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快与慢说课稿

快与慢说课稿

时间:2024-01-23 07:20: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快与慢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与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快与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xx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本节是一节物理概念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3)速度的计算。

  (4)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概念课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难学,丧失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我对本节课作出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神舟十号的升空视频,并这样为学生介绍:

  当神舟十号的熊熊火焰,在万众瞩目之中成功升天时,中国这条千年巨龙亦已在这一声声呐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腾飞!他,终将神游于层云之上,长啸于九天之间!

  在这振奋人心的一刻,同学们,你们知道神舟十号的飞行速度吗?它的飞行速度约每秒7.9千米,每小时飞行2.8万千米,每90分钟就绕地球一圈!

  这段视频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体会速度的意义。

  2、接着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用词汇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此时,“慢慢吞吞、风驰电掣、一泻千里、健步如飞、大步流星、转瞬即逝”一个个美妙的词汇从学生嘴里脱口而出,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实现了语文学科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此时,让学生在速度带来的震撼与快乐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齐读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比赛中人们最关心谁得冠军,我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那么,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对于这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以“传递小国旗”的游戏引入,相同人数的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递火炬,我喊停时,比一比哪个小组把国旗传递的快,然后改变游戏规则,必须传完整个路程,再次比较哪组把国旗传递地快,使学生在游戏中总结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从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接着展示“赛跑比赛图片”,让学生从观众和裁判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及时巩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让学生列举:体育赛场上还有哪些项目是通过运动的快慢来决定胜负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速度概念的理解

  此时,自然过渡抛出问题: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我们又将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进而开始突破本节的一个重难点问题:速度概念的理解。这里,我采用分部探究引入速度概念,首先展示例题引发思考,我专门挑选了海、陆、空的运动冠军来让学生进行比较,他们的速度谁更胜一筹呢?学生在好奇中根据已学知识,用相同时间比路程很快比较出了雨燕最快,猎豹次之,旗鱼最慢,也有学生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采用哪种方法更好呢?经过分析发现,根据人们的思维习惯第一种方法更胜一筹,此时,我向学生介绍我们物理上常用的一种定义概念的方法——比值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速度的定义,并进一步得出速度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其单位。启发学生完成m/s和km/h之间的单位换算,及时进行巩固练习。

  接着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练习解释速度的物理意义。

  重难点突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关于速度的计算,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学过,但他们并不会利用规范的物理格式来书写解题步骤。因此,通过这道例题,首先明确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再带领学生对应步骤写过程,突破本节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也让学生认识了速度计。

  然后,课件展示交通标志牌,提问:你知道这些数据的含义吗?请选择一幅说说看。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认识交通标志牌,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播放超速交通事故视频,看完后让学生思考超速带来的危害,畅所欲言发表感受,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有真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来进行分组实验,鼓励学生用这样的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速度,实验在没有框架的情况下,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案测量,从而全方位的释放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是宝贵的,测量的结果是快乐的,这是我的学生测量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

  实验结束后,我问大家:刚才我们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呢?物体在运动时除了速度会变化,还有其他的变化吗?进而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尝试为机械运动分类,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运动,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我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先通过计算博尔特百米赛跑的速度,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展示,进一步巩固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再让学生认识到博尔特跑步时速度是在改变的,进而巧妙的引出平均速度,自然的过渡到平均速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如何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一节课即将结束,请学生畅所欲言,盘点收获: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回顾本节课重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我们在速度概念的引入时发现了表示速度的另外一种方法,用时间除以路程,算出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这个就成为配速。并简单介绍“配速”这一概念在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简洁,突出重点。

  五、布置作业应用生活

  最后布置课外实践作业:测量自己某一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如从家到学校的速度;操场上跑步的速度;上楼梯的速度等。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能力,使物理应用于生活。

  最后,希望同学们”依速度超越世界,靠智慧创造未来”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您的耐心聆听,敬请批评指正!

【快与慢说课稿】相关文章:

《溶解快与慢》说课稿12-26

快与慢05-30

快与慢作文02-02

关于快与慢的作文02-04

关于快与慢的作文02-08

有关快与慢作文03-31

快与慢作文(精选15篇)03-29

快与慢作文精选15篇03-29

快与慢作文(15篇)03-03

快与慢作文6篇02-1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