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子部>道家>道德经>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赏析

时间:2022-03-02 13:11:37 道德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赏析1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则,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宁的意思。

  3、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4、既:尽的意思。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引语】

  这一章,述说了“道”的作用和影响,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论“道”的重复,而是隐寓着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们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因而可以这样说,本章实为“道”的颂歌。在《道德经》中,“道”已经被多次论及,但从来没有重复,而是层层深入、逐渐展开,使人切实感受“道”的伟大力量。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评析】

  “乐与饵”指流行的仁义礼法之治,“过客”指一般的执政者,但还不是指最高统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统治集团纵情声色,不理政事,这是在春秋末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他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他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道德经》赏析2

  前几天,陕北书法家崔殿龙先生,送我一幅行草书作,内容是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我没事时就反复玩味咀嚼。

  他的书作,让我联想到了老子的《道德经》。于是,我的思维在《道德经》和他的书作中穿梭。

  《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还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书法家总是善于在”空白“等”无“中,蕴含一种”有“,以”无“来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主观意念和个性情感。比如崔殿龙的这幅书作,”结“字留白于上,而这上疏下密有沉稳感;”飛“字留白于下,而这上密下疏有飘逸感;”“相”字留白于右,“此”字留白于左,这左密右疏或左疏右密有轻灵感;“佳”字留白于中,这中疏外密有平静感;“無”字留白于外(左右),这外疏内密有精神感,这正是书法家结字的艺术趣味。倘若整幅作品能凸显某种疏密,就会形成主题性审美情趣。

  《道德经》中还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陶渊明的这首《饮酒》诗,意境宁静淡泊,作者为了从书法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点,也以行与行之间的大空白来凸显,在这“无形”中让我们感悟到了陶渊明的心灵世界,联想到陶渊明的生活之象,揣摩到陶渊明的诗歌情趣,真可谓“大象无形”。这实在是体现了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首禅诗——审美三重境界:白鹭立雪,愚者看鹭,聪者赏雪,智者见白。

  在书法作品中,那文字就是“鹭”,那空白就是“雪”,普通人只看到了“鹭”,有一定书法修养的看到了“鹭”与“雪”的联系,当书法造诣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看到“雪”这无中蕴含的有,看到这看似苍白的无中蕴含的多姿多彩,看到这似乎冷冰冰的无中蕴含的人间性情。从创作来看也是这样,创作只注意到文字是一个低层次,倘若注意到文字与空白的联系,就进入到中层次,进一步想到了以空白来传情达意就是高层次了。

  从我和崔殿龙先生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他对书法中的对立因素,有深刻的把握。《道德经》中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他创作中,用笔结字,确实也是将欲收,必先放;将欲弱,必先强;以此跌宕起伏,形成变化与节奏。对立的因素,总是有依存、促成、凸显和呼应等价值。《道德经》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还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比如,作者为了突出”远“字的自由、悠远的形式意味,前面的”心“字紧收,并取横势,因此当”远“字取纵势,中宫紧结上下疏放,自有一种辽阔、逍遥和宁静感,拓展了诗词的意境。

  老子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里可以体味到书法对立因素的两种现象,一是对立因素的表里共存现象,一是对立因素的互相制约现象。以崔殿龙先生的这幅作品来说,有好些横笔以曲之柔,来表现直之刚,筋骨就寓于柔曲之中,所谓大刚若柔。他的这幅作品,整体来看,布白疏朗平静,但过疏也易有松散感,因此落款处小而字密,有以密胜疏的意味。有人以为这落款局促茂密是败笔,谁知却又妙用。记得网络上启功的一则小故事:有一次,启功先生为别人题字后,照例是落款、用章,不料钤印后大家发现印章用颠倒了,旁观者自然一个个感到很是惋惜,但也不便请先生重写一幅,只好自言自语到:“没关系,没关系。”先生却笑而不答,又拈起笔在钤印旁补上一行小字:“小印颠倒,盖表对主人倾倒之意也。”大家一看,凝重的脸色又都洋溢出笑容。

  你看别人以为是失误处,造诣高深的书法家往往有深意。

  大家都应该熟知这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一”是混沌的太极,是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则,也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联系的,你从太极图也可以看到这种寓意;“二“是两仪的阴阳,“三”是天地人。书法的一切对立因素不过就是阴阳,而一般人并不注意这“三”。这“三”天地人,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人”是说个性,“地”是说社会性,“天”是说自然性。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是具有个性的,比如楷书四大家颜欧柳赵,正是各具艺术特色,才能高耸于书坛;同时也一定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只有书法家自己以为美的书法作品,不能被社会所感受到,那么自然不具有社会美和社会价值;而这种美能具有“道法自然”的层次,则具有艺术的永恒性。朱熹说:“道是统名,理是细目。”“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条理界瓣。”还说“理是有条瓣逐一路子。以各有条,谓之理;人所共由,谓之道。”这自然不同于老子所说的“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且“道”在阴阳之上的,因此以《道德经》来看,我总感到老子所说的“无”是道,“一、二”是理,“三”是情,我们的书法应当合道、合理也合情。老子的“道”,正有万事万物的必经之路的意思;而“德”,左边的“彳”是“行”的省略,是一个象形的十字路口,右边是眉目与心,表明在十字路口认真观察,仔细琢磨,选好道路而前行。因此顺从着“道”,按照“道”来去做,就是“德”,人生是这样,艺术也是这样。

  难怪老子一再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这些都和“无”相关,都是谈“道”,也许宇宙的本质就是“无”。书法中,不用万物的形象却可以表现万物的形象,不以人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却可以展现人的思想性情,不正是对“无”的艺术理解吗?书法不就是一些抽象的线条吗?却表现了形象的人、社会与人。这是一种含蓄的“无”,这是一种半藏半露的“无”。崔殿龙先生的这幅书法作品,那些线条入笔质朴,行笔质朴,收笔也质朴,就让我们联想到了那远离灯红酒绿喧闹繁华的生活环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也让我们联想到了他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这虽说“视而不见”,却可思而得之;这“无为之益”,应当以艺术的眼光来“以观其妙”。

  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道”以自然为法度,那么这些自然的法度,又怎样的影响书法呢?比如,自然的对称现象——书法中直行轴的对称,给人以平静感;比如草原深绿浅绿变化不大的节奏感——书法中墨色的邻近节奏,给人的平和感;比如自然万物的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书法中笔画的多变而又是和谐的抽象的线条语言。这些崔殿龙先生从书法的主题性情趣出发,一一做到了。

  我的这些想法是否正确呢?边观赏,边思索,到这儿我真该谢谢崔殿龙先生了。

《道德经》赏析3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4、和光同尘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5、天地不仁

  【解释】: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6、天长地久

  【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自】: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7、上善若水

  【解释】: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金玉满堂

  【解释】: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9、功成身退

  【解释】: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出自】: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0、目迷五色

  【解释】: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11、宠辱若惊

  【解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2、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13、听而不闻

  【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14、涣然冰释

  【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15、虚怀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6、绝圣弃智

  【解释】: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出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17、少私寡欲

  【解释】:减少私欲之意。

  【出自】: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相差无几

  【解释】: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自】: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登春台

  【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自】: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20、飘风骤雨

  【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自】: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余食赘行

  【解释】: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22、天大地大

  【解释】:形容极大。

  【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自】: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知白守黑

  【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

  【出自】: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5、去甚去泰

  【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6、天道好还

  【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7、佳兵不祥

  【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自】: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知止不殆

  【解释】: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自】: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

  29、自知之明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淡而无味

  【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

  31、将夺固与

  【解释】: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自】: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2、无中生有

  【解释】: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出自】: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若存若亡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4、大器晚成

  【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大音希声

  【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6、知足不辱

  【解释】: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7、大巧若拙

  【解释】: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

  【出自】: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8、知足常乐

  【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出自】: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9、出生入死

  【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自】: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0、祸福相依

  【解释】:是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自】: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42、以德报怨

  【解释】: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3、轻诺寡信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自】: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慎终如始

  【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自】: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6、俭故能广

  【解释】: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方可广博,俭,同“简”。

  【出自】: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7、寸进尺退

  【解释】: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48、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4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释】: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出自】: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0、小国寡民

  【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1、鸡犬相闻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2、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赏析】相关文章:

道德经的心得03-20

解读道德经心得07-20

道德经的心得13篇03-20

道德经的心得15篇08-07

道德经的心得(15篇)08-07

道德经读后心得03-20

道德经阅读心得体会04-05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03-30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04-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