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读《丁肇中》有感

读《丁肇中》有感

时间:2022-03-29 12:22: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丁肇中》有感范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丁肇中》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丁肇中》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丁肇中》这本书,全面地了解了丁肇中的成功之路。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回到中国后过着流亡的童年生活;进入中学阶段后发奋学习,却在高三联考时名落孙山,考不到重点大学;后来仅带一百美元随布朗教授赴美深造。在美国,丁肇中不断更换地点,与不同的教授一起学习,后来发现了J粒子,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后来又相继做了“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和反物质”等实验,为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丁肇中博士在中学时期的时候,以苏东坡《错论》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以前,凡是有大作为的人,不只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也一定有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坚定意志。这句话对丁肇中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那我们呢?我们是否有“坚忍不拔之志”呢?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取得成功。这就应了丁肇中母亲说得一句话:“无论你在哪一行工作,都要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丁肇中在赴美深造之前,曾经留下过预言书,预测自己五年后将获得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学位。但事实上,五年后丁肇中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博士了。之前他不断地在不同的学校和一些教授一起学习,并拜著名的李昂黎德曼教授为师,不断研究高能物理。丁肇中博士从理论物理转为实验物理的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丁博士能够不断的前进,他说:“要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这不正为我们前进指明了道路吗?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应改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这不等同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吗?

  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期间,丁肇中读了《量子动力学》一书,激发了他对探索新粒子的兴趣。在1966年到1974年这九年的时间里,丁肇中博士的研究小组不断奋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发现了J粒子。他在发现J粒子的时候并不急于向世界公布,而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验证。他说:“手中的一只鸟总比林里的两只鸟好。”这体现了丁博士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同时,丁博士也是一位爱国者,当他获得诺贝尔奖,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就强调了用中文讲话,这足以看出他强烈的爱国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并没有停止他在高能物理学中的脚步,继续研究,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时发现了“三喷注”现象,还使AMS——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用于揭开反物质的奥秘。生活中,有些人淡泊名利,不断前进;有人因在某一方面有了小小的成绩,就躺在证书上睡大觉。丁博士则属于前者。我们也应该不被一时的荣誉蒙蔽了心,止步不前,因为荣誉只代表过去。

  丁肇中博士的成功之路引人深思,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们要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永不止步!

  读《丁肇中》有感 篇2

  我并不喜欢看传记,但这个暑假无意碰到的一本《丁肇中传》却令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之前我对丁肇中就有些了解,他发现了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是继杨振宁与李政道之后的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传》讲述了他在科学道路上不断追求,遭受挫折后永不放弃,最终取得科学桂冠的故事。看完之后,我不禁被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所打动。我认为他的成功有这样几个方面:家人的支持,自身对物理的兴趣,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以及不畏挫折的勇气。

  丁肇中的父母都在密歇根大学学习过,并一心报效祖国,为教育而奔波。丁肇中就是在这样积极的家庭中成长,接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熏陶。后来他遇到了爱人露易丝,并一同在科学的道路上拼搏。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决定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家庭氛围的好坏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成功需要他人的支持,因为它们往往是精神上的动力,能让你坚信自我,不断超越。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丁肇中从小就对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每道题都追根究底,很有恒心与毅力。他曾说过:“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于是他对于时间从不舍得有一点点的'浪费,将尽可能多的时间都用于他所喜爱的物理学上。我们可以学习他的做法,让兴趣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难学的功课,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兴趣,有了兴趣,那些看似无聊的题便能变得更加轻松,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对每一个实验数据都反复论证,最后才写上报告。这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实属难得,足以见得他作为一个科学家拥有的良好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这样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习,那我们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更大一步。

  这本书的文字温暖而细腻,令我感触颇深。丁肇中先生当时的学习环境比我们要艰辛许多,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获得了成功,对于拥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我们,又怎能整天无所事事,不努力用功呢?对待学习,我们要专心,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每一个重点,我们都不能放过。我们要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如果我们能如丁肇中先生这般努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多彩。

  读《丁肇中》有感 篇3

  暑假中,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之一《丁肇中传》。原先我只知道丁肇中爷爷是一位华裔科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他一无所知,在认真阅读了这本传记后,使我对丁肇中爷爷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丁肇中爷爷的一生富有传奇的色彩。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发现了J粒子而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同时他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没有过人的智商,只是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坚定执着的信念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才获得成功的。这也足以说明了丁肇中爷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从这本传记中领悟到一个人取得成功的秘诀。

  一、珍惜时间是成功的基础

  丁肇中爷爷有一句名言:“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爷爷在中学阶段很少看电影,他认为看电影不仅浪费金钱,而且浪费时间。尤其是时间,更是浪费不起!中学时代,他尽量利用时间,狠下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外求学时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宿舍,他都像一只上满了发条的钟,不停地运转着,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十年才能跨越的历程——三年拿下了两个学位,两年完成博士学位。就连在生病住院时也在思索寻找新粒子的实验计划。其实古今中外,每一位有成就的人,无不是珍惜时间的人。这个道理其实我也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就是做不到。回到家我忍不住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机开始追起那些泡沫剧,时间不知不觉就从眼前飞逝了;有时忍不住拿起手机玩起游戏,时间又不知不觉从手指间滑过;每逢周末或假期,我都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肯起床,时间又从枕边悄悄溜走了。如果我能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用来学习,我的知识面定能拓宽很多,成绩定然也能提高不少。在时间面前,自控是多么重要啊!接下来我即将进入初中的冲刺阶段——初三了,我要向丁爷爷一样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才不会在接下来的升学考试中被淘汰。

  二、明确的目标和矢志不渝的钻研精神是成功的保障

  丁爷爷在成功进入大学求学一年后,他就将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定在了物理这门学科上,他先是计划转学,后偶有机会去美国留学。他牢记母亲的教诲:“不管做了什么,一定要努力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在美国读大学时,他这样想:我能不能缩短大学的进程呢?他在心中编织了一个梦想,于是他就一直追寻这个梦想。他搬掉了一块块拦路石,填平了阻挡步伐的沟壑,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进,并最终实现了梦想!

  1966年,他在写给父亲的家信中说:“未来十年将会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这个目标是物理高峰上的那颗闪亮的明珠,为了摘得这颗明珠,他几乎不眠不休地工作,制定实验计划,日夜奋战在实验室中,放弃了天伦之乐。这其中一次次的奋战,一次次的失败,也受到了同行们的不满与指责。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分析总结,不断地改进设备,修改实验计划……丁肇中就这样知难而上,终于把明珠摘下来了!

  读到这里,我有些羞愧难当。在数学与物理学习中,我常常遇到难题,思考片刻仍做不出来,我就使用手机上的作业帮软件一扫,答案便出来了。这使自己养成了一个依赖习惯,只要题目稍有难度,我就不肯深入思考,长此以往缺乏一种深度思考,也就导致自己的学习潜能不能挖掘出来。到了考试时遇到了难题,因为没有手机,也只能束手无策,选择放弃。所以考试总得不到高分,导致了学习成绩平平。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今后一定不能再这样了,为了心中的理想迎难而上,绝不轻言放弃。

  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成功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奖,已经获得诺贝奖的丁爷爷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已经成功了,可是丁爷爷对各种接踵而来的荣誉和赞扬似乎不感兴趣,获奖后没有止步,他继续向未知领域一次又一次地进攻。他关注的是现代科学的进展,他把目光瞄向高能物理、天体物理学和生物科学,他要不断地向自然界进击,去攻占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丁爷爷带领他的实验小组成员们夜以继日的实验、采集数据,计算结果,好消息也一个接一个地传来。科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丁爷爷立志跨越这条路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在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上刻下了自己的标记,永不停止的脚步是丁爷爷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的动力。丁爷爷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他心里系挂着祖国,他非常关心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也身体力行地对中国年轻的科技人员进行培养,选拔了不少中国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到他的实验小组工作。

  想想我自己,在学习中一时取得一点进步或少许成绩的时候就有点飘飘然了,殊不知当我停留在原地踏步不前的时候,别人已经奋勇直追了,这时候的窝就又落在别人的后面了。丁爷爷的这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只有永不停歇地不断进取,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最终摘得累累的硕果。

  另外,丁肇中爷爷在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坚持用汉语发表自己的演讲,这表明了他始终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折射出他那份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也足以让我感动。

  在丁肇中爷爷一生的故事中,还有许多令我感触与学习的地方,从他的故事中,我领略到了成功的秘诀,不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而是要坐得住板凳,对未来的目标要脚踏实地地追求!

  【拓展内容】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确定三代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发现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电子,这些正电子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碰撞所产生的。

  丁肇中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人物经历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父亲丁观海、母亲王隽英皆任教于大学,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母回国。由于中国那时处于战乱时期,丁肇中12岁之前并未接受传统教育。

  1943年到1945年,丁肇中曾在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磁器口小学)读书。

  1948年,丁肇中随其父母去台湾,就读于丰原大同小学,后就读于台北市成功中学,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就读。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的台湾省立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1956年9月,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三年后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6年,测量电子的半径,丁肇中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相符合。

  1967年,受邀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0年,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5年,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同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里克特(BurtonRichter,1931—)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伯利基麻省理工学院的丁肇中(SamuelC.C.Ting,1936—),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一种新型的重的基本粒子中所作的先驱性工作。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在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

  1978年1月,中国10位物理学家到汉堡,参加了Mark-J实验的国际合作。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外,还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汉堡)工作。

  1991年,丁肇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了题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演讲,这篇演讲稿被录入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STS-91),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

  2011年5月,丁肇中主持建造的第二台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STS-134),开始了它在国际空间站的使命-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2013年4月3日下午五点(日内瓦时间),丁肇中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未知之源,可能是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2017年AMS在太空中已经收集到超过1000亿宇宙射线事件,AMS的结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才培养

  1983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6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欧洲核子中心做的L3实验,这是用的是一个周长27公里的加速器,1000亿电子伏特正电子与1000亿负电子对撞。它瞬间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4000亿倍,也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00亿分之一秒时的温度。实验仪器使用的磁铁是1万吨,探测器包括300吨铀,均来自苏联。这是首次由美国、苏联、中国、欧洲等19个国家600名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合作。中国政府非常支持L3实验,提供了很大帮助,包括一台非常先进的计算机,同时还在上海硅酸盐工厂生产BGO晶体。L3实验共发表了约300篇文章,有约300人因这一研究工程而获博士学位。

  社会任职

  1977年起,任麻省理工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

  2003年4月18日担任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12年12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

  2013年3月9日,受聘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特别顾问。

  2014年10月18日,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2015年9月24日,受聘为四川大学名誉教授。

  2019年11月10日,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成立,丁肇中受聘为名誉院长。

  人物轶事

  2018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科技馆要把祖籍日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科学生涯中6个著名实验模型做出来展示,其中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制作难度系数最大。为此,科技馆不惜重金邀请顶级设计师打造模型。当设计师汇报方案时,丁肇中把自己的座位移到离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皱起眉头,盯紧演示中的每一处细节。3个小时里,这位82岁老人质疑、纠错,再质疑、再纠错,气氛搞得像一场考试。两次汇报会,丁肇中共为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设计方案纠错42处。

【读《丁肇中》有感】相关文章:

读《过零丁洋》有感09-01

小豆丁作文05-11

丁立梅读后感04-03

过零丁洋读后感09-20

《阿垃丁神灯》读后感09-19

《过零丁洋》读后感03-16

过零丁洋读后感范文03-16

《过零丁洋》说课稿12-17

《过零丁洋》原文及赏析12-0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