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3-04 07:18: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9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在学生心中种下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灵的种子。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设计理念】

  一、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体验,结合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在读读说说中积累并迁移运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感悟出父亲喃喃地说该怎么读,可以先指导学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来指导。父亲怕惊动幼鸟时,说话很轻,指导学生读得轻些,学生读不到位时,可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引导。

  从文中我们还发现,父亲通过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就能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可见父亲对鸟有多么的熟悉,父亲为什么能够这么了解鸟的生活习性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给出了答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这一句,就明白地告诉我们,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

  二、创设阅读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我们应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如9至11自然段部分,从这开始是比较轻快的,所以可以让学生听听事先准备好的鸟的声音或者让学生学学鸟叫。并让大家说说如果你是一只小鸟,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书上又是怎样说的?这是树林和鸟最快乐的时刻。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谁能把它读好了?从朗读中感受父亲在说这句话时的那种爱鸟之情。此外,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设计小组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反馈时让学生给课件配音。课件中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加上学生的配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巧设疑问,引导感悟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在读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课文提问题,(你觉得你提哪几个问题,对小朋友理解课文有帮助)教师从中挑选出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如: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亲知鸟爱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你怎样理解?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听了父亲的话,今后的我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读书能力,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运用收集的小鸟的图片和资料,建一个小鸟乐园。布置在班级一个合适的地方,交流关于鸟类的知识。新课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学科的整和。通过收集资料,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关于鸟类的知识。

  积累词语,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

  写一写。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一声枪响,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没有妈妈的小鸟该怎么做?如果你看见那个猎人该怎么做?等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想旋转起来的裙子想塑料救生圈

  做雨衣做充气雨衣

  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板书)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

  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本文在单元中起着以篇带篇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目标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体会窃读的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个板块——说教学策略: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

  我采用了“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

  在学法上,本课拟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合作探究来读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个板块:说教学程序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一堂新授课,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嘛。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谈谈课外阅读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之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作者在课外阅读时的感受与众不同,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这个看似很简单很随意的聊天,其实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揭示课题。

  二、疏通字句,整体感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并且标出自然段。

  第二步:指名读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内容,随机指导生字读音及书写,重点是“窃、腋”等几个,理解“窃读”等词语。

  第三步:默读全文,引导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本环节安排了“三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在读中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在读中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后续的研读、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谓一箭多雕。

  三、潜心赏读,品文悟情

  抓住重点,体会是关键,在学生交流“‘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时,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

  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和恐惧”展开讨论。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尊重学生的个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好的语文教学,就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交流情况应抓住课文的重点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同时要体会作者贪狼一词的“贬词褒用”的精妙。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着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的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的内心对比描写,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就咽了一口唾沫这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我们要从这些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最后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作者的心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有感情地朗读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的热爱。

  四、回归整体,拓宽延伸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通过总结,可以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储存信息,巩固记忆。

  在学生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多看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结尾把学习的触角向课外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个板块:说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

  快乐惧怕

  窃读

  这一板书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巧妙。从横向看,两个是完全相反的词语;纵向看,两个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是“窃读”的滋味,点明了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单元训练要求,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此文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字不多,课文篇幅不长,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在课时分配时把写字教学都放在第二课时,目的在于利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书中感悟道理,解决本课难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是利用什么方法找到养蜂人的。

  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怎么在传统的基础上,讲出新意,就是我这节课所要体现的。在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后,崔峦曾说过:"书一定要在课上读顺、读好。读得不充分的课,看不出读书有长进的课,不是好的阅读课。字一定要认得,一定要写好。电脑不能代替书写,写字指导要加强示范。要重视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课标对此是重视的,但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揣摩、理解,要与机械、重复的字、词、句的练习,要与单项的字、词、句的测试区别开来。要珍视并鼓励学生发表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安排:

  一、通过富有童趣的音乐和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一个"有关列宁和蜜蜂的故事"设计了悬念,在课题的设计方面,我将蜜蜂做成了图片,吸引低年级学生的`眼球,并将"引"字进行田字格指导书写,通过写字指导的示范,进一步加强写的练习。并让学生在书上跟写。

  二、在自主识字环节,由于本课的生字不多,难度不大,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学,先是由学生自行领读,然后,让他们说说哪些字需要注意。从而解决了生字的问题,对于进一步的写字训练则放到第二课时。然后进行初步的读课文。

  三、进入到了课文的具体学习,我加强了对于字词的理解与课文朗读的指导。比如:在理解"附近"时,我就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说说你身边哪些同学在你的附近,哪些同学在你的旁边,哪些同学在离你比较远的地方。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附近"是指,离自己不太远的地方。从而为了后面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作了铺垫。

  再比如:在理解"果然"这个词时,我采取了使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进行理解,通过,重音放置的位置不同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对于本课的重点,我把讲课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上。他是怎么找到的?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来,然后让学生找句子体会,通过读句子体会,学生还只能找到: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得到验证,这三个方面。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扮演列宁,说说你作为列宁,一边走一边观察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在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挥想象。在利用课件辅助,从而再导出: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做出判断--得到验证。当课讲到这里时,学生已经对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有了清楚的认识,可以来完成课后练习:画出寻找养蜂人路线图。可以说学生对于这个练习已经是水到渠成了。我将不作重点说明。

  对于不太重要的第四自然段,我则采取做动作理解"惊讶"一词,然后,分角色朗读,这了做一个过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样就可以导出蜜蜂真的是列宁的向导吗?其实这是作为全文回馈用的。体会出,并不是蜜蜂真的做了向导,而是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得来的结果。

  最后,让学生来谈谈学习的收获,将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明确点出,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四、在作业的布置上,我设计了一个开拓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去找找还有哪些小动物具有认路的本领。

  五、在板书的设计上我一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图画,一部分是由我来总结的内容。尽量做到简洁明了。

  板书设计:

  26.路

  注意发现列宁---蜜蜂---养蜂人

  仔细观察

  分析思考小山---花丛---园子-小房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文是这单元训练提出的不懂的问题的第一篇课文,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以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起到铺垫作用,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商人寻找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第一自然段——找骆驼2-10自然段——找到骆驼11自然段”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主动学会本课中几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9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详细和仔细”的不同意思,,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语文能力体系中,读占鳌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代讲。以读引导想象。背诵老人说的一段话。

  (3)情感态度目标”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特别是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1,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老人怎么会做出正确判断的,2,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那么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必然要求教师要形成“弹性化”方案,要适当“留白”随时调整,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因此预设本课采用地教法如下:

  1、以读代讲法:在语文能力体系中,“读”占鳌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得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2、质疑问难法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3、情境教学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强、爱探索、易感染,爱表演。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本文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表演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这个特点,在本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读读划划议议中整体触摸文本,养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入镜构建新知。

  四、说程序

  新课标提出了,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教材、处理教材,因此为了把目标落到实处,我预设安排实施教学分3个大板块进行学习:第一大板块: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第二大板块:在多元朗读中感知课文,第三板块:在反复练说中训练思维。

  第一大板块: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

  首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并出示问题:老人没看见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为什么对骆驼的情况知道得这么详细?这节课咱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这板块的设计目的是回顾旧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使教学前后衔接,同时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再同桌合作交流,预计学生会学的有目的,学的有兴趣。

  第二大板块:在多元朗读中感知课文。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更好的解决本文的主要问题,我让学生先学习2-9自然段,这几段是商人与老人的对话,讲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况,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去读,多媒体出示句子,首先让学生自由练,然后指名读,教师随即问,你刚才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读的?为什么要这样的,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并随即理解“忿忿”的意思,以及当时商人的想法,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此步步引导把朗读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把“读”和“说”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由点到面,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着通过分角色读以及同桌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进一步,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商人的情感,从着急到高兴再到万分高兴,最后转喜为怒、忿忿的。并在读中体会老人的冷静沉着。然后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追问:从商人与老人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回答并板书:左脚有点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这板块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原则。

  第三板块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预设通过,读读、划划、议议、画画等手段,使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预计教学思路如下:

  1、师过渡:老人知道了那么多,他是怎么知道的?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有所了解了,现在请读读第10段,划出那几句是写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特点的。

  2、交流:并板书看见…又看见…还看见

  3、进行因果句说话训练,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让学生先自由准备说,在指名说,师生对话,齐说。并换个句式用因为…所以…来说。(读是内化吸收,说是外化表达,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内化吸收了的课文语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老人的思维过程,也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4、质疑,讨论:让学生针对老人说的话提出心中的疑问,组织讨论,帮助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a、为什么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一下,跛脚人走路的姿势,感受一下双脚用力的不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问题便会迎刃而解,b、学生可能还会问: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是怎样的?教师借助简笔画,让学生选择哪一张叶子是骆驼啃过的?并说明理由。然后指导朗读老人的话,升华情感。通过读、说、议、以及辨认,使学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的准确判断的依据,让学生和老人一起经历着思维的过程,进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静,观察仔细,认真思考的思维品质。

  5、第11自然段仅两句话,告诉学生事情的结果,我预设先齐读,再抓“果然”一词,追问:从“果然”一词你读懂了什么?再次体会老人的思维品质,自然学生谈谈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说说理由,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四、在深读课文后抒发感想。

  1、让学生结合板书,再说一说老人没看见商人走失的骆驼,,为什么对骆驼的情况知道的这么详细。自由说——指名说。对课文进行整体回顾。

  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什么感想?或收获?并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2、这节课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再由问题的解决结束这堂课,使整堂成为一个不可分割读整体,同时让学生来总结,抒发感想,说说收获,由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并让认真观察、冷静思考的处事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五、说板书

  本文板书力图直观形象的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用简洁的文字,勾勒老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教育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荷叶圆圆》描写了盛夏季节池塘里边一个生动、有趣的场景:荷叶儿圆圆的,碧绿碧绿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嬉戏,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机场,小青蛙把荷叶当作了歌台,而池塘边的小朋友则把荷叶当作了凉帽。字里行间处处都表现出荷叶儿给小动物、小朋友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文章共有5节,除第一节外,其余4节的写法基本相同(先写谁说什么,再写他怎么做),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

  【说学情】

  通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极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在识记汉字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减一减法、姐妹字等,能有效地帮助识记汉字。在阅读方面,学生逐渐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能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

  【说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11个生字,一是借助拼音这根“拐杖”来降低学习难度,避免老师机械、重复地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二是在拼读生字的过程中,对前阶段所学的拼音字母及拼音方法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正确区分前后鼻音的发音,对上海地区的学生来讲比较不易,因此在生字教学时应加以重视。“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读课文最起码的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点抓,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阅读、理解、感悟三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不能为阅读而阅读,重感悟是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把看图说话当作教学目标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安排写字的任务,目的是使学生的写字练习经常化,做到课课写、天天写,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体现了新教材识字分流的原则,也不加重学生负担,不但让学生写好字,而且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说教法】

  教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看图激趣,导入课文”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设计的。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非常惹人喜爱,小学生也不例外。当看见绿得晶莹剔透、大圆盘似的片片荷叶出现在屏幕或黑板上时,小朋友会眼前一亮,产生许多遐想,立刻对学习课文产生了兴趣。课文的第一节描写的是荷叶的形状与颜色,在写法与内容上与其他几节不同,因此安排在导入课文时,通过学生的看图说说话、读读句子解决,与游戏融为一体。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第2个板块中,主要采用了自学、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等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上的听、说、读、写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的第三,四板块中,安排了较多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挑选你自己喜欢的小节,读读演演”,“其他小动物来到荷叶上会怎么说,怎么做”,“看图把句子说完整”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必用过多的框框去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落落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适当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比较规范的句式、语段,进行知识迁移,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主要有三种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生字的字音、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主要采用自学的方法。通过前阶段的拼音教学,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拼音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读准生字字音,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极大多数学生能胜任。个别学

  生有困难,在后面的几个教学环节或听同学交流、或听同学朗读课文中会得到帮助。对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教师在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通过“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等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并及时给予鼓励。

  对于生字字形的识记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内,学生们各自阐述识记生字的方法,思维的火花发生碰撞,可比比谁的识记办法多,方法妙,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识字效率。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则需要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中得以实现。要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光靠学生的自学、小组讨论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读悟悟、练练说说,从课文中汲取文化营养,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说实施】

  导入课文学习可以看图说话着手,当学生说到“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时,教师可适时引导“那么,在又圆又绿的荷叶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导入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时,教师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学生在交流发言时,教师要耐心、仔细地倾听,用多种方法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说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及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知识,学本领。设计练习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图把句子说完整中,“蘑菇是小白兔的”,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最后一句则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最后一个环节中“小水珠变魔术”,说穿了就是巩固字词,若制作媒体有困难,抽读卡片也无妨,但效果不及前者好。

  【课堂板书】

  荷叶圆圆

  摇篮机场歌台凉帽

  小水珠说。小蜻蜓说。

  小青蛙说。小朋友说。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优美,想像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思想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发言积极,能各抒己见,大胆练习说话。

  根据本课特点,除了学习生字之外,我设计了较多的说话练习,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从而积累语言文字。例: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说说荷叶的形状颜色;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在又圆又绿的荷叶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在第三个环节中,让学生看图开展想象,说说小鱼、小蚂蚁会把荷叶当做什么、会怎么做。一次次的说话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说话的机会,而且说话要求一次比一次提高,难度一次比一次加大。由于说话练习的难度设计得有坡度,加上有课文内容做铺垫,所以学生并不觉得很难。说话练习的设计,要结合课文内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让学生从“敢说”到“会说”,积累语言,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训练材料】

  一、基本题

  1.认读汉字:晶荷摇台停篮友朋油放红

  2.认读词语:宽大展开菜篮水珠荷花日光灯摇头停车凉帽

  摇篮机场笑嘻嘻

  3.想一想,说一说。

  圆圆的荷叶是谁的摇篮,谁的机场,谁的歌台?它们各在荷叶上干什么?小朋友又把荷叶当作什么呢?

  二、拓展题

  1.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下面的词语连成句子。

  小水珠歌台,躲在下面吹泡泡。

  小蜻蜓屋顶,停在上面休息。

  小鱼把荷叶当作机场,戴在头上遮太阳。

  小朋友摇篮,躺在上面眨眼睛。

  小青蛙凉帽,蹲在上面唱歌。

  2.想一想,说一说。

  你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你能仿照课文说几句话吗?教学实录片段

  (看图说话部分)

  师: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那么,其他小动物会把荷叶当作什么?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出示小鱼、荷叶的图片,让学生练习说话。)

  生:小鱼说:“荷叶是我的房子。”小鱼游过来,住在下面。

  生: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阳伞。”小鱼游过来,躲在下面。

  生:小鱼说:“荷叶是我的帽子。”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

  生:我觉得把荷叶当作小鱼的帽子,好像这顶“帽子”太大了一点。

  师:我也有同感。把荷叶当作小鱼的房子、阳伞还

  是比较合适的,当作“帽子”对小鱼来说确实太大了一点。

  (出示小蚂蚁图,继续练习说话。)

  生: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说:“荷叶是我的小船。”它坐在上面摇呀摇。

  生: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蚂蚁爬上荷叶,踢踢腿,弯弯腰。

  师:小朋友的'想像真丰富,说得挺不错。教学案例

  从“学会”到“会学”

  在教学本课生字阶段,除了读准后鼻音“晶、停、放、朋、红”字音外,我让学生重点说说“摇”和“篮”的识记方法,使同学之间相互启发,逐步掌握一些识记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师:“摇”、“篮”的字音我们已经会读了,接下来,让我们想些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生:我用动作记“摇”字(做“摇”的动作)。

  生:“摇”是用手来摇的,所以有个提手旁。

  生:我是用部件来记的。“摇”有三个部件,左边是“扌”,右上是“爫”,右下是个“缶”。

  师:这三种方法真不错。能说说怎么记“篮”字吗?

  生:篮子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篮子”的“篮”是竹字头。

  生:我知道它有一个姐妹字:蓝天的“蓝”,草字头的蓝。

  生:我想请教大家,篮球的篮是两个(蓝、篮)中的哪一个?

  生:我想大概是竹子头的“篮”。因为我看见篮球架上的那个“篮”,形状有点像编的篮

  子。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

  生(齐):有!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由自己的头脑想,由自己的眼睛看,由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如果学生具备了识字的能力,识字的潜力将可大大发挥,学生遇到不识的字,可通过自学解决。学生自学而识的字是通过自己动脑探究学到的,印象深刻,容易巩固。教师改进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让学生探究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好的方法识字。通过教学,学生掌握并创造了许多方法,独立识字能力不断提高。在识字过程中,他们思维活跃,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时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伴随这个过程的是一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传统的识字方法,是课文中要求识的字,不论难易,一律按读准字音、分析结构、组成词语的顺序,平均使用力量,字字过关。这种识字方法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其实,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的思维既形象又活泼。在生字字形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让一个个静静的汉字在学生们头脑中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案例中的“摇”字,可以用部件来记,也可以用动作帮助记忆。正是这些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使学生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乐事、趣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老师引导和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影响逐步学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一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能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这样,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会”,逐步变成了“会学”,并且越学越精彩。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课文地位:

  这篇课文选自本教材第六单元。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培养爱心,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识字六》通过对对子的形式,在识字学词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带有强烈感情对比的词语,使学生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xx版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暖、饥、饱”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对联的特点,初步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下面,我来谈谈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对联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礼物,看看,这是什么?(投影对联照片)学生回答:对联。

  我问学生在哪里见过对联。学生可能会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会贴。

  我简单介绍对联相关知识:对联也叫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联是浓缩的小诗。在古代,有的读书人会因为写了一幅好对联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导对联的朗读:对联要从右边的上联向左边的下联读。请一位学生朗读对联内容,说说已经知道的其他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对子。

  最后,出示并板书课题:识字6,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首先,请学生看投影,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

  此处强调“诚”是后鼻音,“忱、贫”是前鼻音。

  3.接着,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读,检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读,逐步达到正确、通顺、流利的朗读目标,并进入第三环节: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三)创境理解,深究字词:

  1.幻灯片出示课后“我会读”词语:冷漠、虚假、索取、奉献、人间、真诚、爱心、永远、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向学生说:“词语宝宝跑出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送它们回家吧。”指名朗读。

  2.读完词语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读、开火车读,并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提醒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读完后,学生会纷纷回答说,课文中有很多反义词。

  我会告诉他们,课文中每一组对子,都是由这些反义词组成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让学生先在文中独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一:

  当学生回答“贫—富”时,我想教会学生用组词解释词义的方法,我会问:谁能用“贫”来组词?学生会回答“贫困、贫穷”。我会及时给他们鼓励性评价,并提醒他们:组词解释词义是一种好方法。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字理教学是非常适合的。于是,我这样讲解:“贫”就是没有钱或者钱很少不够用。古人用贝壳当作钱,把钱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钱不够用,就是“贫”。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这样写的(出示幻灯片),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户人家不仅有房子住,还有粮食吃,他们用吃不完的粮食酿酒喝。像这样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现在,“富”的写法有变化,我们可以这样记:一个人住一间大房子,还有许多田地。最后,用“富”组词。

  预设二:

  学生答到“冷—暖”时,我启发他们:谁能用“暖”组词?(学生会回答“温暖、暖洋洋”)我问:“暖”为什么是日字旁?(生答:太阳一出来,就暖和了)

  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写“暖”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扬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总结:“暖”在书写时不要把右边写成“爱心”的“爱”,将“爱”的秃宝盖变为短横,就成为了“暖”的右边,并且上横短,下横长。

  随后,师生共同书写,边写边强调:“暖”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爱”。

  最后,请全班在课本104页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个,写两个。在学生书写时,我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同时,关注书写薄弱的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

  预设三:

  当学生回答“真诚——虚假”是一对反义词时,我贴板书。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真诚”。

  我问:哪些行为是真诚的?你有没有真诚地帮助过别人?

  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到,人们都喜欢真诚的人。如果我们对别人不真诚,就叫“虚假”。

  预设四:

  教学“冷漠—热忱”时,教会学生理解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找近义词。

  我会问学生:谁能给“热忱”找个近义词?学生会回答“热情、热心”。我会说:“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接着,采用情景教学法,深化对“热忱”的感悟。

  “叮咚——”老师来你们家做客了,你热忱地接待老师,该怎么做呀?学生表演。我会做出及时评价,如:“谢谢你,你真是个热忱的孩子”,“老师感受到了你的热忱”。

  预设五:

  讲解“饥寒—温饱”时,我教给学生第四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即:拆字组词,理解词义。

  我会这样讲:“饥”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饥饿”。“寒”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寒冷”。“饥寒”就是“饥饿、寒冷”。像这样,把一个词中的两个字拆开分别组词,也是解释词义的好方法。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释“温饱”。

  随后,仔细观察,“饥、饱”两个字该怎么记?(学生自由说,教师强调要点:①两个字都有“食”字旁,饿得饥肠辘辘,吃得酒足饭饱,都跟吃饭有关;②都是形声字,或一个人只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饱”,右边的“包”表示读音)

  课标要求在书写汉字时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因此,在指导书写“饥”时,我重点强调“食”字旁的书写。

  一笔撇,二笔横钩,横钩的横不能长,三笔竖提,竖提的起笔处应该离横钩远一点。“饥”右半部分是“几”。

  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写完“饥”,学生独立写“饱”,注意“食”字旁写法。在此过程中,我鼓励、表扬比第一次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预设六:索取——奉献(贴板书)

  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在讲解“索取——奉献”时,我想教会学生这种方法。

  我问学生“奉献”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找找看。学生会找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然后我解释,“奉献”就是把我们的爱心或拥有的其他物品送给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的反义词“索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义词,理解了词义,课堂将进入第四部分。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根据课标要求,我这样设计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对子歌语言的优美。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体会对子的短小精辟和节奏特点。

  2.接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读出课文。可以像老师这样,还可以个跟同桌拍手读。

  3.在熟读基础上,比一比谁背课文最快。请学生先看着屏幕,跟同桌,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括号里没写出来的后半句。准备好后,向其他同学展示。

  4.接下来,全班抢答:老师读前面,全班同学接后面。比一比,谁接得最快。

  课堂第五环节是知识拓展。

  (五)知识拓展:

  1.我会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对子的规律?学生可能会说字数相等,简短,意思相对。

  2.接着,我引导学生自己对对子: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对对子。大家想不想试试?看屏幕,你能接下来吗?

  最后,进入课堂的结尾部分。

  (六)结尾:

  课文中还有两个四字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课外的哪些对子?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以上是我授课全过程。板书设计如下:

  四、板书设计:

  板书的好处:1.采用爱心形状的粉红色词卡,不仅和本单元、本课爱心主题相呼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内容强调了重点词语写字指导,体现了低年级语文课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特点。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特点有:

  字词教学方面,教会了学生多种理解词义的方法,有:组词理解、拆字理解、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学采用字理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文内容方面,从对子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对子也帮助学生扎实地巩固、掌握了反义词。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所有内容,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谢谢大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乡下人家》。本次的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今天我要说的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课。《中彩那天》这是一篇外国小故事,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通过人物的神态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技能目标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本册课文的提出的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以读代讲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把读的训练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启发诱导法。“思起于疑”,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及学生勇于探索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 情境创设法。“入境始于亲”,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亲”入课文当中,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和引导着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合作学习法。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促情激趣。

  1.组织“幸运大抽奖”的游戏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后,询问“中奖者”:你的心情任何?让中奖者发表“中奖感言”。

  2. 板书课题“中彩那天”,诱导: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与中奖有关的故事。

  3.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普通农民的生活状况。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本环节中我以游戏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体会中奖者的心情,为感受父亲形象打下基础。)

  ㈡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说说对父亲的印象。

  3.学习生字词。

  (“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遵循认识规律——“感知——重现——理解”)

  ㈢梳理经过,复述课文

  1.让学生再读课文,掌握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准备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课文,进行评价。

  (本文的故事性较强,适宜进行复述训练。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领会人物的品质作铺垫。)

  ㈣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人物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组织探究:在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母亲、我、父亲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从哪看出来?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组织探究:“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道德难题?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4.组织探究: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辆车?为什么又没有留下?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各组代表汇报)

  5.组织讨论:母亲的话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人一旦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

  7.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设计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什么是“道德难题”,并感受父亲解决道德难题的不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㈤回归整体,领悟写法

  1.让学生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2.提问:这三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通过让学生比较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领悟作者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的脉络,好的板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我的板书以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层次清晰,主题明确,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又能帮助学生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板书:

  中彩那天

  不是自己的

  中彩→神情严肃

  还车 诚实守信

  打电话→高兴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感知词句的意思,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本人这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为体现这一模式,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接着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安排巩固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学习课文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第四环节:玩游戏

  第五环节: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课外作业

  这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构思,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我就从这六个环节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在课余生活里最喜欢干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余生活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P22识字二(板课题)。

  (这样通过谈话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完后老师再来一个检测。在检测时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谁在干什么),教师随后在图片下出示相应的词语。(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接着教师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读时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如:个人、全班、同桌互读。读后教师又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这样教师既可以大面积地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又可以把整节课的重点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认读完生字后,就转入分析字形这一环节。在分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从而得到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词语。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设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把表示动作的词和多音字显示出来。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表示动作的词语的准确运用。又问:“二胡”为什么用“拉”而不用“弹”。(通过这样的质疑,让学生明确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时,一定要根据它所用的对象来定。)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词语搭配)。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延伸。

  5、小结、质疑。

  在学习完后,教师又来一个知识小结,再质疑。(这样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反馈的空间,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教师又设计一个复习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就更突出。)在复习、巩固后,为了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此又安排一个扩词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得到知识延伸)。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读写相结合,教师又指导学生书写比较难记易错的字——“琴”。

  五、游戏

  在学习完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来一个轻松环节“玩游戏、编儿歌”。在玩“快乐传真”的游戏时,教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台下的学生猜,猜对奖一颗☆。(这样除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出如何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样又一次帮助学生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六、总结

  教师总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就更好地明确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再总结这节课的比赛结果,加以奖励。

  七、课外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后去复习功课,教师布置了一个口头作业“认读生字和词语”。(这样让学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复习功课。)

  八、说板书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所以板书方面,教师把这节课要认的字,词语和识字方法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07-29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六篇07-21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八篇07-21

有关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集锦10篇07-24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5篇07-25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7篇07-31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锦集九篇08-10

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07-19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07-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