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时间:2024-03-06 07:30:2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68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退位减、如何退位减”是本课难点。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后面两位数减两位数以及今后的多位数减法都是以这部分内容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切实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是这部分的教学重点。同时,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对于“不够减“的情况为什么要退位以及如何退位,这无疑是这部分的教学难点。

  由于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教材主题图的两个玩具价钱一个是15元,一个是36元,是想先安排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知识。在新课中并不直接出现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而是用一个20以内退位的减法使学生理解不够减的解决方法之后再出现,从而达到以旧知引新知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两幅操作图,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操作过程,从而掌握算理。

  本课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节点生长”型。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好比一棵树上的一级节点,而退位减法是其发展下的二级节点,不退位减法完全可以下放、迁移到退位减法中来。因此,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既是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

  (2)重视发展学生的“活动指导策略”。

  教材安排了摆小棒的插图,这是学生从中解决退位减法的“突破口”。不同的操作,会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合作,提倡算法多样化。

  (3)“用数学”与“计算”融会贯通。

  以往的计算教学都是计算与应用相隔离,此处没有将“用数学”单提出来作为一课时。而是将实际的情景作为先导,牵出我们需要研究的算式。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与有用性。

  创新设计理念: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部分第二课时。本课作为计算的一种类型,隶属于《新课标》四个领域之一“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

  数学的学习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教师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教师要在万变中“扶植”课堂进行顺畅,以变应变。

  我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几点“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说:“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在讲述新的计算类型之前,要正确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对于这点的处理,可以在提问的环节不压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还可以顺势复习旧知,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式学习。

  “自主探究”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展示。教师将大家带入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矛盾“6减8不够减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在推理和思考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倾听,进行体验,激发更多的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新教学理念大力倡导的,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瞬间迸发的,这就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与可能性。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通过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来体现创新的教学理念。

  (一)教法

  创新策略一:激发矛盾,刺激探究。

  数学课的精彩之处,就是要学生能够融入到思考中来,让他感觉自己想知道结果、想找出可行的办法,产生一种学术的氛围。

  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学术争论点,即矛盾,可以帮助塑造整节课。学生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解决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创新策略二:自主创新思维,过程教学的完美体现。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清晰体现知识发生、形成、提炼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这是形象与抽象完美组合,也是脑与手的优化协作,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创新策略三:方法渗透,活化算理。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创新策略四:问题解决,价值体现。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注意设置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的思维”模式。

  (二)学法

  1.创新知识策略:迁移、推理。

  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堆积——压缩”的过程,是在纷繁的数学知识中抽取精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灵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大数的概念,初步体验了“不够减怎么办”的解决方法,从而推理得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创新方法策略: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导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几个先决的条件,如:

  (1)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活跃思维,创造参与的全体性。

  (2)活动本身必需的物质材料。

  (3)展示机会。

  (4)及时鼓励和评价。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晰退位减的过程,突破重点、难点,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流程:

  一.助跑、起跳——创新教学的新起点。

  回忆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为新知识环节做好链接工作。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是在先前的基础上迈出的。

  此处的练习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开火车”、“小组竞赛”、“找朋友”等形式完成每日的口算练习。其中涉及到20以内退位减法的习题,让学生说一说算理。

  这个环节在设计时,由学生选择练习的形式,这体现了情感的创新、坚持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大家的活动可以由表现好的学生来决定,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光荣,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管理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一个练习是“66-6=”,体现了提问的创新设计。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是个位与个位相减且有剩的,从“够”到“不够”要跨越一个“恰好够”的特殊情况,这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几十几减几”的问题。此处的埋笔不仅将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还可以隐藏后面探讨的算法的多样化。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的指向性的特征,对学生算法的创新性有指导意义。

  在学生们完成练习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策略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着陆新天地,我们出发一起去探索、去创新。

  1.便利店的奥秘——创新情境设置

  情境的创设不是为了课程而设计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为了教学的有效性而创设的;是为了需要而设计,不是为了设计而需要。

  “创设情境”是一种教学策略,前提条件是:主体亲历性情境真实性。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创造性的把主题图演化为真实的情景再现,把班级变成临时的购物超市设有文具、玩具和用品专柜。其次考虑到,购物经验是学生已有且熟悉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真实情景的再现,可以提供亲历的可能性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充分体现情感的创新,突破旧的插图应用,给学生展现的是“活”的知识。

  2.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创新思维设置

  信息搜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是一个将原始数据转变为需要的数学信息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感受原

  始数据的重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性。

  在模拟的购物超市中,找出几个学生去购物。

  “进入超市前,你要做好什么准备呢?”教师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买什么,去哪里找,每样东西多少钱,你的钱够不够等问题。这充分应用了发问与侯答策略,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学生提问的同时,板书学生的问题,有意的分类出示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情况单一、问题类型化,老师也可以作为一名顾客去购物,提出需要的问题。对于老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涨、解决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

  其中创造性的在购物中渗透了分类的思想,运用了联想、提炼的策略。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可以把事情做好,也就不会出现去结帐钱不够的情况了。

  3.解决问题——创新方法设置

  数学就是因解决问题而被提出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用数学。问题提出了,就必须解决。这不仅仅是教学完整性的问题,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性的时机。

  这里要特别注意情感策略的应用,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解决。简单的一带而过,让提出问题的学生体会发问的喜悦,且复习旧的知识;具有典型意义的,追加计算的算理,帮助学生回忆方法、拉近思维;而对于我们新授所需要的问题,则放在最后,引出新的问题,进入下一步的探究。引导学生应用讨论策略这种创新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分为以下三个梯度来完成:

  探究一:“6—8不够减了怎么办呢?”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由学生发现了问题的矛盾所在,更能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用手中的小棒操作,寻找解决的办法。

  揭题:像这样不够减的情况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研究的新的计算类型——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探究二:你有多少种拿走8根小棒的方法呢?

  在这部分的设计中要充分应用活动指导的策略,保证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确保学生亲历过程,希望收到有价值的成果。此外,探究合作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相互启发,得到方法的创新,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并在更多的方法面前,感受最优的方法,得到知识创新,为快速的口算最好准备。

  探究三:不用小棒,如何解决36—8的问题呢?

  数学是“形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这也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以小棒形象的实物作为先导,给了学生思维的条件,然后把实物的小棒转移到大脑中,把手的动作换做思维的变化,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口算的阶段。这样有梯度的设计,这是“提升策略”所倡导的。

  开始的时候,会很慢,可以采取一人说,一人摆的形式,后一个人的摆起到检验的作用,也是帮助记忆上一步思维的作用;经历这样的过渡,再进行完全脱离式的算理练习,会较轻松。

  三个探究“由简到繁、由外至内、由形象到抽象”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思维的过程。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评价——小结算理与算法”的过程。在探究合作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结合思想教育,感受团队的无穷力量,学会与人合作。

  “心有灵犀”小组汇报创新:请有想法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有灵犀”找知心朋友的方式接着补充想法,完成合作。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度;其次,找朋友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喜欢的形式,学生们很高兴去帮助自己的朋友来完成任务,在激趣方面都很好的效果;最后,可以弥补刚刚思考的不足,在大家都思考的氛围下,带动另一部分人去思考。

  此时适当、准确的运用评价策略,是对教学活动价值判断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体验成功,从发展的角度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思考。

  最后小结是提炼策略的应用,是一个知识压缩、提炼的重要环节。提倡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喜欢就是最优!

  三.用数学本领,快乐享受生活——巩固数学方法的创新。

  练习是程序性教学设计中解决问题的环节。适当的、必要

  的练习可以加深知识的记忆,加强知识的内化,加速知识的应用意识。我在设计这部分练习时分为以下几类:

  1.基本计算:

  (1)完成第69页“练习十二”第5题。

  出示口算题卡。学生看到题卡直接说出得数,并说出自己的算法。其中夹杂2个进位加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星星遮住了谁的眼睛?(判断差的十位上的数是几?):

  ①76-4=★2②45-6=★9③22-5=★7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退位减法中“差的十位比被减数的十位少1”专门设计的一题。第一题是不退位减法,后两小题都是退位减法,通过本小题,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将退位减的实质(打开一捆)总结到计算中来就是——差的十位比被减数的十位少1。

  (3)他们做得对吗?

  在刚才的3道题中,找出做错的同学的答题纸,实物投影展示。

  出示:76-4=72

  45-6=49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帮助别人找出错误学会检查,教育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学会与人交流。

  枯燥的计算要适当的融入“情感策略”,将死板的计算题活化、情感化,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

  2.知识渗透型:

  把计算与比较大小、找规律(如:依次减几的问题。)、简便计算等相结合,起到一定的提高效果,从知识融合上得到创新。

  3.实际应用型:

  将实际的应用题以课件的对话形式展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价值。

  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即找到题中的已知条件,搜集信息。)“为什么这样列式子?”“你是怎样计算的呢?”这样问题的策略提出,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目的性,体验价值性。

  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一点:趣味化、游戏化和竞赛化。一年级的孩子,课堂的有效注意力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在一段新授过后,已经有点疲劳,要进行巩固练习,就要舒缓脑部的压力、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练习、去提高。

  4.开放升华型:

  想一想()里能填几?

  45-()=3()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层次分明,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人都得到了可能的发展。

  让学生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的十位从4到3的变化,而得知“退位”了,实质是不够减了,进而推理到减数比5大的归结点,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这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还要加上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不作为要求掌握,可以留给学生课下作为思考题来完成。

  四.学会“回眸一笑”

  想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以是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是相关学科或是思想上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反思学会了什么,查找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提高。

  最后教师总结:这节课通过大家去购物,提出了新的问题,经过大家的思考、合作,解决了难题,大家的表现都很好。今后遇到问题甚至是困难,都不要退缩,积极思考,努力想出解决的办法,不要轻言放弃。

  以上是我这节课主要的教学设计过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来完成。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相关文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01-1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7篇03-0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03-03

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3-27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11-25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七退位减法说课稿03-04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11-25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07-07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11-2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