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

时间:2024-01-23 07:26:3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日阅读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1

  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最基本活动,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手段。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具有篇幅多、阅读量大的特点。古代学者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好历史是多么重要。如何学会阅读并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首先,学会阅读目录,宏观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起到索引功能,更能提示学习内容,体现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联系。有助于我们透彻地理解历史课本内容,引导我们从整体上更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结构。阅读目录时要分析章与章之间、章节之间及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可以编制出历史图示,通过阅读目录了解章节之间的关系,理清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发展线索。通过阅读目录明显发现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的专题一、专题三、专题四这三节内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当我们注意和挖掘出这些目录中蕴涵的规律,将对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起到重大帮助作用。学生如果能从目录上理解历史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目录这条捷径,那么学习历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目录的能力和意识,教学中有时特意安排学生上黑板板演目录内容。一开始学生觉得好笑,板演效果不尽理想,但慢慢地,学生就会领悟其中奥妙了,再次板演的时候效果就出奇的好了,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利用目录的这些功能。

  其次,注意阅读专题(章)的专题引言部分、学习建议和课前提示部分。

  高中历史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引言部分是一单元的“内容提要”,也是单元的“中心思想”,突出重点。学习具体内容前阅读引言,可以初步了解单元主要内容。综观引言部分可大致分为知识概要式、框架线索式、内容补充式等几种类型。阅读概要式的引言,要概括要点、分清层次。引言部分清晰展示本章要点。为学习具体课文指明了方向,如学习专题一时要注意利用学习建议:学习本专题,应当在明确中国历朝史实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古代官制的`基本知识;对重要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应当有所了解。同时,学习中可以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西方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比较。中国古代治世和盛世的成就,与政治制度的成功有关。同时,还应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消极影响。学习本专题时,可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正文和资料卡片提供的史料和数据。

  教材的正文部分(楷体字部分)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能力的主要来源,是阅读的重点内容。例如,分析中日黄海海战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明确中日交战双方的实际兵力,得出结论。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注:表格中数据根据戚俊杰主编《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一书中相关数据统计得出。

  而资料卡片则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例如,教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卡片一: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资料卡片二: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根,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礼记大传》

  通过对课本内材料的阅读,加深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做到事半功倍。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2

  1.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2.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

  ①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

  ②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

  ③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

  ④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3.探寻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现代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

  一是思维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展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进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以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数学的语言包含有通常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因此,在数学阅读常须对各种语言进行转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条理不清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条理清楚的问题,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来表述,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另外在数学阅读中也常要求在思维形式上频繁变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所有这些都要求阅读者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正是数学阅读所能培养的思维能力之一。那么,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3.1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速度快,即能对问题迅速作出反映。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持久地加以训练。

  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例题“小雪得了12朵小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小红花?”老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拿出学具摆一摆。(用小圆片表示小雪的12朵,三角形片表示小磊的8朵。)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表示花,把它们画下来,进而顺势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多次往复。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思维活动充分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越准确、越清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借助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久而久之,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时,就能自然地想到画几何图、线段图或列数量关系式等,思维的敏捷性得到了加强,阅读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

  3.2大胆质疑、合理探索、训练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判断。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去疑――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进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在阅读中感知、体验、思考,学生在交流收获后提出一系列问题:

  (1)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人们什么原因要用百分数?

  (3)百分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近百分数,学习了百分数的读写,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学生在亲自经历了这些问题的发现、探索,总结的过程,不仅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较深,而且仍享受到了研究、探索、发现的喜悦,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3纵横比较、求同存异、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地钻研思考问题,不满足表面的认识,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对于概念、性质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逐句、逐字的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让学生养成读书时动手、动眼、动脑时多种器官合成运作的习惯。另外,要与其它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这样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百日阅读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亲子阅读活动总结04-09

百日安全活动总结02-25

幼儿园阅读活动总结11-02

亲子阅读活动总结15篇05-09

名著阅读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11-20

校园百日安全活动总结11-10

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总结01-10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03-08

班级阅读总结10-23

阅读社团总结04-05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