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27 18:06: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说课稿集锦7篇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学中的氯气的性质。这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氯元素是非常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也是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到的第一个非金属元素。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氧气这一具体单质的`性质,但是对于这一类单质如何研究并不清楚,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提供了方法。而且,学习了氯气的性质为以后学习盐类和胺类化合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学习这节内容的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对于物质性质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使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并不了解,学习对于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较弱,因此,学生对于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都不到位,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本节内容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讲授法。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氯气基本只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学思路是:首先,我将通过一段化学史话引入氯气,之前学生对于氯气的知识了解很少,引用氯气的发现不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也使学生知识面拓展;接着利用这段史话使学生从中发现氯气的某些特性,同时展示氯气的样品让学生亲自感受氯气的性质。本节课我将还是使用传统介绍物质性质的方法,先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利用其某些物理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譬如氯气泄露后逃生的问题;然后介绍其化学性质,通过氯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接着就开始从金属到非金属,金属从活泼到不活泼,分别是钠、铁和铜,非金属主要就介绍氢气、水和碱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由于氯气的毒性较大,大多数实验采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将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最后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掌握了多少,我将运用提问与课堂测试的方式来进行。综上所述,这节课我将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实验条件,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知识,也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体会到化学世界的奇妙变化。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美版第5册第1课《我驾神舟游太空》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我的理论根据和人文理念将自始自终贯穿于以上五个版块中。

  一、 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以此形成艺术设计方面的美术素养。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我驾神舟游太空》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

  操作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绘画或制作一幅太空遨游图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作为本课的难点。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所以,我确定了一个空白点,即创新时要留空白,提问时要有思维含量、思维力度。

  美术课程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在教具准备上,我以多媒体课件、作品展示栏、同龄人的范画等工具为本课的主要活动材料,充分体现教具的巧用和妙用。同时,我让学生准备好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画工具、等。

  二、 说教法

  都说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依据《新课标》中要求的,应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角色,成为教学中的.主角。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启发谈话法、观察比较法、演示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 说学法

  关于学法的选择上,我本着 “活动性”、“自主性”的原则,通过学生对太空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打开思维空间。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讨论、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来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会全方位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说教学程序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科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我的课堂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关键的因素。为了稳定学生情绪,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呢?(个别访谈去旅游时坐什么交通工具)。

  接着我与学生互动谈话,话题有:老师好想去一个地方旅游,可不知道坐什么去好。你们知道连老师想去哪旅游吗?趁机揭示课题《我驾神舟游太空》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观赏宇宙风光)

  引导他们认识飞行器

  同学们,老师想去的地方就是美丽而又神秘的太空,用什么方法可以飞向太空呢?(很多学生会回答宇宙飞船)

  学生回答后课件播放让他们欣赏各种飞行器,飞行服。

  通过这样的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教师引导,探讨解释

  每一次教学,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形式也很多样。它不但可以展示教师的魅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示范中得到启发。

  我开始用启发式的谈话说:看了这么多的飞行器,老师也想为自己设计一架比它们更先进的飞行器。(板书:设计飞行器)(接着我边画边听取学生的建议,画上雷达装置,观望装置,防御装置等等。)在跟学生的合作下完成范画。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我说道:科学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看谁能设计出更先进,更美观的飞行器。接着学生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时,让他们互评作品。

  接着我和学生互动:我们的宇宙飞船造好了,我们一起坐上这宇宙飞船到太空游览一下。我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什么呢?(学生大胆想象,我在设计的飞行器旁进行添画。)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范画。引导学生对宇宙进行暇想:

  坐上飞船,穿过云层,离开了地球,无数的星星像珍珠撒满了天空,看,正在工作的卫星探测器、多么美丽的太空!这是木星。正在爆炸着的是恒星,好象盛开的鲜花,恒星在闪烁,金星在转动,太阳在燃烧,在银河系里,太阳系是极小的,让我们到金星上去看一看,无边的原野,美丽的色彩,我们又到了月球,科学家正在进行科学考查。

  3、进行创作,形成技能

  在成功打开学生思路之后,我就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于是我说今天我们也算是到太空旅游了一翻,我们要用绘画的形式,把这美好的时刻记录下来,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画笔画画《我驾神舟游太空》的美景吧。然后向学生提出作业要求:设计时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注意飞船和宇航服等的形状和色彩;注意飞船内外的环境。

  学生作画,我巡视辅导。

  在辅导学生创作时,我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作业要求:对绘画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作业要求,使其能克服对创作的畏难情绪。

  此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无拘无束,大胆作画。在学生作画的同时,可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4、激发潜能,表现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学生完成作品后,我就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中,让学生说说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并和自己的作品比一比,各自的优点是什么?不足在哪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我再作点评,肯定表扬一些好的作品,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此环节设计与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评价作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需要美,美需要人们去创造的道理。

  5、总结归纳、课后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总结道:同学们,太空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你们去探索,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一番贡献。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a继续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

  b写写创作的体会或有关遨游太空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设计必须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文字表述不宜过多,设计要简明概括,图文并茂。我的板书简洁明了、美观大方,具体如下:

  我驾神舟游太空

  设计飞行器

  想象太空美景

  1、 课题:这样的美术字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突出。

  3、展示区:我在黑板上展示同龄人的作品。在教室中间我设计展示区,给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的机会,更让学生清晰观赏到每一件作品。

  总之,本课的设计,我从新课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做到:导课“趣”,新授“活”,创作“新”,结课“巧”。 以上几方面是我本课的设计构思。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三册教材《回声》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回声》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这篇科普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让读者不禁想起小时候躲在空屋子扯长了嗓音不停地大叫,然后就能听到回声。本课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据。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绘了小河上一座美丽的石拱桥。第二自然段讲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发现了回声。第三至五自然段将青蛙妈妈怎样让小青蛙懂得了什么是回声。第六自然段讲天真活泼的小青蛙在桥洞里欢快地叫着,它觉得回声很好玩。

  本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深入浅出说明了一个科学知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减缓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低年级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难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字,通读全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识字、写字、课文的朗读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三、说学情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听到回声的机会也比较少。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须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记生字,会写三个生字,通读全文,品读课文1、2自然段,知道小青蛙在桥洞中发现回

  声,并能有感情的朗读1、2自然段的教学任务。第二课时进行巩固复习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指导书写生字等教学任务。下面我我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兴趣则源于好奇,为了使学生马上被吸引住,我是这样导入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并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由此引入回声,让学生知道回声是一种很奇妙的声音。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锻炼了说话能力,还让孩子初步认识了回声。

  二)通读全文,对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充满趣味性的科普童话,我通过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弄清生字读音。因为本课生字较少,在我以范读的基础之上再让孩子来把课文读通顺应该不是难事。所以在此处我大胆的设计了先读为文,再识字。学生以“接力赛”的形式读课文。这样读的同学会更认真地读,希望自己能把整篇课文读完不出错。听的同学也听得更认真,希望自己能指出别人的错误,抓住“接力棒”来读剩下的部分。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把课文读通顺的目标。

  三)多种形式,乐中认字。

  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字音识记过程中,我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字音。字形识记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联系生活实际,逐

  步学会自主识字,有效提高了识字能力。如:学习“圈”、“碰”两个字时,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理解字义。学习“返”字时,我可以走到一位学生前和他握手,然后问:握完了手我要干什么?(师引导刚才老师这样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就是返,你看它的偏旁是什么?)了解走之底的字和走路有关。学习“呱”时可以让学生学青蛙叫。

  四)品读1、2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孩子们欣赏美丽的图画的同时通过填写“的字”短语帮助学生积累词组。如:根据图画填写( )的桥洞,( )的河水,( )的青蛙。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句,可以通过图画去理解这个句子。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指导孩子用好像说一个比喻句,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出示几组比喻句把本体,喻体分开,通过让学生连线的方式体会比喻句的特点,再让孩子自己说一句就会简单的多。第二自然段是朗读训练的重点,引导孩子体会小青蛙高兴的心情时,还要指导孩子读出小青蛙的快乐,可以引导孩子想着最开心的事,面带笑容的去读。想读好这一自然段还要注意“!”、“?”这两个标点符号,读出对美丽风景的感叹,小青蛙问话时的语气。

  五)指导写字

  写字也是本节课的一项重要目标,我选择把“纹、洞、影”三个字型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指导书写。在观察中让孩子们发现它们的异同,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写字方法。然后再对重点笔画,部件进行细致指导,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六、说板书

  本节课重点是识字、写字,涉及的课文内容讲解较少,所以我把指导孩子书写的三个字做为板书,给孩子们示范,帮助孩子们写好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课题是《长江的诉说》,这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中《沿着江河走下来》主题下的第二个内容。

  《长江的诉说》作为二单元《可爱的祖国》里的一课,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学习感受到长江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而产生对母亲河——长江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长江的诉说》我打算分三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了解长江概况以及了解长江上游流域的文化。第二课时:感受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繁荣、美丽、富饶。第三课时:懂得保护长江。而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则是第一课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为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的源头、流经的省市自治区,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 了解长江流域的文化,从而产生对长江的热爱。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识图、分析的能力。

  2、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到长江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而产生对母亲河——长江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长江流域的文化,尤其是三星堆在长江流域的重要地位。

  2、难点: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的源头、流经的省市自治区,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说教法、学法:

  课标中提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所有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对新鲜、好奇的事物愿意自己主动探究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想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资料调查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并制作(包括图像、音乐等),地图、投影仪等进行直观教学。采取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及全班交流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在交流、合作以及处理信息和口头表达方面的能力。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较之中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提高了。通过《我们生息的国土》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理知识,一些学习方法:如看地图、制作图表、绘制简易的地形地势图,尤其是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学习了黄河以后,学生对长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有趣拼图的比赛、快速记忆比赛等。而课前,也让学生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三星堆,这样也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让学生从整体感受长江的美丽,告诉他们,千百年来,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接着揭示本节课的课题《长江的诉说》。(这一环节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其目的是为了更直观地展现长江的概貌,让学生先从整体感受长江的美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长江的概况。

  《课标》里提到:“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因此,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 寻找长江的源头

  以一段录音开头:长江的述说。(也就是教科书62页内容),然后叫学生在小组里准备的地图上找出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并读出它的海拔高度。(通过《黄河东流水》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识图,并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需要查找的地理位置。)

  2、 长江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在地图上查找长江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用蓝色的笔在地图上标明;再把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长江从西至东的流向进行排列,写在白纸上。(这一活动侧重于学生主体参与,通过合作性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学生反馈:请每组派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边看图边说出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活动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锻炼学生大胆、大方地展现自己,学会向他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简单小结,并用多媒体出示歌谣,帮助学生识图并记忆: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青海西南部。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晥、苏、沪要记住。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通过《我们生息的国土》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各省的名称及简称。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歌谣来帮助学生识图,并记住长江所流经的省份名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课堂上还可以采取“速记比赛”、拼图比赛以及课后采取绘图比赛等活动来巩固学习。)

  3、了解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

  教师讲授:长江全长6300千米,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

  (在《三级阶梯上的国土》中,学生已经知道中国地势分为三级阶梯,而黄河、长江的流向都是从西至东流,这也是与中国的地势地貌有着密切关系的,为了巩固前面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因此,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会单一的讲授,而是会采用多媒体,用《长江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并将上中下游的文字资料与教科书60-65页插图相结合,让学生从整体感受长江源远流长,地势上跨越了三级阶梯,再展示几张长江所到之处都是美丽、繁荣、富饶的图片。当学生欣赏完后,马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提升情感:长江多么美丽啊!从而感叹道:长江真不愧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三、感受长江流域的文化——蜀文化

  1、教师讲授:长江流域不仅物产富饶,而且水系发达,庞大的水系、丰富的物种,为远古先民们生息、发展和从事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2、接着出示旧石器文化、都江堰、金沙遗址、三星堆文化及四川风景名胜区的图片和资料。其中,重点学习三星堆遗址,因为三星堆的发掘不仅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向到5000年前,更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最具辉煌性的杰出代表。具体活动如下:

  (1)请去过三星堆的孩子将自己参观三星堆遗址的感受、拍摄的图片给大家讲一讲。(由学生的亲身体验为教学活动之一,更具有说服力。)

  (2)老师借用图片及资料,补充三星堆文化及它在长江流域的'地位。(学生的介绍毕竟不全面,老师的小结就是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课内的知识,更应该拓宽学生视野,点拨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对长江的热爱绝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由衷欣赏和赞美,更是对千百年来,长江对中华大地文化的滋润,对中华民族的母亲般的养育。因此,这一环节,我主要以图片的展示、教师的讲授为主,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看图片、看文字了解、感受到长江对中华大地文化的滋润。)

  四、感谢长江,热爱长江

  1、出示关于长江的一份资源表,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长江给我们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产生感谢长江。

  淡水资源——近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七大江河之冠。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8亿千瓦;可开发量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度,占全国的53.4%

  水运资源——总通航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

  农业资源——有耕地3.5亿亩,占全国的25%

  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

  淡水鱼资源——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长江水系淡水鱼已知274种

  矿产资源——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

  旅游资源——重庆、南京、南昌、长沙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2、展示:长江流经的省市如今的繁荣、发展、美丽、富饶的图片。问学生,看到这一切,你想对长江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升华情感,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五、歌唱《长江之歌》,总结全文。

  千百年来,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着我们,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歌唱《长江之歌》来表达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热爱之情吧!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甘罗》是《史记》选读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话 题是“面对现实的智慧” 。在复杂多变的人生境遇中,采取 巧妙的方式 以获得最大的成功,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人, 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用创意解决问题,用清醒的态度面 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单元所选的《甘罗》 《淳于髡》 《范 蠡》 《毛遂自荐》等四篇文章中的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赢得 了成功,使现实的人生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为学生。 本文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生动记述了一位少年政 治家的事迹,甘罗少年有为,十二岁即能洞察时局,利用人 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城乡吕不韦解决不了的问 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数座城池,从而被封 为秦国上卿。学生学习本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 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 思想倾向。 这是《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 ” 学目标的规定。所以文本知识的教学应该也必须是文言文教 学的重点。所以,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 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请、相、难”和虚词“与、之、其” 等。

  能力目标是:

  教学程序:

  一、课前练字

课前,利用预备铃响后五分钟时间,学生临摹印发的“现代 诗歌字帖” ,并用1 分钟朗诵诗歌。 写字,是语文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到 了高中,仍然不能写出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实际上,并不 是学生意识不到字的重要性,只是缺乏练字的恒心,不能忍 受练字过程中的枯燥而长期坚持下来。所以,我们就给他规 定可以监督的时间,给他提供文学性最浓诗歌作为字帖,虽 然现代诗歌的水平不高,但正因其水平不高才易于被水平不 高的学生理解、喜爱并模仿。而诗歌的朗诵,既可调动学生 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学案纠错

  1、利用大屏幕展示学生学案中错误集中的句子。学生小组讨 论研究解决学案中的疑难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能很好地完成学案,但 并不能真正掌握学案上的知识,而许多知识学生通过组内讨 论可以解决。特别是许多学生

  2、展示讨论结果

  3、提问学案出错较多学生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三、分析文本对话

  1、直译对话中的重点句子。 在考试阅卷中,经常发现一些考生能够翻译出文言语句的大 意,却没有按照“直译为主”的原则进行翻译,因漏掉得分点 而失分。

  2、总结文本对话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由于学生都有辅导书,所以多数学生都能总结出具体的作 用。

  3、选取班内朗诵水平较高的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中的一 段对话。

  4、 展示话剧 《甘罗十二为使臣》 的片段, 引导学生模仿剧本, 为课文人物对话的“曰”前加上表示说话人心理变化或情感 态度的修饰词。

  四、作业 将文本改变成话剧剧本。

说课稿 篇6

  教材分析。

  1、课文特点及所处地位。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它是五代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放在本课首位,既承上一课的唐诗,又引出以后的词人,实属必然。本单元是诗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的词感情浓厚,缠绵绯恻,读起来音韵铿锵,节奏感强,境界艳丽有脂粉气,而《虞美人》是其词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教学目的。

  ①、知识目标:

  A、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

  B、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

  ②、能力目标:

  A、提交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B、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是培养鉴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

  (解说: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电教平台,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三、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能力。

说课稿 篇7

  说学情

  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能力上有点薄弱,并且他们积累的东西稍微有点少。所以遇到诗歌鉴赏只能是想当然,回答题目毫无边际,导致丢分严重。在诗歌赏析上要多下功夫,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说教材

  一、选修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诗词鉴赏;(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让学生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的学习,结合词中的景分析词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说学法

  一、 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当堂背诵这首词。

  二、 小组交流合作探讨,找出词中的景,并分析抒发的情感。学会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说教法

  一、诵读感悟法。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词人的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词的情感美。

  二、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中体会词人的愁情。

  三、 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词人前期和后期词的.风格。。

  二、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三、赏析

  四、板书

  1、板书按行文思路来安排。

  2 、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背诵。

  五、练习

  1 比较阅读李清照的词,体会词时期不同,风格就不同,情感就不同。

  教学原创

  本学期高二年级教学任务要完成必修5和选修教学,现在必修5已经完成,只能从选修中来选,结合选修内容,语文竞赛的两个组,我们只能选诗歌。再加上诗歌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结合平时考试及高考,引导学生学会一些鉴赏诗歌方法及技巧,来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并且在诗歌的赏析上有所提升。

【说课稿】相关文章:

《白鹅》说课稿03-22

《阳光》说课稿03-22

《称赞》说课稿03-22

《坐井观天》说课稿03-28

《比尾巴》说课稿03-27

《排列》说课稿03-26

掌声说课稿03-25

翠鸟说课稿03-26

《画》说课稿03-26

《师说》说课稿03-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