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论语>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译注读后感

时间:2023-02-27 09:12:10 论语 我要投稿

论语译注读后感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译注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译注读后感4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1

  《论语》中有一句话我甚为喜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的原句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在人与人关系中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我们遇见不会做的事情想做的时候,总会要求自己的父母去完成,然而当父母没有办好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责怪。总是责怪父母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好。

  再向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整天都喜欢生气,怨天尤人。后来有一天,父亲对小男孩说,从今天开始,你每生一次气就在墙上顶一颗钉子,只要保持一天不生气,就拔下一颗钉。一开始,墙上钉了好多钉子,后来渐渐地,男孩开始克制自己的.情绪,每天拔一颗钉,一颗两颗……,钉子终于拔光了,男孩也逐渐变得开朗了。

  我想说的是:面对一切的事物,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和体谅,而不是一味的责怪与抱怨。

论语译注读后感2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习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平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坚定相信的道吗?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贫贱和富贵是如何得来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3

  《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今日,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书上层说过,孔子。一个20xx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日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论语》这本书却通知了中国近二十一个世纪。

  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说的话综合在一齐,写下了这篇文章,他所说的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还有学习的好处和如何学习。

  我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此刻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

  孔子,一个创下无数辉煌的学家,此刻却已成了一个历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论语译注读后感4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此刻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明白?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仅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我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当感到无比欢乐与荣幸,我们能够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当坚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明白了怎样学习,我明白了该怎样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译注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译注心得体会10-10

《论语译注》读后感02-18

论语译注读后感02-26

关于《论语译注》读后感12-08

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06-16

论语译注读后感2篇06-03

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09-27

论语译注读后感7篇09-26

论语译注读后感9篇10-20

论语译注读后感6篇03-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