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时间:2023-12-29 11:00: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命的心流》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1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就是每读一章都会有新的感受,开始有很多东西都了解得不深,只有不断重复地看以及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来。我觉得《生命的心流》整本书的根本在于人们在纷繁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状态去找到生活的真谛;通过创造更多的“心流体验”,享受生活乐趣,提升身心的品质。书看完后收益不少,所谓生命的心流,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就是“毫不费力的生活”的诀窍。所谓毫不费力,是相较于辛苦工作、聪明工作,到最后轻易工作的境界—一怎么样用最少的时间跟精力去得到最大可能的成果,这就是精髓所在。

  驹每个人而言,美好的生活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拒绝需求的诱惑,自我便会变成朋友,帮手及建立充实人生的基石。人若无自我,便无法前进。大多数人都只在不如意时才会反省自己,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在眼前的焦虑与痛苦回忆的交互影响下,便会越发自觉悲惨。要想冲出

  这种循环的方法就是养成在斗志昂扬、对生活尚感满意时才反省人生的习惯。但更好的办法是将精力投注在自我间接相关的目标或人际关系上。一旦体验到复杂互动中的心流,体验到具体且客观的'回馈,我们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对自己产生正面的看法。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你必须做、却又不乐意做的,有些事是躲也躲不掉的,就算你才高八斗,你也依然非做不可。因此,你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百般不愿、牢騷满腹的做;一是心甘情愿的做,后者显然在感受上较为正面。就算最令人瞧不起的工作,你也可以设立目标。年复一年,我们的经验都循着生理与文化的脚本演出,唯一可以掌握人生的方法,就是学会让精力与意图同步,将精神能量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另外一扇窗户又被开启了。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2

  如何获得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主题换谁写都很难把控吧。尤其还要写的学术又生动。于是作者排布了这样的思路: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心流,什么是感受,工作和休闲,人际交往,生活品质,个人性格和自我悦纳。

  最后你可以发现,每个话题都很大!作者前言不搭后语的乱说了一气,只是想说明白一点:人生可以擅长某些事并在这些事上获得专注,从而感知一种平淡的幸福。但是他居然花了一百七十多页才说完,内容散乱、枯燥乏味令人咂舌。

  当然,你也可以觉得里面有一条关于搭建生命心流的主线贯穿其中,告诉了我们获得一种叫做“心流”的状态,大概就可以获得美好生活,以及告诉了我们心流的形成、培养,发展心流对人生的影响,与我们生活感受的关系。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认真,但我确实同时获得了这两种感受:客观学术,杂乱没有骨架。

  哪怕我认真看了目录,知道了本书的核心,也仍然觉得行文太散没有压住自己想讨论的话题。节奏凌乱没有能让读者有很好的阅读体验。

  当然,不排除一种情况:作者有意不想把节奏做的很好、章节之间的关联做的很强,从而降低阅读体验来剔除一部分阅读、思考能力差的读者。

  我只是一个刚刚过了及格线的读者吧,勉强把这本书在两小时的时间里看完了。(别的.书大概都是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能支撑下来这份耐心的,大概是:

  一 我确实很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甚至有些话我觉得就是自己说出来的,被他早发现几年先说了。

  二行文散乱不注重关联,尝试涵盖巨大主题又想写的很学术,学术之余还希望能通过增添点小故事降低枯燥的阅读感,这种做法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啊。看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写作能力堪忧的自己。所以怎么也要耐着性子看下去。

  文字本身还是金句连篇的。我又摘抄了不少。可能之前对这本书期待太高了,感觉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幻——至少他说的内容让我觉得,只是在不停印证我自己脑中已有的想法罢了。

【《生命的心流》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流读后感03-09

寒 流作文03-07

生命心语句子(精选40句)07-20

生命心语句子(精选100句)09-07

永流的清泉作文03-28

流纹石作文08-30

泥石流的作文01-27

意识流作文02-11

流纹石作文05-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