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3-11-14 08:45: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必备(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必备(4篇)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文档编写工具,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文档编写工具》选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的教科书,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个内容分为五个小节,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缺少电脑操作机会的实际情况,放缓教学进度,把这个内容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的是第一小节,第二课时学习的是第二、三小节,第三课时学习的是第四、五小节,今天我说的是第二个课时。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为第三课时打基础,因此第二课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课时的内容具体包括二、插入页码和三、页眉和页脚。这两个小节的关系十分紧密,事实上页码的编辑区域就是页眉页脚的编辑区域。区别是这两个选项自带的效果不同。把这两个小节放在同一个课时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两个操作。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我们知道当两种学习的情景或刺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要求作相同的反应时,就会产生正迁移。插入页码,与页眉和页脚的操作方式也是大同小异的。只要学生认真的学习了如何插入页码,接着学习页眉和页脚的操作将会更加的顺畅,甚至学生可以自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的意识。

  2、教学目标

  依据本课内容的实用性,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电脑水平的差距,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够熟练掌握设计页码的方法,正确设计指定页码的模式、

  能够掌握页眉页脚的概念,并熟练地编辑页眉页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开展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精神,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设计指定页码的模式,能够熟练地设计页眉页脚。

  教学难点: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设计页码,设计页眉页脚的方法。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考虑到了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同一个班的学生中,有对电脑特别有兴趣的,让这部分学生有机会深入的学习。让另外一部分学生学到必备的基础电脑知识。

  4、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问题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等。

  运用“问题情境法”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任务驱动法”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会对页码,页眉页脚的设计。

  采用以上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的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已经受过的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构建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方面: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农村学生使用电脑的机会较少,家庭电脑的普及率比较低,基本上一个班级三四个家里有就算多的,而学校一周一个班级只有一节电脑课,一些学生只是在每星期的那一节课才摸到电脑。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我在课堂上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进行操作。

  兴趣方面:学生们通常期待去电脑室学习电脑知识,新的工具的学习和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利用这种冲动产生的学习兴趣,从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设计这一课时,采用了“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协作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方面:学生的能力不同,电脑水平不同。通过与学习伙伴的合作、与其他学习小组的协作,不知不觉的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充分锻炼和培养。

  能力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标题和目录的设计。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熟悉WORD的操作,为学生自学WORD的其他操作打好基础,并提供时间和空间。

  2、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观察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观察体验”希望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从观看教师的操作中更容易的学会本课内容。

  “接受任务”希望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完成任务学会操作

  “合作探究”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培养合作精神,协作能力。

  “综合运用”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检验教学成果。

  这样处理的理论支持在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学习的热情,面对一个个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3、教学工具的准备

  屏幕广播软件,课件

  这样准备的意图是:屏幕广播软件是为控制学生的电脑,避免学生玩游戏分散注意力;课件是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引出任务(3分)

  知识新授(15分)

  任务驱动,巩固加深(15分)

  知识拓展(5分)

  探究归纳,总结延伸(2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身边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拿起课本问学生:我们的课本上的页码是如何插入的呢?如果文档中有页码,打印出来就有页码了,那么文档中如何插入页码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吸引注意,为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学生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为了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操作,在导入部分我设计得尽量简单直接。

  (二)知识新授

  这个环节教授的知识是:教学生如何在在文档中插入页码、

  教学生如何使用页眉和页脚

  观察体验:学生认真观看教师在电脑上完整操作、

  示范教学: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并在课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

  接受任务:学生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合作探究: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

  师生互动:同学们拿没弄清楚的问题去教老师

  设计意图:精讲多练: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有时间独自操作,遇到问题能能够及时请教,学生之间有时间互帮互助,合作学习。降低难度:教师在电脑上完整操作、学生认真观看后才能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可以顺利完成。在课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是为了让学生更明确操作的步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第二环节的课件

  主要能够向学生演示操作的过程。学生观看教师全部的操作过程,为学生提炼出操作步骤。并要展示出整个具体过程。

  课件展示:

  如何插入页码呢?

  插入———页码———设计位置———设计对齐方式———设计是否为首页显示页码———设计格式———单击确定

  你能重复老师刚才的操作,达到老师的操作效果吗?

  如何编辑页眉页脚呢?

  页眉页脚的概念

  视图———页眉和页脚———同时在页眉页脚处填写内容

  视图———页眉和页脚———自动图文集

  (三)任务驱动,巩固加深。

  任务驱动:

  1、在“文档一”中插入页码、设置如下:页码的位置为:页面底部,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格式设置为:1 2 3。

  2、在文档二中为整篇文章添加页码。为整篇文章

  添加页眉文字“课外”。

  3、请按照你喜欢的模式为你的文章设计页眉页脚。

  在课堂活动中:综合运用:学生根据要求完成操作任务,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扮演好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的作用,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本课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示范作用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分层教学:这个环节中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最好的发展

  课件展示:

  问题1、在“文档一”中插入页码、设置如下:页码的位置为:页面底部,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格式设置为:1 2 3。

  问题2、在文档二中为整篇文章添加页码。为整篇文章添加页眉文字“课外读书笔记”。

  问题3、请按照你喜欢的模式为你的文章设计页眉页脚

  (四)知识拓展

  这个环节的内容是:教学生如何利用现在的基础上拓展知识

  展示一些书稿、报告的样张,这些书稿、报告的页眉页脚设计是存在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操作呢?

  课堂中:请学生小组合作帮助老师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从而使得学生自己产生新的疑问,提高要求,刺激学习。增强学生自学意识:让学生在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意识和自学的自信。分层教学:让成绩好的学生有深入学习的机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时见巩固学习。

  课件展示:首页不同

  奇偶页不同

  (五)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今天你得到了谁的帮助呢?你帮助其他同学了

  吗?(引导学生及时复习,鼓励学生当小老师。)

  教师提出:希望同学们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操作帮助其他WORD的操作的学习

  课件展示:

  插入页码(操作步骤)

  编辑页眉和页脚(概念,操作步骤)

  设计个性化的页眉和页脚

  以上是我对《文档编写工具》这一课书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2

  一、设计理念:

  1、以信息的处理过程为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核心,塑造终身学习的价值观成为本课题的教学宏观目标。

  2、学科整合,多元发展。本课整合了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多类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内部结合。

  3、尊重主体,转变方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5、在体验感受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个性和与人合作,以及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董玉琦和解月光老师主编的《信息技术》,本节课是第七章第一节,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的能力,可以说这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以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以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为主线进行标准的描述。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及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演示文稿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助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点评,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

  让学生会恰当的表达思想,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

  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

  2)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2、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原因: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较容易出错)

  五、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育法”等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六、学法: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创作静态幻灯片的能力,为本课打下基础。再加上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所以,我设计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互评”。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本课以介绍同桌为主线,在活动中驱动学习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由于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制作了静态的介绍同桌的幻灯片,我事先对本班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修改,设置了动画效果,进行演示,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学习环境,设计一个介绍同桌的活动,以学生身边生活为例,借助学生之间的美好友情,从而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始学习。

  2、协作探究、因势利导

  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大部分学生在家庭中也接受了或多或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动画效果如何设置时,以左右相邻的'共三台机器进行分组协作探究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如果发现哪个小组中的学生已经会了,可以让他当小老师,教其他组成员,这样可以树立学习榜样。如果没有,教师给予启发性的示范。

  3、由扶到放,学会学习

  由于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动画效果的设置,所以在教学调整动画顺序时,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内尝试探索,体会探索成功的惊喜。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

  4、创作交流,多元发展

  当各个小组完成作品以后,安排了展示交流、汇报心得的环节。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得以情感上的体验,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

  5、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要点。课外延伸到用所学的知识教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八、教学

  1、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了师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达到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2、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不足之处敬请予以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册》一节是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内容,在这节课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利用各种输入技巧熟练将特征信息制作成精美的二维表格,为将来的数据处理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学好此节内容为以后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各种处理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维数据表格的基本结构,能够熟练的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二维数据表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建立该活动的秩序册,归纳电子表格的设计和处理方法,根据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电子表格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趣味运动会活动,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并通过设计电子表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电子表格的输入技巧与美化方法。

  难点是数据的`输入技巧。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讨论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立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法——通过回顾旧知识,启发学生解答不同的输入方法及美化与修饰方法,掌握各种输入技巧与修饰技巧。

  3学法:通过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实践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探索性学习。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Excel、LanStarVCxp纯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系统、电子学习档案袋。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启发、引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应用软件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

  2、新课引入

  教师提出电子表格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呢?

  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并能迅速地处理数据。

  为做好趣味运动会的报名和组织工作,根据同学们的报名参赛情况设计班级竞赛的秩序册,用电子表格形式制作出精美实用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4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选用教材: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重庆大学第四版八年级上。

  教材特点:专题编排为主,强调集团性、趣味性。

  本节教材整合了语文、美术等诸学科元素。本节教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字处理软件,学生在认识、欣赏了电子板报后,自己参与制作一份丰富多样、别具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本课在《电子板报》这一单元板块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上一课学习内容的细化,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同样精彩一课《灵活多样的版面设置》。是word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二、凸显主体说学情

  学生经过二学期的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电脑和网络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兴趣指向离散度高,因而设计任务时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激发兴趣的持续性。

  三、更新理念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学习,了解页面设置的知识。

  ⑵学会设置文字效果。

  ⑶学会在WPS文档中插入图片及调整图片。

  ⑷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并会用网络收集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利用文字工具对文字进行修饰。

  ⑵合理选用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协作学习、以及想象、创造、观察和知识迁移等能力。

  ⑷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⑸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欣赏优秀的电子板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⑵体会爱与被爱,享受人情的温馨。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⑶培养版权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分析

  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图片和网页图片的格式设置

  五、教学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图文并排的灵活适当运用。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修饰文章,把整个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观、协调、和谐,不拘泥具体的某一部分的修饰,注重文章的整体布局。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2-17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2-16

【精品】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四篇12-21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集锦九篇02-28

信息技术说课稿07-03

《信息技术》说课稿08-10

信息技术说课稿09-20

信息技术优秀说课稿04-18

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04-08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