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2-03-12 17:07: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汇总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汇总4篇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安全教育活动《陌生人我不怕》,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骗为手段卖儿童,他们的罪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残,使许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陌生人我不怕》这节安全教育活动。意在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说学情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而如何辨别陌生人,灵活应对陌生人又对幼儿是一个考验。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将各领域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了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讨论交流、情境体验中理解“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把目标定为:

  1、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3、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歌曲《小兔乖乖》、视频课件《不跟陌生人走》以及三种常见的陌生人骗小朋友的情境。

  五、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组织幼儿观看事例。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陌生人哄骗小朋友的过程。

  2、交流讨论法:在第二个环节中,设置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进行讨论,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讨论,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3、游戏教学法:在第五环节中,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如何应对陌生人,这种游戏的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而且真正做到了将幼儿习得的经验转化为行为。

  此外,我还适时运用提问法、激励法、观察指导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

  1、情境体验法: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运用情境体验法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做不仅是顺应幼儿游戏的天性,也是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模拟练习。

  2、辩论讨论法:通过讨论发散幼儿思维,使幼儿得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感官参与法: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等多种感官参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为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巩固认识、相互讨论、亲身体验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歌曲引题,了解哄骗

  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随音乐《小兔子乖乖》进入教室。中班幼儿对歌曲及故事比较熟悉,音乐唤起了幼儿对故事的回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我接着提问: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小兔子开门了吗?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妈妈的?通过提问,幼儿明晰了大灰狼利用“哄骗”的方法取得小兔子的信任,达到吃掉小兔子的目的,使幼儿理解“哄骗”的含义。接着提出一个假设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思考判断。并追问:是所有人敲门都不开吗?进一步引导幼儿判别自己的亲朋友好友等熟悉的人会开门,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为什么不给陌生人开门?我及时进行小结:陌生人可能是坏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引导幼儿在讨论中建立“陌生人”的概念,初步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

  第二环节:观看事例,引发思考

  第一步:看一看、说一说

  在这个环节我利用《不跟陌生人走》的故事视频给幼儿呈现一个具体的故事情景。进行提问: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为什么?引发幼儿讨论。

  那我们来看一下小雨到底会怎么做。看完视频后接着提问:那位阿姨是怎么把小雨骗走的?小雨认识这位阿姨吗?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救小雨呀?我们怎么判断陌生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呢?通过层层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梳理出故事中的阿姨是“陌生人”,进一步理解“陌生人”的含义,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

  第二步:想一想、辩一辩

  在这个环节,我接着提问:如果小雨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对后果进行推测,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观点,并分享给全体幼儿,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第三环节:律动表演,巩固认识

  活动至此已经进行了10多分钟,孩子一直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我利用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让幼儿在放松思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的同时,再次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达到警示幼儿不上当受骗的目的。

  第四环节:判断推测,引发讨论

  接下来,我为幼儿准备了三个情景,第一个:陌生人用玩具哄骗小朋友的情景。根据情景提问幼儿: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第二个是陌生人用好吃的食物哄骗小朋友的情景。根据情景提问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第三个是陌生人哄骗小朋友找爸爸的情景。通过情景,提问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通过幼儿的辨析,使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再次植根在幼儿心中。在幼儿讨论后我及时小结: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我们的身边也会有坏人。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上当,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宝宝。这一环节使幼儿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

  第五环节:角色扮演,真实体验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创设了角色扮演活动“陌生人我不怕”,首先由教师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接着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陌生人再次进行游戏,这样做正是体现了“幼儿的经验是在运用中建立起来的”这条原则,真正实现了幼儿由经验到行为的转化,增强了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八、说特色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学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且以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情境式教学作为主线,鼓励、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分享,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积极互动的环境。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证。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问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示范法,解决难点,用富于情感、较夸张的示范榜样来诱导幼儿模仿。

  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听唱法,幼儿通过听来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节奏,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观察发现法,是解决个别幼儿差异的好方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体现《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环境,激发师幼互动,利于幼儿想象。表演体验法,幼儿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这些方法我将在说活动过程中详细体现出来。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作了精心设计,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在音乐实践里。

  1.设置谈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由于幼儿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幼儿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后和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幼儿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声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节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利用图片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回答: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挥发的话语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当幼儿说出一句,我就以夸张的示范节奏朗读出来,让幼儿加深印象,从而模仿,等幼儿全部说出后,再完整节奏朗读。于是,我再引导幼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一边唱一边请幼儿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于是,我让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演奏大雨的声音,并提出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演奏小雨的声音。(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接着我请幼儿用铃鼓完整演奏歌曲的节奏。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更高兴趣,我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让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对《大雨小雨》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的内容

  如果选用“七说”的说课模式,则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

  1、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本节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须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类。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密切联系学生情况,同时尽量紧扣现实生活。

  2、说教材重点和难点:教材重点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本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弄清一般教学和重点突出的部分,其确定的依据主要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来说明。教学难点是由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要从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来分析。学生难懂的原因从教材内容来看,一是内容较深、抽象性强,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偏高;二是综合性较强,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广泛;三是分散性较大,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要求偏高。从学生来看,一是年龄和心理特征;二是原有知识基础。

  3、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教学方法,即说怎样教的问题。

  教法的选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教学内容的特点等来确定。一节课选用的教法一般以1—2种为主,1—2种为辅。教法不宜过多,否则就成了教法的展示课,同时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也难以适应。

  说课时先概括地说教法的类别,再具体阐述选用的理由,然后在说教学程序时穿插进去具体介绍怎样运用。

  4、说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课中说的学法,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指学法的指导,就学习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学习的态度、法则、程序、手段等等。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的大前提下具体进行学法指导,并在说课时解释清楚进行某些学法指导的做法和原因。

  5、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具体选用了哪些教教具,采取了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通过哪些评价方式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等等。对于选用的教学手段,都需要说清楚其目的性何在。

  6、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应该以激励为主。教学评价有针对学生群体的评价,也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其主要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等,最常见的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通常又有语言评价、行为评价、软件评价、制度评价(操行)等方式。说教学评价时,既要说明采用的何种评价方式,也要简单介绍其操作办法,并着重解释其好处。

  7、说精彩教学片段:(在无教学课件的情况下)

  所谓精彩教学片段,即是指说课教师就所设想的一节课,将在场的同事当成学生,即兴展示自认为设计最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对精彩教学片段的展示应该以组织性或者叙述性的语言为主,不仅要演示这个片段中的教师活动,更要说清楚学生的活动,同时阐明自己认为这个片段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或着7、说教学程序:(在有教学课件的情况下)即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或其它辅助教学用具、媒体,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叙说教学程序时,需将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解释清楚,并说明整体设计的好处和理由是什么。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一、说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们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3.感受毫升、升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四、说教学难点。

  感受升、毫升的概念。

  五、说设计意图。

  一般情况下,学生们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

  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在引导学生们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容积概念的教学,我联系生活,一开始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使学生们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东西,有些物体则不能,从而感知容积。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们做实验,直观地发现只有装满沙子的体积才是容器的容积。 同时,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们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含义,从而形成概念,理解容积。

  在让学生们感受容积和体积的联系时,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强调学生们自主探索,经历观察—思索—讨论—验证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从容器的里边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实物的容积,这样引导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充分放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们明确在计量容积的时候,一般都用体积单位。但要强调这是一般情况,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学生们对升和毫升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的知识时,我事先让学生们准备好各种装液体的瓶子,如矿泉水瓶、墨水瓶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发现装有这些饮料的瓶子商标上净含量的单位都是升或毫升,学生们就会发现液体的体积一般都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让学生们感受一升和一毫升的概念是个难点,我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官去感受,通过对一升水的看一看、掂一掂,初步有一个比较重、比较多的印象;对于一毫升的概念,我把一毫升的水装在了滴管里,从而很自然的感受出它的少。然后我把滴管里的水滴出,让学生们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滴,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当全部的水都滴出来的时候,发现正好接近一个小瓶盖,使学生们很快的产生一个可以横向类比的标准。我再盛出一小勺的水让学生们进行估算,这样有层次地操作,可以为学生们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认识,获得新知。

  在学生们感知一升和一毫升后,我让学生们说一说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在设计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部分时,我让学生们把一立方分米的水倒入容积是一升的容器中,学生们通过实验,很快得出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原型帮助学生们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们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丰富了学生们的数学体验,提高了学生们的应用能力。

  学生们知道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后,我告诉学生们一个生活小常识,那就是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人除了正常的进食以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L左右的水,也就是相当于2瓶半矿泉水那么多。本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为下节课预热。这样课后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去探索,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给予学生们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们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手拉手(小数混合运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整数乘法的分配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进而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完全一样,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二、说教学设计

  整节课我分为了谈话、新课和练习三个部分。

  1、谈话部分。

  以为希望小学的孩子捐书、捐文具为切入点,引入新课。

  2、新课部分。

  通过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猜想。并引导学生验证整数的乘法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在小数运算中是否同样适用。最终让学生体会并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这一结论。在解决问题后的汇报中,充分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分析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并放手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运算定律。

  3、练习部分。

  以闯关游戏为切入口。我设置了试一试、能简算的就简算、敢挑战吗三道关卡。并给每一关都设置了相应的分值,来激励学生。第一关填一填,让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可以运用于小数的计算,可以使小数的运算更加简便。第二关森林医生能简算的就简算,设置了一道能简算和一道不能简算的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计算中发现并不是所有混合运算都能简便计算,只有能简算的'才简算,不能简算还是要按顺序运算。其中不能简算的这道题学生有可能从多种角度思考。有可能改变原题,如加上小括号,有可能改变运算顺序,还有的不仔细看题,仅仅为了简算,把不能简算的题生拉硬拽的使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契机,及时追问学生,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使道理越辩越明。第三关敢挑战吗,设置了一道难道较大的拓展题。这道题是专为部分优生设置的拔高题,从而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个练习的目的应该更加明确,每完成一个练习之后一定要加以小结。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把每道题挖深挖透。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11-17

幼儿园说课稿07-06

【热门】幼儿园说课稿01-19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2-17

幼儿园说课稿范文11-14

幼儿园艺术说课稿11-30

幼儿园《微笑》说课稿08-12

幼儿园说课稿【热门】01-15

【荐】幼儿园说课稿01-16

【精】幼儿园说课稿01-1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