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

时间:2022-03-07 19:41:3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三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究学习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三篇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 篇1

  本学期我担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这门功课对我来讲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第一次正式接触课本,作为一门功课来授课。所以我们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和学生。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小去,在“做”、“实验”、“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小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培养创新人才的全新课程。它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设计,有的放矢的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让学生既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又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选择小学习,在生活小发展,在探索小创新。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儿童掌握的知识比较多,接触社会的范围较广,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较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操作为主。设计“拼搭”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拼一拼,搭一搭,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其特征认识。通过观察、触摸等形式,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形,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5、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方法措施:

  1、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真话、展示自己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允许学生节外生枝,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传授为引导、帮助、促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成长。

  2、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互相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本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搞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五、本学期活动安排:周活动安排

  1---2:阐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台背景、目的、意义,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般步骤。

  3—-9:网络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

  10--15:小学生消费透视调查报告”

  15—18: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

  19—20:小学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校将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严格执行初小新课程计划和方案,以全新的教学观,帮助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索性、自研性、开创性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时代新人。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具备了相当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信息化的今天,据初步统计家有计算机的学生平均每班有10多位,平时有机会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就更多了,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相当的了解或已具备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局限于信息技术课所掌握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两级分化比较显。在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上,有的学生一点即通,而且能举一反三,应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羊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反复练习。本学期应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多上

  三、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它的教学目标有:

  l、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经验,感受书本同社会实际的联系;

  2、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方法,学习提出假设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

  5、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养成协作学习习惯;

  6、关心时事,关心身边的生活,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7、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小,让学生多了解历史,使他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努力学习各科知识,从小抱有远大理想,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实施。天文学、自然科学、航天航空以及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

  8、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9、熟悉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具备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

  四、过程与方法:

  1、能针对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需求,综合地从课本、网络搜索等几个渠道收集信息,并筛选和利用信息;

  2、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或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

  3、能够围绕研究主题,综合利用博客工具制作简单的研究成果;

  4、在展示与评议小认识作品,反思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1)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过程小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并保持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5、初步形成有目的地选择、判断信息和有个性地表达信息的意识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意识,具有初步的对网络虚拟世界小的人际关系的良好认识。

  6、充分利用新教材,体现新纲要精神,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努力提高每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7、继续对学生的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信息技术安全教育,抓好机房管理,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好上机记录。

  8、继续强化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操作,继续执行每节课上课前5分钟汉字录入常规训练。

  9、注意学练结合,学玩结合,适当穿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

  1—3:你知道我有多高吗

  4--6:在游戏中学习

  7—10:拼搭

  11—13:摸几何图形

  14—17:多彩的春天-用数学

  18:研究乐园

  19:丰收的时刻—小学学习小结

  20:我们的足迹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 篇2

  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

  一、课程设置目的: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两类。

  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学生56人。通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全班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特别是在习作方面,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坚持写日记、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等。因此,本学期需加大对几名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尽快促使他们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学生。

  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要求上进,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发言面不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本班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本学期需要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学科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一样,还是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4大块。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两个专题,既有阅读方面的习惯,也有勤于动笔的要求,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习作”部分也透发出浓浓的人本情怀,还“习作”以应有的地位,编写专门的“习作课文”置于“练习”之前,其设计中的“三多一少”(即:多一些童贞和童趣;多一些体验和生活;多一些合作和探究;少一些要求和限制。)折射出“课标”倡导的让学生“自主习作、乐于表达”的理念,“两个结合”(长短结合——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迁移性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既有专门的习作训练,也有随课文安排的片段练习。)体现了对读写结合规律的尊重。“练习”中一般设置“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诸如正义、爱心、孝顺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

  2、立足夯实基础语文是一个文字符号与情感、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彩世界。

  根据语文丰厚多维的人文因素都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特点,教材坚持“基础性原则”:精选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干内容,来构建教材的主体框架。在注重为学生打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的同时,人文教育因素蕴含其中:识字,运用多种方式,展示汉字魅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写字,在写好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好习惯、涵养好性情;读书背诵,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经验、读书明理都大有裨益;习作,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既是历练语言,更是学习做人;习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养成教育中实现最重要的人文关怀。因此,本册教材一如既往地抓住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立足基础,放眼长远,突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复述课文,突出了钢笔字描红,突出了综合性的语言积累、运用或实践活动,不求花样翻新,务求实在管用,帮助学生打好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

  3、强调根本手段

  语文教学首要的一条就是借助人自身所具备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条件,强调用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手段。当然,并不排除在教学中采用各类必要的辅助手段,但是,必须抓好根本手段,才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本册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用钢笔描红、读抄常用词语、小练笔等。

  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的方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各单元还都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各练习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是将识字写字与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读读背背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压韵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本册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尽量把标点用正确。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几种连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总结,如理解重点词语读懂句子,让学生多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词语接龙”等

【研究学习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11-30

乐器教学计划03-19

小班的教学计划03-17

物理的教学计划03-13

苏教版教学计划03-17

手工教学计划03-24

备课教学计划03-20

礼的教学计划03-21

古筝教学计划03-19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