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古诗词>诗经>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最新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最新教案

时间:2024-01-07 07:23:30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最新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最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最新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最新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

  ⑵、借助本诗,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

  ⑶、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人物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2、难点:探究诗歌主旨的多义性。

  三、教学过程:

  一、渲染情境,导入课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长满芦苇的河畔,发生了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位男子面对伊人唱出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二、初读课文,唤醒情感

  1、师深情朗读第一节。

  2、 自由、放声朗读。再请三位同学每人朗读一节。

  3、 同学们,听完朗读,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一样的地方,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生:三节诗歌结构都非常相似。

  师:是的,这是诗经的一大特点,称为重章叠句。大家来齐读一下,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魅力。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下面我们来细读诗歌,走进这首诗,走进这副画,你依稀看到 ?

  片段一:生:有位恋人在芦苇丛中对情人深情的吟唱。

  师追问:这是什么样的一片芦苇丛。生:茂盛的。师再追问;是诗中哪个词告诉你这么多的?生:诗中的“苍苍”。

  生读,出示:A 、蒹葭苍苍

  B 、蒹葭苍——苍——

  再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呢?苍什么意思?怎么读?生多次试读。

  师:这是一副苍茫的凄美的画面。如果改为蒹葭苍盛,你觉得怎么样?

  生读,回答:这样就没有韵味了。

  师:说的很好,有韵味。像苍苍这样重复的词我们称之为叠字。蒹葭这样声母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双声叠字。类似的还有:

  学生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齐读,感受韵味。

  片段二:师:这位美丽的女子在哪里?

  生:在河的对岸。

  师:还可能在哪里?生:在心中。

  师:在河的对岸,有一段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你还依稀看到什么?

  生:

  2、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一副属于自己的画面,但它们都是朦胧的、凄美的,当置身其中,我们还会听到很多声音。请再次细读全诗,以“我仿佛听见了_____”句式,说说你都听见了什么。

  片段三1:生:水流的声音。

  师:很好,你直接走进了诗歌的心中。诗中哪儿能听出来呢?

  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这个伊人在哪里?生:在水之一方。

  师追问:虽然在河的对岸,伊人是否真的在。生齐答:在!

  师:是的,诗人坚信伊人一定在,尽管有一定的距离。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应该是高兴、幸福、满怀憧憬的。

  这种憧憬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生读,体会这种幸福感和无限憧憬。师:在朗读中那个字可以体现?生:“在”。师:所以在读时“在”要拖音。

  屏幕出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假如要加个感叹词,应该加什么?生答:“啊”。

  出示:所谓伊人, 啊 !在水一方。

  这个“啊”不能响亮的读,为什么呢?生:这种憧憬是放在心中的。师:你最懂主人公的心了。一起读,读出这种默默地欣喜、憧憬、幸福。

  把“啊”的情感都放在“在”个。

  男生读,全班和。屏幕出示:

  男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齐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读的真好,再看。

  片段三2:屏幕出示: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师:主人公什么心情?

  生:焦急,看到却不能到达。

  师:哪个字体现了这种情感?生:“宛”。

  师:读出主人公心中淡淡的惆怅。个读,齐读。

  如果加个感叹词,应加

  溯游从之, 唉 !宛在水中央。

  师:我们不能篡改诗歌,所以应该把“唉”的情感加在“宛”上。

  女生读,全班和。屏幕出示:

  女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齐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

  片段三3:师:在这首诗中,除了有流水的声音,有没有划水的声音。从哪个词语看出?

  生:“溯游、溯洄”

  师:这种划船是轻松的还是艰辛的?

  生:艰辛的。

  师:这种艰辛还能体现在哪儿?

  生:“阻、长”读出“艰辛”。

  生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齐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这是一首有声有色的画面,更是一副有温度的画面。请以“我真切感受到了句式,说说你的感受。

  片段四:生:我感受到主人公真挚的真情。

  师追问:你从什么地方读出真挚的真情?

  生: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看出主人公奋力向前,不停追寻。

  师再追问:奋力向前,追寻了多少次?

  生:“两次”、“三次”、“六次”

  师:其实既不是两次、三次,也不是六次,而是无数次,只要生命不息,追寻就不止。我们读到什么精神?

  生:执着

  师:是啊,正是主人公的执着 成就了他的经典。让我们站起来起读这首诗歌表达对他的敬意吧!

  学生起立,师读第一节,学生齐读后二节。

  四、走出课文,探究主旨

  1、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

  生:寻梦、看到摸不到的东西、幸福、寄托、最美好的东西。

  师:是的,就像一则广告中所写: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心情。

  2、师赠言共勉:在追寻的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着美好,也许这种追寻最终不能实现,但路上的风景和希望足以温暖我们无悔的青春——”

  五、设计作业,巩固所学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最新教案2

  教学目的

  1、掌握《诗经》的基本情况。

  2、分析《关雎》的内涵。

  3、掌握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4、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一.教学重难点

  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体会诗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 入【5分钟】

  有一条河,缓缓流淌了三千年,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清风,每一丝香甜,都被完整的珍藏。岁月的风尘无法将之淹灭,时光的足音无法将之覆盖,所有的细节汇聚成一个个富有灵性的文字,轻轻跳跃这条河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诗经》 !

  《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鼻祖,孔子论诗,必从《诗经》开始,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能让人“温柔敦厚”。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让我们带着仰慕之情去聆听那经历了三千年之久却依然鲜活美好的吟唱!

  二.深入学习【90分钟】

  (一)、走近《关雎》——仰视:关于《诗经》(30分钟)

  1、《诗经》的基本情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个世纪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

  《诗经》的形成与修订,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形成;汉代学者认为经过孔子删订而成(如司马迁就采取这种说法)

  2、《诗经》的影响

  民歌中表现出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它推动诗人、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是把文学作为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如:唐朝的古文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走进《关雎》——透视(50分钟)

  1.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几幅画面。

  (1)、配乐读,体会诗歌音韵美感。

  (2)、同学全体朗读,用声音传递出诗歌的美感和韵味。

  关雎和鸣图——以物喻人,烘托气氛。

  少女采荇图——窈窕淑女,一见倾心。

  长夜难眠图——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尽兴狂欢图——求之既得,琴瑟和谐。

  2.解读诗歌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3. 品味,欣赏诗歌,赏析美点。

  (1)、语言美

  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重复歌咏。这样反复咏唱,增强了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

  (2)、人物美。

  采荇菜的少女勤劳能干,心灵手巧;文中的“君子”——年轻人对爱情非常执著,他爱慕、追求美丽的采荇女,求之不得时,日思夜想,辗转难眠,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3)、情感美

  君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和爱慕之情,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来;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一定是焦虑、苦闷、失望的,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可以看出来;情极生幻,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此刻,君子的内心一定会满溢着陶醉和

  幸福之情,“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为证。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生动细腻、健康明朗、质朴直率的。

  (4)、意境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写了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听着大家深情的朗诵,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雎鸠鸟在沙洲鸣叫,我们仿佛又看见了采荇女在河边忙碌,我们仿佛又感受到了男主人公无尽的思念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景或一处细节,将其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或几行意韵悠远的小诗,拟个题目,甚至可以配上曲子!

  (三)、走进历史——回顾:鉴赏评析(10分钟)

  1、后妃之德

  《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2、孔子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我们又似乎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条河,那一片洲,依然是河水清清,草色油油。三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明,《关雎》只是其中一扇小窗口,还有许多扇窗等着我们去开启,我们当寤寐求之,我们当琴瑟友之!虔诚的破译祖先文字的原码,执著的探寻民族文化的源头,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我们当永不止步!

  三、总结【3分钟】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孔子也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吟诵这优美文字,传唱这古老歌谣,我相信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四、作 业【2分钟】

  背诵本诗。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