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文学>日记> 我的日记

我的日记

时间:2024-02-17 07:15:31 日记 我要投稿

我的日记集合[4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日记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日记集合[4篇]

我的日记 篇1

  转眼当海军已经七年了。先是在舰艇上当战士,然后到院校学习。几年之间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是当海军为渔民去拉纤的经历,倒是让我终身难忘的。

  20xx年7月,我从武汉的一所军校毕业,分配到远离大陆的东福山观通站当兵锻炼。8月初,“爱莎”台风袭击浙江沿海,大有正面登陆舟山之势。部队接到防台通知后马上就行动起来,这时也接到了山下的求助电话,说是这次台风比较大,希望部队能帮助一下。

  岛上居民按户口上的记录上有500多人,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已经在沈家门买房定居了,岛上常住居民也不过只有100人左右,而且也仅限于7到10月这四个月份。拉纤是重体力活,这里青壮年缺少,自然而然的需要我们部队去帮忙。接到求助的电话后,部队马上就派不值班的人员去山下帮助。

  下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极为阴沉,海面早已掀起很大的波浪,波浪凶猛地拍打着防波堤。渔民们早已将小船拉上了码头,但是这次台风太大了,要把小船拉到码头附近的仓库里才安全。沿坡而上要有一百多米远,坡面上涂上了黄油。码头边的'石子路面上隔2米便放一块木板,木板上也涂了黄油。大家很自觉地和渔民按大小个排列,前拉后推一齐用力,一齐使劲向前冲,把一艘艘的渔船拉到了仓库里面。拉纤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却是十分的累人,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渔民们的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在整个拉纤过程中,无论是官还是兵,大家都很卖力,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记者采访记录,没有行政命令,没有人提口号,一切都是自觉的行动,拉完后渔民们的感激之情更是难以表达。后来台风就是在浙江沿海登陆的,但是渔民们没有任何损失。我们一起拉纤的战友,虽然当的是海军,但是大多数人连军舰都没有登上过。帮助渔民拉纤的行动不也正和军舰巡海的目的相同吗?没有多少海军会有这样的拉纤经历,能帮助渔民拉纤也是一种幸运。

  一次拉纤,终身难忘。

我的日记 篇2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了姥姥家,吃完午饭我们一起去邻居家的大院子玩,里面有很多羊和可爱的兔子。

  我和姐姐一起喂了羊。羊有三个颜色呢,土黄色,白色和黑色。羊吃得可高兴了,个个都很强壮,因为它们好几只同时挤过来抢我手中的草时,我能感受到它们很有力气,而且它们吃草的声音真好听!可是羊的眼睛很奇怪,不象人的眼睛里黑眼球是圆的,羊的眼睛是金黄色,中间横着一条窄窄的黑线。

  喂完羊我和姐姐又喂了兔子。兔子爱吃干的胡萝卜樱子。兔子的颜色有很多,白得象雪,黑的'象亮黑的绸缎,真漂亮!还有几只是狸色的兔子呢。兔子的三瓣嘴吃起东西来可好玩了,我还用手摸了摸小兔子的毛呢,软软的,暖暖的,滑滑的,就象妈妈衣服上的毛领子。

  今天我过得好开心呀!

我的日记 篇3

  小时候体弱多病,记得八岁那年,因当时医疗设施落后,稍重一点的病都要赶往几公里外的小镇上去看。每次都是父亲背着我沿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一步一步向镇上的医院走去,我伏在父亲的背上,每一次颠簸都使弱小的心灵深深地震颤,何时才能使身体好起来,不再让父亲那宽厚的背脊上汗水涔涔,憔悴的脸庞上少些忧愁和哀伤。

  外公的探望从此让我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当时外公看我形体单薄,不时生病,便讲了当年为财主看家护院练就的一身武艺,既提升了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威望又强壮了自己的身体。于是建议我跟他练洪门拳。父亲是勉强答应的。我知道他是不忍心让我吃那些苦,更担心我的体质能否适应那些严格的训练。

  大凡练武对基本功的要求甚严,扎马步、冲拳、踢腿、后弯腰等,几天下来我就感觉吃不消了。于是傍晚就悄悄地对母亲说不想练了,谁知母亲告知外公后,外公则大发雷霆,狠狠训了我一顿。说来也怪,三个月后我的身体渐渐强壮了起来,也会舞弄几套拳脚,到医院看病也就很少了。

  十三岁那年我进入了当地的一所中学。那年国庆节,学校举办大型联欢晚会,听说县里领导也要来参加,学校领导很重视,要求各班级把最拿手的节目献上来;但节目形式可多样化,唱歌、朗诵、舞蹈、杂技、武术都行。当时我的武术在学校已小有名气,于是他们公推我上台进行拳术表演。因为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激动又忐忑不安,稀里糊涂地打了一套洪门拳,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下舞台。晚会结束后县体委的领导走到我面前握住我的手说:“小家伙,好样的,以后省里选拔体育人才我第一个推荐你。”当时,我的心里充满着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公年事已高,不能经常指导我练武了,但他讲的话我已牢牢地刻在了心间:“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更加自觉刻苦地练功。忽然有一天我感觉后脑勺有灼痛感,在父亲好友的推介下,到县里找一位会气功推拿的老中医,他问诊把脉后对我说:“你是练功时没有注意气息的调理,导致气血逆行,气息偏差所致的,用针灸扎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就这样,在医疗期间我就拜他为师了。我的这位老师叫朱中峰,懂两仪、善八卦拳,练了两年后我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省体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毕业后留在合肥从事武术的教学工作,1995年春节回家时,当地乡亲都要求我留在本地办一个武馆,以便他们的子女都能学武术。经过各级领导同意后,武馆正式挂牌,开业那天,省、地各级领导都发来了贺电,并派武术表演队前来助兴。一时间我的武馆名声大噪,前来习武的农家子弟不下三百人。

  1996年元月份,接省体委通知,5月份国家体育总局在广东湛江要举办全国传统武术散打擂台赛,希望我能参加。春节刚过,我打点行装,去省城合肥接受强化训练。训练是残酷的,每当我累得趴下来的时候,父母这些年含辛茹苦、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激励着我更加刻苦、意念中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拿好名次,以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在擂台赛上我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获得了亚军,面对鲜花和掌声,我的眼睛湿润了……。虽然比赛的结果令人欣慰,但由于长时间在外地训练,武馆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陆续出现诸如住宿、接待、学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是东奔西跑,忙得筋疲力尽,结果导致顾此失彼,矛盾渐多。为此,1998年春节我当机立断将武馆交给别人经营。当时有一个朋友从广州打来电话说,广州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商机无限,邀我去广州共谋发展大业。于是我在家乡把一切移交手续办妥后,在5月份的一天打点行装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谁知这是一个骗局,他们是传销组织,不久就被公安部门查处了。约我来广州的那个朋友也不见了。静下来后我在思考着:如果此时回家乡,我的颜面何在?既然来到广州,凭借自己的武术根底,再苦我也要坚持闯出一番事业来。

  广州是一个人才济济,生活节奏很快的大都市,也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我得想个办法,先找个工作为今后谋求发展打点基础。于是我给省体校的一些教练打电话,以求他们的帮助。其中一位教练提示我,广东陆丰地区有个老总想和北京武术院合作,创办分院,需要教练,可以前去一试。我连夜赶赴陆丰,老总看了我的相关资料后,让我演绎了一套武术动作,当即聘请我为该院的武术教练。事后,我才知道这位老总也是习武出身,自幼拜南少林的高僧学过罗汉拳,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可在此边教边学,不断提升自己。”

  幸运的是,分院请来了李连杰的大师兄郭燕京教授,他是武术散打方面的专家,在武术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写过专著、拍过电影。他的广州之行引起了当地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并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作为学院的一名教练,我有幸跟他有了亲密的接触;在征得他的同意后,便拜在他的门下做了一名虔诚的弟子。郭教授从武术散打到太极拳都做了系统的介绍,为此我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记得在广州,20xx年的五一节,我想乘火车回家一趟,因为正值旅游黄金周,火车票非常紧张,望着购票的人群排着长龙,我犯了愁。这时有一位粗壮的汉子走到跟前,悄悄说他有高价座位票,等我把钱付掉,却是一张无座票,当时我便和他理论起来。他却凶凶地说:“你今天要也得要,不要就揍你。”这时围上来5个年轻人,就要动手打我,我被迫出手,三拳两脚就打趴了2个人,他们看到这阵势,便抱头鼠窜,一溜烟不见了踪影。回过神来,我尝到了习武的好处。

  20xx年,在黄山工作多年的弟弟打来电话,邀我过来发展。说黄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徽文化气息很浓,这里崇文尚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汪华、胡宗宪、方腊等英雄豪杰,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除暴安良,匡扶正义,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评价。于是我来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徽州大地。

  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我培训了一大批习武的学员,同时在一家企业的保安部从事培训和管理工作。我的心愿是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为弘扬中华武术、传承徽州文化做出贡献。

我的日记 篇4

  我最喜欢玩我的世界,也喜欢看别人的'视频!

  有一次,我拿起爸爸的手机玩我的世界,玩到一半,妈妈发现我在玩手机,责怪爸爸说:“你以后别把手机给孩子。”我很伤心,就跑到二楼去写作业。不一会儿,作业写完了,我又跑去玩我的世界,不料,正被妈妈抓着,被“竹丝炒肉”了一顿,我并不灰心,就去找平板电脑看视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就称自己“找东西大王”,我偷偷摸摸地走去二楼看。过了很久,妈妈不知不觉地走到我后面,又被“竹丝炒肉”一顿。

  这就是爱玩我的世界的下场,嘘!妈妈来了,我得赶紧关掉,拜拜!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