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志怪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6-16 12:03:12 西游记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读后感(13篇)

  西游记读后感 篇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而且百看不厌。

  一天,我搬着一个凳子坐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本书,那便是《西游记》。我看这本书看得如醉如痴,仿佛沉迷在《西游记》的剧情里,满脑子都是书里的情节。妈妈正在扫地,见我看书看得竟这样痴迷,便放下手中的扫帚,凑上来看我看的是什么书,结果,妈妈也被《西游记》这本书吸引了,于是我便给妈妈简要介绍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具体人物。

  《西游记》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同心协力,一起克服了无数困难,降服了无数妖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它一路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打败妖魔,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但唐僧却有些看不清事实,被妖怪伪装成的善良表面所蒙蔽,责怪悟空杀了他们,念紧箍咒,甚至把它赶走,但它还是对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护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终于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猪八戒的本事比孙悟空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担着保护师傅的重任之下,他也会扛起他那把九齿钉钯,勇敢的与妖魔作斗争。它就是这样,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所以令读者不但不觉得很讨厌它,还觉得它有几分可爱之处。

  沙和尚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好动调皮,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师傅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鉴别能力差。虽然没有高强的武艺,但是却有很大的毅力,坚持不懈的一直向西走去,不被困难所抵挡,直到达到目标才肯罢休。在此之前绝不半途而废。

  我介绍完之后,妈妈问我:“既然你已经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那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从这部小说中能明白什么道理呢?”

  “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让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学习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要勇于承担敢于挑战。同时也要改掉生活学习中的小毛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保证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坚持下去,直至成功!”

  妈妈听后笑着对我说:“亚伟,你这次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取到了真经————听了妈妈的夸奖,我高兴得笑了。我很喜欢这种亲子共读的方法,既可以看书,又可以交流。我和妈妈约定,有时间,我们还要亲子共读,一起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

  西游记读后感 篇2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慨,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

  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经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一、自由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

  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安闲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布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把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远向大家展示着“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西游记读后感 篇3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慨,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我在读这本小说时经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经历了又一个个性受制约的学期后,孙悟空这个形象完全激发了我内心潜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对彻底的自由的向往。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安闲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话

  如今也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布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26“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把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复读《西游记》,让我觉得其不属于一般名著的特点。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远向大家展示着%26“自由、神话、英雄;三个主题,给大家带来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

  西游记读后感 篇4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情节逼真,故事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不管是老人儿童,还是青年,都是百看不厌。如果你看过《西游记》,你一定会看出许多道理,也一定会有所感悟。

  故事的开头是一只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很是神奇,他还去拜了师,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他回到花果山当了美猴王,之后的大闹天宫就更精彩了,十万天兵也拿不下他,最后还是如来佛把他压在五指山下。唐僧要经过五指山去取经了,猴子等了无数个冬去春来,终于等到了能救他的唐僧,他终于得救了,如鱼得水般开心。为了报答唐僧他愿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样,他就成了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一只猴子也会感恩师父的救命之恩,用保护师父西天取经的方式作为回报,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猴子都知道知恩图报,那我们人类更应该向他学习了。我想,这就是古时的文明和优秀品质,古时人们就拥有这一好品质,我们就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悟,学会知恩图报。

  就这样,孙悟空和师父一路赶往西,到了高老庄。遇到了一个妖怪,妖怪抢了一户人家的女儿做娘子,悟空英勇正义,决定为那户人家斩妖除魔,救回女子。悟空把一个长相似猪的妖怪给抓回来了,两扇大耳朵,一个猪鼻子,还有那大肚子看起来就是特能吃,尽管妖怪已经被悟空绑起来了,但还是吓了大家一跳。唐僧开始问话了,得知那妖怪原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但因为贪图美色,被打下人间,变成猪的模样,菩萨叫他等待唐僧并拜他为师,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样,妖怪就成了唐僧的二徒弟,叫猪八戒。猪八戒本是一个天蓬元帅,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官位,就是因为他贪图美色,才有这个下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你地位多高,官职多大,只要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这有给我一个感悟,要好好做人。

  他们三人马不停蹄,继续西行,又来到流沙河。过河途中,师父突然消失不见了,悟空比较机灵,知道肯定被河里的妖怪捉去了,但因为水中不好作战悟空和八戒想法子引妖怪出来,可妖怪不上他们的当,他两无能为力,最后一位神仙出来相救,并告诉妖怪说你抓去的就是你要等的师父。妖怪大惊,立马磕头认罪,下跪求唐僧原谅并收他为徒,唐僧心地善良,原谅了他,还为他取了名字叫沙悟净,这就是三徒弟。沙僧误抓了他的师父,这是他做的一件错事,但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后,勇于承认,立马悔改。一路上沙僧肩上挑的东西是最多的,他话不多,事干得最多。这里我有了第三个感悟,做人要知错能改,任劳任怨。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最令我难忘的是三打白骨精的这一故事情节,第一次妖怪变成一个送饭的姑娘,第二次又变成找女儿的'老太太,第三次又变成等妻子和女儿的老公公,可见这妖怪的变化多端,不过每一次都被悟空识破了,第三次才把白骨精打死。可见那些妖魔鬼怪的阴险狡诈,《西游记》里的那些妖魔鬼怪三番五次的阻止他们西天取经,还说要吃唐僧肉,但在四人的坚持努力下,他们终于取得了真经,回到大唐,为大唐做了贡献。这又给了我一个感悟,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在我们的一生中,就如同西天取经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些困难就像妖魔鬼怪一样可怕,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坚持不懈,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读完《西游记》,我感悟到很多,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它教会了我知恩图报、知错就改、遇事不退缩,好好做人。这些都是古时拥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我感悟到了爱中华就是爱中华文明、文化。作为现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继承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西游记读后感 篇5

  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说过“没读过《西游记》,正像没读过托尔斯泰一样,这种人奢谈小说,可谓大胆”。自古以来,神话小说多如牛毛,就思想的深刻,幻想的神奇、形象的生动、语言的严谨、构思的精巧来言,没有一个神话小说能与之比较。我不是理论家,但在看西游记时也有新的发现。出神入化天马行空的梦幻故事,情节神奇莫测是西游记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过《西游记》后我对这话更是有了新的感受。西游记在写作上可说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其中隐含的深意少有人知。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它确实有很多神话成分。但是,西游记里的神魔可不是作者随意写就的,里面大有讲究。需要熟悉中国神话传说与民间信仰和古老的星象学,甚至奇门遁甲。

  大家知道孙悟空武艺超群,神通广大。但在取经路上遇见的妖精几乎都不比他差,无形中让人愤愤不平。抢走朱紫国王后的金毛吼是观音菩萨的代步工具,法力高强,尤其是他的宝贝紫金铃更是厉害。若不是行者偷了,根本就近不得他身,仔细一看才明白,他是《封神演义》里通天教主的徒弟----金光仙。乌鸡国里的假国王青毛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这狮子也是通天教主的徒弟虬首仙。他不思悔改又到狮陀国与白象精一起算计吃唐僧,而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也是封神演义里的大仙----灵牙仙,这些妖魔实际上是孙悟空的前辈。当年若不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帮忙,这些菩萨也收服不了他们,也就难怪大圣降妖的时候总被妖精打的抹眼泪了。

  近来很走红的猪八戒,乃天蓬元帅临凡,手里拿的是上宝逊金耙。他的来历十分了得!天蓬是北斗七星中的太微星,是道教神祗里显赫的“四圣元帅”之首。真武大帝以前也是他的手下,可见其在天上的地位十分高。可为什么天蓬元帅在西游记里是掌管天河的水神?记得《五行大义》中说,“一宫,其神太一,其星天蓬,其卦坎,其行水”,也就是说天蓬星五行属水,所以天蓬元帅被写成天河水神也就正常了。有人说玉皇大帝残忍,仅仅因为调戏嫦娥就把他贬的“身如畜类”,我不相信这样一个显赫的神灵会错投猪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子午线的.僧一行,年幼时经常受到邻居的接济,他后来受到唐玄宗的宠遇。这时邻居的儿子杀人被判死刑,就去求一行搭救。一行让他在某天某时某地抓了七只猪,并封到一个大瓮里,这时天上的北斗七星便不见了。古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玄宗皇帝为此惶恐万分,于是一行趁机劝他大赦天下。邻居的孩子被大赦后一行把猪放了出来,天上的北斗七星才又出现。该故事记载于《明皇杂录》里。这个传说隐含着北斗七星曾下凡化身为猪,而作为北斗星之一的天蓬元帅自然也不例外。可见吴承恩综合了道教神抵、五行八卦、民间传说等最终写出了形象生动受人喜爱的猪八戒。

  天蓬元帅的出身让我们吃惊,更不用说那孙悟空了。胡适认为孙悟空是印度神话里的猴王哈奴曼,我觉得这过于扯不上边。倒是宋朝就有了本《取经诗话》里面有个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有意思的是孙悟空简直无处不在。他在另一本奇书《南游记》里竟然有了个女儿——孛月星。齐天大圣的女儿真是英雄了得!是她帮助父亲孙悟空打败了华光菩萨。迫使华光与父亲结拜为兄弟。而华光菩萨是佛祖的灯芯。在《东游记》里孙大圣又帮八仙抗拒天兵的抓捕,而奉命去抓八仙的人居然是卷帘大将,他后来的沙师弟。

  在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出,吴承恩绝非为了情节的发展而凭空臆想编造出书里的人物。相反,他通过小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纷杂博大的中国神话体系。让我大开眼界,长了不少见识。真是开卷有益!拿起一本书阅读,不能只看热闹,应该细心体味作者的真意。同时还要与其他相关书籍互相参证,这样才能看的透彻,读起来也会更有滋味。

  而我在这样的阅读里,又有了意外的收获。《西游记》不是简单的神话小说,艾登堡也仅仅是看到了它在小说技艺上的优点,我甚至觉得不能拿它当小说来读,至于个中滋味,待我再慢慢道来。

  西游记读后感 篇6

  近日,我读了由当代著名学者钱文忠所写的《玄奘西游记》(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从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唐三藏”,一个与《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唐僧”形象不同的“玄奘”新形象。

  说是“全新”也有些夸大,《西游记》与《玄奘西游记》中的“唐三藏”都有极其高远的信仰和追求信仰的恒心,都有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历史中的玄奘所具有的论辩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大无畏的胆识、魄力等就都在《西游记》中得不到表现了。当有妖怪出现时,小说中的唐僧不是手足无措,就是真假不辨,离开了徒弟更是寸步难行。这实在是大大歪曲了“圣僧”应有的形象与光芒。特别是玄奘大师善于动笔记录旅途见闻、人生足迹的习惯,《西游记》中更是没有一丁点体现,这不能不让人引为憾事。

  好在《玄奘西游记》一书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历史的玄奘、真实的玄奘,让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文学家的光辉形象。特别是玄奘的“文学家”称号,不仅仅来自于他的西行求法故事激发了文学巨著《西游记》的创作灵感,并为之提供了素材,而且是因为玄奘大师本人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就是历史上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巨著。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求法之旅的'“副产品”。公元645年,玄奘在西行求法十九年后,满载而归,回到了唐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在与玄奘会谈时详细询问了西去沿途的人情风俗,并提出了要求: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祥。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意思是让玄奘将当时书籍记载不详的西域及佛教诞生地印度的国情、风貌记录下来,让没有去过的人也了解一下这些情况。

  于是,玄奘大师在繁重的译经工作之余,又写下了一部《大唐西域记》。书中详细描写了他西行路上所经过的几十个大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这些国家中的一些比较险要的地理状况。这本书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玄奘停留了只有一天的一个小国家——阿耆尼国(今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县),他也将这个国家的大小、风俗、水文、地理、土特产等都记录了下来。特别是书中对当时印度的社会状况的记述、描写,更是对印度历史学的一大贡献。因为印度没有“信史”的传统,可靠的历史记载非常稀有。所以,印度不少学者都说,没有玄奘的记载,重建印度古代史是不可能的。

  看看,养成勤于记录见闻感受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呀。像玄奘一样,不但记录了个人的足迹,还“拯救”了印度一国的历史学,其意义之重大,不可小觑。

  然而,玄奘西行可不是专门去旅游的,他最主要的任务是修习佛法,而且他最主要的精力也放在了这上面。那么,他是如何把《大唐西域记》一书所需的素材积累下来的呢?《大唐西域记》是他回国之后才着手写作的,如果仅凭脑子记住本书所需素材,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他每天都要记录一些文字。而《大唐西域记》一书最后,玄奘也说自己“随游所至,略书梗概,举其闻见,记诸慕化。”只有这样,他在西行求法十九年后,除了精通佛法的收获外,还能收获一部《大唐西域记》。

  而且,玄奘西行路上所遇磨难并不仅仅是“八十一难”所能概括的,他偷渡出境时差点被边兵射杀;他穿越大沙漠时不仅迷过路,还在迷路时失手打翻了水囊;他所经过的有些国家仇视佛教,他差点被放火驱逐;他还多次遇到强盗,险些丧命他乡……可磨难重重中,他信仰不改,并坚持记录见闻感受,最终成就了自身,光大了佛法,垂名于青史。

  我一直想,对于历史巨人,我们有可能不能全面学习他们的优点,可如果我们选取他们的一点优点来学习的话,是可以做到并有所收获的。比如玄奘大师坚持不懈地学习精神与记录习惯,就是其中一点……

  西游记读后感 篇7

  今天晚上加班读完了《西游记》,夜色中步行回宿舍,有一些感想,觉得挺有意思:

  1.唐僧就是领导,啥也干不了,还分不清人妖,但他掌握着团队的工作方向—必须向西。而且有惩罚权:悟空不听话,念紧箍咒;八戒不听话,命令悟空打。

  2.悟空最能干,但脾气太大,动不动就急得抓耳挠腮,不请示领导就擅自杀妖,事后还埋怨领导,有次竞然动了杀机,要打死领导,这还了得?和兄弟们也没搞好关系,结果领导一念咒,疼得满地乱滚,却没有一个兄弟求情。

  3.取经中途,悟空被领导辞退,他也不想干了,委屈得到上级领导观音菩萨处放声大哭,菩萨的领导水平就是高,说“当猴子难免被杀了给猪看,你在我这休息几天吧,我挪用香火钱建造了豪华的楼台馆所,你别举报啊,别不知好歹,我也会念紧箍咒,你在这享受享受,调节调节情绪,工作早晚还得干”。

  4.悟空撂挑子在南海疗养时,被竞争对手六耳猕猴钻了空子,连老家花果山都被占了,差点下了岗,教训惨痛啊!

  5.打败对手后,麻溜地回去上班了。但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好使了:以后遇上的妖怪都“看”不出来,导致领导被抓走。这个死猴子,装瞎!他终于明白了:

  第一,领导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你劝他别见棺材他总以为你要害他,必须让他撞上南墙!

  第二,领导被抓也死不了,上面还有大领导罩着呢,妖精也都是领导安排的挂职锻炼的干部,不是司机就是秘书,你猴子也不敢打死他。

  我们所谓的工作就是陪领导玩一场“捉放曹”的游戏,玩吧,真好玩!

  6.再读西游,我才发现,八戒是个幽默大师,一路和领导开玩笑,让领导在枯燥的取经路上非常开心。而且,八戒常想领导之所想,说领导之不敢说的话,撺掇领导撵走猴子,又替领导请回了猴子,保住了领导的颜面。这样的干部领导能不喜欢吗?

  7.吴承恩为什么塑造了一个猴子和一头猪的形象呢?猴子自以为聪明,经常骂八戒是笨货。真应了那句话了,骂别人笨货的才是笨货。

  8.沙僧就是个滑头!估计是被玉帝整怕了,打了一个破水杯就被打了八百大锤,飞剑七日一穿胸,太残忍了!一路上谨言慎行,出工不出力,就知道说“大师兄,师父被抓走了”。团队发生矛盾,他一言不发。领导被抓,八戒分行李他帮忙,有好处不能拉下我噢。取经成功,沙僧一样封佛。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妥妥地一个成功人士!

  9.《西游记》的后半部分,悟空吊儿郎当地干着工作,陪着领导谈天说地,妖精来了也不吱声,领导被抓赶紧动用私人关系去捞,决不能让领导受苦。取经表彰大会上,一再强调领导有方,自己何功之有。猴子的高风亮节,让猪都佩服不已!是猴子早晚会比猪聪明的!

  10.悟空被封“斗战胜佛”,他战胜了谁?战胜了自己,从猴子进化成了佛!

  紧箍咒只能约束猴子,约束不了佛!

  11.本来是正经八本的取经大业,应该叫《西天取经记》,承恩同志却写成了《西游记》,游记?让人怎么看待取经团队的.工作态度?这个该死的老糊涂,净说实话。

  12.取经团队五位一体,是一个人。

  (1)猴子是人的内心。人的内心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渴望自由,却被关了500年禁闭,套上紧箍咒。诚心诚意报答领导的恩德,却2次被辞退。在比丘国,悟空剖开胸膛,挖出了一堆心:嫉妒心,好胜心,虚荣心,恐惧心……。内心经历了从急躁,苦恼,到平和的历程。内心成熟了,紧箍咒自然就没了!

  (2)八戒是人的欲望。吃,睡,色,财,都是人的欲望。取经的过程,就是人修炼身心,克制欲望的过程。

  (3)沙僧是人的负担。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背负上了各种各样的负担,有工作上的,有家庭上的,还有来自自己内心的,压的人说不出话来,只能挑着担子默默地走!

  (4)白龙马是爱你的人。第30回,意马忆心猿,人有时落难了,自己心灰意冷,也没啥欲望了,也没啥负担了,只有爱你的人才会舍命救你。之后,一直陪伴着你,不离不弃!

  13.《西游记》,是人的成长史,人生就是一场游历。

  西游记读后感 篇8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让我受益匪浅。《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颇有神韵。

  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降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心、成为不朽的佳话世代流传。同时该书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中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诚心向佛。二是孙悟空,他艺高胆大,充满智慧、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三是猪八戒,他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心。第四个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实,安于天命。四个人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作者笔下刻画最多、最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中我体会到了许多描写人物的`感受。

  也许是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缘故、我对书中的孙悟空最是喜欢,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上保护唐僧成功取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智慧和敢于跟强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让我十分佩服。

  书中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最终达到目的,我联想到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来对待我们的学习,我们也会取得成就的。

  《西游记》不仅仅是读《西游记》有感一部名著,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还是一本能激励、告诫我们不怕困难努力向上的好书,在此我告诫各位小读者,读书要理解书中含义、寓意不要沉醉于书中的故事,要把书读活、理解。

  经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读后感4

  《西游记》这部经典的文学名著,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晓了。我想不少文学家已经发表过这部名著的言论了,所以我不想对这部名著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想对其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在生活中,像猪八戒特点的这种人好象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最少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如下:

  (一)在新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凡事都提倡‘爱的教育’,无论对于小孩,年轻人还是成年人。小孩喜欢这样的老师(当然外表除外),因为这种老师比较和蔼,并且对外面的世界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他以前是天蓬元帅,当然了解世事啦),交给大家很多课外知识,从他平时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个比较幽默的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大家很多欢乐。学生都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老师,不是吗?

  (二)除了小孩以外,现代年轻人更喜欢这种人,他们总是动不动就说爱情,像猪八戒这种人就是再合适不过了。猪八戒这种人对爱情有责任感,并且会用真心去爱别人,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动别人,所以更能取得别人的信赖。俗话说,想要别人爱你,首先就要学会去爱别人。猪八戒已经学会了怎样去爱人,所以他能获得他人的爱。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轻人,老人和中年人。他们同样需要猪八戒这种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能取得别人的青睐与喜欢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有责任心的人吗?答案没有人会清楚。我想会比较少见吧,现代人总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却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猪八戒也许是个幽默,有责任心且值得信赖的人吧。这是我对他的印象。

  西游记读后感 篇9

  阳光灿烂,捧一卷书,静静地立在阳光下。手指抚过那一页一页,里面是童年纯美的回忆,里面饱含着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书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西游记》,贯穿着我的成长历程。

  初读

  犹记童年,初嗅墨香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常缩在妈妈怀里,妈妈将《西游记》中的片断向我娓娓道来。还记得,那时我一听到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就拍手叫好,知道了唐僧又被妖怪抓去了就难过不已。

  后来,刚刚认识汉字的我,买了一本《西游记》的连环画,五彩斑斓的图画、跌宕起伏的情景,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我常常抱着它,用小小的手,指着大大的标注着拼音的字一个一个地阅读。在那段时光里,我认识了聪明机智的孙悟空,认识了崇信佛法的唐僧,认识了憨厚可爱的猪八戒,还认识了踏踏实实的沙僧……

  再后来,暑假里《西游记》的`电视更是让我如痴如醉,“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引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熟悉的音乐一响起,我便不禁进入神魔奇幻的世界。在小小的年纪,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我也为那些美丽的故事而沉醉。阅读,陪我走过简单而无忧无虑的童年。

  细读

  时光如细沙,在我指尖悄然流逝。到了五六年级,老师的推荐,使我又再遇《西游记》。这次,《西游记》不仅只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有引人深思的内涵。

  妇孺皆知的“三打白骨精”,它写了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一变村姑,二变妇人,三变老伯,但全被孙悟空识破,最终被打死。可唐僧不辨是人是妖,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这故事第一遍读来是惋惜,是对白骨精的厌恶。可后来觉得,再狡猾的白骨精终胜不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正义总会击败邪恶,这弘扬的是真善美的精神。

  到后来,师徒四人的旅程也一点点加大难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修得正果。在我们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成长途中,一定会经历许多坎坷,历经许多艰辛。但在脚步蹒跚时,我们不能退缩,怀着必胜的信心,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成功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

  品读

  后来,我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我跨进了初中的大门,老师又一次推荐《西游记》。这次,我读到的是人生哲理。

  “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不可以貌取人,如同海水不能以小小的斗度量含量一样。“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既是灵山。”信念就像是航海路上的那盏明灯,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理想,念念回首处便是菩提灵山,而我们心中那片世外桃源也终能抵达。“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就像是一叶小小的浮萍流入大海,兜兜转转,起起伏伏,人与人分手之后哪里见得就不会再相逢了?人生分分合合不必忧伤,豁达开朗处世事。“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自有志向千里的人立志攀登,何不跟随他们的足迹,也去领略一番胜景。

  《西游记》中的景,自然清新,细腻可爱;《西游记》中的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曾听说过一个有趣的说法:《西游记》不是什么小说,而是一个人修炼的过程。根本就没有孙悟空的存在,孙悟空只是唐僧的心。心猿意马,我们的心像猴子一样,他会攀援,越攀越远,所以我们的心会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就是我们普通人那颗不受约束的心。猪八戒是什么?猪八戒做了那么多坏事,唐僧永远不责怪他,因为猪八戒代表着唐僧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欲望:钱财、美色、美食等,猪八戒都替唐僧动心了,我们对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错误,往往都比较宽容。沙僧是什么?沙僧是代表着唐僧的理性和逻辑。白龙马代表着意志……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路走来,与书为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西游记》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遗忘,而是将这些知识沉淀得更加深沉。阅读这本书时,亦是在潜移默化地修炼自身,学到的知识,亦是我们终生的财富。你会发现,阅读名著,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西游记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又重温了吴承恩的《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已经读过几次,但总是百读不厌。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不远万里、历经劫难,去到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在取经的途中,他们经历了凡人和仙人给他们“制造”的九九八十一难,但是唐僧一直非常坚定,即使就要丢掉了性命,也始终秉持他心中的信念,最后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在这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现在我是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有了难题就去回避,那永远也学习不到真正的知识,只有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我才能学好基础知识;等我以后走进社会,就更应该发扬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只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积极地想办法战胜困难,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书中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正经的故事,书中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说唐僧吧,虽然他是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但他有远大的志向,尽管西天路途遥远、妖魔鬼怪众多,他仍然朝着奋斗目标勇敢前进,终于克服千难万苦求得真经。

  孙悟空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他的火眼晶晶能够分辩妖怪的真假,他的如意金箍棒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屡立战功,为唐僧能够取得真经立下汗马功劳。

  猪八戒和沙僧的表现虽然没有孙悟空完美,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特别是猪八戒又贪吃又贪睡,遇到困难不敢面对,但是他们对待唐僧忠心耿耿,遇到妖怪时全力出战、毫不留情。

  读《西游记》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必须讲团结,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孙悟空在西天路上降妖除怪,“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是西天取经第一功臣,但如果没有猪八戒、沙和尚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配合,孙悟空捉妖也不会那么容易。唐僧虽然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求取真经也痴心不改,师徒四人始终互帮互助、互谅互解才取得了最终胜利。联想到我们三年级五班这个集体,有的同学学习刻苦,有的同学性格开朗,有的同学兴趣广泛,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这些同学能够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就一定能够拾漏补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通过阅读《西游记》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团结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祝愿我们三级五班全体同学像一家人一样“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小朋友们,那你们觉得里面谁最厉害呢?你会选悟空吧?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会七十二变、能翻筋斗云、有降妖伏魔的本领,真让人佩服。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学他,他调皮捣蛋: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他不守规矩:偷吃人参果、几次要回花果山,要不是紧箍咒让他头痛难忍,要不是唐僧的教育提醒,他不会知错就改,更不会由从石缝里蹦出来的妖猴归正为名符其实的齐天大圣。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但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

  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孙悟空在一个山前去偷妖怪的宝葫芦,只见它摇身一变,化成一只小蚊子偷偷地钻进洞去,此时妖怪正在说话,看那孙悟空两只眼睛直盯着宝葫芦,试图接近宝葫芦,他一眼看见了旁边倒酒的小妖怪,偷偷一棍打死妖怪,化成他的模样盗走了此宝。

  那孙悟空可真能啊,而我却不如他,先别说智斗妖精吧,就连现在的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我都会撒娇地拉着爸爸得手,让爸爸帮我解决。

  况且孙悟空不光是这一次,每次都会智斗妖怪,救出师父和师弟。而我呢?和他完全境界不同,所遇困难不同,他会用全力去解救他的师傅,实在不行才会请求别人,我却光顾着玩,心里想我有老师、爸爸帮我,而他却一往直前,不怕困难。

  我以后一定要像他这样,遇到困难仔细思考,沉着冷静,不能半途而废,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读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部名著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吴承恩的人写的。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他吧。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了举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又被任为荆王府记善。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创作系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也受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影响。除了神仙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喜怒好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神仙都是正义的化身,但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却将神与魔一视同仁,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捉弄的对象,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形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它是个玉帝口中的妖猴,不被天庭认可,但它率真可爱,不受天规约束,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它不惜大闹天宫,敢和天斗,敢和神争,它是我最喜爱的英雄。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还塑造了许多滑稽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猪八戒,这是个取经路上最不诚心的人,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还贪吃贪睡,偷奸耍滑,一路上闹了不少笑话,是孙悟空口中的呆子、夯货,但这个人物被吴承恩写得生动活泼,不但不惹人厌,反倒惹人喜爱。在这本书中我最不喜爱的人物是唐僧,这是个迂腐无用的人,不辨善恶,不分忠奸,孙悟空为了保护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他却常受人挑拨,不去详察,动不动就念“紧箍咒”,还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恨死他了。不过他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

  而这一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是对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在《西游记》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当然,在故事中诉说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我就不多说了。《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西游记读后感 篇12

  如果有人问我:从小到大伴你成长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想到诸如友谊、亲情、母爱……,这些人类美好的情感的确值得我们深深铭记,毕生珍藏。可我脑海中闪现出的却是一部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作品——《西游记》。

  回首自己走过的十三载春夏秋冬,我拜读过《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优秀著作,但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自始至终都是《西游记》的忠实观众、铁杆粉丝,对它情有独钟,百看不厌。当然,它也没有让我失望,为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食粮和无穷的正能量。

  成长中,是孙悟空教会了我永不言弃。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书中关于他的故事数不胜数,如:“真假美猴王”,“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前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道路崎岖坎坷,困难重重叠叠,充满无数艰难险阻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可大圣退缩了吗?不,他才不会,因为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这个词。且看“真假美猴王”中,当他被六耳弥猴所顶替时,他始终没有抛弃任何一丝尚存的希望,不断虔诚地向师父道歉,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月”,用诚心打动了师父;被妖怪捉住时,他总是直面困难,绞尽脑汁设法救师父,没有丝毫退却之意,最终以永不放弃的精神赢得了一场场胜利,成功经受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完美诠释了超越西天取经的现实意义,他让我明白了成功就是不放弃,再大的困难,只要咬咬牙,挺一挺,总会有办法解决,相信皇天终不会负有心人。

  成长中,是猪八戒教会了我宽容大度。在大家的印象中,猪八戒常常是一个带负面色彩的角色,因他除了贪吃就是能睡,无形中就给他戴上了一顶好吃懒做的帽子。且他油嘴滑舌,贪生怕死,碰到本领差、身板弱的.妖怪就上,碰到“高大上”、实力强的妖怪就闪,就以上不敢恭维的表现和肥头大耳的不雅形象,也难怪被人们贬得一无是处,常拿出来当作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笑谈,连“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样的话语中都充满了鄙夷和不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难道八戒身上真的没有一处优点,我在自己的大脑硬盘中稍一搜索,便找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宽容大度,率真自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孙悟空让他一同打头阵,虽然他口中一百个不情愿,可心里却没有真正抱怨过,依然高高兴兴地和师兄冲锋陷阵。当被别人取笑捉弄寻开心时,他也只是笑呵呵地自我解嘲,我从他憨厚朴实的身上领悟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度量。

  成长中,是唐僧教会了我坚韧执着。师傅唐僧为了到西天取得真经,从东土大唐一直徒步走到雷音寺,这一走就是十几载,一路上荆棘遍地,险象迭生,可他没有怨天尤人,知难而退,反而以微笑和百倍的信心乐观地面对每天未知的挑战。试想如果是平常人会怎么做?没准才走一年就会打退堂鼓返回老地方。更不要说一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就算是一条大河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他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有力地演绎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精神,只要认准一个目标,那就义无反顾的风雨兼程。

  成长中,是沙僧教会了我任劳任怨。在跋山涉水中,沙僧总是挑着沉重的担子殿后,从始至终都没立下过什么赫赫战功,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会挑挑担子,吓吓小妖。可我却发现了他寡言少语的外表下蕴含着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他总是身不离担,风雨无阻,用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朝夕,在困难面前干劲十足,为师父效忠;为取经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总是把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他让我懂得了人世间有一种大爱叫隐忍,无私付出却不求回报,吃亏有时亦是福啊!

  《西游记》让我在生活中多了一丝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学习中多了一份前行的力量。我要继续让这个精神支柱点燃梦想,照亮人生之路,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活出意义,活出精彩。

  《西游记》,我忠实的好伙伴,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西游记读后感 篇13

  最近很火的一条微博这么说道,“今天我去看了《大圣归来》,我的旁边有一个小女孩问她妈妈:”这个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人来看啊?"他的妈妈答道:“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大圣归来啊,等啊等啊,就长大了。”是啊,《西游记》这部千古佳作,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稚年,陪伴着我们成长,从儿时的漫画本,86版电视剧《西游记》,到如今通过各种现代技术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已经可以读懂的原著,可谓一书百味。如今,在假期再次捧起《西游记》,又是另一番感受,内心的思绪与感触不禁涓涓而涌。

  《西游记》的情节引人入胜,塑造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而塑造的最为生动,传神的便是这灵石里蹦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它上天入地,精通武艺,是无数读者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思想与个性的载体,而吴承恩极力渲染和铸造的孙悟空身上的精神与个性,也正是作者想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传递的思想情感。

  孙悟空最先在花果山占山称王,取名“美猴王”,桀骜不驯的他,去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后被派去看守蟠桃,在看守蟠桃的'时候,偷吃了蟠桃,还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惹怒了玉皇大帝,被天兵天将缉拿,可这小兵小卒,怎可捉得齐天大圣,最后是被太上老君捉拿回宫,却逃出炼丹炉,大闹天宫,弄得天宫人仰马翻。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个性,想必是每位读者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而吴承恩所在的社会,是一个生灵涂炭的社会,无数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日益激烈,而孙悟空是正义的化身,是人民勇于反抗的精神寄托;让人们学会对现在的社会,制度的思考,不怕事,敢斗争,所谓王权富贵,深宫别院,亦不过是封建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罢了,在遇到不公,正义缺席之时,勇于抡起拳头,挑战权贵,维护公平与正义,这种反叛精神正是吴承恩想告诉人们的,也是吴承恩想让每位读者产生共鸣的。

  这桀骜不驯,胆敢大闹他玉皇大帝宫殿的孙悟空,为何最后还是被压入五指山,戴上紧箍咒,怀着碧血丹心护送唐僧西行取经呢?而这也是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想告诉人们的另一种精神——自我抑制与自我修炼。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西游记中非常经典的一回《三打白骨精》,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便生一记,变化为村姑和婆婆,却被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打伤了白骨精,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伤人,佛法难容,念咒逐走悟空。最后唐僧果中奸计,二师兄赶忙来到花果山请求大师兄帮忙,这本不愿西天取经,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不计前怨,立马下山,驱走妖魔,继续了西天取经的行程。另外,这曾经好酒好肉的美猴王,一路上也是不偷不抢,靠化斋求缘来果腹充饥。可见这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在一路的磨难和师傅的教化下,学会了自我的修炼,学会了克制自己曾经狂妄不羁的个性。

  自我的修炼与个性的克制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孙悟空勇于反叛,无畏无惧,但这种个性不能肆无忌惮的释放,个性的展现必须在一种符合共同利益的制度下展现,同时,也离不开宗教和文化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在斗争中,正确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展现自我的个性,铸造一个成功的西天之路,取得人生的真经。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西游记》里的哲理丰富,这也是它竞引无数文人墨客反复品读的魅力,而塑造勇于反叛,敢于抵抗的个性,但也要学会自我修炼与克制,在修炼中塑造和完善自我的个性的精神,是我收益最深,感受最切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和发扬光大的品质!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优秀09-20

西游记的经典读后感02-09

《西游记》经典读后感04-06

西游记经典读后感03-25

《西游记》读后感06-12

《西游记》读后感05-26

西游记读后感()08-01

西游记读后感06-12

《西游记》的读后感10-21

西游记读后感03-2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