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论语>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9-09 18:01:10 论语 我要投稿

(精品)论语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论语读后感15篇

论语读后感1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急遽变化的社会,每个人都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生选择,还要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挑战,四顾茫然,心无所依。越是这样的时刻,人就越应该回到经典,寻找重要的精神滋养。

  接下来我作为教育者,从教育态度、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三个方面简单谈谈论语对我的启发:

  1、教育态度:为人师表,以仁育人

  论语虽然已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但现在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依然有重要的影响。它提醒着我们:对学生要充满仁爱。

  《论语》文中多处提到了仁爱。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仁爱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孔老先生的教育教学态度,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从来没有作为老师的那种骄傲高贵,他对自己的学生都关怀备至。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认为学术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以仁育人的教育原则,我们要学习孔子的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态度,每个人各有所长,相互学习才能一起成长。

  2、教育原则:教书育人,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子贡、子路这样)平民出身的'普通人。不论什么样的人,孔子都会做到不卑不亢,尊重他人,亲切交谈,鼓励劝勉。我们要学习孔子教书育人,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不分(贫富,智慧)类别,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不断从中积累教育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

  3、教育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从颜渊的感叹中我们了解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耐心的"循循善诱"的启发智慧,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孔子的教育手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经过苦思冥想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先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抓住时机,明确要求、触类旁通,因势利导、启发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它。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策略,促进孩我们的孩子思维、智力、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论语》字数简洁,句句经典还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经验慢慢品味,结合生活不断思考。

论语读后感2

  说起《论语》,应该是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其内涵的人,又有几个呢?而我,也是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才走进《论语》,并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他人。回想起我以前的经历,委实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拿发本子这件小事来说吧,我会因为有其他事要做,就把这些本子“转手”给别人,那人的脸上虽有百般不愿,却还是帮我发了本子。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发本子本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却还要麻烦别人。为这点小事而让他人闹得不开心又何必呢?若是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我定会不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不想学不好,光想不学也学不好。一看到这句话,我就会想起那个伤心的夜晚以及我那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因为数学我在暑假时是预习了一些的,所以上课时也就没太注意听,即使听了也不过是点点头罢了,脑子不动,当然就有疑惑,这点在家庭作业中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做数学作业时,总有那么几道题会把我难住,但我不愿动脑筋。于是,手机拍题便成了我的“救星”。书上都是“优”,到了考场就不这样了。我思来想去也没做出最后一道题,前面的题也缺于检查。这样的话,考试成绩自然也是惨不忍睹。那天夜晚,我哭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似的,脸上是辣疼辣疼的,心里亦是如此。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只有无尽的悔恨,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呢?从这件事中,我也明白了,学习应该做到学思结合,才能越学越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说的就是时间,时间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流过,日夜不停。每当我听见时钟上秒针一格一格前进的声音,便会陷入恐惧,时间为何这样快?我还什么都没做呢。于是,我便与时间展开了一场赛跑。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我加快脚步奔向学校;在校园里的时光,我争分夺秒;做作业时,我奋笔疾书……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天过着七八十岁后能做的事情,还要大把的青春干什么呢?”是啊,时间是那么宝贵,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些有意义的事。如:清晨早起锻炼,坚持写好每一天的作业,热心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充实多彩的,何乐而不为呢?

  《论语》,它流传千古,其中的一言一语都寓意深刻。学《论语》,长智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论语读后感3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结晶,是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我对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人说“态度决定性格”,我觉得“态度决定学习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学习要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我们在学习上要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中除了正视自己的无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外,还应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快乐在于练习,因此除了重视“学”,我们更要追求“习”。“习”就是在“学”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也就是实践。孔子带领着弟子周游列国时一边学习一边应用知识,他们将知识应用起来应该是有个人学习的目的。作为学生,我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去享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和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前几天,天空中出现美丽的鱼鳞云,我从学到的地理知识懂得,“鱼鳞云”是秋冬季强冷空气来时的一种天气现象,说明天气将转晴,并且在未来两三天都是好天气。果然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是晴天。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在学习中我还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修养,还是在学习上的一个态度和一种风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欣赏并学习别人好的方面是谦虚的基本。“虚心使人进步”这不仅在个人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也应有这种态度。孔子的理论虽在古代产生,可在现在仍有不少可取之处。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略有夸张,但这并不妨碍《论语》对我们的影响。

  学习是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我们只有做到正视自己的无知,才会踏踏实实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知识后我们还要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感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在继续学习中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做到学无止境。

论语读后感4

  喜欢莱蒙托夫的一首诗:“一条船,孤独地航行技术在海上,它既不可以寻求一个幸福,也不逃避生活幸福,只是我们向前进行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我,愿做这只孤独的小船,带着碧波荡漾在宁静的大海里,奉承着,驶向前方,感受着阳光的温暖。

  高中时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感性。我们不再是无知的孩子,我们学会了独处,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解决问题。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世俗智慧,体验到更多的人性温暖,心灵更加成熟。回想起我以前每天都在想的事情,真有趣。一个顽皮的孩子,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死亡,悲伤,或者分离,他每天都在自己制造的悲伤情境中度过,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像是无病呻吟,自怜的笑话。现在我们更珍惜宝贵的生命,更了解那些不冷不热的人,我想,这不是虚伪,而是更热情地与世界相处。

  今天,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损失。我们慢慢沉醉于一个人的世界,写作学会了面对喧嚣后的寒冷,学会忍受孤独与寂寞,像鸟儿一样孤独的小船,像海深,骑兵冰,波澜不惊的心脏,但它蕴藏着巨大的能源。

  如今的我们,再也不是没有了对人情冷暖的过多伤感。我们可以慢慢习惯于客套和僵硬,却仍保持自己那颗温暖的心,用真心对待学生每一个问题值得企业付出的朋友,用温暖的心去认知发展社会,感悟生活世界,将那些工作琐碎、无所谓、负面的东西进行过滤。

  今天,我们为伟大的生活更加感激,珍惜你的生活,向往更多的未知世界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生老病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禁移动到生命的神奇,感受生命的'脆弱。所以,我们正在努力,试图让自己的生命没有遗憾。我们是向往,向往未知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并为奇观的世界无限的向往。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在不停进行运转,生命在中国不停消逝,我们也在不停发展成长。被岁月拔节,我们学会了学生感恩,学会了一种淡然,学会了他们怀着这样一颗敬畏法律天地、敬畏人民生命的心,在这个迷蒙慌乱的时代里,为自己的未来经济奔腾!

论语读后感5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就是这样,它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满足我们心灵的快乐。

  这就是《论语》。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学生记录了下来。这些语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就形成了《论语》这部著作。

  《论语》没有往日古书中的长篇大论,它有的只是一则则简洁精炼,含义深刻的语录。

  其实,有时一句话正是最好的理解,最好的教育。

  而我们现在,正是最需要《论语》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的时刻。

  子贡曾经问过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贵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盛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就是,一个人不仅要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凉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这是多么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所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与快乐。

  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每天要多观察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里拥有一片永久的乐土。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可以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的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在不停地去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怎能原谅它呢?然后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再一次的受伤害。

  于丹说过,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这告诉我们,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让这《论语》的力量与我们融合在一起,让我们建立起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的终极的意义。

论语读后感6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英雄故事。绘制成了一本本经典名著,丰富了后来人的精神海洋。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国学经典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论语》。古人皆说:“读半部论语,可以行天下。”这句话放在现在虽然有些夸张,却也足以说明了《论语》的好。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抽早读的`时间带着我们诵读国学经典。从《弟子规》到《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论语》。我们从一开始的被“之乎者也”绕晕头,到后来慢慢学着去领悟其中奥义。

  还记得第一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一个个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为什么要读“yue”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说”和“悦”是一个意思呢?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悦”字呢?我们的脑子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无法理解,诵读的时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们逐渐找到了它的韵味,一边跟着读,一边摇头晃脑,就算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诵,也能从容自如的来上一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已经论证了是他错了,可他却还要与我争执,我当时心里就有些瞧不起他,甚至不想跟他玩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过是这一个看法与我不同而已,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我又怎么能轻视他呢?

  越读《论语》我就越发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论语》里的每一句、每一条都在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孔子教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做人要具有“君子”人格。品德高尚、待人诚信、谦虚好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的《论语》都还没有读完,但这样一部伟大的论著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完的。它在我们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谓学海无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论语》一直读下去,还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就让我沉浸在中华经典中肆意徜徉吧!

论语读后感7

  我爱世界上每一本有用的书,我也意识到,任何一本书的精髓只有经过反复阅读、啃咬和食用才能真正获得。”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嚼,再回味,香甜可口,清爽爽口,真的很快乐。

  合上书,仿佛能闻到芹菜的香味从中溢出,我陶醉在《论语》的话语中。

  我第一次读《论语》的时候,正好是五六年级。当时,我以为《论语》只是一部白纸黑字的古文,真的很无聊。再看《论语》的时候,是大年初一。我觉得《论语》不仅朴素,而且美丽。虽然白纸黑字,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三军能胜俊,匹夫不能胜志”,年初,豪迈的气魄非同寻常,“仁者不相貌,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对这四个字的描写是金先生的风度;一个仁爱的人爱这四个字,言简意赅,时时呼唤着人间的真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概括了为别人做事的本领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话语。这些简单而睿智的话语让我的心变得干净而清晰。《论语》也把我带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我懂得如何对待生活。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把《论语》吃透,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坐以待毙》中有五、六位孔子,有“无春,无春衣,无春衣”之称。有六七个孩子在彝族洗澡。风吹,舞,雾,唱,还。”对!一个人能和同伴一起跳舞,同时唱歌,轻松愉快地回家,这是最幸福、最简单的理想!这种理想不同于别人“修身养家、治国安邦”的理想,但这种平凡的理想却能充分体现我们对省会的热爱和向往《论语》让我明白,权力和地位只是繁荣的一瞬间,只有悠闲舒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论语》使我完善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我的心润而香。

  在我的书房里,《论语》是我的指路明灯。进入初中二年级后,我渴望成功,却忽视了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这让我在学习上感到困惑,教辅书中的各种学习方式更让我眼花缭乱。后来,我又拿起初中课本,仔细回忆了《论语》中的两条人生格言:“学而不思,学而不学,学而不学,学而不学。”。这句格言所倡导的.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规范了我的学习观念,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论语》的味道就像嚼出苦薄荷的甜味。在甘甜之前的这些苦楚使我明白,我决不能违背做事的次序,在地上前进,否则我将失败。

  《论语》的每一点,虽然都是由许多平凡的文字组成,却创造了许多人不平凡的生活。我相信他们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开一朵更加灿烂绚丽的花。

论语读后感8

  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能够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仅有在必须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景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必须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能够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欢乐的么"学"固然是欢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欢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梦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我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论语读后感9

  以仁爱待天下人——《论语》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可以感受到他兼济天下人的仁爱之心,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地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无美不备的《论语》的伦理思想核心是“仁”。“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如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人。”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具体做法是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把好处给人民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能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表明,孔子所讲的仁,有对己、对人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对己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一旦做到了这点,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克己”不仅是消极意义的'自我克制,还包含积极意义的自觉实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以及对天下人的仁爱之心。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重要在于那一个“仁”字。

论语读后感10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

  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

  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

  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一样。

  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

  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

  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能够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

  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如果你不想自我以后后悔,那么此刻你就要珍惜时间。

  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

  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

  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我十分有好处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

  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完美的明天。

论语读后感11

  暑假刚开始,妈妈便让我读一本经典著作《论语》。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粗看《论语》,它是一本记录孔子教导弟子们的一些语录。书中记载了大量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言行,集中阐明了孔子“仁”与“礼”的核心思想。可妈妈告诉我,通过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可以让人受益一生。孔子的教训在中国人听来,似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但是孔子教训独特处在于他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教人心安放在人心里。带着这些深奥的让我无法理解的疑问,我走进了《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朴素的人的一生计划,我们从小就要有理想,有计划。不能得过且过,平庸一生。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教,诚信为本。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我在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问题或做习题时不会的题目,过后似懂非懂得,也不再去深究,等到考试时我还是做不出来。因此我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不懂装懂,有不懂的问题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要不耻下问。我们平时与人相处时,要学习别人的高尚品德,不要只看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就要自我反省一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的`声声教诲让我心感惭愧。虽然我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但是我却没有优越感,平时吃饭总觉得家里得饭菜不够丰盛,没有荤菜就不吃饭。穿衣服吗非名牌的不穿。别人有的东西,我也非要买到。平时还要妈妈给零花钱。可是一提到学习我就很不高兴,总认为是件痛苦的事。学习了论语以后,我要改变我的学习的态度。我要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

  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串联起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我将通过孔子的智慧来启发我的智慧和人性的光明,阳光的积极向上。

论语读后感12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于丹在本书开头就倡导了这样一种朴素而又现实的思想。是不是在这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孔子的学生有若就以前解释过孝悌的重要性,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同样,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论语》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就好像这个车子有了横木也是虚架上的,没有关键的木销,不就无法行走了吗?对一个人来说,信誉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础的那个保障。

  也就是说,只有靠信誉,才能把人生这辆车驱动起来。只有信誉,才能够让你不管穿越什么样的风险,坎坷,都颠仆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时候,也能够保障你的速度。就是正因有信誉,才让你始终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够立的起来。要是没有信誉,就缺少了安身立本最根本的条件。

  不足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前后被提到有一百零九处。能够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于丹认为,仁爱首先是一种人格情怀,它就应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我们那里说的仁爱,不是妇人之仁,不是那些小恩小惠,而是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

  曾子以前说:“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知识分子,他不能够不刚强而有毅力,正因他肩上的职责太重大了,道路太远了。

  有时候,仁爱是一种身体力行,点点滴滴的行为,它不仅仅让别人受益,它也会让自己有收获。仁爱是一种不断积累,他需要我们自身的时时呵护。人在生命流光的陶之下,如何时时呵护仁爱,会决定我们跟世界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联。

论语读后感13

  我平时最喜欢喜剧,对于四大名著和历史书,瞄都不想瞄一眼,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更何况去品味其中的奥秘。

  今年暑假,在老师的要求,我极不情愿的买了一本《论语》,草草地看了一眼,完全是应付。可是中间的某些语句,是那么的吸收我,把我引进《论语》的天堂。其中的一些文章是那么的值得我去欣赏、品味,能给人频频的联想,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我当时品完后,觉得孔子和他的学生能力是那么的高超,技能是那么的`炉火沌青。

  于是我的品味生活从这里启航: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上,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休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古今中外,有多少有成就的人,不是每日反省自己的过错,不断走向改正的道路吗?与朋友和平相处,彼此信任对方,难道不是一种能力吗?娄别人把一件重要的事托咐给你时,那不是对你的信任吗?你是否应该去珍惜?老师乃辛勤的园丁,毫不留情的把“水”传授给你,你不应该认真的听,一心一意地去做吗?忠的特点为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

  我被这深深的哲理所感受,以上就是我品的感受,而我在反省错误上做的并不好,有一次,三姨给我的作文上提一些建议,我却竭力的开拓自己的错误,以后我会改正,做认真标兵,我坚信,在漫长的品书道路上,会继续掀开崭新的一页页。第二个是很短,却又很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大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的君子吗?”看来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我暗下决心,决定认真努力的学习,我相信《论语》会让你、我、他受益无穷,让好书悦伴我们的一生。

论语读后感14

  有人说,人若不食,则胃饥;人若不读书,则心饥。胃饥尚不敢怠慢,况乎心饥?本不喜欢捧书的我,近来耳畔总会响起圣人的教诲:"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于是,清风吹月落,书声伴日升。尚且稚嫩的我捧起了国粹《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读着读着,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左右着我,似月光朗照,把我的灵魂浸染得洁白一片;又似一轮朝阳从生命中冉冉升起。手执《论语》,静心品读,朗声诵读,躁动的世界似乎安静了下来。此时的我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晶莹剔透的灵魂张开思想的翅膀理性地在翱翔。我从书中领悟到了应该如何获得智慧和力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挫折,面对人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论语》博大精深,带着高山仰止般的情怀,初逢《论语》的我,逐渐走进《论语》,品读先贤智慧,倾听先哲心声。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曾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古人说"知耻近乎勇".敢于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甚至错误,敢于作自我批评并坚决改正,这更是勇敢。有句话说的.好:凡事怪别人,路越走越窄;凡事怪自己,路越走越宽。一个人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即使太阳已经落山,月亮却会冉冉升起。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德,以德报德。"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慎言慎行,修身做人,礼行天下。

  读《论语》寻找内心的安宁和智慧,做一个胸怀坦荡荡的智者。

  沏一壶香茗,邀一弯明月,迎一缕清风,弄一树花影,初逢《论语》的我终于结缘《论语》!

论语读后感15

  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一面面,洗涤着我心中的浮躁与狂妄……

  有人从《论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却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了《论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我,同我畅谈人生,让我懂得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风和日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严寒时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依然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这君子的节操。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我熟记于心中的语句,出现在我眼帘。不禁让我想起平时里,作为英语课代表的我为了下课能多玩会,而请别的同学送本子。有时候更甚至编些小理由,偷懒或找人代劳!想着想着……我的脸好烫呀,不知不觉竟红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给他人,不仅破坏了同学间的关系,也伤害了朋友间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孔子曾谆谆教导我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于是,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面无惧色,慷慨赴死。赵一曼面对敌军的酷刑逼供宁死不惧,大义凛然;孔子曾循循善诱我们:“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于是,杨震面对十斤令人眼馋的金子毫不动心,坚守道德。关羽为了盟誓毅然放弃曹操的厚待,执意回蜀;孔子曾指点迷津我们:“见义不为,无用也。”于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段天强为了救出落水儿童,奋不顾身,跳入冰河……这不正是《论语》带给我们的启迪吗?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论语》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触即醉,却令人回味无穷。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全文_“《论语》”阅读答案09-27

《论语》心得03-12

论语的作文02-27

论语的心得01-12

论语的经典句子09-29

论语的句子11-08

论语经典句子10-24

论语读后感(经典)08-13

【经典】论语读后感08-20

《论语》读后感【精选】07-1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