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30 00:24: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说课稿 篇1

  设计意图: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把这种天性发挥到一个受益的层面上,使幼儿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体会。而奥尔夫正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体会。托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奥尔夫的体会也许是空白的,正是打基础最好的时机,对奥尔夫这种艺术能力培养是十分急需的。

  针对托班幼儿肢体动作发展的程度,以及托班幼儿从未接触奥尔夫的这一现况,设计了托班奥尔夫《蜜蜂》。以学习奥尔夫动作中基本动作小碎步为课题设计的中心,让幼儿在体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快乐情景中,学习舞步小碎步,当一只快乐的蜜蜂,能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奥尔夫的兴趣,学习并认识基本舞步小碎步和蜜蜂飞舞的姿态。

  2、辨别不同的乐段,表现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蜜蜂》,蜜蜂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蜜蜂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蜜蜂图片一,播放歌曲《蜜蜂》。

  蜜蜂蜜蜂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蜜蜂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蜜蜂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蜜蜂们!妈妈会跳一支蜜蜂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蜜蜂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蜜蜂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蜜蜂舞

  师:这支蜜蜂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蜜蜂上来和蜜蜂妈妈一起来表演蜜蜂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蜜蜂舞

  师:蜜蜂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蜜蜂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蜜蜂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蜜蜂跟蜜蜂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蜜蜂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教师示范拿丝巾。

  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活动。

  下课律动摇:转转转,跳跳跳,今天上课真有趣,谢谢老师谢谢你呀,上课真有趣。

  工作要领:自己转圈、原地跳跃、踏脚拍手、把手自放在眉上做敬礼状、双手高举原地转圈。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题目是:色彩画——水粉静物写生,这节课主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实际是研究教师的教法问题,即如何启发诱导学生深入地学好。其核心就是教师采用什么有效方法进行教学。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认真去备课,精心组织。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备课思路如下:

  一、 学情分析

  色彩是美术高考中重要科目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表现色彩的能力。近年来,高考的色彩采用了静物默写形式,考生必须把平时的写生能力发挥出来。学生学习的思维分析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对色彩形成专业化的感知和实践十分重要。根据这一分析,我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①用丰富的色彩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②明确学习水粉画的重要性;③了解并掌握水粉静物作画步骤和表现方法。为达到这个目的,我明确教学的重点是水粉静物画的步骤,难点是如何把握铺大色调关系,这样使学生能更好、更准地把握这节课的内容。

  二、 教法设想

  本节授课,我采用了引导发现教学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启发式教学方法范畴,是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阶段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要能通过“讲”,启发诱导学生去“想”,使学生自己去思考掌握所讲解的知识,达到学会、会学的目的。基于上述认识,在学习方法法指导上,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激发→设置问题→图示启发(步骤)→教师演示(方法)→学生训练(学会)的步骤。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从引导发现的方法中学到知识和掌握方法。

  三、 学法指导

  1.情境激发

  所谓情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使之身临其境的学习意境,以此强化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要学好水粉静物写生,对色彩的认识和静物画的认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审美体验,在新课引入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作为在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效果上的综合运用。我把九寨沟自然风景展示出来:碧蓝的湖水与绚丽多彩的植被,加入小鸟悦耳的鸣叫、流水潺潺声的音效;背景音乐配上中国古典乐曲《高山流水》,旋律清新流畅,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美景之中,声、色并茂,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视觉的感性认识中时,及时提出问题:究竟是形还是色彩引起美感?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引入:“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形式”的这一论述作为结论,这是马克思的话,他肯定了色彩体现美感。在欣赏图片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的追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又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现代多媒体的应用在美术课教学起到了良好效果。

  2.设置问题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现在的美术高考静物,不再是以前单纯陶罐为主,而更注重不同物体的质感表达。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我绘制了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两幅水粉静物画作品。电脑显示,让学生观察后,提出两个问题:①《玻璃瓶与书》中,主体物透明玻璃瓶、金属杯和环境的关系怎样?②《绿桃》中,画面的色彩倾向是什么?高考中把握一幅好的色调有时可以弥补造型上的不足。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观察中形成专业化的感知,为这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3.图示启发

  美术的高考不但要考察学生对色彩的驾驭能力,还要有素描造型能力,只有做到形色兼备,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本节课的重点是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我运用图示启发,展示三幅步骤范画,强调作画过程;再展示素描静物与水粉静物的作品,启发性提出问题:素描静物画和水粉静物画的表现方法比较不同之处?让学生发现:水粉静物画是用色彩来表现明暗,塑造形体,而素描则是用单色明暗来表达。在此基础上根据图示,请学生归纳出作画步骤。(起稿→铺大色调关系→刻划、调整)

  4.演示启发

  铺大色调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把握画面的冷暖调关系,从整体把握画面的整体氛围,并掌握绘画的方法和技巧,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运用了演示启发。为了突出多媒体在美术技法课上的实际运用,我将自己作画视频加以演示。这样避免了往常静物画教学用vcd播放技法步骤的一般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更加生动亲切,容易接受。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作画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明确掌握这节课所学内容。由老师示范,边示范作画边引导讲解,学生仔细观察,同时提问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去观察,使学生抓住要领。从老师示范中,让学生观察画面的色彩变化和表现方法,从这些变化中如何归纳出正确的知识结论。

  在时间安排上我用了约十五分钟,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铺大色调的方法:①整体入手的三个同时画(A、明暗同时画 B、主体物和背景同时画 C、前后同时画);②上色的方法(暗部的固有色加环境色→中间部的固有色→亮部的固有色加光源色)。难点的突破(铺大色调技法),通过这些过程学生就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为后面的训练打下基础,更让学生会学,掌握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

  5.学生训练

  教师课堂小结强调这节课的方法步骤和整体把握及色彩关系,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进行实际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然后通过讲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正确的方法。

  四、 教学小结

  1.将多媒体新技术,引入美术课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色彩静物课必须突出色彩,同时运用听觉效果,进行烘托陪衬,又增强色彩的情景感知,使效果倍增。

  3.使学生直观的掌握了作画的具体方法使他们达到如何去描绘刻划色彩静物。

  4.把学好色彩课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从作画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认识时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发现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1时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时间单位不易被具体物体表现,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二年级的学生对时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易理解,因此很难量化这一概念。生活中的时间大多以电子显示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的难度。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进而理解时分的进率,同样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合理引导为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课件的教学功能,以活动为主线,注重体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品德教育,让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增强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交流学生自己的上学时间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图中女孩的上学时间,让学生意识到了解时间的途径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二环节:主动探索,掌握新知

  为了促进学生认识理解时分这一概念,我将“抽象模糊”变“直观形象”, 特别是学生对时和分进率这一重难点的理解。我将采用电教形式演示分针和时针同时转动的情景,要求学生观察发现两根针各自的转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先让学生猜想分针走一圈所用的时间,然后课件演示这一过程,在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后再次观看演示,观察时针的变化。在时针和分针的跑步比赛中,所用时间相同,故1小时=60分钟。鼓励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时分的进率关系:1时=60分,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建立了表象,也从中获得了感性认识。

  第三环节: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将形式单一、枯燥的练习设计多样化,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感受1分和1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数脉搏、跳绳和做口算题,让学生知道一分钟内我们能做好多事,让他们懂得一分钟虽然短,但是积少成多就同样宝贵,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此环节中有首次知识点的运用,即联系实际一节课的时间和课间休息的时间填空,并思考再加几分钟是1小时。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针从12走到几是几小时,也可拓展为时针从几走到几是几小时(一圈以内)。这一环节的操作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经历体验,老师要关注学生动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提炼升华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时与分的进率关系,并且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学生作出的回答,只要是正确的,老师要积极鼓励,并且和学生一起耐心纠正学生说错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为继续学习和合理运用做好准备。

说课稿 篇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当我拿到课题——合作跑时,感觉这个题目很“新奇”。看似简单的合作跑蕴含着对跑和学生人格双重锻炼和培养。合作包含:联合、协调、统一几层意思。联合是合作的基础,协调包含和谐、调整适应的意义是合作的根本,统一是要找到契合点以达到平衡,最终完成合作。 一、说教学内容: 合作跑——阳光伙伴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合作跑。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合作已成为非常高的情商表现。合作跑的运动学习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跑和合作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改善心肺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初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教育目标。我认为这个题目出的很有水平。中国青少年现在最缺乏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而本课内容“阳光伙伴”正是很贴切学生特点,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适应形势发展的极具代表性的体育实践活动之一。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愉悦身心,又能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初中学生以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启发、模仿、创新、自我挑战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学生能与伙伴协调合作。

  2、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锻炼,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 (2) 经过积极有效地训练,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团队精神,表现良好的

  合作能力。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合作跑以与他人良好合作。

  难点:在合作跑过程中积极改进自我协同团队完成活动。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挑战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挑战法激扬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小鱼网”(5’)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小鱼网”。以往“大鱼网”人多容易将边上学生甩出去造成伤害,“小鱼网”以2人开始,4人为最多, 满4人网到第5人积分为3、2两队继续网鱼,直到没鱼游戏结束。并在场地内加入障碍物,以避免学生相撞。

  2、8人合作跑练习

  教师讲解活动方法,然后学生有序创新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合作运动的兴趣,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新授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请2名学生做两人三组足跑示范(2’)

  此项安排为引导学生接收“阳光伙伴”做准备,我将借此请学生谈体会,并讲解“阳光伙伴”的基本技术要领。 4、8人一组原地做练习(2’)

  从走开始到原地跑再到慢跑,强调协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5、 “阳光伙伴”大挑战

  在教师指导引领下学生由8人到15、20或更多人的“阳光伙伴”挑战

  ——成功会激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失败我将激励学生坚强“胜不骄,败不馁”,接受教训重头再来。 (四)放松整理阶段

  教学设计(片段)

  授课老师:良田回名学校 石振宝 授课班级:初一年级 人数:40

  《合作跑——阳光伙伴》课后反思

  在《合作跑——阳光伙伴》这节课上完后,我认真的对整个上课过程进行回忆反思:青少年现在最缺乏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阳光伙伴”很贴切学生特点,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适应形势发展。因此我选择了“阳光伙伴”。

  本课中整体设计有四个优点:第一,是从少人拉手合作跑到多人绑腿合作跑,借助拉手和绑腿等来提高合作跑的难度,多人合作最能体现合作,多人绑腿跑——阳光伙伴更是当今最时尚极具挑战性的一个合作运动项目,学生兴趣很高的,教学目标已完全实现,基本完成教学

  任务。我用我的个人魅力和激情,自始至终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与人合作,感受合作快乐。同学们在我的激励、引导和启发下,积极与他人合作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二,在“阳光伙伴”大挑战前,请学生示范设立伏笔,学生2人绑腿的不成功,使我顺利引入“阳光伙伴”。通过我的指导,第一组直接成功,第二组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第三组在教师指导下最后也基本完成动作,而第四组没能顺利完成。通过以上几个梯队的展示,让每组同学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合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结果,如果每组队员同心协力就一定会成功。这正是我要向学生揭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和“胜不骄,败不馁”不折不挠顽强拼博精神。以至于第四组学生下课后还要求继续练习。

  其次,在教学中也展现另外一点,由于第一组学生态度认真,很好的理解和应用了教师所教授的技术和技能,因而一次性很好完成动作。而我发现后及时对第二、三组进行指导,学生很快利用技术技能取得成功,而第四组没能很好的应用技能技巧,始终没能成功。由此,应该很容易看出技术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尽注重快乐健康,也注意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让学生在快乐健康中学习技能技巧,在学技术、练技能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能达到全方位的健康。

  第四,器材创新。一位农村学校一直缺器材,所以平时就养成自制器材的习惯。绑腿绳生是用废旧横幅制成。 存在的不足:

  1、我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整体设计思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如:循序渐进的和学情分析等问题。

  2、正是由于学情分析不足,而“阳光伙伴”内容难度较大,因而没能成功实现更多人的“阳光伙伴”大挑战。

  3、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没能用哨子是很不应该的,今后一定改正。 以上反思如有不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说课稿 篇5

  张老师上《穷人》的第二课时,他希望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淳朴、善良,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这堂课上得

  很成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1、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本节教学主要围绕桑娜的心理活动,体会桑娜的美好心灵,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2、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第8自然段时,多数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引导,可以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抓主了五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并加以补充,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见证。

  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宣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都是可贵的。以上的教学案例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议:张老师的评价要多元化,要鼓励学生不仅要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更要用各自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评价。

  

说课稿 篇6

  一、说活动教材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垃圾回家”是“绿色家园”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美丽的花坛旁边有人们丢弃的果皮,随手乱扔纸巾。这种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幼儿期的生活还处在他律的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让幼儿或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选择“垃圾回家”作为教材,使幼儿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让幼儿在丢弃时能做到分类投放,真正做到让垃圾“回家”,萌发幼儿爱护生存环境的情感,从小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儿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订以下活动目标:

  ①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养成不乱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③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区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3、活动难点:是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教学课件、教学录象2段(整洁和脏乱的小区环境)

  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环境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垃圾及相关图片。

  四、说活动流程

  环节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采用播放录像(整洁美丽的小区,家园又脏又乱的小区的景象), 提问讨论:

  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环节二: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播放教学软件: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环节三:送垃圾回家游戏

  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

  “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他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是什么颜色?不可回收是什么颜色?有害垃圾是什么颜色?你们能将他们送回家吗?

  环节四:设计环保标志

  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延伸活动: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实现了空间、时间上的开放式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五、说活动特色

  1、生活理念的教育。此次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通过垃圾引出环保,从生活中小事体现环保这件大事,以小见大,激起幼儿关注生存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获得了无穷乐趣,也懂得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这个道理。

  2、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音、像为一体,形象、生动展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扩展阅读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 篇7

  一、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也主张“快乐数学“、”轻松数学“(在活动中努力探讨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生活活动,建构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模式,促进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发展)。杜威曾说:“教育应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育,是幼儿生活的本体,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一方面要努力寻找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题材。另一方面要把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习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设计背景:

  指南中提出,学习活动的内容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有助于幼儿经验、视野的扩展和潜能的发挥。在一次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因为小老鼠的粗心,导致打错了电话给小猫,而紧张万分,而在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们对其中用数字组合的电话号码十分感兴趣。他们在猜测小老鼠的好朋友的电话号码的种种可能。有的认为,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数字发生错误,有的说可能这串电话号码上的某些数字的位置弄错了。对此,他们对数字的神奇功能感到十分好奇。孩子关注的热点,往往是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密切相关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通过这样一个集体活动,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帮助幼儿分享、梳理和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分析 :

  1、本次活动就以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为内容,通过综合化的形式、游戏化的过程,生活化的内容、经验化的讲述让幼儿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数字,并让孩子们学会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生活中运用数字。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通过寻找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历、时钟、邮票、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让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通过想象讲述,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常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2、理念:

  让活动成为孩子们生活的缩影

  3、重点:

  了解生活中的数字与人的密切关系

  四、实践过程:

  [活动前小调查]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数宝宝,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宝宝,请小朋友们从家里、教室里、学校里和平时的生活中看一看、找一找、问一问、想一想、记一记,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到过数宝宝?它们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用途。

  2、通过简单的数字组合,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教具:0——9数字卡若干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我的名片”,水彩笔等。

  2、拍摄生活中有数字的场景录像资料:如汽车牌照、公共汽车站牌、电梯、公平称、车牌照。。。。。

  活动过程:

  一、寻找活动室里的数字

  1、发现“数字乐园”里有哪些数字?(出示0——9的数字卡)

  2、在咱们的活动室里,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些数字?

  二、猜一猜:了解数字的用途

  1、 猜猜活动室里的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幼儿结合具体的物品,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猜猜这些物体上数字的用途)

  师小结: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数字,小朋

  友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呢?

  2、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像,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数字。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物体上的数字,还把它们拍了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说说你们看到过这些地方的数字吗?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① 幼儿再次发现、寻找并思考:数字的用途。

  ② 交流: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老师和幼儿一起解答疑问并出示相关的

  图片。

  4、小结:原来,数字的用处还真多呢!它们有的用来编号,有的用来表示时间、地址,有的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说明物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重量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数字的用处还有好多呢,我们以后再去找一找,好吗?

  三、探讨数字的组合

  1、我的座号

  为了方便管理,老师在花名册里也给小朋友编了号数。你们知道1号是谁呀?2号呢?……我们班有没有42号的小朋友?说明我们班只有41个小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来寻找自己的座号。

  2、发现问题:两位数的幼儿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号数?

  3、导出数字的组合。

  发现两个数字合在一起,就能够组合成自己的座号了。如:1和0可以组合成“10”……

  4、想一想:数字的其他组合法

  ▲除了可以组合成号数,我们还可以用这几个数字组合成哪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如:“1、1、0”可以组合成“110”,用“1、2、0”组合成“120”。。。。。

  ▲你还能找数字的其它组合吗?有何作用?(初步了解)

  小结:数字的神奇组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够用的到,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还有很多的数字组合,我们可以在分区的时候继续去发现。

  四、做一做:《我的名片》。体验数字与自身的关系。

  ▲学习在“名片”上写上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和姓名。

  师:这是一张空白的名片,现在请小朋友用数字组合的方法,填写出你们的号数、生日和能够找到你的家人的电话或手机,并粘贴在墙壁的《我的名片》上,用于你们的好朋友很清楚地知道你的生日及联系电话,便于在你们生日的这一天,为你们说上一句祝福的话。

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既继承了前人对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的特点,又表现了纪传文学以简笔勾画人物性格的写作风格。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更是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做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习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并进行简单拓展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中外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了解三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隆中对所体现出来的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学法指导

  1、将课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三国文化的初步感知。

  2、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本课将文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应在课文当中有所体现。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请学生猜一个谜语:有一诗如下: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这首诗写的是谁?他第一次的才智展示是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

  全班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隆中对”赏析。

  1、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借助地图)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氏、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

  2、刘备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呢?

  请学生根据所占有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要点: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概而言之:无兵、无将、士,无地盘。

  3、诸葛亮是如何让刘备折服的呢?(重点突破)

  先请学生讨论三分钟,然后再回答小组意见。

  A、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

  a、如何对曹操?理由?“此诚不可与争锋。”三点优势: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人才优势——“抑亦人谋也”。(可举一例,如深夜未穿鞋接见许攸。教师或学生举例皆可)

  b、如何对孙权?理由?“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三点优势:地理优势——“国险”;民众优势——“民附”;人才优势——“贤能为之用”。(依上举一例)

  c、如何对荆州?理由?“将军岂有意乎?”必要性——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可能性——“其主不能守”(为什么?刘表将死,内部有矛盾。老师讲之。)

  d、如何对益州?理由?占据。必要性——地理优势(险塞,易守难攻)、资源优势(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e、如何看自己?政治优势——帝室之胄(汉宇正统,得民心)。信义优势——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举例,如张松献图)

  B、科学决策。

  a、占地盘——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b、调整内部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决后顾之忧),内修政理

  c、调整外部关系——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d、逐鹿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e、实现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总结:此番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准确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决策能力。

  4、再读“隆中对”这段文字,体会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四、课外拓展。

  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

  总结:诸葛亮在军事(如火烧赤壁、收二川)、政治(如治理蜀汉)、外交(如智激孙权、周瑜)、天文(如草船借箭)、奇门八卦(如摆八阵图)、工具制造(如诸葛弩、木牛流马)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五、课外作业。

  可借助有关资料思考这个问题:诸葛亮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之外也有不足之处,那么他的“不智”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准备以下资料:

  ①刘备

  ②诸葛亮

  ③曹操

  ④孙权

  ⑤刘表

  ⑥刘璋

  2、课中:

  ①朗读课文。

  ②讨论诸葛亮是如何折服得备的。

  ③查找资料,举出相关的事例。

【说课稿】相关文章:

《白鹅》说课稿03-22

《阳光》说课稿03-22

《称赞》说课稿03-22

《坐井观天》说课稿03-28

《比尾巴》说课稿03-27

《排列》说课稿03-26

掌声说课稿03-25

翠鸟说课稿03-26

《画》说课稿03-26

《师说》说课稿03-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