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12 23:33: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强盛,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此时的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被动外交的局面即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基于课标与学情,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为两部分: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白板与苹果移动终端教学,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寻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绘制并识读《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及讲解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让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的历史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友好交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并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及利用童谣、地图和课本上的动脑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戚继光,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通过《七子之歌》音频及澳门回归祖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材重难点

  (1)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理论依据:根据知识点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另外,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而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突破方法:通过自学,学生绘制路线图、讲解所见所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给学生带来不便。

  突破方法:学生先自己绘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然后讲解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地区、海峡等,然后简要讲述所见所闻,最后教师将《郑和下西洋路线》动态地图在白板或iPad上显示出来,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学生也更有兴趣,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化难为易。

  二、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知识储备不足,易接受感性材料。

  (2)心理方面: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2.教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白板、苹果移动终端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自学辅导法等教学方法。

  3.学法:联系法(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在联系中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可以通过与西方航海家作对比,体现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课改模式,“先学”,就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着本课的学习目标,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主学习。“后教”,就是同学们对“先学”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所进行的合作实践、合作学习。“当堂训练”,就是同学们在“先学”与“后教”的基础上,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独立意识、合作精神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郑和下西洋》导入,创设情境,展现郑和下西洋的宏大场面,抓住学生眼球,点明主题,出示课题(解释:从课题可看出这个时期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相处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

  【自学指导一】:传递和平的使者——郑和下西洋

  (阅读教材p93_95,5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 1.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哪里? 2.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3.我随郑和下西洋。(时间、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简介所见所闻。)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设计理念: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明确本课的基本知识点,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

  【自学检测一】:(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通过识别郑和的图片,学生进一步从课前收集的资料中介绍郑和及“西洋”的地理位置。 2.郑和下西洋。师生合作,在苹果移动终端ipad上完成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表格,增强师生互动。3.学生在“郑和下西洋”空白地图上先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并在白板上进行展示,然后介绍所到达的重要国家、地区、海峡等内容,其他学生补充或再讲述所到地区的所见所闻,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作铺垫。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亲自感受所到地方,既解决了重难点,通过讲述所见所闻,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对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的交流有了更深的体验。

  4.小组讨论“动脑筋”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通过纵向联系,既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例如:造船技术的高超、指南针的使用等并引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在比较中将重点解决。

  教师小结: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典范。但是,在中外友好交往的与此同时,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一些英雄事迹。下面让我们走进戚继光。

  【自学指导二】:抵御侵略的英雄——戚继光抗倭

  (阅读教材p96,3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 1.“倭寇”有哪些人组成?2.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及简单经过。3. 戚继光抗倭取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自学检测二】: 1.学生先了解什么是倭寇,通过课前收集的故事、童谣等材料了解倭寇的危害,学生介绍戚继光及他的英勇事迹,进而理解他的诗句,凸显戚继光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感受人物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理念:培养爱国情感,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2.探讨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明确“民族英雄”的概念,在爱国主义情境中使重点突出。

  教师小结: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东南沿海遭受外来入侵的同时,我国还有一处地方也正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通过自学,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

  【自学指导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阅读教材p97,2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配《七子之歌》音乐),渲染气氛,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自信心。1.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讲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欣赏“澳门回归”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

  [课堂小结]同学们,从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知道,明朝前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板书设计】:

  明朝前期 明朝中后期

  中外友好交往 中外矛盾冲突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教学评价】:

  撰写历史小论文:郑和七下西洋的遗憾与启示。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科学、有新意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的,可酌情加分:体现质疑求真的探究精神的作品,应鼓励加分。

  设计理念:检测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整个过程都是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与检测手段都是为了能让学生达到堂堂清的目的,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扫除障碍。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

说课稿 篇2

  一. 关于本课在教才中的地位: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所学命令的具体应用,是学生运用基本命令进行编程,是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的一次体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前进,后退,左右转,重复等基本命令。学习了SETPC改变海龟颜色的命令,而如何将这些命令进行组合进而实现编程,是本课的重心,因此本课是一节在基本命令掌握础上的实际运用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编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的课。地位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学好今后的LOGO语言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二. 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本课的关系。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已经学习了LOGI语言的基本命令,能够用基本命令制作一些简单的图形,而对于LOGO语言编程来说技巧的运用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一些组合图形和一些技巧的运用十分薄弱而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就学生的情况来说:

  一方面本课应加强基本命令的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本课的重心是运用,消化后的旧知进行,创新的工作是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慢慢来。

  三. 关于课程设计:

  针对以上的分析在课程设计上作了以下安排:

  1. 在本课中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

  (1) 学生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和顺序结构。

  (2) 学生的编制程序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

  (1) 训练程序的编程。

  (2) 学会基本的编程。

  教学歩骤是(分3课时):

  (1)第1课时:机器人走正方形

  (2)第2课时:让巡逻兵表演一下(1-6)

  (3)第3课时:让巡逻兵表演一下(7-9);

  想一想:顺序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

  课后小结。

  2.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动画的具体制作方法。

  教 学 难 点 是:学生对动画生成的理解。

  运用CAI课件能够将整个动画的演示效果。以慢镜头的方式播放出来,便于学生观察,理解配合命令的讲解便于学生学会制作方法。

  3. 发辉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消化知识,发辉他们的创造力,制造出自己的动画效果。

  四. 得失分析:

  得:重难点把握恰当课前处理充分;CAI构思准确,效果较好。

  失:课前铺垫不够充分,学生动手不够灵活,有的学生的动画效果有些没有完成,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效果。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我的教学思考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为班级之星颁奖”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个层面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定商。与第一层次不同,这里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的内容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道计算题“26÷4=□……□”的训练,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二、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建立模型”、“应用方法,拓展延伸”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上课伊始,我拿出一排按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排列并编了号的气球。对学生说:“最近,老师学了一套魔法,不管你们说是第几号气球,我都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跃跃欲试,都想见识我的魔法。结果,正如我所说的.,不管学生说第几号气球,我都能一猜就中,学生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老师能百猜出百中呢?这里面一定藏着秘密。在学生欲罢不能时,我问:“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情绪激昂,“想”字脱口而出。这样,将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调到最高点。接着,我话锋一转,原来游戏中也藏着很大的学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这节课。等学了新知识后,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操作体验,建立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引发问题,感知新知

  首先,我创设了“为班级之星颁奖”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充当颁奖者并思考“10支铅笔”该怎样分给两位班级之星,巩固“平均分”这一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支”,引出除法算式“10÷2”,利用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进行计算,明确商是5,再结合刚才学生“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分5支,正好分完,没有多余。接着,我出示竖式,学习笔算表内除法。在学习笔算表内除法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的是讲授法,通过让学生倾听、照样子写算式等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处理是因为笔算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或许从书上,或家长那里已经知道除法竖式,但他们的知道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可能知道竖式怎么写,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写。总的说来,学生对这个笔算过程基本上是没有认知基础的,需要教师进一步系统的讲解。在竖式中,重点让学生说说“10-10=0”说明了什么?旨在强调,10支铅笔全部分完,没有多余,在新知的生长点上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学习新知“余数”埋下了伏笔。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

  在感知了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这一情况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均分物品时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过反问,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随即,我抛出“如果有13支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又能分几支?”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我着重追求的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先让学生用13根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分一分。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有的学生可能每人一支轮流分;有的可能先分2支,再一支一支地分;也有的学生可能知道每人能分6支,最后剩1支。总之,这一环节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思考,教师巡视、点拨。然后让不同分法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自己的分法。分的结果可能有:第一种每人分6支,多1支;第二种一边是6支,另一边是7支。对于第二种分的结果应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前提是平均分。然后,对第一种分法中的“1”进行追问:“这剩下的1支铅笔为什么不分了?”让学生讨论、交流,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铅笔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1”就叫余数。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接着,我故意说这13支铅笔每人分5支,余3支,行吗?为什么?使学生再次明白只有分到不能再分时所剩下的那个数,才是余数。

  接着,放手让学生试着用横式写一写分的结果,试着尝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再针对横式、竖式中的“商”和“余数”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强化认识,并且注意一下“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这样,除了巩固对笔算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之外,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众所周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让学生动脑想、亲自摆和说,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余数”的表象,在操作实践中理解“余数”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

  3、观察比较,强化表象

  观察例1、例2,这两题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通过观察、比较,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4、演算结合,掌握方法

  我出示“26÷4=□……□”这一道计算题,让学生尝试计算,遇到疑问时,同桌互相讨论、交流,也可以借助小棒,寻求方法。思考、讨论后回答:把2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怎样想的呢?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分成4份,每份是几,就是4个几,想4和几相乘的积要比26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如果相乘时的积太小了,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4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26,还应最接近26。这样,把摆和算统一起来,实现操作过程数学化,达到了操作和计算的有机统一,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抽象化过程。还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个环节是“应用方法,拓展延伸”。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基本练习。安排了“小博士看病”和“做一做”两道题,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综合练习。根据学生的座位情况,编了一道“用数学”,让数学回归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发展练习。第一道题是课前的“猜气球颜色”问题。这一题是开放题,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灵活多样地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知识又活跃思维,再一次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第二题“□÷5=□……□,猜猜余数可能是几?”也是一道开放题,不仅巩固了余数的含义,又为下节课学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让课堂的学习热情继续延伸下去,不因课的结束而结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忆江南》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教学初衷: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四十首古诗需要学生学习、掌握,新大纲也提出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不得少于二十篇。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

  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

  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多的学习经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对于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老师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说教法和学法

  1、示范读,激趣。

  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在开头以一首古诗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种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2、品味读,悟情。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本节课中,我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

  3、想象读,入境。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赏歌导入新课

  语文教材中古诗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玩味其中因此我课前安排学生欣赏《忆江南》歌曲,并简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

  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二板块: 读出词中美景

  ﹝一﹞读通词句 感受节奏美。

  1、初读诗词 ,说一说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词”与“词牌名”。 “词”这种体裁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3、再读诗词,读准字音。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连贯,读流利。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得障碍,关键的地方要反复地读。在反复的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

  4、教师指导读好“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句子中间的停顿。

  小学语文的古诗,语言十分简洁、精美,这也是古诗最大的特点之一。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以及古诗语言的精炼美,凝练美。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是最能表现语言美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体悟、情感升华的基础,这一环节很重要,需要时间长,老师要巡视指导、点拨,不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二﹞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引导学生弄清“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3)男女生合作读。在理解内容阶段,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读,合作读、对比读仔细品味,才能让学生的现代生活、情感、理念与古代人的生活、情感、理念相融合,并得以升华,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

  2、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的意思。

  3、读着“江南好”三个字,引导学生去回忆以往学过的关于写江南的诗句。

  4、学生齐读一、二句。

  第三板块:体悟景中深情

  1、引导学生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最后,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此时教师出示资料,学生在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之后,相信一定能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体会。诗人忆的不仅是江南景,还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复几次的感情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

  3、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在理解了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齐诵本诗。

  第四板块 课外拓展赏词

  推荐学生在课外读一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另两首诗,增强学生的课外积累。

  五、说预期效果

  学生是灵动活泼的,教师教学流程预设也许不太充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90%以上的学生能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整个课堂自主和谐,书声琅琅。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游戏制作——找不同》一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触发器是我自己调整的知识点。根据20xx年1月新修订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开放性和发展性非常强的学科,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本课是对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学习powerpoint教学内容的一种有益补充。《游戏制作——找不同》一课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制作一款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不但可以学习新的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对电脑游戏的认识,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技能方面:

  1、 对自选图形、自定义动画深入理解

  2、 触发器操作的设置方法

  情感方面:

  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学生对电脑在生活中运用的认识

  3、 加深学生对电脑游戏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1)区分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

  (2)触发器的作用

  (3)触发器的设置方法

  (四)、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找不同游戏一份、图片素材八张

  设备方面:微机教室一个

  二、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信息技术学科上,他们一方面喜欢玩电脑游戏,另一方面对游戏又探究意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幻灯片中图片的设置、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层的概念、幻灯片切换等教学内容,本课是对以前知识点的整合和深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对幻灯片制作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同时让学生对电脑游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正确的分配玩游戏的时间。

  三、说教法

  所用教法包括: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学生学法主要有: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游戏为主线贯穿始终,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开门见山,欣赏游戏

  (二)讲练结合,制作游戏

  (三)学生练习,创作游戏

  (四)作品展示,赏玩游戏

  (五)课堂总结 认识游戏

  具体阐述

  (一) 开门见山,欣赏游戏

  出示用幻灯片制作的找不同游戏,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制作游戏。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学生在课堂上会对这个游戏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部分用时大约1分钟。

  (二)讲练结合,制作游戏

  (1)分析游戏

  让学生观察这个游戏有几部分组成。

  两部分组成:时间轴 找不同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制作者的眼光分析游戏构成,为下面的学习做个铺垫,此部分用时大约1分钟。

  (2)时间轴的制作

  首先让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判断时间轴是什么自选图形(矩形)做出来的,怎么能实现记时的功能的(通过自定义动画中退出中擦除时间的设置来实现)?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时间轴。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巩固旧知,开拓学生对自选图形、自定义动画的认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一个铺垫。用时大约6分钟。

  (3)找不同的制作

  首先讲解概念部分:找不同这个游戏核心是我们在点击原图不同之处,原图和纠错图上不同之处就会标示出来,这就需要用到幻灯片中的触发器,我们在使用触发器的时候应该区分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

  板书概念:

  触发对象:点击原图的部分。

  被触发对象:点击原触发对象后出现的`部分。

  触发器的设置放在被触发对象上。

  为区别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我们用自选图形里的矩形制作出发对象,用自选图形里的椭圆制作被触发对象。

  操作步骤:

  第一步:插入图片。把找不同的图片通过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插入幻灯片中

  第二步:制作被触发对象。找到原图和纠错图中的不同。通过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基本图形—椭圆,用椭圆把不同之处在原图和纠错图中都标记出来,由于我们只需要椭圆的边框,双击椭圆,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里,把填充色设为无填充色,线条(边框)颜色设置为我们需要的红色。然后用ctrl键把两个椭圆选定,右击-组合,成为一体。被触发对象就做好了。

  第三步:制作触发对象。通过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把矩形插入到幻灯片上,放置到原图的不同之处。我们需要矩形的填充部分,而又不让矩形出现,这就需要在设置自选图形格式里,线条颜色设置成无线条颜色,填充色可以设置成任一颜色,不过透明度要调整到100%。触发对象已经作好了。

  说明:第二步、第三步但都是学过的知识,同时在制作时间轴的时候已经做了铺垫,学生条理很清楚的。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颜色的设置,用不同图形表示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分两者。

  第四步:设置触发器。给被触发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选择被触发对象(group 1)-自定义动画-进入-出现,在自定义动画栏中,双击被处罚对象(group1)在出现弹出窗口里,选择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下来菜单中选择触发对象矩形2。

  我们找不同第一个不同就设置完成了。

  教师讲授部分操作步骤大约用时12分钟。

  (三)学生练习,创作游戏

  教师根据教室特点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发的不一样找不同图片2张,让学生自己制作游戏。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每组发的不同的图片为了下个环节的进行,发2张图片避免学生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浪费时间。此环节用时大约15分钟

  (四)作品展示,赏玩游戏

  每组中选择一个游戏让其他组学生来玩。评选出做的最快、又精美的游戏。

  设计意图:本板块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对电脑游戏有个更深入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认识游戏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只做找不同游戏,大家对游戏应该有更深入的认识:游戏是制作者作出来的,它不神秘,也没有想象的让我们那么疯狂,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合理分配自己玩游戏的时间。至于我的制作的这个游戏和其他人做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要把这个游戏做好,需要大家以后更深入的学习。

  此环节大约2分钟

  五、时间分配

  开门见山,欣赏游戏 1分钟;

  讲练结合,制作游戏 17分钟;

  学生练习,创作游戏 15分钟

  作品展示,赏玩游戏 3分钟

  课堂总结 认识游戏 2分钟

  2分钟作为机动时间

  六:板书设计

  制作游戏《找不同》

  ——触发器的设置

  触发对象:点击原图的部分。

  被触发对象:点击原触发对象后出现的部分。

  触发器的设置放在被触发对象上。

  为区别触发对象和被触发对象我们用自选图形里的矩形制作出发对象,用自选图形里的椭圆制作被触发对象。

说课稿 篇6

  人美版实验教材九年级17册第8课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我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本课的设想:以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美术实践,鼓励美术创作,提倡学科综合,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原则和要求,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学生和教材,这也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理论依据。

  1、教材内容、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实践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设置的课程。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提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平凡、朴实的物质材料,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利用材质的美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本课内容趣味性强,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技巧,而是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应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和指导思想,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前后知识的联系:《发现与创造》是体现新课程标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一大特色课。在第15册《坐椅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居》中,学生对材料的利用有了一定的接触,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对材料的综合体验活动,同时也为后面“综合探索”的学习做铺垫,形成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学习过程。

  2、学情分析

  这节课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经过两年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有一定知识面和制作技能。从学生的特征看:初三年龄段的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能有意识地运用形和色,对自己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现,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基础。

  3、教学目标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激发学习兴趣”

  的基本理念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认识、感受材质,初步体验材料的不同肌理和质感特征,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过程与方法: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欣赏和制作装饰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与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及同学之间友好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认识材料的肌理、质感特性、感受材质的形式美感,合理利用材质进行造型。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材质原有的形式特征创造新事物,并充分体现其装饰性与趣味性。

  解决重难点的突破点:以“问题驱动”的方法,

  通过作品赏析的手段,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解决重难点的作用。

  5、教材处理

  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围绕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过程设计分为发现、体会材料的美感和创造新作品两个部分,教学时间1课时。重点在于以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为载体,通过欣赏、感受、体验、创作与评价,充分体现“教寓乐中,乐为教存”的理念。

  6、资源分析

  学生资源:结合环保主题,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不同肌理与质感的废旧材料,完成本课。学校资源:利用学校资源库的学生作业及多媒体,拓宽知识面,启迪学生的思维。

  教师资源:通过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窘诳卧谧⒅厥ι实现教学互动的情况下,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运用两种方法即启发问答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交替采用欣赏、启发、分析、归纳相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教师在课程中只是一个引路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法指导上侧重于“自主探究法”,要求学生事先做好课前预习,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中积极创设情境,把设疑、发现、探究、体验实践等学生认知能动性凸显出来,引导学生运用独立思考,自我总结的方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愉快的'情景中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着“美术教学是美术活动的教学,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标精神,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采用情境激趣——感受体验——赏析探究——实践活动——评价展示的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欣赏几幅用不同形式、不同材质创作的作品)

  问题:下面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分析其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相互讨论,并踊跃发言。(设计说明:这个过程以引导观察、分析与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材质带来的多方位的美,并惊叹,原来我们身边的一些普通物品,甚至一些“废品”经过艺术加工后可以创造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对本课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积极投入,在愉快、兴奋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的艺术魅力中。体现出教与学的方式的改革)

  2、感受体验材质认识材质: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质,体验不同材质的质感特点。讨论1:你收集了哪些宝贝?你所带来的废旧材料在质感、色彩、形状等方面有什么特性,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例如:玻璃的透明之美、麻质品的粗犷之美,木材的质朴之美......

  讨论2:想一想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生活中的日用品有什么联系?适合表现什么内容或形象,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怎样做?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问题。(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教学是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源,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这个环节中,我运用“启发——引导法”,及时对学生的课前准备与资料收集做小结,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为教师有效的调控教学提供参考)

  3、赏析探究材质的运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利用。

  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1、范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手段制作的?

  2、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采用什么方法装饰?

  3、你准备如何巧妙使用你们找到的材料?

  互动学习: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适当归纳,看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质之美表现主题与情感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一系列图片的欣赏,为学生打开创作的思路,引导学生从这些作品中获取构图、形体结构、造型变化等方面的各种设计元素,

  解决本课难点:日常生活用品或装饰品的设计制作:

  (1)先确定主题思想,进行构思。(2)选材:根据构思与构成来选择材料的颜色、纹理质感形态。以便构成和谐的画面。(3)分解构成:适当进行装饰处理,寻找可利用的造型因素。(4)制作:通过剪、撕、粘、贴等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分解、添加、掏空、贴边等处理,组合新的造型。(需注意原材料的本身特性)。习方式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就整个学习过程而言,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同学、教师产生教学互动,这样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从而改变旧教学中教师把知识嚼啐后喂给学生的教学方式。)

  发现与创造装饰品的制作过程展示(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设计创作中,既要保持原材料的美感特性,又要增强对材料的装饰性与趣味性,这是本课中的难点,所以通过简洁的制作方法直观展示,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装饰化处理绸布贴画生活中的原型

  4、实践活动(抓好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出创作要求:根据身边已有的材料的美感,加上巧妙的想法,构思创作一件新颖、美观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装饰品温馨提示:

  A、尽量利用收集的废弃资源

  B、某种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作为点缀、辅助进行表现

  C、提倡团队合作精神,三、四个人一小组的形式编排,可互换资源,各组互相借鉴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说明:通过多方互动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发现与创造的乐趣,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只要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个爱思考的大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一种精神来完成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参考欣赏屏幕上的同龄人作品,希望能从中吸取灵感。

  5、评价与展示

  ①用最后5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展示小组作品,由小组长对本组设计的生活用品或装饰品进行评述:用什么材料,通过怎么的手段制作的,满意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又不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完成后有什么感想?然后贴到老师指定位置(教师给予肯定,培养学生成功感,活跃课堂气氛)

  ②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你喜欢其中哪件作品,理由是什么?(设计说明:在课堂上,我努力体现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和多级性,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评价的功能,从而求得学生的综合发展。)

  拓展:

  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设计制作一小部分的生活装饰品,在课余的时间里,我们是否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设计更多更有趣的作品呢?我们不妨积极主动地尝试一下。(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建议,自主的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这也是研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美术学习的空间,以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生活性。)

  板书:

  板书旨在让学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力求简明扼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我的板书就是这样设计的。

  发现与创造

  (一)材料的特点

  1.相同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2.同一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

  (二)发现与创造的构思方法

  1.确定主题

  2.选定原材料

  3.对原材料进行结构分解等装饰处理。

  4.制作

【说课稿】相关文章:

投掷说课稿07-05

分式说课稿07-06

白鹭说课稿07-04

《氨》说课稿08-05

《麻雀》说课稿08-05

《燕子》的说课稿08-05

《对称》说课稿08-05

比的应用说课稿07-03

咏柳说课稿07-04

《争吵》说课稿07-0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