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3-02-07 08:27:0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1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一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提议》,其中“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让我感触颇深。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甫里可的差生。用教师的话来说:“看来,这孩子没有本事掌握知识”。教他识字的女教师给他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在一节植物课上,学生们在学习用各种方法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上去。巴甫里克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实验,并且在试验中提出了自我独特的见解。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校。许多孩子都想用同样的方法培育树苗,而搞成功的仅有3人,其中2人是女孩子。而生物教师自我,据他本人承认,连一根树枝都没有种活。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此刻手指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从这件事情上开始了巴甫里克的“转变”。巴甫里克身上那种害怕、拘束、犹豫的表现消失了。此刻,当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竭力回想教科书里的什么地方是怎样说的,而是在出神地思考着,从他所看到和观察过的东西里引出结论来。巴甫里克此刻带着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听着教师们讲课,使一些教师感到有些意外。

  一一巴甫里克他是不幸的`,在“分数第一”的教育思想下,记忆本事差、不会解答数学题的孩子,就算你不断的补习也是个“反应迟钝、无可救药”的落后生。巴甫里克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五年级开设了他特感兴趣的“植物学”这门课程,因为“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并且让学生去自我获取知识。”在那里他的思维觉醒了,他的才能有了展现的舞台。经过努力,他最终成了农艺师并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一一巴甫里克的故事感动着我,正是这样刺眼的字眼儿映入我的眼帘,让我再次打开电脑,搜索到《少年中国强》其中一期节目,专心致志地又看了一遍“何不凡”的故事。何不凡——他的出生给妈妈带来了喜悦,他的出生让妈妈真正认识到自我长大了,他的出生让妈妈看到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孩子,所以取名——不凡!下头就让我们一齐走进何不凡的世界。

  一一巴甫里克、何不凡,乍一看都是所谓的差生,但就像节目当中说的那样,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只是极度的喜欢和极度的不喜欢,喜欢的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想,付诸实施、精益求精地做;不喜欢的则反之,一切都不在乎。例如:学校六年级6班的何钰杰同学异常喜欢古文,他的风采我们已在学校晨会上一睹为快,他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背完了《国学》教材的上下册32篇文言文和32首诗,已经读完郭校长送他的《后汉书》,并且他已经能写小古文了,最近他又在给教师及同学写传记了,其中已经写了28个同学和3位教师,在传记中,他把每个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没有雷同,没有编造,没有抄袭,完全原汁原味儿。自从喜欢上《国学》这本书开始,一个有点木纳、从不善于主动表达的他,让所有的教师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何钰杰,他有着自我美丽的梦想,长大后当一名作家。喜欢上《国学》的那一刻,就是何钰杰思维觉醒的成长历程,而郭校长就是帮忙何钰杰思维觉醒的那个关键人。在我们的教学生涯当中,也许还会碰到像何不凡、巴甫里克这样的若干个孩子,但此时的我已学会不再生气愤怒,因为我有了学习目标,我要像何不凡妈妈一样坚定自我的信念,像郭校长一样拥有一双慧眼努力地呼唤孩子思维的觉醒。

  一一作为教师的我们仅有善于发现、开掘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孩子的个性及兴趣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构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我们祖国的建设者,只是领域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要因材施教,不要对任何孩子放弃期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荡涤人的灵魂。管桂梅名师工作室四月份推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身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教育难题。有些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一直都没有形成较好的解决对策。《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很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启发,而且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办法,给迷茫中的我指引方向。如何高效地转化后进生,如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如何让自己的这份事业有所发展等,从中我受益良多,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清晰。

  做读书人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阅读对我们教师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许多条件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当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要博览群书,要能在书的面前静下心来,要善于对书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座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面对今年暑期即将迎来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读书人,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涵养变得越来越广阔,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材施教

  书中提到了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学生呢?”当我读到这里时想到的首先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或许是存在智力缺陷等。而书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则提到,对于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拿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让他光听别人的学生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读到这我羞愧了,也陷入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时能公平对待。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后进生。

  点燃兴趣

  在从教的6年里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生都喜欢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没想到书中竟给我了答案,首先我要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过精心备课,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才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还要注意精心地设计课堂语言,如果你的语言素养很好,那么你的课堂可能会非常的轻松,学生听得也会非常的明白,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最后还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要真正的关爱学生,真诚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尤其对那些成绩落后的差生,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这样,那些所谓的差生才会与你更加亲近,才会慢慢的爱上学习。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有回报,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话题,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能深刻地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将会把自己得到了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得以有效的提升,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所以利用假期读了一些书籍,以丰厚我的知识储备。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我谈谈感受较深的几点。

  一、教师要有静气。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需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

  二、教师要学会做减法

  这一点其实与我们学校老师们口头上流行的要学会“偷懒”相似。那么,在重压之下,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偷懒,如何把减法做得更好呢?

  首先,减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劳动。

  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是做教师的首先应理清的。教师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发展,这是教师目的的全部。一旦将其他目的掺杂其中,尤其将个人目的混入其间,则会带来无尽的苦痛。

  其二,减掉那些无效用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严格地说是脑力劳动,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运用智慧减轻体力的劳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们会恍然发现我们有许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来却起了反作用,我们为无效劳动付出了青春与心力的代价。

  当然了,做减法先要做加法。在我们的头脑中加入知识,用知识来修炼智慧;在心灵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挥我们的躯体。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绪化反应之后,才能在繁琐的事务中找到一个支点,依靠这个支点,我们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有宽容之心

  宽容很不易,才成为一种美德。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的资格就是具备宽容精神。宽容不易,才使宽容成为美德。 宽容不仅在面对异己时有用,对自己的冲突着的人性而言,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宽容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

  是呀,陶行知先生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让我们教师学会宽容,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友谊的先决条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同时宽容也会使我们教师处事变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变智育中心为以人为中心,造就一种民主的教育、生动活泼的教育,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吗?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4

  这本书针对性很强,特别适用于年轻教师。没读书前,我认识不到自己走入一个个误区之中,可是,通过现实的实践之后,我感到我正在走入一个一个误区中。通过读这本书,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读的书很多,要学的理论很多,实践起来更是要一丝不苟,最后,还要认真反思,让自己做得更好的方法。

  先说说我的误区吧。其实年轻教师就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怕自己做得不对,不好,一味模仿老师表扬过孩子的样子,以为模仿就能够让自己成功,让自己达成老师喜欢的样子。却不再思考为什么这个行为好,这个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学生中,动脑思考,是他们反应不及的一个思维缺陷。作为年轻的老师,我就进入一年级新生的误区,以为一味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具体的方法技巧,一味的照搬照抄就能够达成目的,找到一抓就灵的偏方,达到想要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这是错误的,因为我没有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得理论是什么呢?比如,校本研究课上,我认真听其他老师的课,观察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但是,一节课有几次评价,评价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年轻教师应该思考的地方,怎么样思考呢,我想我应该找到了身上的不足,就是读书来弥补,读书用来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创造成功的方法,从书中不是找依赖现成的经验,而是用优秀的经验进行反思,进一步举一反三。本书中有句话。轻视理论,懒于学习,囤点招数,想走捷径,反应了年轻人的浮躁,这句话,如果放在之前看,我一定仅仅关注,我不能浮躁,我要一步一个脚印,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轻视理论也是浮躁不负责的表现,我希望我的认识不要太晚。所以我很认真读了这本让我当头一棒的书。本书籍首先讲述了年轻教师的困惑,想做尽善尽美,而在“琐碎”“重复”面前举步不前,但我们可以在“矛盾”中寻求发展,矛盾就是哲学中一分为二的思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提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公平,需要一碗水端平,在工作中,具有高尚的责任感,应该表现在自己应该做、可能做得范围内,做得好,做得深。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激情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中点燃起理想的'火焰,塑造优美的灵魂”。本书对这段文字举的案例是,语文教师讲《井冈山》,二百名战士为了新中国牺牲生命的故事,老师讲到这里,情绪十分激动,延伸到,他没有带好班,辜负了战士们为新中国贡献生命的话,学生们看到老师的泪水,感受到了老师的情感,之后,学生非常安静直到下课。这些均体现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言行一致对于学生是相当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采百花之密”即善于向优秀教师学习。我们要长期扎实的实践,顽强自觉的学习,就是勤奋读书,联系实际的思考,就是反思,充满个性的创新,和教师密切的联系,就是发挥团队精神,也要求对个人负责,就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年轻教师,应该掌握扎实基本技巧,逐步了解理解并树立正确的理念,我读过一段文字,语文识字课上,学生发现“蚂蚁”“蝴蝶”“蜻蜓”“蚯蚓”等昆虫的名称都有虫字旁,这时老师和学生表现出一样的惊喜,学生编出“蟒蛇地上找吃的,白兔地上蹦蹦跳,母鸡窝里在下蛋,蜗牛树上睡大觉”的儿歌。老师坦率而又热情的表示:“这么好的儿歌,我都写不出来”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情感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得当,这样才能在细微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肯定,记得我讲完《认识时间》赵老师给我评课时,肯定我说,我学会了倾听。在最初的时候,我每次讲课之后,评课时候,老师提出的建议就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后来我有意识听别的老师如何倾听学生的发言,然后在运用到自己身上。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

  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品一壶好茶、交一个好友会让你受益匪浅。最近我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触颇多:从书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的力量;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作为一名传授知识的教育者,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自己制定每日的读书时间,同时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通过学习我们会更加充实,更加更自信。

  二、学会感受思索过程中的快乐。

  一辈子面对三尺讲台的教学生涯,说枯燥也不为过。但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却能品味其中的乐趣,当然主要是精神上的享受。“写作只不过是另一种说话而已,虽然写作比说话要艰苦些,但本质上都是一种表达。首先你得想表达,有一种表达的冲动,心里的话不说出来就难过,睡不着。要保护想说话的冲动,我要做三件事:一是让自己孤独一点,不去瞎应酬;二是让自己安静而专注;三是自信,从不怀疑自己。一个人要有思想,不是凭空有的,而是能怀疑,能独立,有鲜明的自我,思想自然就会来眷顾你”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也觉得是在“折磨”我们,一再地让我们读、写、说,但经过一年,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信。

  三、在宽容中期待孩子的成长。

  花开有它自己的花期,人的成才也自己的期限,个体有差异——有早有晚。在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 在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一味地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的资格就是具备宽容精神。宽容不易,才使宽容成为美德。 宽容不仅在面对异己时有用,因为它意味着造福于自己。而且宽容也能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所以陶行知先生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会宽容,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因此我要努力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新颖的角度,独特的内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我将会继续读下去,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反思去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

  暑假期间,我再次阅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也给处于教育前线上的我们指引了方向。

  首先要心存博爱,永不言弃其中“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对我帮助很大。对于后进生,我过去一直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还有就是家庭教育所造成的,是先天因素,要改变现状很难。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开始动摇了,我开始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书中的“费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她和我班上的学困生非常相似,对这样的学生,我往往采取补课的方式,用带有强迫性的手段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对她的教育,为她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对于费加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其次,调动情绪、控制注意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7

  作为一名教师,对《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独有情钟,读后深有感触,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书中列出的101条建议可能不全适合我,或者有一些建议中列出的问题我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碰不到,但这本书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书中列出的大量实例,也是我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如果我早一点采用书中的想法和技巧,可能效果会更好。

  一、关于课堂管理

  平时误将“课堂管理”与“纪律”划上等号,读了这本书后,知道纪律的确重要,但它仅仅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课堂上须有一个纪律体系,即一套规章制度,一旦有学生违反了其中一条,须接受相应的处理。这个处理结果并不是教师在学生违反纪律时临时决定的,相反,它受到的恰恰是最初制定的纪律体系的约束。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纪律体系,并不断地完善,让每一位学生知道我们上的每一堂课除了在学习知识外,还有一套规章制度,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按章程办。

  二、关于教学规划

  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一般都会精心备课,写教案。教案中一般都会写出明确而又合理的教学目的。但是往往到上课,我们又会忘记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向学生简单陈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如每节课开始时,告诉他们,“猜猜看,在今天的课上能学到什么?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们才会知道要学什么。

  三、关于课程指导

  我听说了,然后又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我教的信息技术学科。更需要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对于一堂操作性特别强的课,我只是将要学的内容完整的向学生演示一遍,可能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或者一些学生根本听不了那么多,听一会儿就有可能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果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向学生演示一会儿,学生练一会儿,小组间相互合作,再向学生演示一段,学生再练一段,可能效果会比前面更好一些。甚至连教师演示的操作也让学生来尝试,在发现问题中师生一同解决可能效果会更佳。总之,多让学生动手,少让他们等待。

  四、职业精神:优秀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除了学生,还有谁能更好地评估我们的工作业绩?科学地设计我们自己的“教师成绩单”,通过它,让我们的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并且有价值的反馈。这样,不但学生们很高兴做,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五、积极与和谐:构建成功的师生关系

  向学生祝贺生日;带着笑容迎接学生走进教室;向学习任务完成比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询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这些可以随时提醒我们记起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事。多做几件这样的小事,学生们会因此有很大不同,而我们自然也会有所收获。

  六、影响力: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认识到自己将影响别人的生活;记住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最不喜欢的老师”;一生的激励,建立一个“我与从不同”文件夹;让学生知道失败是学习的良机,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这些影响力中,其中一生的激励对学生们来说比起知识更需要。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对他们的激励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一生。受到激励的人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只有知识而无激励,一个人将一事无成。书中结束部分,讲了一个一位老师如何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一个学生的生活的例子,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以前学校曾承担一个关于“激励教育”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每年都列出了学校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的确,影响力是永不消散的教师魅力。

  以上六个方面是书的全部,但列举的建议只是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其实还有更多更好的建议。如果能将这些好的建议应用到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坚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8

  20xx年6月29日收到了教师成长学院寄的《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假期里我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本书,感触颇多。吴正宪老师从16岁走上三尺讲台,在教育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40余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奉献与收获中,用心体验着教师职业带的幸福和快乐,在数学堂上绽放独特的色彩。吴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吴老师说:"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是啊,爱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给自己带无比的快乐;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中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心地爱事业、爱身边的每个孩子,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永远充满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读吴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堂是和谐的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充满激情的对话,是心灵和心灵的沟通。吴老师重视创造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吴老师的讲授变得妙趣横生,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些都是从读懂学生开始的,而要做到读懂学生,就必须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老师,才能被学生喜欢,做学生的朋友。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学习?我们能为数学学习做点什么……而吴老师的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我们"教书育人"是数学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会计算、会解题、会考试,而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智慧的启迪、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培养。使数学教学由单纯的数学学科走向丰富的数学教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在读懂儿童的基础上。这个"读懂",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孩子的感悟。设计一节不在于出奇,更多的是孩子的理解。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思维的过程,学会和全班孩子共享,把重要的时间放在重要的'岗位上。

  回想自己的堂,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解,知识越越难、越越深。殊不知特堂上还有一些"听天书"的学生,或许眼睛直直的盯着老师,脑子却是一片空白;或许思想开小差,早已游离堂。堂上,我们要学会交流。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孩子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敢讲话、敢追问,善于对话与交流,鼓励他们用自己原生态的、甚至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让学生的语言、思维、动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更丰富的体验。使"板着脸"的严肃数学变得有趣而鲜活;使"抽象乏味"的学习变得"好吃又营养";使"一堂言"的数学变得师生互动交流的"群言堂"

  吴老师的这本书向我展示了小学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通识的学习,数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为科学态度打下重要的基础。作为一线教师,我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的闪光点,用心对待每一位孩子,从读懂孩子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向吴老师学习,满怀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梦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9

  很早就知道《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但没有认真读过,今年寒假里,我有们学校五、六年级老师共读这本书。我也因此认真阅读了这本书。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读完此书发现,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书中提出100条建议对教学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提出理论和事实的分析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观点鲜明,并且很具有实践意义。书中第46条建议:向在规模大的学校里工作的教师提一些建议很适合我们学校。大集体里总会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领导和同事对他们也都很敬重和佩服,是我们学习的对榜样。不过,教育经验的借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是一种创造。

  比如说,你刚大学毕业,到一个新学校担任低年级的教师,在学校里,除了你以外,还有16名低年级教师,他们之中有些人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另一些人表现一般,还有一些人则不时被指出缺点。你作为一名教育新手,几乎每一位教师,即便是在学校里刚刚工作几年的也罢,都有你可以学习的东西。但借鉴别人的经验时,应注意节省时间。如果你依次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就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领。

  作者建议先瞧瞧低年级各位老师的学生练习本。如果你看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字写得漂亮、清秀、正确,这就是直接标志,说明在这个班里能学到很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你应该去听这位老师的课,不仅听写字课,还要听其他的课。练习本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果。书写也取决儿童阅读情况如何,他们阅读了些什么,阅读的多还是少。

  不深刻的'了解教师的全部工作,不了解他们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无法了解任何一个方面的教学经验的。起初,你到经验丰富的教师班去听课,只是为了了解一下他是怎样教学生把字写得工整。但听他课时,你会看到许多似乎和你要观察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包括有许多你平时忽视的细节问题。并把听课的一切同自己的课对比,探索,反复探索,优异的成绩究竟取决于什么。在不断反思和改进中提升自己。教育事业中没有任何一项结果仅仅取决于某一个因素,每项结果都要靠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着。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我看到我们学校一大批优秀教师:

  A老师在授课时引导和激发十分到位,在超市学习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活跃,质疑充分,真正是在思考,是激情投入,全力以赴的,很好地体现了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B老师的幻灯片设计新颖独特,极富美感,带给人极佳的审美享受,为课堂增添了色彩。

  C老师在自主探究环节突出对字音字形名句等基础知识的自查引导,很好的切合了学生实际,实事求是,扎实有效。

  D老师在对导学案的处理上大胆取舍,重点突出对阅读版块的专项训练,高位引导,科学引领,也是效果颇佳。

  E老师在表述反馈环节充分思考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时引领,巧妙设疑,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总体来说,A老师的自信大气,B老师的诵读指导,C老师的到位点拨,D老师的从容不迫,E老师的深入研究……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突出育人立意,突出教师的课堂引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让学生在繁重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乐趣。

  听了这么多优秀教师的课,通过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努力去提高教育技巧。首先要靠自修,靠你个人的努力提高工作素养。首先是提高思维修养。你对优秀同事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就会越需要作观察、自我分析、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将会产生你自己的教学思想。

  教学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做到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砥砺前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

  读完了《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尽管它的理论性较强,比较适合初、高中英语教师阅读,但我还是颇受启发。特别是看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纠错”这一条,恍然大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及观摩名师们的课堂纠错高招,才真正知道怎样做。

  1.Never say “No “,Just say “Maybe” with smile.

  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仍带着微笑,Never say “No “,Just say “Maybe”,然后插上一两句话加以提醒,这样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还会在下一次勇于回答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该讲的都讲了,学生该练的都练了,可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时,往往还会错误百出。这时我们教师也许会惊慌失措,灰心丧气(特别是公开课时),或许还会责怪学生。其实学习过程中学生犯错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因为会犯错,他才是学生,他才需要学习,教师才会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掌握不牢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个体接受能力方面差异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把学生的错误当成学生学习的资源,我们讲究适时、适度、得法,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巧妙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

  2.Ues “Would you repeat ? &Say it again,please.”…

  发现学生讲错了,有时可以要求其重复。如及时、婉转、耐心、客气地对他说:“Would you repeat ?”” Say it again,please.”这样一来可以暗示学生,“你的句子有问题”;二来学生很愿意接受,他明白后一般就会自己改正。有时“Again.”” Would you repeat ?”之类的话还不足以引起学生对错误的注意,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疑问的语调重复学生有错误的话,还可以强调句子中错误的部分。

  3.Use different ways for asking questions.

  发现错误时,我们可以提问说错了的学生,也可以提问其他学生。如,“Is that correct ?””Is he right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说错的学生改正错误,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注意。如果这个学生仍不能自己改正,我们可以试控性地问其他学生:“Who can help him?’,这样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一般也不会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很多时候,我们在组织操练(如对话)时,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其他学生的错误,互相纠错,从而自觉地把纠正错误作为英语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Use expression or gesture to implie.

  用表情或手势给予暗示,这样比较含蓄,学生容易接受。但是,我们的表情或手势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用表情或手势暗示学生时一定要适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习惯,使之容易被学生理解。如,一年级小朋友说“This is my ears ,this is my eyes ”,这时我就伸出一个手指,然后用这个手指摸着一只耳朵和一只眼睛,学生马上就能改口说“This is my ear ,this is my eye ”。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讲究适时、适度、得当。通过纠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在设计内容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控制难度,便于学生准确表达而不至于犯太多的错误挫伤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上进心,培养良好的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提高准确使用的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

  1、重视每一个学生。

  教学归根到底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人的大写的人,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一个孩子身上寄托了全家几代人的希望,当然不可不重视每一个学生。记得看过一个央视记者对剑桥大学校长的采访,剑桥大学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这里走出了达尔文、牛顿、霍金等了不起的科学家,学校实施导师和研究生一对一制度,这一块每年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需要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贴补,但是这项制度坚持了若干年,就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当然不可能只教一个学生,好在随着教育的发展,小班化教学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如果说重视每一个学生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话,那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那一个”则体现了一种深沉博大的爱和对教育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是相信的,他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他多次谈到对后进生的教育,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讲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与我们见到的补差工作迥异。他不回避这些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差的客观真实,但他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兴趣特长的火花,通过科学的方法、耐心的教育,后进生早晚会开窍。他一再强调不能让学生失去自尊感和自信心,他不会逼着学生死扣书本习题,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思维训练,他给这些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他带领他们阅读,他相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反思自己的工作,很少这样细致地去研究过单个的学生,往往都是笼统地教,笼统地要求,学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便迁怒于学生,怪他们不听话,不用功,怪家长不重视,无非是要推卸责任而已。从这学期起,要重视因材施教,哪怕做不到重视每一个学生,也要挑选几种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并作好记录。

  2、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有力量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每天读书的人跟总不读书的人精神世界、生活方式肯定不一样。但是阅读的力量要靠自己去挖掘,我自己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学生又该如何,我还有很多困惑,这是我目前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有些茫然。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很多启发,比如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和教学研究相结合是教师的成长之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有一本或基本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这些书要反复阅读;一定要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主要途径是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要思考,不能食而不化,要融会贯通……

  3、学习是一种生活。

  我们常常跟孩子讲,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前途,好生活。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学习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需的修炼,为了将来得道成仙。所以我们常常让孩子为了将来的快乐牺牲了现在的快乐,很多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之后就再也没有快乐的能力了。

  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它贯穿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讲,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紧张却又快乐。学习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还包括旅行、游戏、唱歌、跳舞、画画、劳动、读自己喜爱的书,甚至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学习是一种生活,它能让孩子发现世界的奥秘,发现自我的力量,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志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2

  这两周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教育学循环一级两套教学大纲部分,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觉得它真的是教师的必读书,读好它,可以做教师,可以做名教师;可以做教育家,因为它是教育的智慧结晶。

  苏霍姆林斯基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有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有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苏霍姆林斯非常重视师生的读书问题,这本书大约有400多处提到读书。他认为师生读书可以解决太多的问题。教师读书问题已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小处来说是教师本身工作的需要,大处来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有人曾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师的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教师传播的是知识,也是在传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负着教给学生生存的责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在从事着塑造学生灵魂的光荣的、艰巨的使命。唯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维枯竭,读书是涵养水源,唯有此,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建议。但是,同时我也要做到一点:"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不应该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不读书辩解。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要懂得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赏识教育是其精华,贯穿全书始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象追逐蝴蝶那样快乐呢?这本书告诉我: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充分肯定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进取。我们要时时刻刻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我也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时时刻刻让学生眼中所谓的"差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延续着。

  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就违背了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啦!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真是一本好书,越读越使人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它是我的慈祥师长,不断地给我以指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3

  一本好书,如一盏明灯,启迪人的智慧,如一缕清风,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新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与它相伴,犹如良师益友时时在侧,时时指引和鼓励我,为我指明努力的方向:

  一、读书伴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俗话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犹如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就像大师说的:“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二、关心爱护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听其师信其道,唯有爱才能换来爱,换来尊重和信任,对学生真诚、坦诚和热诚,核心一个“爱”字,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谈不上师德。一个学生跌倒了,我们的一次搀扶能让他更加坚强;学生生病了,我们的一杯温水,一粒药或许能让他心灵稍许安慰;学生遇到难题,我们的一次课下辅导,或许就建立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用博爱之心与学生真诚互待,坦诚相处,热诚帮助,在深爱着全体学生的同时,更格外关注着个别学生。让他们在教师母亲般慈爱的关怀下健康快乐成长。

  三、赏识每个学生

  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点,任何一个个体也不可能囊括所有优点和长处,所以每一个人都会有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作为教师,善于观察和懂得欣赏学生的价值与美好,是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作为一名特校教师的欣赏,对残障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这群孩子,如果用追求完美的眼光去看,简直是一无事处,忍不参睹:令人头疼的一群小孩,他们有的坐不住,有的走不稳,有的爱说小话,有的磨磨蹭蹭……他们身上有数不尽的问题,改不完的缺点。作为老师,要是一味地抓着这些“问题”不放,并想方设法把这些孩子“改造”成我们理想的模样,那么在这个漫长而无望的过程中,孩子们势必会经历痛苦,而我们一定会收获失望。反之,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学生,就会发现:小林顽皮,但劳动时特勤快,还积极帮同学收拾桌洞;小东爱说小话,但能唱出好听的歌曲,跳起舞来也有板有眼;小夏磨磨蹭蹭,但她做起事来,不急不燥,认真稳妥,让人放心……我们的语气会变得亲切,态度变得温和。久而久之,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真诚的微笑,一句表扬的话语,都会给孩子以鼓励和希望,如同春雨润泽着孩子的心田,如同阳光照亮孩子成长的路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坚定信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4

  应走在不断阅读积累的路上——苏霍姆林斯基。

  静下心来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触动很深。不愧是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该采取的办法,分析得深刻、到位,对当今乃至未来的教师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精深而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应该热爱读书。

  教师读书到底有什么必要?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像这位历史老师这样的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要多读书,会读书,反思一下,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我们平时多读书吗?会读书吗?也许部分语文教师的读书活动还没有学生开展得好。

  提到读书,许多老师感觉无奈:我们也想读书啊,可是真的没有时间啊!确实,教师每天必须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个别学生、上交各种业务学习材料,做班主任的还有更多大大小小的事。这些事占去了很多时间。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毕竟每天只有24小时!

  上文所谈到的那位历史老师一样的人,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读书,因为读书让他们获益匪浅。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读书多了,积累深厚,备课不再是死抠教科书,就能用15分钟准备出让人入迷的课,就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读书出自内心的需要。

  其实,我们并非真的一点时间也挤不出来,只是我们的心倦怠了,不想去做而已。我们只是为自己的懒于阅读找了很好的借口。是一件美好的事,不拘形式,不拘数量,不拘内容。在办公桌上放置一两本感兴趣的名著或者专业杂志,一有空闲就见缝插针地读一两篇或一两页,既是学习,也是休息。在床头柜上摆放几本小说散文或喜欢的杂志,睡前美美地读几页,是一种很好的催眠呢。

  我们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新课程标准列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自己都没读过,又何以去指导学生?又何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我们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

  我们必须明白:读书是心的享受,是进步的阶梯,是为师的责任。

  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活到老,读到老”,不断积累,不断增长职业智慧,在课堂上尽显教书育人的魅力,造就可贵的生活品质,创造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

  静下心来,在教书空余时间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了孩子,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孩子爱上语文课,爱我这个班主任。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我收获颇丰:读这本书,不仅是在读那一条条独立成文的建议,更是在读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解烦恼,给你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你有着自信。很难想像几十年前的教育理论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还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实用意义。难怪他要成为广大教师心中追寻的偶像,成为心中的指明灯。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虽然理论较多,但它能很好地寓理于事之中,因而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起到了引领教育健康、全面、高效发展的作用。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准备上课的材料,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还要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以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学科中,使教材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其次,教师要有静气。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需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2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18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1-31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3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3-07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7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1-12

给教师的100建议读后感03-10

【精】《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1-13

【热】《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1-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