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2-02-06 14:47:0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汇编6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 总体目标:

  首先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的情况特制定不同的朗诵、表演、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另外从以往经验看最难得莫过于即兴说话了,所以在本学期每节课都要安排即兴说话的环节,并从特定话题到连词成句,从各种祝福到各抒己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训练。

  二、 学习内容:

  首先,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朗诵内容,并安排年龄较大的学生为小学员讲课,从而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每个环境都有所收获。

  另外培养学生的即兴说话的能力培养。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即兴说话,并让学生知道即兴说话要掌握的要领。要求学生背过所学绕口令,不仅能熟练的背诵并能很好的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诗歌、散文、寓言、古诗、的朗读方法并让学生学习十篇文稿的朗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生动的讲故事。

  三、时间分配及具体内容:

  具体目标:

  九月、十月份,让学员敢于在大众场合表现自己,新学员能很好的演绎诗歌,并了解诗歌朗诵的方法;年龄较大的学员为小学员在担任“小老师”为大家讲课。

  十一月份,让新学员、小学员敢于在大众面前当“小老师”;大学员在此基础上能即兴说话。

  十二月份,小学员能够初步了解表演、朗诵的的要素,并大胆展示。

  元 月 份,在了解快板表演的基础上人人参与表演,在表演中锻炼自己的自信心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方法措施:

  一、让学生在朗诵的展示中提高舞台感知能力和自信心。朗诵的学习是借助以往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熟悉内容找出文稿的基调和每句话中的重音,并分析用怎样的方法去才处理,自己体会朗读教师指导。

  二、在即兴说话的练习上,首先给学生一个特定的环境,然后进行示范与提示,逐步让学生自己学习与练习。在练习和指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精彩表达的能力;

  另外,每天都要进行基本功练习,对学生的形体、表情、气息做相应的练习与要求,在教学与练习进程中让学生培养形体美得意识,对学员的体态、表情、眼神等进行训练。来全面提高孩子的朗诵和表现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不同调整教学内容和做不同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不厌倦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相互渗透,共同提高。

教学计划 篇2

  一、课程名称:篮球

  二、授课对象:4,5,6年级学生

  三、课程目标:

  5—6年级学生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中学习,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双手投篮,多点三步上篮以及教学比赛,攻防战术学习等。

  小篮球是一项集体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集体运动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活动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以及各种传媒的'效应,都是吸引小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重要因素,使得篮球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也使得小篮球成为小学生最热门的教学内容。

  “小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展,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小篮球是我市“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篮球也是我市传统项目,为此我们为了继承我市的优良传统,将篮球项目推广普及到全市中小学生,其次体育课程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深受家长和学生喜欢。因此小篮球为校本教材,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健康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可以得用课外时间为课时。

  2、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合班活动或跨班级活动。

  3、活动地点:校内。

  4、活动准备: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开发小篮球课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计划及有关措施。

  5、成果展示:在校内开展各种比赛及展示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的方法开展篮球友谊赛。

  (二)实施办法:

  1、坚持以发展学生兴趣入手、坚持从提高学生技术技能为本。

  2、坚持每节课安排球性练习,各种运球练习。

  3、教师对技术教学、动作要规范。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教学相结合。

  5、明确考查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习。

  6、实行1人一球或2人一球,提高练习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7、坚持每周一次全校性篮球练习活动。

  8、实行每年一次阳光体育展示活动,为创造校园篮球文化增添色彩。

  五、课程评价:

  期末测试及评价标准:

  1、高年级考核项目:原地持球突破上篮、一分钟罚球线罚球。

  2、评价标准:考核成绩和技术成绩及平时成绩。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葫芦丝校本课程班共有有35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年级学生,其中部分同学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太少,大部分同学还是对葫芦丝没有多少概念,很少接触到,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二期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神话》《军港之夜》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四、教学计划

  3月份:

  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4月份:

  (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

  5月份:

  (1)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2)吐音和滑音相结合的练习;(3)倚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欢乐舞曲》

  6月份:

  (1)虚颤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以及十六分音符及断音相结合的练习;(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神话》《军港之夜》。

  五、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5、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教学计划 篇4

  (一)美术:

  1、表象训练:人物、昆虫,每日两次。

  2、原型输入:大量绘人练习,每周2张。画人物的不姿势或动作。/观察昆虫、金鱼等并画出,教师口述指导。

  3、涂色:自选颜色图自己画的大画。每周1张,其余为小画。涂色时,主题花的颜色与北京要搭配合理。

  4、主题画:人物。

  5、自命画: 我的玩具娃娃给小树浇水蝴蝶、蜻蜓和花朵花园

  6、自选命题画:每周一张。

  7、撕/剪纸:撕剪动物性状/直接剪出几何图形。

  8、泥工:练习把各种大小不同的`泥块揉成圆形,压扁圆、搓圆柱、搓细条,并组合成简单造型。

  (二)音乐:

  1、五线谱:复习。

  2、节奏:练习边唱边打节奏

  3、歌曲: 爱护小树苗粗心的小画家大马告诉我

  4、律动: 快乐小兵狐狸圆舞曲

  5、音游: 办家家

  6、欣赏:听儿童歌曲录音。观察儿童歌舞节目。

教学计划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动小身体,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用动作表现词汇: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二.活动准备

  1.会眨眼的布娃娃一个。

  2.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会眨眼的布娃娃。

  师:请小朋友观察布娃娃哪个部位在动呢?怎样动?

  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中哪个部位也会在动、也会跳舞呢?

  2.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看看、再次说说、挂图中小朋友的身体哪个部位在跳舞,并邀请小朋友配上动作表现出来。

  3.欣赏儿歌。

  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请欣赏!

  4.学习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师:这一回,我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

  (2)请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表现“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师:这回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哦,我们要加上我们美美的动作一起来朗读这首儿歌。

  5.幼儿分组表演。

  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身体中的'哪个部位会跳舞。回家后,请小朋友考考爸爸妈妈,好不好?

  附:我的身体会跳舞

  眼睛眼睛眨一眨,

  鼻子鼻子闻一闻,

  嘴巴嘴巴嚼一嚼,

  小手小手拍一拍,

  屁股屁股扭一扭,

  我的身体会跳舞。

教学计划 篇6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教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本学期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对《纲要》中各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思想,依据各领域目标合理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二、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注重每个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系鞋带、扣扣子、拉拉练、整理床铺、掖衣服等。加强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并能简单的为他人服务逐渐形成了较好的班级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缺点:

  (一)优势表现:

  1、个性发展较好。我班幼儿大多性格较开朗、活泼、乐群,能主动与人交往,也愿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好奇心强,乐于表现。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3、活跃、好动,喜爱参与体育活动。我班幼儿精力充沛,喜欢参加

  赛跑、攀登等户外游戏等,大部分幼儿身体动作较协调调灵活。幼儿总体体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4、班级常规进一步完善。进入中班,我班幼儿的规则意识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幼儿能较好的听取老师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常规。

  (二)弱势因素分析:

  1、我班有部分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请况给予引导和教育。

  2、与操作活动中的活跃气氛相比,我班幼儿对于一些安静的活动兴趣不高。如,区角活动中,主动参与图书阅读的幼儿不多。同时,图书受损现象严重,一些幼儿阅读习惯较差,需要进一步培养幼儿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教学目标

  (一)物质与材料

  中班科学教学计划

  1. 探索水、沙、土等自然材料的特征,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节约用水。

  2. 观察自然界物体的多种色彩,探究颜色的.有趣变化。

  (二) 自然科学现象

  1. 观察记录春夏气候变化,了解一般特征。

  2. 喜欢探究空气、水、影子等科学现象,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

  系。

  (三) 生态与环境

  1. 喜欢种植、观察几种常见的花卉和树木,尝试测量并记录生长中的渐变过程。

  2. 认识几种动物,了解其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要爱护动物。

  (四) 现代科学技术

  了解几种家用电器,感受生活的便捷。

  (五) 数的概念

  1. 感知10以内数的形成,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理解10以内的相邻数及10以内数的守恒。

  (六) 几何形体

  认识梯形、椭圆形和半圆形

  (七) 量的感知

  区分厚薄、宽窄高矮并进行排序

  (八) 时间

  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二措施:

  1、编制各类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编制游戏,必须根据幼儿教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选择、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中班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适宜开展各类游戏。如在中班数学“学习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蚂蚁妈妈找宝宝”的情景游戏,最后通过游戏蚂蚁搬家的竞赛游戏,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分类。

  2、将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让幼儿玩“盖盖子”的游戏。幼儿帮助茶杯盖盖子,有时杯子多,有时茶杯多,怎样才能使杯子和盖子一样多呢?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 “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

  3、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操作材料。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进行“认识数字4、5”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数卡、实物印章以及做纸球用的皱纹纸。孩子们通过游戏“给数卡排队”、“看数字做纸球”,很快就理解了数字所表示的物体的数量。

  4、使科学教育生活化。

  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幼儿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增强幼儿运用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如:在玩“找座位”的游戏中,我让幼儿自己选择座位,可以运用到单数和复数的知识;安全教育中,让幼儿记录下自家的电话等等。使幼儿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5、将科学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儿童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过程中了解周围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料,引导幼儿了解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比如:生活中的图形,孩子们会发现车轮是圆形的,椅子面是梯形的,门是长方形的,气球、鸡蛋是椭圆形等;生活中的分类,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等。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然而幼教工作无小事,我们要具有老鹰一样敏锐的观察力,注意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神态,并且要永远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幼儿心灵的深处,在尊重、理解幼儿的同时,用一颗平常心去与每一位幼儿交流,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11-30

艺术教学计划11-19

学期教学计划11-27

陶艺教学计划11-21

初中教学计划11-21

书法的教学计划04-29

实用教学计划04-29

地理教学计划05-16

美术教学计划05-14

春季教学计划04-27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