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蒙学>弟子规>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时间:2023-01-02 15:08:45 弟子规 我要投稿

读《弟子规》有感(集锦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弟子规》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弟子规》有感(集锦15篇)

读《弟子规》有感1

  诵读中华经典,能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让我们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要平等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学习有益的知识。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告诉我们不要让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让自己的德行受到损害,让父母蒙受耻辱。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告诉我们借来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告诉我们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只说该说的话,不要花言巧语骗人。不要说奸诈取巧的话。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告诉我们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反问自己喜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告诉我们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奸佞小人会乘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最终导致真个人生的失败。

  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习有益的知识、要孝敬父母、借来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不要花言巧语骗人、不要和不肯亲近仁人君子的小人做朋友。我的收获很大。

读《弟子规》有感2

  暑假里,我按照老师的推荐,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学文章《弟子规》,虽然还有一些意思不太明白,但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明白了很多道理。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第一段。教育,首先是教做人,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现在我们虽然也有品德课,却只是背书、考试,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还是应该要多多学习做人的道理。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主要告诉我们对于父母的呼唤,我们要及时答应,对于父母的吩咐,不能迟迟不去行动。

  如此良句,还有很多很多,总之,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读《弟子规》有感3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发现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弟子规》就是这么一本好书。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儿童,少年,甚至壮年,老年都耳熟能详,熟读成诵。《弟子规》早已成为历史的篇章,成为华夏儿女成长的脚印。

  “弟子规,圣人训……”一遍遍诵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谆谆教诲,一遍遍体会《弟子规》中的每一个字蕴藏着的哲理,我认真的实践着书中的任何一个字。领悟到了文中许多的深刻道理。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还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浑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儿发着牢骚。“来,好儿子,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这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现在再回想一下,我真的意识到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孝、悌、谨、信、爱、仁”就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做一名优秀的学生。

  让《弟子规》点燃我们心灵的火把,点燃心中那盏不灭的灯。让《弟子规》永恒,让经典永恒,让爱永恒!

读《弟子规》有感4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天下大乱,有一个小孩带着老母亲逃难,她们逃到深山里,看见前面有一所破庙,她让老母亲先到破庙里面去休息,她出去找野菜给母亲充饥。等她采到野菜时,突然冲出三个强盗,把她抓走。三个强盗说:“我们要吃你。”小孩说:“求求你们放了我,我家有一个老母亲,我要把野菜给老母亲吃,然后我一定回来。”强盗们被感动了,放了他。小孩子回去,给老母亲煮了野菜。他就回到强盗身边。强盗们说:“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啊,以后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我的感想是:诚实守信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人。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了,他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要孝顺父母,如果不孝顺父母就对不起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读《弟子规》有感5

  “你怎么这么懒啊?”

  “又去哪疯了?”

  我坐在电脑前,心烦意乱地听着这和锅碗瓢盆混杂的此起彼伏的唠叨。妈妈,您老消停会吧!“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在老师的领读下,一字一句,整齐有序。读罢,老师若有所图的看着我们,“读了这么久,有什么启发吗?”“自然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喽!”老师点点头,“发自肺腑吗?”那位同学不作声了。铃声响了,我却还未起身,若有所思。

  我的妈妈,做事干净利落的.乐天派,对于子女,她善于以理服人,可跟天下母亲一样的是---爱唠叨。“上辈子,你是我的冤家么?”这是她的口头禅。

  回到家,扔下书包,坐到沙发上,盯着正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妈妈,“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电视没电了?”我不语,看着刺冷的水一次次从妈妈的手上流过,看那红彤彤的手,又看着净白的碗碟,一向没留意过妈妈的我,不仅鼻子一酸。我快步走上前去,磨磨蹭蹭的从口袋里取出一副手套,“不贵,别说我乱花钱了。”我不敢抬头望妈妈的脸,只是听得:“等会把鸡蛋吃了,你近来一直闹冷,这会好点。”妈妈走出厨房。我端起那碗热乎乎的酒鸡蛋,记起了前几日我一直闹说冷,可却被妈妈记在了心上,为此,她特地去了一趟马宅村,买回了土鸡蛋。记起了老师说的话:“为了父母,我们做了些什么?”

  妈妈的阑尾炎那几天,奶奶特地从乡下上来照料,爸爸则整日奔波于工作和医院。那几天,我总是往医院跑,课也落下不少,妈妈心疼我们,硬是要出院。而我呢?放学回家后,自顾自看起了电视。到了6点,天渐渐暗了下来,这才想起了躺在楼上的妈妈。上了楼,妈妈正扶着墙,艰难地想要下床去,我心疼不已,上前握住妈妈的手,扶着她坐下。“你被老师留了吗?我担心你,打你们老师的电话,说你早走了。”我低了头,“作业太多了,我在楼下做作业。”我支支吾吾地说。妈妈终于没再问下去。

  早上,妈妈早早起了床,挥动着戴手套的手,在爸爸面前炫耀:“看,女儿给买的。”我看着,泪水便淌了下来。

  我从书架上郑重的拿起《弟子规》,大声读了起来。

读《弟子规》有感6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眼中的孝道越来越淡薄,而名利和权益已快占尽了人的整个身心,无论是新闻频道还是帮忙频道,子不孝的报道越来越频繁,为什么这种社会丑闻会层出不穷地被抛头露面?究竟是亲情冷淡了,还是现在的年亲人都忘了本?

  读了钱文忠的'那句“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之后,我忽然顿悟到了子不孝的根源在哪里。爸爸妈妈把孩子像宝贝般的捧在手心里呵护,而不教育他们的宝贝捧着他的父母有多么艰辛?孩子理所当然地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爸爸妈妈满面笑容地把这份爱推向孩子,孩子又怎么可能懂得这份爱背后的沉重,他从你那里只学会了接受,而你并没有告诉他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回馈爱呀?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启蒙读物越来越多,但是有几本把孝搬到了书面上?竞争激烈的社会,父母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智育”上,有几个父母知道把时间挤给“德育”一点?现在来埋怨子女的不孝,为什么不反思当初没有在最好的教育时机把“孝’传给孩子?

  父母们,请给予孩子正确的爱,莫让他长大后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啊!

读《弟子规》有感7

  今天张老师让我们回家读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爸爸给我讲了这句话的意思,他的第一句是,爸爸妈妈叫我的`时候,得答应得快一点,不能慢慢吞吞的。第二句的意思是,妈妈爸爸命令我去干事的时候,不能偷懒,行动要快速而且不能偷偷溜走。我痛痛快快的读完了。我不光读了这句话,我还多读了好几句呢。

  妈妈说:“说到容易,做到难。”我觉得我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到这些要求。

读《弟子规》有感8

  暑假中,我在老师推荐下,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为人处事也是有许多规则的。想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弟子规》一书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它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之道。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曾经,我总以为像《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书,全是小孩子看的,总觉得有些幼稚,自从看了内容之后,才觉得我曾经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多么无知呀!

  《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穷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人生在世,品德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从小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之后又教了我们“孝道”。

  曾经,我是一个很不懂得孝道的人,经常与父母斗嘴,经常跟父母打冷战,经常回家不叫“爸爸妈妈”,也不问好,经常让父母操心,总是抱着他们有一天会老还得靠我养他们的心态,总是认为他们养我是应该的,总认为他们很烦很啰嗦,总是埋怨自己家为什么没有他人家那般好的生活条件,总是责怪,总是埋怨,可是当我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我错了,真的错了,母亲十月怀胎生我,然后养我,真的不容易,与他们斗嘴,打冷战,他们该有多伤心呀;回家不问好,他们应该有些失望吧?这时我又想起了母亲曾说过的一番话:你要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有出息,我不求你养我,只希望你以后能过得幸福……写到这里,眼泪早已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的从眼眶溢出,滴落在了地上,也滴落到我的心里……

  《弟子规》使我懂得了: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在的家庭,当然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百万富翁还是贫民,所以我们不能埋怨父母,家里不富裕,那么就需要好好学习;因为父母给的只是背景,自己打下的才是江山。

  朋友,学习《弟子规》吧?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更可以使我们学会“什么是孝道”。

读《弟子规》有感9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从小就喜欢背的一本书,名叫《弟子规》。以前我很小,不知道书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已经能领会其中深意了。它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记得最深刻的`两句话是“父母命,行勿懒”和“出必告,反必面”。记得二年级时的一天,妈妈说了很多遍让我把垃圾倒掉,可是因为家住六楼,所以我不想去。妈妈很生气,她说:“知道‘父母命,行勿懒’是什么意思吗?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应该帮妈妈做点什么?”就这样,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乖乖地倒了垃圾,倒完之后妈妈还表扬了我。渐渐地,我会主动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妈妈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记得还有一次,那是去年暑假,我刚做完作业,想出去玩又担心妈妈不同意,于是偷偷地跑了出去,中午也没有回家吃饭,直到下午肚子饿的时候才回家,到家后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妈妈说:“出门时一定要告诉父母什么时候回来,你这样做对吗?害得妈妈在家担心了一天。”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也明白了“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

  现在,我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先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而这也是《弟子规》教会我的。

读《弟子规》有感10

  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她不是什么大牌明星,只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这位小姑娘表现出色,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一票观众被她的才情折服,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现代版的李清照。看完这个节目,让我不自觉想带着孩子背古诗词了。

  再次翻阅《弟子规》,走近它,轻轻吟诵它,深深领悟它,我感到对自己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作为一个子女、一名教师,我们担负着孝敬父母、教育学生的重任。水有源,木有本,父母恩情比海深。孔子也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乌鸦尚能反哺,何况身为万物灵长的人呢?感念父母的恩德就要从孝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以此为标准反思自己的行为。要知道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时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因为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关心家人,关注自己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得到恒久的幸福。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太多的时候,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多了些不满与挑剔而少了些恭敬与感恩。也许,别人做的对与不对不那么重要,自己做的对不对才最为重要。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教会我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都要保持恭敬的态度。人生漫漫数十载,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给我们以帮助和鼓励,我们要时时带着恭敬之心对他们表示感谢,把身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贵人来对待,这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才会活得开心,我们人生的道路也才会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诵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作为教师,是给孩子们种下一棵善的种子,而不是是思想的禁锢,这就要把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扬科学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读《弟子规》有感11

  读了《弟子规》后,我觉得最喜欢、最认同的一句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对它的理解是:长辈没有坐下的时候,幼小不应该坐下;长辈坐下的时候,长辈允许幼小坐下的时候才能坐下。背了《弟子规》我渐渐地想在生活中也要表现出像《弟子规》里所说的一样去行动。所以,我决定回到老家的时候,在众多亲人们面前表现出“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如果我这样做的话,肯定能得到长辈们的.称赞、表扬。

  有一天,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姑姑的水厂里看狗狗,那里的狗狗五颜六色,非常可爱。我看完狗狗坐着姑姑的摩托车到了她家里,姑丈在睡觉,我和姑姑轻轻地走到了客厅,姑姑坐了下来,但是我还没有坐,等姑姑叫我坐下的时候我才坐下,接着,姑姑非常奇怪,她问我,你为啥叫你坐你才坐呢?我绘声绘色地对姑姑说:“弟子规里有一条叫做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姑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我长大了,懂得尊敬长辈了。

读《弟子规》有感12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的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程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要做到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让我颇有感悟的是孝。《弟子规》中谈及,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里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待。心,即是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待即是要照顾父母。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做到孝。我们要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路人。

  古有李密孝祖母,李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人物。他不仅政治才能卓越,而且是个有孝心的人。李密年幼丧父,母亲也被迫改嫁,留下孤苦伶仃的李密,无依无靠。他的祖母见他实在可怜,于是就抚养了他,祖孙俩相依为命。李密长大后学有所成,在朝廷中做了官,还得到了逵和荣的举荐。但是祖母已年老,而且体弱多病。除了李密,再无人能够照顾他的祖母。于是,李密推辞了逵和荣的举荐。一心一意照顾祖母。李密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今有孟佩杰孝母亲。孟佩杰是20xx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孟佩杰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五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从此,孟佩杰担起了家中的重任。20xx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数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料母亲。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孟佩杰向我们展示了孝的伟大。

  孝还体现在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立刻回答,不能迟缓。现在有些孩子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种行为就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亲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因为父母亲在外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休息,若是叫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也没有体恤父母,立即去完成父母布置的事情的话,这种行为也是对父母的不孝。父母难免会老去,会离开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三年中,我们要做到守丧三年。有孝心的人在提及父母亲会难过哭泣,会哀思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对待去世的父母亲,就好像他们还在世一般,时时刻刻感受到他们还在身边,并没有离我们而且。

  我们要学会孝,要学会感恩父母。《弟子规》中也谈及了很多关于孝顺父母的诗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承地接受。作为子女,要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入眠。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长大了,父母也老了,我们就成了父母的依靠。古代帝王中,汉文帝刘恒就有替父母尝药的孝心。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父母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孟子曾说过“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由此可见,孝顺父母多么的重要。爱自己的父母,别让他们对我们的付出付诸东流,别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我们要时刻记住,“百善孝为先”。

读《弟子规》有感13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读《弟子规》有感14

  今天中午在家小憩,无意间看见了摆在书架上的《弟子规》。仔细地翻看了一遍。虽未领会其精髓,但也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短短千余字,内容颇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为我们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人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在当前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所以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的“孝”,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为最大的“信”。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干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意识,争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哈密公路养护工作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政工科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增强服务意识。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增强为领导服务、为科室服务、为一线职工服务的意识。我要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低,与服务质量、服务业绩息息相关。水平高,就能在服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能力不强,眼高手低,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工科工作纷繁复杂,对业务人员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工作既要懂得党的方针政策,还有精通本职工作,只有通过实践的磨炼和砥砺,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水平、知识素养,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读《弟子规》有感15

  《弟子规》这本书 ,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人和睦相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落实在了行动上,落实到了每件事情上。都是具体而细微的,不是所谓的空话。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中暖和后,再让父母去睡,夏天,先拿扇子把父母的`草席扇凉快,再让父母睡。我们为人子弟的,是不是也应该处处为父母着想呢?可是,当今社会,不乏“小太阳式”的家庭,孩子不仅不帮家人干活,还被家人宠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重要的是,在稍有不满意的情况下,他们还会乱发脾气,和家长顶嘴。更别说去如何孝顺了。我们要学会如何与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相处,更学会宽容,忍让,不做家中的“小太阳”。

  与孝子黄香相比,我做得还不够。父母只要斥责我几句,我就会和父母赌气,大声说上几句气话,父母就不说话了…….想到这儿,我真是后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遵守的规则有很多,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乱开电器开关。我们要把这些规则落实到行动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父母不放心。

【读《弟子规》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12-30

读《弟子规》有感05-23

读《弟子规》有感【荐】01-30

【热】读《弟子规》有感01-21

【精】读《弟子规》有感01-31

【荐】读《弟子规》有感01-22

读《弟子规》有感【热门】02-01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01-04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01-03

读《弟子规》有感(15篇)01-0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