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历史演义>三国演义>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3-25 18:21:12 三国演义 我要投稿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

  在寒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介绍了后汉时期三个诸侯国家的战争故事,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我先说说关羽关羽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他忠于刘备,因战败而降敌,但他已得到兄长刘备的消息,便不远千里万里去投奔。关羽虽然降了敌人,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兄长身边,仍然算是个英雄,而且还具有一种可贵的忠义。

  我再说说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自从诸葛亮初出茅庐一开始,便立刻成为了蜀汉刘备的左膀右臂,刘备曾经说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把几乎把全部的`军中大事托付给他。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成为蜀国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经南征,平定了好多少数民族地区,七擒孟获,又率领军队备注汉中,六出祁山。诸葛亮最终由于呕心沥血积劳成疾,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逝。

  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越来越喜欢书中的每个人物了,佩服他们的英雄气概,了解到中国灿烂的古代历史,我从中受益不尽,希望同学们都来看看这本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2

  暑假里,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古文版。昨天刚刚看完。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者罗贯中写的。主要写东汉后期,十常侍乱政,又逢黄巾之乱,诸侯并起,,逐分为三国:蜀、吴、魏。后魏丞相司马炎夺位,灭了蜀、吴国。

  在《三国演义》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战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黄盖,一个是关羽。

  黄盖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巧使苦肉计,被打得皮开肉绽,还深入敌境,诈降,使火烧赤壁圆满成功。

  关羽在华容道布下天网,逃窜的曹操正遇着他。曹操求关羽放他们一马。关羽想起他原来在曹操军中的待遇多高,而自己却斩了曹操六员守将,曹操都没有怪罪他。虽然现在放他们有损国家的.利益,但觉得自己不能忘恩负义,于是就放了他们。

  我看到这儿,就不由自主地想起生活中地一些事。有一次,熊老师布置作业,我很快就马马虎虎地完成了。做完后就东看看,西玩玩,只顾自己开心,打扰别的同学。我看了黄盖的故事以后,就觉得我这样做得不对,应以大局为重,不能为了自己玩而打扰别人。我一定会改正这个毛病。

  虽然关羽不以国家为重,私放敌人是不对的。但他不忘恩负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一年级时经常找别人借笔,别人都借我,可别人找我借时,我理也不理。结果忘恩负义没有好下场,我当时没有同学和我做游戏了。我十分着急,最后还是借笔给别人,别人才和我玩的。我看了关羽的故事后,就更深刻地了解到,别人帮助了你,你一定要回报别人。

  我喜欢《三国演义》,它不但拥有丰富的情节,还能从中明白众多道理。它真是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的一系列故事。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人非常难忘,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了。

  书中,是这样描写关羽的外貌:“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他相貌堂堂,但给我的感觉好像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关羽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

  关羽还是一个重义气的好汉,他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同时,关羽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所以,现在许多庙宇都供奉关公的神像,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关羽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骄傲。有一次,诸葛瑾为了吴蜀两国友好,特意来为吴王之子提亲,关羽却骄傲的喝道;“吾虎女肯嫁犬子乎?”后来他水淹七军取得一场大胜,更加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吴国大将吕蒙的计谋,最终兵败麦城,被俘杀害。

  我们要懂得“骄兵必败”,关羽一代豪杰,无数次战胜敌人,但因骄傲而丧失了性命。所以,不管何时,不论我们去的多大的成就,我们都要谦虚谨慎,切不可骄傲自大,否则只会酿成一个又一个关羽的悲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故事和人物。

  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出了三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透入、转化,其中,豪杰与奸雄的较量、谋略与武力的斗争……一场场刀光剑影发生在生死悲欢之间,让历史变成一副多彩的画卷。

  这是一本极有特色的书。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以双方的实力和武力的较量为主,而是注重计谋的描写,将每次战争独特的一面展现出来。

  三国中描写人物战争的场面更是令人激动。“刘、关、张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火花四溅。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见不能取胜,便照着刘备脸上,虚刺一戟,刘备急闪。吕布冲开一角,飞马便走。”这是描写三英战吕布的'一小部分,但却让人身临其境。书中还有许多描写谋略的故事,比如:草船借鉴、借东风、空城计……

  罗贯中爷爷笔下的故事把我拉回了战火连连的战场上,让我感受到了各个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不时还会出现令人感动的兄弟情义。

  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的勇猛,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凛然的关羽,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奸诈毒辣更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的巨大魅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以逝,但英雄气概永不磨灭。打开《三国演义》,让我们驰骋在三国的战场上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耳畔响起这首《临江仙》,思绪便会穿越千年的时光,去追溯那荡气回肠的三国……

  《三国演义》记载了从东汉末年至西晋约110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形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次,《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作者独具匠心,以妙笔生花勾勒出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

  《三国演义》又有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被描写的阴险毒辣,但他也有优点遇事审慎、渴贤望才、胆识过人。在如今曹操必定也是个很好的政治家。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用了几桶油借了曹丞相的几万支箭。一把火便把曹操八十万大军弄回了老家,不禁让人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他是一个大英雄,但他我行我素的缺点是致命。在华容道时,本来依诸葛亮之计,曹操被吓得半死、屁滚尿流的逃窜时,正好可以让他束手就擒。但是关羽念旧情,擅自放走了曹操,可谓遗憾。用俗话来说就是“讲义气”。这一段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真是写活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斗智斗勇,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

  《三国演义》,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学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不能细说。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6

  在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其中,《赵云救阿斗》这个故事我看了感触非常深。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一场战斗中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和公子阿斗被冲散了,赵云苦苦追寻,终于在一群逃难的百姓中找到了甘夫人,赵云英勇奋战,冲出了层层包围圈,终于在一个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和公子阿斗。赵云浴血奋战,终于救出了公子阿斗。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所涌现的英雄。在这场大地震中,武警叔叔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废墟内寻找姓存者,手指甲都刨光了,鲜血直流,几天几夜过去了他们吃不饱睡不足,但他们毫不退缩,他们仍然继续忙碌着。记得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位武警叔叔倒下了,在附近的医院醒来时,他一下子爬了起来护士看见了,连忙说:“你千万不可以再去了,你现在的身体很弱,如果再去的话,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他说:“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多一个人,就说不定多救出一个人。”还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们的领导说:“这位武警战士已经救出五十多个姓存者运送出三十多个伤病员了。”这场灾难中,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使我知道了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是英勇无畏的。

  无论是古代的赵云,还是现代的武警叔叔,他们身上英勇无畏的精神使我知道今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于面对,勇于挑战。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

  俗话说得好:“读一本好书,体验另一种人生”——题记

  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一百年。佩服罗贯在《三国演义》中把这一百年的故事写得面面俱到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曹操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刘备大仁大义,礼贤下士,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大小战役描述了近上百场。其中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文武百官献计献策。三国纷争你不服我,我也奈何不了你。如果在三国中仅仅是欣赏英雄人物,观看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的话那是大错特错,走马观花倒不如不看,三国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并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看了它仿佛获得一位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智勇,忠义,还有赤心报国。

  魏蜀吴三国纷争之所以能持续近一百年少不了文武百官的辅佐,武的勇猛无敌。文的献计献策。长坂坡赵云视曹操几万人马如同草芥七进七出救了后主,吕布面对各路诸侯的讨伐面无惧色杀的对方魂飞魄散,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仅仅凭借匹夫之勇终不能成就大事,几路诸侯讨伐董卓空费人力资历到头来还是王允巧施连环计使董卓父子俩反目成仇终于借吕布之手铲除汉贼,要说用兵如神诡计多端谁也不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初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说一个人不光要有胆识有勇气还要通晓古今,文武双全才能成就大事。

  总之,我非常喜欢《三国演义》!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8

  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非常的有趣,我通过它也学到很多知识。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物有诸葛亮、周瑜、黄盖、曹操、孙权、张飞、关羽、刘备、吕布、赵云、董卓……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很聪明,足智多谋,想出了很多妙计,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汉中、舌战群儒……诸葛亮还懂得天文地理,还记得吗?在赤壁之战时,风是向西边吹的,诸葛亮一看情况不妙,拿起白羽扇,往东边一扇,风好像听懂了些什么,回头就往东边飞去,这就是著名的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中,还有许多的故事,令我最难忘的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有见到,等到去了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愿辅佐刘备以统一天下。要学习刘备那种虚心,耐心,诚心,这样才会成功。

  三国中人的性格多样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我最喜欢关羽,因为他智勇双全,是个好汉,刮骨疗毒,我非常的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也是我的榜样。

  读《三国演义》,会给人很多启迪,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从而进步、成长。《三国演义》值得一读。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9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了。

  读完三国我痛恨董卓的残暴,曹操的阴险,敬佩诸葛亮的计策,刘备的忍让,欣赏赵云的胆气,周瑜的雄姿英发。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关羽的.忠义,当他失守下邳不得已投靠曹操时,曹操对关羽倍加厚待为了笼络人心赠送金银珠宝无数,而且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甚至把赤兔马都赠送给他。但是这丝毫没有动摇关羽的忠心。等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过关斩将不顾艰难险阻也要回到主公的身边。三国英雄人物众多,不单单只有关羽是忠义之士,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刘备临死前的嘱托真可谓鞠躬尽瘁。姜维九伐中原,当蜀国灭亡之后还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北就刑,这事审配临死前的一席话。这些忠义人士虽然没有帮助主公完成大业,但是他们的赤胆忠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心报国,与禽兽何异。这是曹操曾经对王允的,你一席话。三国之中英雄辈出。先是剿灭了黄巾贼。后又讨伐董卓。为国为民。在这些人中最受人们拥护的只有刘备了,虽然刘备早年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但是他心慈仁善,对人民倍加爱戴,对国家,赤胆忠心。尽管没有兴复汉室铲除奸贼。但刘备始终是人们敬爱的刘皇叔。除此之外。王允,董承,穆顺。马腾等等。他们在巨大的权势之下毫不畏惧。虽受奸人所害。但一心为了国家。这样的人物流芳百世。永远是后人赞叹的对象。

  三国演义有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我不喜欢奸绝。尽管曹操的奸诈不得不让人佩服,但是赤心报国,光明磊落远比阴险狡诈要强的多。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0

  《三国演义》已读过好几遍了,书中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三国英雄,同时里面的故事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关云长刮骨疗毒》令我印象深刻。

  关羽被毒箭射中,神医华佗为他刮骨疗毒。虽然鲜血滴满一盆,但云长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完全没有痛苦之色。华佗刮完毒,熬上药,用线缝上,云长的手臂仍伸舒如故。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关羽那勇敢坚强的精神赞叹不已。我不禁想起了海伦凯勒,她虽然是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不会说话,不会倾听,不会交流,这无疑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就是这么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弱女子,以她那坚强勇敢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新顽强地站起来,靠她那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并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关羽连死亡都不害怕,那么他还害怕什么呢?读了《关云长刮骨疗毒》这篇故事后,我明白了世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决心越大,困难就会变得渺小;相反你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困难就会把你压倒。以后,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所以,我们以后碰到困难,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就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1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西游记》、《我要做个还孩子》、《小兵张嘎》、《三国演义》等。在这些书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数《三国演义》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一篇又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我心中回荡,让我回味无穷。

  第一篇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这篇“桃园结义”。我很好奇以前怎会有如此的兄弟情义,非亲兄弟却更胜亲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想只有在当时那种战乱纷飞的年代才会有这种情同手足的兄弟情义吧!

  刘备、张飞、关羽不同的`行业,他们三人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张飞是个卖猪肉的,他身长八尺、面貌凶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可是他却不懂各种道理。我想他小时候肯定是没怎么读书吧。关羽原来是个卖绿豆的,我们还叫他“关公”、“关夫子”等各种好听的名字。他一身正气、神勇无敌,现在在很多人家的门墙上都会看到贴着关羽的画像,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保一方平安。

  刘备本是个卖鞋的,他是仁义宽厚、心胸广阔、还善于收买人心。平时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他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就像张飞、关羽都要叫他大哥。我想就是因为刘备的这种性格才能使他最终成为了“汉昭烈帝”。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请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真是一幅幅宏伟的战争场面。

  我爱看《三国演义》,我爱那书中栩栩如生、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更爱那一个个趣事连连,是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2

  自从去年看完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后,使我更加的喜欢《三国演义》了。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两个人物:一个是曹操,另一个则是诸葛亮。

  先说说曹操吧,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太好,但是我喜欢他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曹操在公元200年的那一场三国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这一场战役是决定着当时中国的命运。双方一边是袁绍,一边是曹操。曹操当时政治上很有优势,但兵力却远远不及袁绍。曹操却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呢?我认为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他自己会重用人才,对人才十分尊重。不过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手袁绍自己没有重用自己的部下,使得许多人才不是投奔曹操,就是自己谋反。

  那第二个说的就是诸葛亮了。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永远是足智多谋、聪明的。人们不也常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这些都是用来形容诸葛亮的。诸葛亮从小就熟读兵法,一边种地一边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他读的书也不少。正因为书读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才在出茅庐后有很显著的功绩。

  诸葛亮的事迹不就告诉了我们,一个人,书读多了,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你的大脑里去了。而且我们平时应该多多积累一些经验,这样也会对自己有好处。

  帮别人办事儿,不一定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也要有这种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你说应不应该呢?

  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读完这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3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著名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它描写的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吕布等等,这些人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其中的两位英雄人物---刘备和诸葛亮。

  先说说刘备吧,他受将臣、百姓的爱戴。刘备的能力总是体现在用人上,拜访水镜先生,进而幸得忠实的徐庶,最后受二人指点,风雪之中三顾茅庐,成功请到天下奇才诸葛亮。而后又收服数位博学多才的谋士助他抗东吴,战曹操。他爱民如子,宁失性命也不丢弃汉室百姓;他爱将胜子,看着赵子龙大将抱着阿斗杀出曹军的重围,心疼地想:宁愿亲生骨肉弃之于地,也不愿赵子龙受伤。一个做草鞋的能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是因为这些高尚而善良的品质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将臣的忠心。

  诸葛亮是一个死而后己的`忠诚。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星灯。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但书中描绘的诸葛亮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作所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分厂深的印象。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4

  在我的眼里,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源泉,力量的翅膀,生命的绿洲。我每天都要认真细细地“品味”它,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三国”发生的很多事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赤壁之战”这个故事。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之战主要反映出团结的重要性。在我们生活中,团结是很重要的。我平时不太愿意团结,无论老师、同学怎么劝我,我有时就是不听,所以在各种比赛中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后,让我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和8班进行拔河比赛,我刚开始假装用力,其实半点力都没有使出来,心想:等你们累了,我再用力拔。可这时已经晚了,我咬紧牙,脸涨得通红,脚不断蹬着地,手拼命地拽紧绳子,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能把对方拽过来,结果是怎么的,不用我说,大家应该很清楚了。从这件事当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每次总自以为是的时候,就会想起“赤壁之战”,于是我放弃以我为中心的想法,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里,团结力量大。

  是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他教会我们很多道理,让我们慢慢成长起来。《三国演义》就是我其中一个好朋友,他教会我“团结力量大”。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15

  再一次拿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在《三国演义》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欣赏的反而是被称作奸雄的曹操。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被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曾经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称赞的故事和精神,它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是大家读书的首选。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03-12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读后感08-21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1-08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10-28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02-18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08-16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08-17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0-28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7篇10-20

罗贯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12-1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