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历史演义>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时间:2022-02-11 21:41:22 东周列国志 我要投稿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周列国志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4篇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1

  明朝中晚期,随着《三国演义》的成功,下层文人和书商掀起了创作刊布历史演义小说的热潮。这些作品“大抵效《三国演义》而不如”,大都很快被淘汰,流传开来的只有《新列国志》(后改名为《东周列国志》)等少数几种。

  嘉靖,隆庆年间,福建建阳人余邵鱼继承了话本,戏曲的成果,杂采史书,编成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春秋列国志传》。书从商纣王无道叙至秦始皇统一。该书事要文简,粗糙乏味。清朝以后被冷落。

  天启,崇祯年间,冯梦龙也对春秋战国的历史题材产生了兴趣,在余邵鱼的《春秋列国志传》的基础上,参照多种经传,编成一百零八卷七十余万字的《新列国志》。较之余邵鱼原作,《新列国志》有如下特点:

  一,整体结构枝干分明,名实相符。《春秋列国志传》的引子从商纣王即位起,至周平王东迁才进入正题,枝粗干细。《新列国志》只用了三回的篇幅,演述宣幽二王年间的要史,然后就转入正题,显然详略得当。

  二,重子史,轻传说。《春秋列国志传》中有一些生动的民间传说,如“十八国临潼斗宝”。冯梦龙斥之为鄙俚不经,一概排斥。

  三,在史实的基础上敷演润色。《春秋列国志传》不足三十万字,《新列国志》增至七十余万字,这主要是细节铺叙的结果。

  四,增添注文。解释古今地名与名物制度等。

  乾隆年间,江宁人蔡元放为《新列国志》加上了十数万言的批语,并订正了个别讹误。书卷首的《读法》基本反映了他的观点。

  一,《东周列国志》“全要作正史看,莫作小说一例看待”。

  二,“《列国志》一书,大率是靠《左传》作底本,而以《国语》,《战国策》,《吴越春秋》等书足之,又将司马氏《史记》杂采补入。故其文字笔气不甚一样-----其事之详略,都是不得不然。”所以他批评此书“只是评其事理之是非”。

  三,《东周列国志》中包含很多实学,如用兵之法,出使应对之法等。

  四,奉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大约看好人坏人之法,只从‘义利’二字上着眼,便可得七八。”

  流传下来的乾隆以后的《东周列国志》的刻本,无不采用蔡元放的批语。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也保留了蔡评。

  我看这本书,很赞赏它把零碎的史料连缀成篇,对我这种觉得史书太多太碎看不清头绪的人很有好处。此外还可以顺便看看不同时期古人思维方式的变化,也挺有意思。例如楚子元有意于先王夫人息妫,击郑而还,先遣报息妫。息妫谢曰:“令尹若能歼敌成功,宜宣示国人,告诸太庙,以慰先王之灵。未亡人何与焉?”子元大惭。蔡元放想得够歪的,批曰:“说的更是明白,犹言你必须战与我看,果有力量,方才用得你着也。此即《肉蒲团》中艳芳之意,可惜子元不懂。”看到这里,不禁捧腹大笑。然而有时看到古人的特异之事,虽知其不可行于后世,仍感慨系之。

  “羽翼信史而不违”,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认同的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小说中,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许只有《东周列国志》了。

  这部煌煌一百零八回的小说巨著,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继“三言”之后的又一个小说佳作。

  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据史实录,“事取其详,文撮其略”;“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面对此起彼伏繁杂错综的事件,你来我往既多且乱的人物,冯梦龙充分展现了其杰出的组织素材的能力和深厚的叙述描摹的功力,使得小说信守史实,脉络清晰,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教科书。

  清雍正年间,南京城里的教书先生蔡元放,对冯梦龙所作进行了润色评点,改名作《东周列国志》,成为清代列国小说中影响最大的通行本。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2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的长篇小说。和《史记》相比,这本书在讲述历史故事时讲述得更生动、详细。这本书里的故事始于周幽王时期,结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

  这本书先讲述了周幽王因为过度享乐,导致国力衰弱,最后因为烽火戏诸侯而被入侵者所杀,导致周朝不得不东迁的故事。从周朝东迁开始,周朝朝廷的力量就大大衰弱,周朝的土地被几个诸侯国分裂成小块,权力被分散到了各国国君的手里。

  接下来,该书就细致描写了诸侯国之间的大混战。这些战争大多始于国家之间的纠纷,然后规模逐渐变大,最后形成有数万人伤亡的大型战争。除了大国,就连力量很小的小国之间也会互相攻击,大国也经常靠侵略小国来获得土地。由于战争频繁发生,这段时期的人民生活得十分艰难,几乎连一天安稳的日子都过不上。我还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国君是通过占卜来决定是否发动战争的,这说明国君在发动战争时有时不会慎重考虑,也说明一些国君发动战争是比较随意的。

  除了战争,作者还描写了这段时期各国内部发生的故事和各国之间的交往。这些国家内部经常会发生权力斗争,有时甚至会发生大规模的内战。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时常发生的战争让国家变得非常不稳定,经常出现动荡。不过国家之间不只会发生战争,也会互相往来,比如派使者到别国去访问,或者和别国互相交易商品。各个国家也会与其他国家结成盟友。当有一个国家发生战争时,它的盟友们就会来帮助它。有时一些国家会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其他国家,这种现象在现代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到,比如中国在新冠疫情中就帮助了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从而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书中还描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齐桓公、管仲、荆轲、西门豹等。虽然这些人物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不被作者描写得十分生动,单从作者所用的词句里就可以直观地看出人物的性格。这说明作者非常用心地刻画了这些人物的形象。作者还会通过描述人物的事迹来描写人物的形象。比如,作者使用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来描写荆轲的形象。《东周列国志》里描写的很多人物在《史记》都有出现,但两本书的描述有时会出现差异,而且《东周列国志》对人物的描写会更加详细。作者还会评价书中描写的`人物,批评了自己不认同的人物,也赞扬了具有良好品质的人。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故事,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它和我们通常看到的版本有比较大的偏差。它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我们通常听到的版本是秦朝妇女孟姜女的丈夫被强制征去修筑长城时因劳累而死,孟姜女悲痛欲绝,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居然把长城哭倒的故事。但是,《东周列国志》里记载的故事却是齐国将军杞梁战死后,他的妻子孟姜女在齐国的城墙边哭泣了三天,把城墙哭倒的故事。书里还说,我们听到的版本实际上是这个故事的误传。

  读完了这本书,我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我感受到了这段时期的混乱,由于各个国家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人民的生活十分不稳定,住在边境线边的人们更是如此。每发生一次战争,就会消耗大量的物资,还会导致很多人员伤亡。如果有一座城被敌军包围,城内的物资很快就会耗尽,就算后来解围,这段被包围的日子还是会让这个城市遭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变为一片废墟。战争如此频繁,国家的经济必然无法正常发展,只要发生一次战争,就一定会消耗大量的物资,还可能导致很多人员伤亡,这会让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希望,像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混乱时期不会再次出现。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3

  荆卿,名轲,本庆氏 ,齐国大夫庆封之后也。时楚国讨伐庆封,其族人奔卫,卫人谓之庆卿。后荆轲以剑术说卫元君,元君不能用,复奔燕,改氏曰荆,燕人谓之荆卿。

  荆轲嗜酒,日与燕人高渐离饮于燕市。高渐离善于击筑,荆轲常和而歌于市中,已而相泣,旁若无人,以为天下无知己。燕之名士田光先生知其非庸人也,常资于酒资,善待之。

  未几,燕太子丹为国之大事求教于田光先生,田光先生便力荐荆轲。在得到荆轲答应去见燕太子丹时,为避免国家机密有泄漏之嫌,田光先生遂拔剑自刎,以死自明。

  于是,燕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在秦国归顺大将樊於期公馆旁边,复筑一馆,名为荆馆,以奉荆轲。事后,太子丹日造门下问安,供以太牢,间进车骑美女,资其所欲,惟恐其意不适也。

  为取信秦王,荆轲献计:用得罪于秦国的樊将军之首,以及督亢膏腴之地奉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可报,而燕亦免于灭亡之患。樊於期闻听此计,即拔佩剑刎其喉,慷慨献颅。

  于是,太子丹又以百金觅得锋利匕首一枚,并淬以剧毒,包裹在所献地图之中。另外,太子丹挑选门下最勇武士秦舞阳为其副手。

  及见秦王之时,秦舞阳面白如死人,不能升阶。荆轲只能一个人来到秦王面前,将所之物拱手奉上。待秦王展图欲观之时,图中匕首已现,荆轲依计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执匕首刺其胸。秦王惊而奋起,挣断袖袍,绕柱而行,待内侍提醒,方才拔出宝剑,将荆轲刺倒在地。

  事败之后,荆轲倚柱而笑,向秦王箕踞骂曰:幸哉汝也!吾欲效曹沫故事,以生劫汝,反诸侯侵地,不意事之不就,被汝幸免,岂非天乎!

  荆轲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阳三人性命,又断送了燕丹父子,结果却是功败垂成!

  但是,历史往往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在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榜上有名的共有五位,即曹沫、专诸、豫让、聂政,最后一位就是荆轲。

  在这几个人当中,代价最小,效果最佳的当属曹沫;最有耐心,最有执行力的是专诸;最为衷心,最为惨烈的是豫让;最忠孝两全,不计名利的是聂政;最高消费,最为悲壮的就是荆轲了。

  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影响力最大的却是荆轲。

  一是荆轲刺杀的对象名气最大。

  春秋三百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最后一统天下的正是秦国,而秦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

  如果荆轲所属意的好友盖聂能够担当荆轲的副手,而不是临上阵前才仓促换上了徒有其名的秦舞阳,也许这个计划可能完成;如果荆轲不心存侥幸,想学曹沫,生擒秦王,胁迫其返还诸侯领地,也许,最先倒在地上的应该是秦王了;如果荆轲的行刺能够成功,荆轲改变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而且整个世界的历史恐怕都得重新书写了。

  二是荆轲行刺的目的是为了天下百姓,而非一己之利。

  曹沫劫持齐桓公是为了追讨其三战所亡之鲁国失地,意在雪耻,以此来洗刷齐国手下败将之名;专诸刺杀吴王僚,是为了还吴公子阖闾的人情债;豫让毁容吞碳,行乞于市,几次刺杀赵王无恤未果,是为了报智伯知遇之恩;聂政刺杀韩相侠累,是为了酬谢严仲子供奉老母之义。而荆轲刺杀秦王,则是为了向秦王讨还各诸侯国的土地,免除战乱,让老百姓能够过上一个安生的日子。

  另外,更有甚者,当年美国总统的里根遭到一名企图“以刺成名”的'刺客的刺杀,一颗子弹穿过了里根的胸膛。而这名青年暗杀里根的惟一目的——竟是为了引起一名著名女影星的注意。他试图以这种形式 来博取世人的瞩目,结果却是成为世人的笑柄而遗臭万年。

  三是荆轲的那首绝唱,赢得了众多粉丝。

  临发之日,太子丹与相厚宾客,以及知其事者,俱白衣素冠,送荆轲至易水之上。高渐离闻讯,亦持酒肉而至。酒行数巡,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歌声,如长虹贯日,直达九霄,至今还环绕在我们的耳畔。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4

  古代讲究人治。

  若是哪朝哪代出了个贤君明主,平民百姓就认为自己是上辈子积了德,才赶上了这样的好世道。至今,这种民族积习仍普遍存在。也因此,贤君明主一直为国人所期盼、所爱戴。

  远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再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近到马恩列毛、朱刘周邓……只要是在历史上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伟人、明主,都会让后人代代颂扬、永志不忘。

  然而,为什么历史上总是贤君明主屈指可数,而昏主庸君却层出不穷呢?遍数历史上的皇帝诸君,堪称贤君明主者不足十之一二,而“荣膺”无道昏君的却十之八九。

  近读《东周列国志》,笔者以为,这其中的奥妙至少应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

  首先,贤君明主都了解民间疾苦。就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君明主来看,其前身大都深知人民苦难,或者就生身于民,或是久居民间之后才成为君主,因此即位后大多都能体恤民情,为民造福。

  其二,贤君明主大多都生于乱世之后。天下大乱,朝纲废驰,内战频仍,民不聊生,遂有英雄辈出;正纲纪,扶天下,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随后成了贤君明主。

  其三,贤君明主必有贤臣辅政。所有的君主,无论贤愚,都是人不是神,因此都不可能做到事事皆能明断,巨细均能躬亲,必得有一帮股肱之臣、社禝之臣、贤德之臣,为之“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负于千里之外”。惟君臣相合,方能有德政;惟国有德政,明主始得出。

  于是,这里就又涉及到臣的问题。吊诡的是,从历史轨迹看,有贤君明主的时代,必有至德贤臣;而有至德贤臣的时代,却未必一定会有明主贤君。这其中又有另一番奥妙。

  古时有“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君而仕”之说。因此,贤君明主之朝,必定政通人和、人才辈出。人才辈出,则天下大治,国民富足;而天下大治,国民富足,则君益明、主益贤。

  然而,“良禽择木”是一个反复寻找、反复试错的过程,并非等闲之举。因此历史上就出现了昏君庸主之朝,也会出现至德贤臣的现象,而且这样的例子尚不在少数。

  即使是在极其黑暗的'时代,史书中都能发现他们的身影。如商朝的比干,身被炮烙极刑,仍以死相谏,忠贞不屈。春秋时的吴国的贤相伍子胥,也是以死相谏,忠烈报国。

  也正因为我国历史上贤君明主少,昏君庸主多,为此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君臣相处的悲喜故事,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诸如“伴君如伴虎”、“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安乐”、“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等君臣相处的千载古训。

  然而,从古至今,君臣之间如何相处、如何相得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双方关系过于亲昵,不可,昵则有失君臣之礼,久之恐不免有僭越之嫌;而双方关系“淡如水”或相敬如宾,亦不可,远则难展君臣怀抱,日长乃不免小人离间。

  由《东周列国志》所描写的八百年历史、数十百君臣治国的故事可知,若要君臣相得,首要责任在君。

  为君者,须查其贤者而用之,辩其骄者而抑之,察其劣者而去之,知其志者而养之,善于广开言路,善于包容天下,则天下德者、贤人无不入于“彀”中矣。

  而为臣者,则要既有自知之明,也应有知君之明。而当终得明君而辅之时,则应率以忠君为首事,不生二心;继以治国为己任,鞠尽其才。

  这其中,诸葛亮之所以在其之后,备受历代统治者和有志之士钦敬、推崇、学习、效仿,其关键正在于此。而近代中国史上,也曾出现过这样的至德贤臣,即使不说其名,大家也都深膺其人。

  君臣之道,说难亦难,说易也易。易在道理几乎代代皆明,人人皆通;难在贤臣易得,明主难求。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相关文章:

东周列国志的读后感11-02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11-06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09-01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02-09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02-04

【精】《东周列国志》读后感02-15

【荐】《东周列国志》读后感02-15

【荐】东周列国志读后感11-08

【精】东周列国志读后感06-10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热】06-1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