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12-18 06:57:5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授课内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比数列是数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它及其通项公式,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前n项和的推导以及应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利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处理:

  结合教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将《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安排了2节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根据目前高一学生的状况,发现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老师的讲解过多,导致学生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趣味教学,我利用一个初中自然学科中的“细胞XX”的问题以及课本第109页的一个典故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之后,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由此,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练习做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3、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

  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的办法是:归纳类比。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我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深刻理解。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定义,类比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发现等比数列的性质,并能运用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方程的思想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积极动脑,明辨是非的学习作风,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及互助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

  等比、等差的相似美及结构美。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在教师的‘反馈——控制’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在进行着微观的‘反馈——控制’。”由于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建构活动才有成效,故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分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全班同学分成十二组,每组4—5人,按异质分组,每组都有上、中、下三种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这堂课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等比数列是一种较好的学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醒学生重视等比与等差数列的对比。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

  1、复习提问:(2分钟)

  (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怎样?

  目的: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

  2、导入新课:(12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

  问1、细胞XX:一个细胞,每隔一分钟后一分为二,第8分钟后有几个细胞?

  问2、课本第109页的典故由同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教师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其填充过程,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

  目的: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顺序引出定义,这很自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XX。

  3、创设问题(28分钟)

  第一层次:(6分钟)

  判断下列数列哪些是等比数列,如果不是,请说明为什么?

  ①1,2,4,8,…,263

  ②20xx,2000×1.1,20xx×1.12,…,20xx×1.19

  ③-1,-2,-4,-8,④…

  ⑤-1,-1,-1,-1,…

  ⑥1,0,1,0,…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第二层次:(6分钟)

  例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5,公比是-2,问这个数列的第几项的值为-80?

  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数学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逆性思维能力,解决学生定性思维顽疾。

  第三层次:(16分钟)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为9,第5项为81,求它的首项和公比?

  目的:让学生深刻理解等比数列定义其通项公式,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公比的取值情况。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首项和第4项?

  目的:总领以上三层次全部知识,并使集体智慧个人化,书本知识灵活化: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结:(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为了让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练习后进行再认识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1)等比数列定义是什么?怎样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怎样?其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等比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an≠0、q≠0)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算法案例3,主要学习如何给一组数据排序,学习作程序框图和设计程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将能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减少工作量。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种排序法的排序步骤及计算机程序设计

  难点: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数据排序的原理能使用直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给一组数据排序,进而能设计冒泡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根据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了解数学计算转换为计算机计算的途径,从而探究计算机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区别,体会计算机对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排序法的学习,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法分析

  模仿排序法中数字排序的`步骤,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领会数学计算在计算机上实施的要求。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大家考完试后如果要排一下成绩的话,单靠人手该怎样操作呢?如果我们用计算机里的软件电子表格对分数排序就非常简单,那么电子计算机是怎么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呢?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两种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

  探索新知

  这里我先让学生们阅读课本P30-P31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有什么区别?

  (2)冒泡法排序中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最多需要多少趟?

  (3)在冒泡法排序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的每一趟中需要比较大小几次?

  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作出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自主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不只是单向的由老师向学生灌输。

  知识应用

  例1用冒泡排序法对数据7,5,3,9,1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根据刚刚提问所总结的方法完成解题步骤)

  练习:写出用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4,11,7,9,6排序的过程中每一趟排序的结果.

  (及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例2设计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进行排序的程序框图.

  (在之前所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画出程序框图,然后给出一个思考题)

  思考:直接插入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设计?可否把上述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

  (之后出一个练习题,找出思考题的答案)

  练习: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例1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画出程序框图,并转化为程序运行求出最终答案。

  (这里可以使学生们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课堂小结:

  (1)数字排序法中的常见的两种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它们的排序步骤

  (2两种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3)注意循环语句的使用与算法的循环次数,对算法进行改进。

  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焦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是,在初中学习时,利用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却以结论性的形式呈现。在高一学习了解析几何后,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掌握由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几何法和代数法。其中几何法应该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所学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后,比较与半径r的关系。从而作出判断,适可而止第引进用联立方程组转化为二次方程判别根的“纯代数判别法”,并与“几何法”欣赏比较,以决优劣,从而也深化了基本的“几何法”。含参数的问题、简单的弦的问题、切线问题等综合问题作为进一步的拓展提高或综合应用,也适度第引入课堂教学中,但以深化“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目的,要控制难度。虽然学生学习解析几何了,但是把几何问题代数化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具体转化方法,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因此应不断强化,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基本素质。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直线L:ax+by+c=o,圆C:x2+y2+Dx+Ey+F=0,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当d>r时,直线l与圆c相离;

  当d=r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d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

  2、难点:用坐标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投影仪演示法。

  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对照,归纳,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启发学生由图形获取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直观认知,引入新课师: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导入新课

  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与种类师:引导学生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种类,进一步神话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生:学生观察图形,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3、在初中,我们怎么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如何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你能说出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

  种方法吗?使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培养抽象的概括能力。

  抽象判断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过程

  生: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过程

  师:引导学生从集合的角度判断直线与圆的方法

  生:利用图形,寻求两种方法的数学思路

  5、你能用两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学思路解决例1的问题吗?体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关注量与量的之间的关系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1

  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1,并完成教材书上的136页的'练习题2

  6、通过学习教材书上的例1,你能总结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步骤吗?是学生熟悉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步骤生:于都例1

  师:分析例1,并展示解答过程,启发学生概括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步骤,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生:交流自己总结的步骤

  7、通过学习教材书上的例2,你能说明例2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吗?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教材书上的例2,启发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2,并完成137的练习题

  8、通过例2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弦长的运算方法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探索直线与圆的相交弦的求法

  生:通过分析,抽象,归纳,得出相交弦的运算方法

  9、完成教材书上的136页的习题1234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生:互相讨论交流,完成练习题

  10、课堂小结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你学到什么了?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求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择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择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后习题A1,2,3;

  选择题:课后习题B1,2,3;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集合》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集合与函数的内容历来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传统内容,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它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的数学分支。高中数学课程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它是刻画函数概念的基础知识和必备工具。

  二、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本节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学习目标

  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重点:(本节的重点应该是)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

  难点:(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能遇到的难点是)

  (1)(要)区别较多的新概念及相应的新符号。

  (2)(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准确表示具体的集合。

  四、教法分析

  (1)以学生为中心,重点采用了问题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从实例、到类比、到推广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概念,深化概念。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增大信息量,增强直观形象性。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背景

  作为曲线内容学习的开始,“曲线与方程”这一小节思想性较强,约需三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第二课时讲曲线方程的求法;

  第三课时侧重对所求方程的检验.

  本课为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有:解析几何与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方法(直译法)、步骤及例题探求.

  2.本课地位和作用

  承前启后,数形结合

  曲线和方程,既是直线与方程的自然延伸,又是圆锥曲线学习的必备,是后面平面曲线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解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章节.

  “曲线”与“方程”是点的轨迹的两种表现形式.“曲线”是轨迹的几何形式,“方程”是轨迹的代数形式;求曲线方程是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先导,是解析几何所要解决的两大类问题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坐标法的本质——代数化处理几何问题,是数形结合的典范.

  后继性、可探究性

  求曲线方程实质上就是求曲线上任意一点(x,y)横纵坐标间的等量关系,但曲线轨迹常无法事先预知类型,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生动展现运动变化特点,但如何获得曲线的方程呢?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同时,本课内容又为后面的轨迹探求提供方法的准备,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完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

  数学建模与示范性作用

  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求曲线方程的过程类似于数学建模的过程,它贯穿于解析几何的始终,通过本课例题与变式,要总结规律,掌握方法,为后面圆锥曲线等的轨迹探求提供示范.

  数学的文化价值

  解析几何的发明是变量数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近代数学崛起的两大标志之一,是较为完整和典型的重大数学创新史例.解析几何创始人特别是笛卡儿的事迹和精神——对科学真理和方法的追求、质疑的科学精神等都是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教育材料.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条件允许时指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3.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思维活跃,在刚刚学习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后,学生对这种必须同时具备纯粹性和完备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优越性等已有了初步了解,对具体(平面)图形与方程间能否对应、怎样对应的学习已经有了自然的求知XX.

  二、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坐标法的作用及意义.

  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坐标系求曲线方程.

  过程性目标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曲线方程的获得过程,体验坐标法在处理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历经从“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模式,完善认知结构.

  通过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深化对求曲线方程本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逐步养成质疑的科学精神.

  展现人文数学精神,体现数学文化价值及其在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步骤

  难点:几何条件的代数化

  依据:求曲线方程是解几研究的两大类问题之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高考解答题取材的源泉.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求曲线的方程:一是已知曲线形状时常用待定系数法;二是动点轨迹方程探求,本课的重点主要是探索动点的.曲线方程.

  曲线与方程是贯穿平面解几的知识,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求曲线方程是几何问题得以代数研究的先决,求曲线方程的过程类似数学建模的过程,是课堂上必须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

  1.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通过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共同交流与协作,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果实,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发展,通过不断探究、发现,让学习过程成为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2.学法指导

  学生学法:互相讨论、探索发现

  由于学生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会在新旧知识联系、策略选择、思想方法运用等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指导.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帮助学生重温与问题解决有关的旧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共同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等,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给予学生启发和鼓励,在心理上、认知上予以帮助.

  这样,在学法上确立的教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思维、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

  3.设计理念:

  求曲线方程就是将曲线上点的几何表示形式转化为代数表示形式。在这转化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这也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立足教材,通过对例题的再创造,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度的发展;通过激发兴趣,强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逐步地从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走向主动,由课堂走向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当前新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

  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几何特性外化的特点,抓住形成轨迹的动点具备的几何条件,运用坐标化的手段及等价转化与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

  创设情景——从感性的轨迹(图形)认识,到解决生活上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XX,抓住学生迫切一试的认知心理,自然引入坐标法的意义及曲线方程的求法.

  例题探求——例题一体现知识的承前启后.通过例题一的呈现,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求获得问题的求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感受求曲线方程的含义及求解步骤;例题二及变式解决建系难点,建系的开放性,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创造;两个例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因材施教.至此,学生已能初步了解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

  归纳步骤——学生亲身经历求曲线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归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求解的步骤,体现从“特殊——一般”认知规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变式练习、通过对例题的变式,由学生求解、回答变式后的含义,深化对认知结构的理解,初步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逐步养成质疑与反思的习惯.

  反馈练习、利用学生探索而发展来的认知水平,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情景创设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思维的自然顺应,自然释放,是“一般——特殊”的过程.全面完成教学目标.

  4.高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高中的重点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数学内容有着有机联系。课本选取探究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横轴的交点的关系作为本节内容的入口,其意图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知识,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本节设计特点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应用。因此把握课本要从三方面入手: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认知规律,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情分析:

  1、现有知识储备:

  (1)常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常见方程的解法;

  (3)函数的图像变换

  2、现有能力特征:具有一定归纳、概括、类比、抽象思维能力

  3、现有情感态度对高次或超越方程的解法具有强烈求知欲和渴望探究的积极情感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零点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

  (2)理解方程的根和函数零点的关系

  (3)理解函数的零点存在的判定条件,能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今后学习中利用这一规律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函数思想的意义及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掌握方程解的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方程解的存在性的判定。

  重、难点突破措施:

  (1)由熟到生,以情激人

  创设情境中,由熟到生解方程开题,扣人心弦,层层探究,步步为营,丝丝入扣,激发热情。

  (2)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通过简单实例,数形结合,探究总结规律;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突破重难点。

  (3)合作探究,分层提高

  利用合作探究、分层训练和分层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上册)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中的第六节“曲线和方程”的第一课时,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对全部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入门之径。如果以为学生不真正领悟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照样能求出方程、照样能计算某些难题,因而可以忽视这个基本概念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题”的偏见,应该认识到这节“曲线和方程”的开头课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头戏”!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是: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进而分析、判断、归纳结论;

  4、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直线方程的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

  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用所学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通过反例辨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重难点突破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这是由于本节课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容易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一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用方程表示直线、抛物线等实际模型,积累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可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解决困惑,通过反例揭示“两者缺一”与直觉的矛盾,从而又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进行探索,自然地得出定义。为了强化其认识,又决定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解释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实例,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通其法,知其理。

  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是本节的难点。因为学生在作业中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通常在由已知曲线建立方程的时候,不验证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曲线上,就断然得出所求的`是曲线方程。这种现象在高考中也屡见不鲜。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三种层次的问题,幻灯片9是概念的直接运用,幻灯片10是概念的逆向运用,幻灯片11是证明曲线的方程。通过这些例题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知,在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后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已有了用方程(有时以函数式的形式出现)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现在要进一步研究平面内的曲线和含有两个变数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对学生有相当大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不理解“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和“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这两句话在揭示“曲线和方程”关系时各自所起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只能是初步领会,要求学生能答出曲线和方程间必须满足两个关系时才能称作“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两者缺一不可,并能借助实例指出两个关系的区别。

  五、教法分析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基于此,本节课遵循了概念学习的四个基本步骤,重点采用了问题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从实例、到类比、到推广的问题探究,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都十分有利。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概念,深化概念,并应用它去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了时间,增大了信息量,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六、学法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各学科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此,本节课从实例引入→类比→推广→得概念→概念挖掘深化→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问题的思考,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函数的概念》,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下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构思,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有以下六个部分: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1第1章第2节的内容,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它上承集合,下引性质,与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联系密切,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所以本节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初步具备了学习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但函数的概念从初中的变量学说到高中阶段的对应说很抽象,不易理解。

  另外,通过对集合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函数的概念以及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为:函数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习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故而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

  ①了解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个对应;

  ②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③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

  ④理解f(x)与f(a)(a为常数)的区别与联系;

  ⑤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在函数概念的构建过程中体会类比、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充分体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参与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过程以及函数的求值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与简洁美。

  三、课堂结构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探究,我使用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课前学生通过结构化预习,完成问题生成单,课中采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展写、展讲例题,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问题解决单,课后完成问题拓展单,课堂结构包含: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约2分钟)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约5分钟)

  剖析概念(约12分钟)

  例题分析,巩固知识——

  小组讨论,展写例题(约8分钟)

  小组展讲,教师点评(约10分钟)

  总结反思,知识升华(约2分钟)

  (最后)布置作业,拓展练习

  四、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中利用投影与黑板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投影直观、生动地展示实例,并能增加课堂容量;利用黑板列举本节重要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整体认识,并让学生利用黑板展写、展讲例题,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围绕问题的解决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按四个环节展开:

  首先,在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出课题,先由两个问题导入新课

  ①初中时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②y=1是函数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现利用初中的定义很难回答第②个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会是什么?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强烈愿望和情感,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认知规律出发,教学过程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函数概念的形成。

  由于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不易直接给出,因此在本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能看见能感知的生活中的3个实例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一步步归纳形成函数的概念,此过程我称之为“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对于这3个实例,我分别预设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体会。

  问题1:从炮弹发射到落地的0-26s时间内,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高度h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高度与之相对应?

  问题2:从1979—20xx年,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面积S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面积与它相对应吗?

  问题3:从1991—20xx年间,集合A中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恩格尔系数与之对应?是否会有两个或多个恩格尔系数与对应?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变教为诱,以诱达思,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总结3个实例的各自特点,并综合各自特点,归纳它们的公共特征,着重向学生渗透集合与对应的观点,这样,再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用集合、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时就显得水到渠成,难点得以突破。

  函数的概念既已形成,本节课自然进入了第3个环节——剖析概念,理解概念。

  函数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把握不准确,所以我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剖析,由具体到抽象,螺旋上升。

  首先,在学生熟读熟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个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参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表格,请学号为01—05的同学填写自己上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并提出3个问题:

  问题1:若学号构成集合A,成绩构成集合B,对应关系f:上次数学考试成绩,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2:若将问题1中“学号”改为“01—05的学生”,其余不变,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3:若学号04的学生上次考试因病缺考,无成绩,那么对问题1学号与成绩能否构成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提问,层层回答,让学生对概念中关键词的把握更为准确,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为具体,为总结归纳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打下基础。

  其次,我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几组数集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些对应关系能构成函数,在学生深刻认识到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并能准确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后,再着重强强在这两种对应关系中,何为定义域,何为值域,值域和集合B有什么关系,强调函数的三要素,得出两函数相等的条件。

  至此,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已经完成,对于区间的概念,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理解课堂上不再多讲,仅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但会在后面例题的使用中指出注意事项。

  在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例题分析中,我重点以例题的形式考查函数的有关概念问题,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以及函数的求值问题,至于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值及定义域问题,将在下节课予以解决,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展写、展讲、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通过

  ——总结点评,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掌握

  ——布置作业,沉淀教学成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最后,引用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那就是“发挥我们教师的创造性,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使我们不聪明的孩子变的聪明,使我们聪明的孩子变的更聪明”。

  谢谢大家!

【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说课稿01-14

高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1-19

高一年级政治说课稿10-12

高一年级政治说课稿[经典]12-10

高一《致橡树》说课稿04-25

数学活动说课稿07-21

数学说课稿07-03

小学数学经典说课稿10-23

高一年级物理下册说课稿11-18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