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蒙学>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07-20 15:06:09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做学生,做儿女的规矩,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弟子规。

  初读弟子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读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点意思来,我反复读,感受越来越深,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和大众相处时要相互爱护,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了。整篇文章都在讲应该怎么做儿女,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做人。

  我在读弟子规,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于是,我们一起读弟子规,理解弟子规,交流心得。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叫养生小专家。里面说修身养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写毛笔字。因为我也写毛笔字,所以我也深有体会,你在不静心的情况下是写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来写一会儿,心就会静下来。正如余力学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说的一样,你不好好写字,心静不下来,沉不住气,在心理上就会得疾病了。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在弟子规里,在家要孝顺父母,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在世上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这些是我得到的启发。

  读完弟子规,理解完弟子规后,我发现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会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不好的我会改正并做到更好!

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是一门国学,已经开课一个学期了,学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体会,然而,在众多的体会中最大的就是我变了。

  以前的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着。而如今学了《弟子规》后的我,变的勤劳懂事了。早晨不再让妈妈叫着起床了;一些该做的事我也不会不做而让妈妈做了;现在每天晚饭后都由我来刷碗、擦地,也经常给父母洗脚,替他们分忧。

  现在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苦。所以我现在变的非常的节俭。在饭桌上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吃饭,怕把饭粒掉到外边来。浪费了农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而出的果实。而且每当吃饭前我都会在心中默背"感恩词"。

  我不光懂得了珍惜事物也懂得了珍惜时间。以前我总是说一句话:"还有时间呢!不着急!"往往也都是因为这句话使我总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开始着急,而前面的大好时光也都白白地浪费掉了。现在可不同了,有事我不会再拖时间做了,总是很积极地做着,很快就会做完,剩余的时间我也不浪费掉,用它来干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我的'生活中没有空白的部分。

  除了珍惜我还懂得了爱惜和环保。我不再乱仍垃圾了,反而开始遇到垃圾就捡起来仍进垃圾箱里。邻居家的叔叔总是喜欢在草坪里遛狗,小狗也经常把粪便排到草坪里,造成了环境影响,我也开始经常到他家做客,总是给他和他的家人讲一些环保知识,劝告他们不要带狗到草坪中去,让他们好好保护环境。

  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言行举止和我那臭臭的牛脾气。现在的我非常的有礼貌,在学校遇到老师就问"老师好!"并深鞠躬,遇到客人也热情问候,在家中我不再那么刁蛮了,懂得了关心父母,不再和父母发脾气了。妈妈他们都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在外边我更是做的讲礼貌了。串门时受到亲人们的赞赏,在路上时也会受到路人的好评,此时此刻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弟子规》使我彻彻底底地变了,变的成熟了,变的懂事了,变的越来越好了!相信我以后会继续的变,变的更好!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读幼儿园的时候,我摇头晃脑背得一知半解,我小学后再细细品读,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孝敬父母,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上多一孝子,人间就少一忤逆。

  一个人孝顺父母,别人也会尊重敬他信任他。在这方面爸爸妈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时刻以《弟子规》严格要求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婆非常孝顺,因为爸爸妈妈孝顺,所以他在工作上很顺利,在社会上也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只要别人一提起我爸爸都会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一个大孝子,大好人。

  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别人是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孝顺父母是人类的美德,甚至是动物的本能,羔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乌鸦还知报恩,觅食喂养飞不动的老乌鸦,这就是人们说的.孝乌。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他连动物都不如。爸爸常说:“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顺,对别人就不会真诚,这个人品很差,是不可靠的,他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在事业上也不会获得成功。”

  爸爸常常鼓励我:“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够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这是大孝;能够自己立身行道、成圣成贤,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万世开太平的,这叫至孝”。这就是《弟子规》里的经典名言:“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我们是小学生,但是要积小孝成大孝,爸爸妈妈教育我们有能力时要经常捐钱捐物给贫困山区学生和困难群体。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外,心中还要有大孝至孝,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弟子规读后感5

  入校两年来,学校一直非常注重关于《弟子规》的学习,不久前,我还和妈妈一起去了沈阳参加了春播行动——辽宁省弟子规培训会现场。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我对弟子规中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弟子规是对圣人孔子教育弟子言、行、举、止的'总结,也是为人的道德规范,今天,我只想谈谈我对首孝悌的理解。首孝悌则分为孝和悌,孝就是孝顺,是为人子女的规范,一个不尊重孝道的人,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都不会受人尊重,当前社会中有许多名人都对孝道说过自己的见解。比如曾经有一位美国记者问过比尔盖茨:“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顺。”

  而表达孝道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到,我们有很多同学在家经常和父母吵架,有的同学因为嫌父母唠叨,所以经常不回家,不打电话,其实这些都是有违孝道的,弟子规中曾经说过,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意思就是说,父母的教诲我们应当耐心听完,出行回家的时候都应当和父母说一下,出门在外,也应该时刻挂念着父母,这样才是子女应该做的才是孝道。

  悌既是指,兄弟之间,师生之间,长幼之间相处的道理。兄弟之间应和睦相处,做兄长的应该身先士卒,对弟弟关爱、友好,做弟弟的应该尊重兄长。即使兄弟之间出现矛盾,也不应该波及亲人。

  做学生应该尊重师长,不顶撞老师,上课是不应打断老师讲话,即使有问题也应该等老师说完再提出问题,学生应以勤俭为准则,不应奢侈浪费。长幼之间应该相互尊重,晚辈不应直呼长辈姓名,吃饭、乘车、走路都应该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吃饭时长辈先吃晚辈才能吃,乘车时应让长辈或年幼的先坐,走路时应让长辈走在前面,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应自己坐着,说话时眼神应该看着对方。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很多事理。

弟子规读后感6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深有感受,特别是在入则孝那一部分,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还做得非常不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像这个最基本的我都没有做到,每次父母叫我做一些事时,我都懒在那里看电视不闻不问,而且有时候很不耐烦,可是每当自己让父母给自己做事时,父母都会做而且做的很好,我每次就算是做了,也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对于父母的教诲,我一直觉得那是啰嗦,所以我经常不喜欢听,而且动不动就发小脾气,对父母的责备我更是不屑一顾,而且经常喜欢埋怨父母,其实想想都是我的错,父母苦口婆心最终都为我好。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一点我更是没有做到,我连跟爸爸妈妈洗脚都没有洗过,他们病了,我感觉自己连句安慰话也说不出来,只记得自己病了,父母对我很呵护,更别说帮父母尝药了,而且从来没有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其实《弟子规》里面的很多我都没有做到,读完《弟子规》,知道了做人的'规矩,处事与处世,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改掉不好的毛病,在父母叫我做事的时候,认真对待,

  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要认真学习,不让父母伤心,那样父母就可以开心,不会责备我,即使犯了错误但是我依然要认真听父母的教诲,因为父母终究是为我好。

  出去玩时告诉父母自己去了哪里,回家时也慰问了父母,这一点我很高兴,因为我做到了,《弟子规》带我们学习了很多,那些刚步入学堂的孩子们可以从小开始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以及做人的准则,从小培养各种好的习惯以及一颗善良的心,《弟子规》可以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敢的承认并改正。

  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相信《弟子规》有这么大的威力,但是我亲眼见证过身边发生的一些事,《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背后带给我们的都是感动和忠诚、信义等,我觉得应该把它做为人生的准则,规范我的行为,让我今后不再犯错。

  做完那些最基本的要求之后,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将剩下的力量留去学文,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读后感7

  刚拿到《弟子规》,我认为这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但是语文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背、抄、读以后还要默呢?难道这本书像别人说的那样有“金”?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我要告诉大家,这本书中真的有“金”。不,应该说比金还要值钱。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听......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读《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人道理的书,从《弟子规》中,我先是学到孝顺。

  同学们,十三年来,父母付出了多少,让我们拥有无私的.母爱,伟大的父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生活用品,让我们过着美好的生活,而我们呢?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父母给我们的一切,还一次次的辜负他们的好意,有时父母叫我们做事,我们总觉得父母太烦太懒了,自己又不做,每次都叫我们做。就拿我来说吧!以前妈妈经常叫我干这样,干那样,我总觉得她太懒了,每次都叫我干。自从我读了《弟子规》的“入则孝出则悌”后,我懂得了父母叫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风呢?从这以后,父母叫我的,我都会及时答应,不会拖延,父母要求我做的事,我都会认真去做,再也不会偷懒,不会埋怨。身为子女的我们,应该要孝敬父母,因为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我从《弟子规》当中还学到了诚信。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失去了诚信,就没人再相信你,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五彩斑斓,我们活着就无意义了。正所谓,生活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读了《弟子规》的“谨而信”,让我每次说话时或做每一件事时,眼前就会出现两个字,那就是......诚实

  读《弟子规》,我得到了比金更重要的东西。我会好好的保管这本书,因为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弟子规读后感8

  中华经典,千古流芳;潜移默化,经久不衰;奇光异彩,独一无二。

  ——题记

  翻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先便留下了许多旷世之作。但是,在我心里,最博大精深的的著作就是《弟子规》。

  孝,万物之根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做人最根本的“孝”都做不到的话,那就真的可以说不不配当人。纵观历史,有那么多的`榜样可以学习,孔融尽管很小,但他却知道让梨,知道孝顺亲人;董永虽然很穷,但他为了给父亲看病,卖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只为了那一份难得的孝。羊知跪乳恩,鸦知反哺情……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要知道孝顺自己的亲人。

  自从读了《弟子规》,教育的力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的生活。现在,每天替父母捶捶背,聊聊天,进点孝,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孝,已在我心头悄悄生根发芽。

  莫忘,万物之根——孝!

  信,万物之本

  “凡出言,信为先”,每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总用无限感慨。诚信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品质,拥有了诚信,就拥有了一份快乐。所以,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诚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但是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就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这就是一种公认的美德。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自从读了《弟子规》,我明白了:只要我们每个人多一点诚信,少一点欺骗,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莫忘,万物之本——信!

  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虽不是山,却比山要高深;虽不是海,却不还要深沉;虽不是地,却比地要博大。这就是,一本魅力无穷的旷世之作,这就是,一本令我折服的永恒之作——《弟子规》

  感谢有你,让我的心灵开出一颗开花的树,清香永存!

  莫忘,万物根与本!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有心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及时赶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实,不能推迟;父母教你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父母责骂你的时候,必须顺着他们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们生出来。他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私的.爱,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

  在我看来,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怎么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进代屡遭浩劫,它 在中国大地上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容易,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教诲贯穿到生活中,落实在一言一语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变成和平的世界。

  我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使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为过去的幼稚而感到无知羞愧,它还为我改变了思考方法;把我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带入知识的海洋;让我成功地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让我知道如何来处理自己所处充满文化的环境。

弟子规读后感10

  利用暑假,我好好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只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应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比坑定写信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

  《弟子规》里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规读后感11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我读着清代文学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规》,心潮澎湃,深受教育。《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这就是古代学生的“日常守则”。

  社会上有很多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一致认为,《弟子规》不同于以往的肤浅理论,而是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还找不到一本书像《弟子规》那样能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话马上改正,没有的话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大舞台,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着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无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要牢记《弟子规》中的训戒,具备一定的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肩负许多的责任,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为学校的发展壮大作出最大的贡献。 《弟子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你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它能教你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它会使你迸发出无限的感想!

弟子规读后感12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经典诸如《论语》、《弟子规》、《史记》等文章传诵久远,寓意深刻。在这些经典文章中我最喜欢《弟子规》的“信”篇。

  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经过爸爸同意,邀请一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来我家做客。他同意了,并且跟我说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见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打开电视机,一边看着节目,一边吃着我准备好的零食,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怎么还不来?”我嘟囔了一句“也许因为路上堵车吧,应该马上就会到了。”我自我安慰道。光阴似箭,转眼间又过去一段时间,我打了一个哈气,抬起头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钟:已经是9:30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不来了吧?不可能!最后我忐忑不安的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得知令我大吃一惊的消息:他去别的同学家玩了!令我忍无可忍的是,星期一,当我怒气冲冲的找他算账,他不仅不承认,还反咬我一口,只见他“彬彬有礼”的说道:“你并没有邀请我去你家玩,你这属于诽谤行为……”“什么?”我火冒三丈,结果他把我气的一个星期都没理他。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表示人要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不能失去信义。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同学那样不守信誉,那么世界岂不是乱了套?

  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作文01-19

弟子规心得04-19

弟子规作文05-26

弟子规的作文04-18

《弟子规》的读后感02-20

《弟子规》读后感03-16

弟子规读后感03-17

弟子规读后感05-12

弟子规读后感05-13

《弟子规》读后感05-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