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们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 ,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 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们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们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们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们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们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们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们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们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们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们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们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们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3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习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习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习

  复习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习

  完成作业提高练习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习题。(口答)

  [复习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复习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习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习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习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00%(1)

  看书第97页,说明为什么可以把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来列式?

  [这一部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复习题作铺垫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合作交流,丰富学习的经验和策略,使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突破难点。]

  3、将例2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1)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这道题,并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

  (2)比较观察: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培养了学生比较的能力。)

  [1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2通过比较,讨论合作得出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突出了重点。]

  4、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8页的对比练习。(说思考过程)

  2、完成第98页第3题。

  板演,说出思考过程,分析对比,说出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反思,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百分数应用题,你还想学哪些知识?

  五、完成作业:

  第98页2、4

  六、你能正确地解答下面的题目吗?

  1、姜堰市某小学改造办公楼,实际投资1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搜集你身边的数据,编一道反映实际情况的百分数应用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同时通过编题,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

  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平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习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习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习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习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习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平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平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

  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习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习。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数意义说课稿09-22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1-26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01-17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范文05-19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01-04

小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01-12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01-17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篇01-06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12-0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