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蜗牛教学反思

蜗牛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5 14:58: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蜗牛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蜗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蜗牛教学反思

蜗牛教学反思1

  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教材涉及到蜗牛身体的颜色,重点展开的是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和头部的眼睛、触角、嘴的观察。重点展开的是乌龟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怎样吃食物?蜗牛喜欢吃什么?在周围有好几种食物的时候,蜗牛会选择什么食物?蜗牛是怎样发现和找到食物的?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去观察蜗牛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则进展到蜗牛与环境的联系,蜗牛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层面,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还有着诸如蜗牛与温度、蜗牛与水(湿度)、蜗牛与光等许多观察研究的内容。

  蜗牛怎样吃食物?这个问题指向蜗牛的嘴和齿舌、蜗牛吃食物动作的观察和描述。齿舌的观察需用放大镜。

  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插图表示的'是其中的一种观察设计:在一只蜗牛的周围,放着菜叶、苹果、梨、橘子、面包等食物,观察蜗牛会朝哪个方向爬行。请注意,对小小的蜗牛来说,实际观察活动中只需要一小片菜叶,一小块苹果和梨,其他食物也是如此。插图中画成整株的菜,大块的水果只是为了表现放的是什么食物而已。实际上,用黄瓜、饼干屑、西瓜皮等其他物品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的问题中,除了包含着学生习惯使用的“蜗牛喜欢什么食物”这样的问题外,还包含着“蜗牛怎样发现食物”“蜗牛靠什么发现食物”“蜗牛能从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等问题。有的问题的提出也许能直接导致新的观察研究和新的观察研究设计。

  进行蜗牛吃食物的观察,学生发现蜗牛在课堂上与家里的进食现象一同,蜗牛在课堂上不吃东西,而把蜗牛带回家后要吃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让生思考。

  教学反思:作为科学科学教师,要想进行好教学活动,必须要亲身经历学生将要参与的每一个学习环节,去发现探究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去体验探究中的乐趣。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体验探险究的过程。只有对教学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开自己的思路,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地区性”的价值,既要引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学习活动,又要使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是参与者、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如果教师直接把蜗牛不食的原因讲授给学生,恐怕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就无从谈起,科学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难免有教学环节的失败,难免有做不成功的实验,贵在不断的探索,并作为教学资源利用。作为科学教师应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用我们自身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行为来影响和感染我们身边的学生,同时让学生体验形成科学实验不论成功和失败都要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蜗牛教学反思2

  《蜗牛》一课是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二课。对学生来说,喜爱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就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是观察它的外形,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以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将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尽可能养几只蜗牛,并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当老师介绍了养蜗牛的方法后,学生的热情很高,都想回家饲养并观察。但成都今年比过去同期气温低,学生回家在附近很难捉到蜗牛,给观察活动带来困难。有个孩子的爷爷在一天晚上打来电话问:“在哪儿能买到蜗牛?”正好先上完这课的学生在课上汇报时,讲了她和家长捉蜗牛的经验:先给一处花坛浇一些水,过半小时后,就有几只蜗牛出现。我便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这位家长,果然,这位孩子用此种方法捉到了蜗牛,第二天高兴地对我说。我把这个办法向其他班的学生作了介绍,于是,很多孩子都捉到了蜗牛。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它进行观察,观察次数多了,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在上课时,就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更多的放在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上。

  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我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探究的时间。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

  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0分,汇报交流10分钟。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对于蜗牛的外形,壳、头、眼睛、触角是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的,能够自己辨认出来。呼吸孔、和生殖孔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观察到,我采用PPT和视频进行指导与介绍,学生便能很快理解。腹部和尾部,学生知道,但是会遗漏,需要教师提醒一下。蜗牛的运动方式我主要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先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从下方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再结合播放视频,增强观察效果,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蜗牛的运动。在观察运动的时候,蜗牛留下的痕迹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留意蛛丝马迹。对于食物和排泄,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比较与了解,老师只要提一下即可。

  通过本课教学活动和科学课的教学给我的一些思考: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 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 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蜗牛教学反思3

  《小蜗牛》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运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描述故事的发展。用小蜗牛的慢为线索,来解读四季的特征。通过小蜗牛不厌其烦的爬行,让学生感受到了小蜗牛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妈妈对小蜗牛的那份隐形的爱,在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对于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学这些隐性的东西他们很难感受到,用怎样的形式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故事中弥漫着平静、悠闲的气氛。正是这样的一个情景使学生乐意有兴趣倾听下去。

  一、在活动中我运用图谱结合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四季的特征和循环性,学生一目了然。如故事中的好词“碧绿碧绿”“光秃秃”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再此简单的解释提升,学生再次遇到时在脑海中就会搜寻到,对孩子是利大于弊吧!

  二、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很好,思维活跃,能感受到学生已经被这小故事给吸引,被妈妈的爱给吸引,被小蜗牛的'韧劲给吸引,被小蜗牛的慢给吸引。尽管小蜗牛一次次都是空手而归,但能感受到小蜗牛的快乐,能感受到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教育是隐性,在隐性中通过小蜗牛自己的发现诉说,在通过妈妈的一句爱的小结自然中就让小蜗牛自己感受到了四季额特征和变化。这才是故事的核心所在,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否真的给孩子自由,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悟呢!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呢?

蜗牛教学反思4

  蜗牛是本单元学生接触的第一种小动物,孩子对动物似乎有天生的研究兴趣。由于平时生活中玩的很多,所以懂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浮于表面,认识过于笼统。所以,在这单元中,要合理的安排好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全面、细致得学习动物。

  在前一节课,我介绍了蜗牛的饲养方法,要求每个学生收集1只蜗牛,并饲养好。这样能够让学生先与蜗牛相处一段时间,在相处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对它进行观察,多观察了,就会发现问题。这样,在上课时,就能节省时间,更多的放在解决问题上。在课前准备中,有这样几个问题:1、有些同学抓了很多蜗牛,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容易在饲养的过程中出现丢失和死亡的现象。2、有些同学与蜗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会对它产生感情而在课后不愿放生,这时,教师应该尽量劝其放生还是容许学生继续饲养蜗牛,应该斟酌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蜗牛的外形结构、蜗牛的运动方式和蜗牛的食物与排泄。对于蜗牛的外形,头、眼镜、触角、壳是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的`,能够自己辨认出来。呼吸孔、肛门和生殖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观察,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与帮助。

  腹部和尾部,学生知道,但是会遗漏,教师需要提醒一下。蜗牛的运动方式我主要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先将蜗牛放在玻璃上,从下方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再将蜗牛放于学生手臂上,让学生感受蜗牛的运动。在观察运动的时候,蜗牛留下的痕迹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仔细的观察者应该留意到蛛丝马迹。对于食物和排泄,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比较与了解,老师只要提一下即可。这是我第一次上观察课,从中发现一个问题。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也许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说来容易做来难,还需要在实践中多锻炼。

蜗牛教学反思5

  本课的插图精美,栩栩如生,不仅为课文增添了许多童趣,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插图是文本的补充。在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观察42页下面的插图(一只老蜗牛,一只小蜗牛)。我创设这样一个对话训练:春光明媚,百花盛开,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出来散步。看到远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小蜗牛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它们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时,老蜗牛不由得叹了口气,说:“……”小朋友你们能猜猜老蜗牛会说些什么吗?学生的回答内容很丰富,也很童趣。

  思远说:“哎,孩子,都怪妈妈太骄傲了,妈妈以前和它们一样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我还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后来,我白天背奖杯,晚上也睡在奖杯里,就变成这样了!你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要骄傲啊!”

  佳怡说:“孩子,要是在以前,它们可真不是我的对手,飞行比赛中是被我远远地甩在后面的,都怪我把奖杯成天背在背上,都是这奖杯害了我啊!”

  很显然,这两位位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明白了故事的道理!

  钲淇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你以后就好好练习爬行吧!”看来钲淇的爸爸妈妈平时就是这么教育她的`。

  随后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两句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让学生对课文又更进一步内化。结合课后练习,我让学生对骄傲的小蜗牛说上一句话,他们都说得不错!

  所以,我们应该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蜗牛教学反思6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好朗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由于课文是寓言故事,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所以我反复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遥遥领先”、“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天长日久”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

  二、抓好重点词语理解

  在本课中重点词语有“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通过让学生看比赛录像,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是多么的厉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我通过近义词理解的方法理解“唯恐”和“生怕”两个词的细微差别,老师最后进行总结,使学生体会蜗牛非常得意的心态。

  三、抓好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结合进行了融合,我重点抓了2处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注重情境的创设,比如:“你现在就是小蜗牛,我来采访一下你,你把奖杯放哪去了?为什么一直背着他?”等等,让学生进入到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到课文的寓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

  四、抓好文章的中心

  开课之出,我就引导学生质疑:蜗牛的壳是怎么来的?翅膀去哪了?然后带着疑问读课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最终明白,蜗牛的硬壳是由自己的骄傲,自满造成的。然后再板书中充分体现。

  反思:

  1、对于课堂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很好的顺势引导,因此有些被动。当学生没有照预设教案那样回答的时候,显得有些环乱,这还需要今后继续在平日教学中多加积累。

  2、学生朗读的形式可以更丰富一些,多加自由练习读,同位互读,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感情体验之后再来进行全班齐读,效果会更好。

  3、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时候,理解过于粗浅,可以借助近义词的互换,让学生体会不能互换的原因是什么,并将两句话分开指导朗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4、学生学习完课文后,缺少了主题的升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体会与感受,真正感受到,面对骄傲不能自满,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蜗牛教学反思7

  第一环节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蜗牛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为第二环节做铺垫。在第2小节处,让幼儿学学小蜗牛爬一爬,更是激发了幼儿的模仿欲。但在看似很顺的情况下,教师过多的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自由支配的权利,限制了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蜗牛,在大胆想象、交流中,学说“小蜗牛吃了ⅹⅹ,变成了ⅹⅹ蜗牛。对于这一学说情况幼儿基本达成。在第1小节,幼儿学说此句时,出现了声音轻与不整齐两种情况,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处理,使幼儿学说时更容易,目的也更明确。活动也进行得相当顺利,可是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发现,原本轻松、有趣的过程,略显沉重。对于“小蜗牛吃了红色的草莓,变成了红色的蜗牛”一句,学说的相当吃力。而且终观整个环节,教师教的痕迹过于明显,以后该多多改善,让幼儿有一个更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三环节,运用ppt讲述故事,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在ppt中,能对蜗牛的.造型与变色做更好的处理,会更好。)

  第四环节:

  1.第1环节,让幼儿自己到小椅子下拿水果尝一尝,秩序有点乱。如果将水果展示在前面固定的一个地方,让幼儿自由选择,会更好,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意识。

  2.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可在尝一尝、说一说环节,教师让幼儿拿着水果图片,听其他幼儿轮流讲,有点缺考虑。如果在ppt上播放水果图片,幼儿集体观看,“品尝”,学说,纪律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在集体观看和学说后,可以让幼儿自由交流,也可让幼儿跟后面的客人老师说一说。既可满足他们说的欲望,又能培养他们的胆量。

  3.第2环节的设计有健康教育的意识,让幼儿知道吃饱了,我们可以去散散步。

蜗牛教学反思8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转变教学方法的今天,应该让学生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这首歌曲孩子们不仅故事情节比较熟悉,而且旋律、歌词也不陌生!所以,在教授上,我注重了歌曲的细节教学如:节奏难点、旋律的共同性、歌曲的寓意等。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歌词,音乐剧等进行音乐创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唱与表演,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通过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及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台湾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

  (1)55535165颍唬

  (2)55532132颍槐

  热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所以说,音乐教学艺术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因为有了其他学科,其他形式的参与,音乐教学才能更加丰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的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蜗牛教学反思9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的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以外部活动和游戏为兴趣的特点,在上课前,我把学生分成蜗牛队和黄鹂鸟队来展开听音视唱的音乐游戏竞赛,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听音排序

  听音游戏开始了,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各选派出两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人头上戴一个音符头饰,随意站成一队。教师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按照乐句中音符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弹奏出来,戴头饰的同学则按照师弹奏的顺序从新排成一队。教师分别弹奏出的音符是“5、3、1、6”,戴头饰的同学们屏住呼吸、侧耳倾听,恐怕自己给队里抹黑。很快根据自己的判断从新站成一队。教师再弹奏出第二组音符“5、3、2、1”,请另外一组的同学进行比赛。

  二、评委评判

  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是全班同学。教师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当一个同学听辨后,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准确的用手势判断对错。遇到有争议的时候,教师及时补充,给予标准答案。凡是判断正确的队能够获得一个小奖杯,于是欢呼声一片。教室里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看的出来,同学们对这种形式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三、听音模唱

  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

  (1)55535︱165︱;

  (2)55532︱132︱;比赛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蜗牛教学反思10

  《爱旅行的蜗牛》是一节美术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学习运用曲线、螺旋线表大胆表现蜗牛爬行时的各种动态,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

  第一部分课前导入我首先给孩子们出了一个关于蜗牛的谜语,没有手来没有脚,天天背着房子跑。谁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进房里面。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了是蜗牛。引出蜗牛并带着问题听故事《小蜗牛去旅行》。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小蜗牛长什么样子?他都到了哪些地方去旅行?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很多小朋友都说出了小蜗牛背着一个大大的圆圆的壳,也说出了蜗牛去过的地方,可当我再问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花纹是却答不出来了。我就出示ppt请孩子们从三张图中分别观察蜗牛的身体的形状,蜗牛的头部,蜗牛的壳。这一次,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我就请他们小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蜗牛,这次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只有问道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花纹孩子们能说出来是一圈一圈的,老师强调螺旋状,并请小朋友书空模仿,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还有的小朋友能说出蜗牛的身体像月牙,说明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最后老师总结蜗牛的特点。孩子们还都把触角当成了蜗牛耳朵了呢。我又把触角的作用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对蜗牛更感兴趣了。

  课的第二部分就是请孩子们画蜗牛,通过课件最后对其他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孩子们对创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孩子们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有三个小朋友迟迟不肯下笔,在我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还是画出了蜗牛的外形特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蜗牛的壳的花纹,难点是身体,有的小朋友画的身体和壳没有紧紧的连上,有的作品身体过小,感觉和壳不成比例。

  第三部分就是展评画作,这个环节特别重要,孩子们在通过看自己的作品和他不人的作品的不同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怎样涂色,怎样画线条,怎样布局,从不同的作品中学到过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好的改进自己。孩子们看到别人的画也很感兴趣,看到自己的画被老师点评,那傲娇的小眼神真是可爱极了。

  通过此次绘画,孩子们都进步非常大,从开学讲完后好多小朋友不知如何入手到现在基本都能独立完成,从涂色深一片浅一片到现在能均匀着色,从把作品画到画纸的一角到现在逐渐能简单布局自己作品在画纸上的位置。孩子们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在这里我要为我们班的孩子们大声说一句:你们太厉害了,真是老师的骄傲!。

蜗牛教学反思11

  承担《蜗牛的奖杯》三上,并且在全校展示,我表示亚历山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上周五刘萍萍老师二上结束,而我的公开课安排在本周一上午第二节,我利用周末在家积极准备。

  一、课前准备工作

  1、认真看计杨老师上课时我的听课记录,并且认真思考一上研讨时大家的精彩建议。

  2、认真看刘萍萍老师上课时我的听课记录,并认真思考二上研讨时大家的好建议。

  3、认认真真地反复看我们的教参和备课手册。我个人觉得教参很有参考价值,是我们教师用书的权威版本。教参会告诉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及详细的指导。在平时的备课中,教参是我必看的书籍。

  4、在网上寻找了很多资源,看了很多教学实录,更看了很多教学反思,使我受益匪浅。

  5、周一下午第一节,在二(6)班磨课。

  周一到校看到我的公开课调整到周二上午第一节,得知此消息,我第一时间跟二(6)班的李方洁老师商量,打算在她们班级磨课。李老师爽快地答应了,还利用上午的语文课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感谢李老师及二(6)班的孩子们。

  6、试上之后,晚上回家又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7、最后确定教学设计及ppt课件,一遍遍播放ppt,熟悉流程。

  二、主要构思

  1、通过抓主要关键词,让学生理解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超,及获得奖杯后的骄傲自大、忘乎所以。例如“有力”“自由”“遥遥领先”“甩下”“所有”“冠军奖杯”“成天”“唯恐”“生怕”“又大又重”“天长日久”“退化”“勉强”“慢慢地爬行”。

  2、通过入情入境地表演,让学生理解蜗牛得奖后得意洋洋,不思进取,最终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同时使学生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教学中共安排两次表演,第一次是获奖后的蜗牛成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显摆,它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设计本环节是让学生进入蜗牛的角色,亲身体会蜗牛获得奖杯后的骄傲。第二次表演是结合课文插图,以不能飞行的老蜗牛看到曾经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若有所思、感慨颇多,它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呢?以此让学生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指导朗读。首先读关键词,然后再读关键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读这一段话。层层指导,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的时间,然后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曾经的蜗牛是昆虫类的飞行冠军,读后蜗牛获奖后的骄傲,读出蜗牛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时的无奈。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课文,然后通过读反馈学生理解文本的情况,最后达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的教学目标。

  4、着眼整体,树立整体概念。

  由整体到局部在回归整体,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上课前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遍,通读课文;之后是分段讲解,最后再让学生齐读课文,树立整体概念,着眼大局。

  三、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说说蜗牛的比赛对手还有谁的时候,学生回答的范围超出了昆虫类,回答了鸟类,我的引导不够好,我也很困惑,这里究竟该如何引导,既能让学生明白蜗牛只是跟同等水平的昆虫比赛,又不用花太长的时间,毕竟这里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在让学生扮演获得奖杯的蜗牛,说说此时是什么心情,接下来该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不够好,例如“我很得意”“保存起来当做纪念品”,此处我的点评或者说引导不够好。

  3、在贴图“遥遥领先”时,胡倩颖回答“蜗牛和其他动物的距离应该远一点”,但讲台上的张靖辉同学理解貌似不够透彻,他摆的图不够“遥遥领先”,此时如果让其他同学上讲台修改贴图会更好。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课后我让学生修改,更能凸显“遥遥领先”的比赛场景。

  四、我的遗憾

  原本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课文上完以后,当堂把奖杯送给坐姿标兵、认真倾听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演冠军等,然后追问得到奖杯的学生此刻什么心情,接下来会怎么做,这样更能教育学生“骄傲使人落后”。当时因为时间原因,我删掉了此环节,课后我弥补了这个环节,事实证明孩子们真的知道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应该继续努力。我强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获得奖品、奖状、奖杯的时候,千万不能骄傲,应该继续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感谢二年级语文组的所有老师!感谢给予我们指导的徐军老师!感谢一上的计杨老师!感谢二上的刘萍萍老师!感谢让我磨课的李方洁老师及二(6)班的全体学生!

蜗牛教学反思12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中班的孩子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本周我们正在进行“小蜗牛爬呀爬”的系列活动。在活动开展前也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索一下关于蜗牛的秘密。有了课前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孩子在谈话活动中都能各抒己见地聊到关于蜗牛相关的知识。其实我们班的孩子们对于蜗牛的外形特征还是比较清楚的。

  基于对活动内容的了解和对本班孩子的现状的分析,目标定位为:1、理解“蜗牛的家”是蜗牛的背壳,进一步了解蜗牛背壳的特征和特殊作用,萌发继续探索蜗牛特征的热情。2、感受故事的童趣,理解小动物们把蜗牛的壳形容为“背个大包~~~~”的趣味性。

  其实故事中内容呈现的还是比较幽默,也比较贴进幼儿的生活。在晨间谈话中先请幼儿一起来认识蜗牛,并了解蜗牛的外型特征。这对理解故事的内容做了一个铺垫。在通过教师边讲述边提问,在通过故事中一幅幅图片的展示和讨论中,孩子们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图片的观察后,能够大胆猜测出故事中的简单对话。特别是蜗牛与小动物之间交流的语句都是差不多的。在第二遍完整讲述中邀请会讲述的孩子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跟老师一起讲述。有了完整的讲述的铺开,孩子们对故事的影响更深刻和透彻,达到了活动的目标。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本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对指南的深刻认识。在环节三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中各个小动物的扮演。经过一次次的分角色表演,孩子都带着头饰特别开心,中班的孩子,他们会根据画面的线索讲述故事,并根据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带上相应的动作。为了让幼儿体验到蜗牛的爬行动作,在延伸活动是还引导幼儿人手拿羊角球,抓着球的耳朵,把它放在背上,学蜗牛爬,让孩子体验蜗牛的背着它的背壳在地上爬,体验蜗牛背壳的特征,从而萌发继续探索蜗牛的热情。

蜗牛教学反思13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我”听到一首歌谣回忆童年时观察蜗牛的事。文章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写“我”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蜗牛。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在讲这一课时,根据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这一点入手,课前,我首先布置学生观察蜗牛,画蜗牛,给蜗牛设计一个家等探究活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先介绍下自己观察、动手后对蜗牛的感受、看法,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验、交流等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在感悟课文时,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读,读出对蜗牛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情。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个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仔细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接下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理解“蜗牛是怎样在垂直平面上爬行”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反馈时,通过回顾自己爬山时的体验,从而体会出蜗牛爬行的艰难,同时也理解了“长途跋涉”这一词的含义和蜗牛不懈努力的精神。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像课文的作者那样,仔细观察它的样子、动作,看看有哪些新发现,并做好观察日记,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还是很感兴趣的,课后,有一个同学对我说:“老师,以前,我总觉得蜗牛太笨了,爬得慢吞吞的;现在,我觉得蜗牛太伟大了,我要学习它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蜗牛教学反思14

  蜗牛搬家是中班《勇敢的我》主题活动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中小蜗牛因为怕这怕那犹豫不决最后搬家没有成功。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知道小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不开心的蜗牛进行导入,蜗牛开心吗?引导幼儿关注蜗牛的表情,知道蜗牛很不开心,带着蜗牛为什么会不开心这样的问题进入故事倾听。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三个环节进行的。第一个环节是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第一段,了解蜗牛为什么搬家。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幼儿认为蜗牛住在石缝里是很舒服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没有理解“日晒之苦”这个词的意思。幼儿结合天气情况、亲身感受,能够理解“风吹”,冷,不舒服。但他们认为“日晒”,暖和,是舒服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想一想,我们观察过蜗牛,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然后再让幼儿回忆,夏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喜欢凉快的地方玩,不愿在太阳底下游戏,知道太阳晒,热,不舒服。第二个环节重点是让幼儿学说蜗牛与蜜蜂、蝴蝶、青蛙之间的对话,感知三个小动物帮助蜗牛搬家,但蜗牛都找出种种原因(害怕困难)没有搬。问题出在蜗牛与青蛙的'对话上,“天潮地滑,小土岗的斜坡爬起来很吃力。”这句话幼儿说起来很绕口,我忽视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此我降低难度,把这句话改为“下雨了,小土岗的斜坡太滑,会摔着我。”幼儿结合亲身经历,知道路滑,容易栽跟头,易理解,说起来也简单多了。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蜗牛并结合生活实际,用抛出问题进行讨论来学习,当我提问“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天气不好放弃搬家吗”,发现幼儿一下没反应过来,我立即意识到是我的问题幼儿不理解,“放弃”一词对这些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我立即调整为“如果你是小蜗牛,朋友们来帮你搬家,你搬不搬?”马上就有幼儿说:我会搬!我一定搬!不管刮风下雨我一定搬!当我问及幼儿:你平时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天气不好不上幼儿园呢?幼儿回答都说会上幼儿园,让幼儿明白蜗牛没搬成家是因为害怕困难,从而教育幼儿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难的好孩子,并萌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的较好。

蜗牛教学反思15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是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学生通过读故事,很容易弄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这节课我在探究讨论的问题设计上很有创新。这个问题包含三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

  1、蜗牛以前是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后来成为一只得意洋洋的蜗牛,最后变成在地上缓慢爬行的蜗牛,这三种形象的蜗牛,你喜欢哪一种呢?(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

  2、大家都喜欢在空中自由飞翔的蜗牛,那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让这只蜗牛再飞起来呢?

  3、假如蜗牛现在转变态度,不再骄傲自大了,他能不能再飞起来?

  我起初设计的问题是“这只会飞的蜗牛最后为什么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呢?”这个问题只能达到蜗牛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得到可悲的下场,引起人们同情的目的。倘若换成以上三个问题,却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骄傲带来的后果,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创新的层次上,一是让学生认识到蜗牛的下场是值得同情的.,这浅层次的认识;二是想办法改掉骄傲的缺点,让蜗牛再飞起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三是让学生知道只有勤学苦练,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才能不断进步,尔后出示刘翔一次次获奖的画面,再次强化学生成绩不代表未来,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从而让孩子怎样面对荣誉。这是教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新的体现,是根植学生终生受用的思想。我想,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才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创造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才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关键。如果学无思想,只认认字读读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都将成为空谈。

【蜗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蜗牛02-07

蜗牛03-18

绝句教学反思反思09-14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11-18

蜗牛的作文05-07

蜗牛作文03-29

蜗牛的作文03-27

蜗牛的秘密04-04

小蜗牛05-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