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蒙学>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4-01-10 12:40:06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15篇[优]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15篇[优]

《弟子规》读后感1

  弟子规——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弟子规》我国传统文化的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

  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惹祸。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弟子规》。这本书讲了很多古代名人精彩的小故事,从中引出许多道理,让我很快就喜欢上了它。读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规》中讲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年我还在念幼儿园大班时的一天,妈妈带我去爬龙山,在下山时不小心摔成右手肘骨折了,妈妈整夜陪着我,在我伤口疼痛的时候,用轻柔的声音安慰我,在我入睡的时候,她整夜陪在我的身边,替我盖被子,按摩伤口。等我睡着的时候,她才小睡一会儿。有一天早上醒来,我看见妈妈脸上挂满了泪痕,眼里布满了血丝。不懂事的我当时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现在想起来,感觉十分惭愧,妈妈这样子,就是因为我“身有伤”所以“贻亲忧”啊!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要体贴父母,尽量不要让父母操心。

  在《弟子规》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如何孝敬我们的父母,我想起了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感人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灾年被封为代王。汉文帝对母亲非常孝顺,从来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刘恒,为了母亲能早日康复,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常常是衣带不解,觉也不睡。有时看到母亲睡熟了,才趴在母亲的'床前打一会儿瞌睡。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每次煎完了,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我想,刘恒是皇帝,还这么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更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现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一个个细小的进步,一天天的长大懂事,一次次的优异成绩来回报父母,因为我们永远是父母的牵挂。

  《弟子规》,你就象是充满智慧的长者,不,更象是我领略经典的启蒙老师,让我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在领悟中不断成长,衷心的谢谢你!有您的陪伴未来一定更美好!

《弟子规》读后感2

  在我的脑海中,《弟子规》是一本经典之作,是一个生活的典范,更是一位人生旅途中的金牌导航员,这本通俗易懂的书籍,看起来每句平淡无奇,但只要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弟子规》中的每一句都宛如金玉良言般深入人心;细细品味,更能发现它们当中的每一个字眼中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儿,同时在简洁中又把知识的甘露撒向了我们。

  读了《弟子规》后,我豁然开朗,更知道了处身于这个社会上,我们一定要学习诚信待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只有守信,我们的人格才会变得更加完美。“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一句说得多好啊!它告诉我:凡是自己亲口说出的话,都要讲信用,欺混蒙骗、胡言乱语绝对不行的。所以说,《弟子规》就像我的启蒙老师般一针见血地教导我信用是代表一个人的心胸,尊严。

  说到讲信用,我就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与朋友小雅之间的故事,那是一年级时的事了,本来我和小雅约好了在星期六到我家做作业的,而到了星期六,天空却不合时宜地下起大雨,眼看这倾盆大雨哗哗下不停,凛冽的'寒风中,小树、花儿都被大雨冲得摇摇晃晃的。突然,一道银光从天空中闪烁而过,继而“轰隆”一声,一个响雷在空中炸开,我被吓得心惊肉跳。我呆呆地凝望着窗外,看着这场下不停的大雨,心想:小雅一定不会来了,这么大的雨……唉!当我心灰意冷时,小雅却闯进了我的眼帘;她身上穿着一条绣满碎花的裙子,手里撑着一把雨伞,双脚马不停蹄地向我家奔来,脸上洒满了疲惫,却又隐隐约约地闪烁着欢乐的神情。我瞪大了眼球,真的是她?我都不敢相信了?我连忙奔出家门,迎接那个湿漉漉的身影……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像她一样那么守信,何况是那么大的暴风雨,又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承诺。我想,不仅仅是我,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像小雅那般执着了吧!或许,有人会说她很傻,但是,这样的“傻”,很值得,不是吗?这就是诚信的表现吧!诚信诚信,诚实守信,学会诚信的人,才是一个“真人”!

  我徜徉在《弟子规》的世界中,像一条稚嫩的小鱼,是《弟子规》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是《弟子规》让我在云雾中找到自我;是《弟子规》让我在生活中找到真理。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是《弟子规》教会我做人,所以,“导航员”这个称号非它莫属。

  我在阳光的淋浴下成长,我在《弟子规》的臂弯下学会做人。《弟子规》的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

《弟子规》读后感3

  暑假里,我又细细读了《弟子规》。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押韵,而且我渐渐感悟到了它的意思,基本上会背了。

  《弟子规》的“弟子”就是指我们这些学生,“规”就是规范。听说《弟子规》的作者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做人原来也有许多的规则。想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就得有规矩。要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妍妍,吃饭了!”妈妈在叫我。我慢吞吞地应一声:“哦……等一等……”然后又继续看我的《喜羊羊》。每一回爸爸妈妈让我做事,我都要让他们等半天。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读了《弟子规》中这两句话,我知道了我真不应该!现在,如果妈妈叫我,我就会爽爽快快地答应:“哦,来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读这两句话的时候,我又想到了自己。爸爸妈妈批评教育我时,我总显得不耐烦,没有开开心心地接受,有时还强词夺理。想想真是不应该,父母肯定是为了我好啊!长辈的教导应该牢记在心里。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读到这里,我知道了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一去不复返。有时候,我的时间就是在我的拖沓之中偷偷流走了;有时候是在电视的遥控器中慢慢溜走了;还有的时候是在电脑、手机的游戏之中悄悄飞走了……珍惜时间吧!一寸光阴一寸金呢!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学会读书的方法。读书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读书,才能让我们真正读懂文章,才能真正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我们生活的环境都要做到清洁。现在,我们和平小学正在进行“规范示范班级”的评比,其中清洁卫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呢!我相信我们会把我们的校园、教室布置得井井有条。

  《弟子规》这本经典,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还让我发现自己的缺点。让我们一起诵读《弟子规》,争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吧!

《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听着低年级小同学朗诵的《弟子规》,我不禁联想到了五年级夏令营时,老师要我们背《弟子规》时的情景。暑假里,李老师每天抽出一节课时间,让我们练习背诵《弟子规》。不到两个星期,我们便背得滚瓜烂熟了,圆满地结束了假期的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我们又回到了学校。中秋节的前夕,我们四(9)班一部分同学去戒毒所慰问演出,我们为接受戒毒的哥哥姐姐们表演《弟子规》。他们看了我们的表演,热烈鼓掌。我心里得意洋洋,为自己的.表演成功而高兴。其实,我当时并未真正地理解文中的内涵,只是为背诵而背诵,为表演而表演。

  记得在一次月假时,奶奶从濮阳回来了。爸爸见我闲着便叫:“文文,我们去奶奶家,你去不去?”我心想,奶奶家的房子又破又烂,里面还有一股莫名的臭味,还是别去了。我大叫:“不去了,我还有事,你们去吧。”爸爸妈妈走后,我便看起电视来,完全把老师在学校说的话抛到脑后了。

  一天早上,我去值周。来到一年级教室旁,我听到低年级同学在读《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开始,我还没在意,可当同学们说:“对待爷爷奶奶,绝对不能抱有讨厌、嫌弃的态度。”我的脸顿时红了。压根就没想起还有什么“弟子规,圣人训”之类的古训。我越想脸越发烧得厉害。他们,似乎在嘲笑我对爷爷奶奶的不尊敬。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要求。

  又是一次放月假。我回到了家,立刻拎起一袋水果,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打扫院子,我看见了,连忙过去帮忙。奶奶见我如此孝敬,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盛开的□。

  回到家,妈妈叫我做家务,我正在看书,便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做。可当我一想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便立刻去做。从此以后,虽然我有许多事不愿意做,但一想起《弟子规》的教诲,我便努力做到。

  想当初,我只把背《弟子规》当做一个任务,而如今,我明白《弟子规》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弟子规》,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能让人明辨是非的书,一本能使人进步的书。《弟子规》,我的老师,我成长的好伙伴,我人生的导航仪!

《弟子规》读后感5

  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般的生活,遗忘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永不回头看已走过的路。而今天,我们却被拉了回来,回过头看我们曾经留下的印记。

  ——题记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向世人演绎着不败的神话在世人面前树立着礼仪之邦的称号,可是这一切都成为过去,而今天,《弟子规》中所讲述的礼义孝悌却成为我们现代人的追求,重新追寻礼仪之邦的佳话,检讨我们现在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中所讲述的孝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切以父母为中心,就过最早的考经也说过“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古时,我们有用“乌鸦反哺之情”来比喻人的.孝心,讲述一个人的孝情,以此来激励我们。

  大舜,处在一个极度压抑的四口之家中,他承受着家人对自己的迫害,却仍然怡色柔声,希望父母有一天能改正行为,经过一番努力,许多年后家人改了恶行,家变得和睦和乐。这是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有纯诚目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改变了顽嚣的父母而今天的我们,把父母的叮咛说成啰嗦,不能容忍父母对自己的一点小批评,父母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时,就说父母的不是,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你不是当官的爸爸,而是一个农民,一个每月几百元的工资的穷父亲”在我看来他是在侮辱他自己。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也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可是我们为什么忘了那最初的自己?就连最基本的孝也变得那样的难。

  不仅是“孝”在退变,就连“礼”也开始瓦解。

  《弟子规》中“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直”的简介说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可知道礼的分重。

  古人最注重礼节,礼节的周全是对对方的尊重,有敬意之礼,先人们一点点积累的名声,响彻世界的“礼仪之邦”的代号——中国,却渐渐地被我们一点点的抛弃。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书本上的两三幅旅游警示牌,那可是外国的风景区,在他们的警示牌用两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语言:“请别乱扔垃圾”一种是英语,而另一种却是醒目的中国字,可见我们的国人到他们那儿去旅行时,是多么的不讲文明,为什么总是忘记,真的是时间的巨轮滚动得太快吗?我们一定要丢掉“礼仪之邦”的美好称号吗?

  读后《弟子规》我们感悟,我们反醒,我们应该重拾那已被遗忘的记忆,找回那最初的自己,我们将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是我的信念,找回是我的目标。

《弟子规》读后感6

  晓雾将歇,清风徐来,我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当我轻轻拿起那本薄薄的《弟子规》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大声朗读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字!却发现有好多的内容,令我惭愧。我已上初二了,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理解能力已提升,怎么会再看不懂这《弟子规》的内容呢?

  我羞愧?书上说的规矩,我究竟做好了哪一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面对《入则孝》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平时爸妈叫我,我总是慢慢地回应,即使让我做个简单的事,我总是先皱着眉跟父母唠叨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干。我做的不对吧!父母教我,我还发疯似的说他们烦的,他们有时就骂了我两句,我都会想离家出走。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想着,想着,我鼻子酸酸的,接着往下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与兄弟姐妹要友好相处,懂得珍惜光阴,讲诚信,有爱心,仁德兼备?

  我不敢再读下去了,也不敢再看一眼,惶恐之中把《弟子规》合起来。我扪心自问:我哪一点儿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呢?忏悔的同时,反复思量自己。我一定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久,我又轻轻拿起《弟子规》,认真地读了起来。

  就从今天起,就从这一秒起,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把她作为我们一生言行的准则。

  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声朗诵《弟子规》吧!

《弟子规》读后感7

  初识“弟子规”这三个字,顾名思义:教育弟子有规矩。现在明白《弟子规》和《三字经》与《论语》一样,用儒家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我看来,《弟子规》比起《三字经》和《论语》,少了很多“之乎者也”的大道理,成为最通俗务实的启蒙经典。

  从幼儿园到中学,单是在记忆中,老师就让我们背了几十次《弟子规》。从一开始的纯应付,到明白其中的精华,直至这次观看《弟子规》解读视频,更是感受颇深。

  在《弟子规》的总序当中,含盖民了整章的主旨,先是首孝悌,要孝顺长辈;出则弟,要团结兄长;次谨信,要讲信用;……

  在每一次朗诵《首孝悌》时,脑中都会浮现出我平日对待父、母亲的一言一行。而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是感受很深的。

  目前社会中,有一些“啃老族”。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了,反过来,不让父母享些清福,而是继续花父母的钱,给父母增添负担。这些人,别说是做到《弟子规》中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债,须顺承”了,而是连起码的道德也沦丧了。

  而使“啃老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是什么。究其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糟蹋父母的血汗钱,不用功读书。这更是一种不孝之为!

  在《弟子规》作者,清人李毓秀看来,“不读书”恐怕是不可理喻的,也就没有列入其中罢。我们不仅要用功读书,更要如《弟子规》中所说的“冬则温,夏则清”,好好的孝敬父母。

  还有“年方少,勿饮酒”和“斗闹场,绝勿近”以及“借人物,须时求;倘不问,即为偷”,也是对我触动很大的句子。

  前两句,是我思考良久的句子。它是约束正值叛逆期的我们。要我们不做那些粘染世俗之气的事,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那些吸烟喝酒的问题学生,更是这十二个字的反面教材。

  而“借人物”这三个字,启发我们从小讲信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它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每年都会有千万个产品质量问题,从奶制品到肉制品,甚至于餐餐必用的油。人以信为本,我们显然没有能力制止他人,只能鞭策自我,按照《弟子规》,由浅入深,从道德到信用,从信用到守己,从守己到勤奋,最后归结于“百善孝为先”。

  抓住观看《弟子规》视频的契机,约束自己,让我们创造的未来,没有不法商家,没有“啃老族”,没有借债不还的“吴英”,更没有惨死街头的“小悦悦”。也不让任何人,如鲁迅先生那样呼吁:“救救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8

  通过近一年来车站组织学习《弟子规》,我们非常荣幸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弟子规》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弟子规》是传承儒家经典文化的文学作品。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方面阐述。首先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让他们在晚年的时候不再操劳,不再替我们担心受累,也不要让他们做空巢老人,孤独寂寞。多抽出时间看望老人,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给予他们家的温暖和关爱,心里上的宽慰,这也是一种孝道。血浓于水,兄弟姐妹同是一家人,对长辈尊敬,爱护晚辈,做到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才会安定团结。其次在外要珍惜朋友及我们身边的人。另外《弟子规》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这样给人以清新之感,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相互攀比,我们仅需保持真正的自我,做最好的.自己。爱你本来的样子,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他软弱的一面,别人短处不应到处宣扬,应当取长补短。仁爱宽厚,以德服人。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与人坦诚相待。

  今后在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也许是仁爱的最高境界。因为爱自己,所以爱父母,因为被人爱,所以爱人,因为爱生命,所以感恩爱。我们生命有限,但爱是无限的,因为爱,才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学习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弟子规》读后感9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在我的童年的'时候,原以为女儿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得听从我的指挥,听从我的命令任我摆布。自从我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马上坐在椅子上,从不过问父母的感受,还大声的叫:“给我来一杯水”,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我大声叫了一句:“把饭端来”,妈妈把饭端来时,我没有及时接应,只是说:“放在这,我先看电视,等一下再吃”。可自从我学了《弟子规》中的“出则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听从父母教诲,顺从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坏习惯更多,一时改不了,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妈妈还没坐下,我就先坐下开吃了,这样是不好的。有道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来指点迷津,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会儿就直叫他们名字。可学了《弟子规》里有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从此以后,我会有事无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们非常欣慰,他们还都说我乖了呢,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

《弟子规》读后感10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11

  今天孩子已经进入18周岁了,也意味着成年了,在孩子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自己也算是过来人了,有一些浅薄的认识,在遇到每个阶段的教育瓶颈时,我也会总结和反思,随着孩子每一天的日益长大,我也会去找很多书籍,比如《中华教育》、《成功教育心理学》等等,但是当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所看的并非所用,作为家长的困惑还是一个接一个,一次在我深深的接触《弟子规》后,我仿佛才觉得相见恨晚的感觉,以前觉得这是小孩读的书籍,其实连自己都没有了解它的深意,我有幸能再次品味到中华传统的经典,并且希望孩子也能真正愿意去认识和践行它。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短短的一千多字中,每一条都有很深的内涵,不容易做到的。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亲人,“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是父母含辛茹苦的生养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让孩子养成孝顺父母的品德,不忘养育之恩,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就是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改过并且做得很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今天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呢?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次谨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信就是诚实,就是真诚,只有真诚待人,不说谎话,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干好。

《弟子规》读后感1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古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共分为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章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章节吧!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余力学文,其中很多都让我受益无穷,比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等。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吧!

  一天,我翻了一下《弟子规》,翻完后,我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我觉得越来越好看,就使劲往后翻,不一会儿,我就把那本书看完了。看完后,我才知道我看书的动力来自于《弟子规》。

  一天,我做作业的时候,讨厌的钢笔没墨水了,我只好去吸墨水,吸完墨水后,钢笔不小心碰到了墙,我的手又很不听话地挤了下钢笔里的吸管,一大滴墨水沾到了墙上,我慌乱致极,连忙用手抹了一下,才稍微好了一点。

  我另外一个喜欢的章节是谨,这一段讲了我们的日常行为,我给大家说一些吧!有: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一句我觉得写得很好,因为我做到了,所以我觉得写得很好。

  中国古代的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啊!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古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共分为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章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章节吧!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余力学文,其中很多都让我受益无穷,比如: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等。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吧!

  一天,我翻了一下《弟子规》,翻完后,我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我觉得越来越好看,就使劲往后翻,不一会儿,我就把那本书看完了。看完后,我才知道我看书的动力来自于《弟子规》。

  一天,我做作业的时候,讨厌的钢笔没墨水了,我只好去吸墨水,吸完墨水后,钢笔不小心碰到了墙,我的'手又很不听话地挤了下钢笔里的吸管,一大滴墨水沾到了墙上,我慌乱致极,连忙用手抹了一下,才稍微好了一点。

  我另外一个喜欢的章节是谨,这一段讲了我们的日常行为,我给大家说一些吧!有: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一句我觉得写得很好,因为我做到了,所以我觉得写得很好。

  中国古代的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啊!

《弟子规》读后感13

  《弟子规·千家诗》是一本将《弟子规》与《千家诗》编合在一起的国学书籍,其中包含《弟子规》部分经典语句的解读分析以及《千家诗》中诗歌的赏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整本书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观念,为学生制定了行为规范。《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带有启迪性质的格律诗选本,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包含“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四卷。

  这本书《弟子规》部分对于提升人的品德修养、普及礼仪常识很有帮助,《千家诗》部分则给人以韵律、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千家诗》部分中,有几首诗让我随诗文游览了四季变换、西湖美景。

  如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诗写了诗人驾舟游春的情景。本为春雨,却以烂漫的“杏花雨”代替,本为春风,却以柔情的“杨柳风”代替,细雨沾襟、清风拂面的春之美感从诗句中一下了迸发了出来。又如唐末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首句看似平平无华,仔细品味,却又不得不停留在“阴浓”二字感叹诗人的深意。阴浓,不光是树叶茂盛以至树荫浓郁,更给人夏天烈日当空,全被遮挡在树叶之外的感觉。将波光滟潋的池塘水面比喻成水晶帘,更因帘动而骤觉微风,闻得一院的`花香,夏日虽酷烈,却因这微风、清香而使人觉得舒爽、心醉。真想前往这千年多前的山亭当中度过苦夏呀!再如宋朝刘翰的《立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玉屏空,夜空如洗,玉色空明。这秋夜的天空,这皎洁的月光,美如玉色屏风。这秋意何处寻觅?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映着月光,原来就在眼前、身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政治意味或许多过景色描写,但只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便将西湖的山水楼台青山叠翠、楼宇繁华的样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再加上重读了为人们所熟知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真不禁让人对西湖心生向往之意。

《弟子规》读后感14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15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有人会问“何为孝?如何才是尽孝?”在我读《弟子规》之前总是认为行孝应不拘小节,因我总觉得事无具细,但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感触极深,也深深地感到羞愧,它使我懂得了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当我读到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令我非常感动!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从细小的事情着手去孝敬父母,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或者说是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总是以工作忙为由而忽略了父母,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拼命的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培养孩子上面,而抽不出空来去陪父母。其实作为父母他们已经年迈,他们所想要的就是儿孙承欢膝下,子女能够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他们不要求儿孙大富大贵,对于他们来说家人健康平安就是他们的愿望,也是他们所期盼的幸福!但老人的这一点愿望我们都难以满足,更别说夏天为老人打扇,冬天暖被窝了,这些也是父母不敢想的`。“常回家看看”这是父母的心声,也是我们作为子女尽孝道的一种方式,且这种方式老人最喜欢,比给他们金山银山都要好!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我们向父母尽孝道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他们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尊老、敬老的良好习惯。

  《弟子规》同时告诉我们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这些也都是我们尽孝的方式。

  这就是我读《弟子规》之后的感想,当然,《弟子规》中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会不断地学习,细细地品味,从中受到启发。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谈话,学习《弟子规》就要将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升华自己的思想,做好孩子的第一老师。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我会努力!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心得04-19

弟子规作文01-19

弟子规作文05-26

弟子规的作文04-18

《弟子规》读后感09-12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01-06

《弟子规》的读后感02-20

弟子规读后感05-12

弟子规读后感05-13

《弟子规》读后感05-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