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2 12:11:36 赛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精选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精选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

  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们高二的信息技术课也接近尾声,下周他们就要进行考试了,回顾这半个学期,收获颇多。本学期进行了考前复习,我们分三步走:

  一、各章节复习

  各个章节我们都按照“各知识点总结——本章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测试”的模式进行。 例如:文字录入部分,最简单的一部分。

  首先,领学生复习相关考点;

  其次,让学生自主训练;

  最后,让学生进行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同样的练习内容,比一比谁的作业质量高,速度快,选出优秀小组。

  通过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复习到了全面的知识,还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尤其在最后的比赛环节,我把所有我得任课班级的.成绩登记在黑板上,排名次,选出前三名,并在这冠亚季三个班里分别选出冠军组,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做题兴趣和参与度。

  实际结果证明,我们的这样先基础后考试的方法是有效的,奠定了踏实的知识基础,同时提高他们的做题速度,对最后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有大的帮助。

  二、模拟考试

  各个模块的知识点复习完毕以后,我们用20xx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真题对学生进行考前练兵。练兵的目的有两个:

  1、熟悉真正考试的试卷内容和考试方式;

  2、让学生进行自己检测,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知识的查漏补缺。

  三、考前实践

  20xx年11月20日是我们河北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时间,11月份在我们有限的上课时间里,我们充分利用了学业水平测试中的演示数据,让学生体验正式考试,目的有四:

  1、让学生熟悉考试程序,到时候不会出现紧张心理;

  2、让学生熟悉本次考试题型和试卷考试内容的分布;

  3、让学生做一下web mail,对这个特殊题进行突击;

  4、让学生了解试卷组成,主卷做完以后交卷,做附加卷。

  我们全体信息技术教师都在默默的付出,为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2

  此刻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并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能够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当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景。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理解新知识的本事不一样,如何让不一样的学生都能得到必须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能够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教师,让他们尝试主角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一样的层次上都能得到必须的发展。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3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师的处理可能和我一样,这样就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就批评他,或就直接让他坐下,而不进行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梦想的,我们就要说他成绩怎样考得这么差,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产生厌学,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提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期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当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语言说话不当,或教学资料处理不妥,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那至少我们能够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我们也能够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之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当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舍弃糟粕,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取其精华用之以后的教学中,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4

  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已经五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我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效果却不好,一部分理解本事强的学生你还没说完,他就会操作了;而理解本事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样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学生走神了,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本事的培养。虽然学生一向在动手实践,可是他们只是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

  这个学期观看了黄能教师的展示课《资源大管家》,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而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自己去做,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尝试,在磕磕碰碰中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从教学实践中体会以下教学反思:

  一、激趣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生动形象的资料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让学生动手玩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上来,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次潮。

  二、讲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紧之后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理解新知识。例如讲解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能够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三、练习

  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构成本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能够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能够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景,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小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本事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期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异常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致盎然。

  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趣、讲解、练习、展示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后者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经过实践,发现这样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十分实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并且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5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为配合新形式的发展需要,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几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探究课。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我深受和启发。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独有特点,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课堂气氛的活跃,完全是教师这个主导作用发挥而来的'。教师课程结构的设计,环节的策划,精密的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一言堂。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是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相配套。那么,在上理论课时,在课堂中要把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掌握好。攻破了重点,难点,其他的细小的知识情节也就迎韧而解了。简单的说,就是把每一节课的知识体系,知识情节的脉络把握好就可以说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并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实践操作课又是怎样才能有所收获的呢?信息技术的实践课,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课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决定,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又提高。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探究课的启发所产生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我想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为一曼中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6

  由于高一年级学疟的原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中采取分组教学,就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和完成电子作品的制作,这样的意图就是让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带动那些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节课的处理较好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

  这是一节没有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课,通过实际的授课,效果还算不错。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我以讨论学校有哪些新的变化进行导入,一下字就吸引住了学生,也很快打消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上课前,有部分学生知道不到电脑教室上课,有些情绪),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学生回答都非常踊跃,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现在回顾本节课,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作为学生来讲,他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在进行授课时,要尽可能通过精彩的事例来导入问题,说明问题。而事例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我认为,所选择的事例最好是学生觉得新奇感兴趣的为好。因为,只有这样的例子才能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更加吸引学生。如果是学生比较老套的.内容,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信息技术理论课中事例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授课时要能适当进行知识的扩展、延伸,使学生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后,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在进行扩展的知识中最好是跟学生的需求有关联,要对他们有比较现实的意义。这样,他们学起来就很积极、很投入,也很快就会把它掌握好。对于信息技术课,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进行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会更有利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的,进行全面通盘的考虑,可以让老师对本章或是本模块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使教学任务,循序渐渐的来进行,有利于学生目标的完成。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学生老师一起来。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大家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对教材内容要有目的的进行取舍,新课程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最后一点感触,就是我觉得并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到计算机教室上。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新教材,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如果每节都到计算机教室授课,很多内容就没有办法完成。因为一到电脑教室,学生就想上网、就想QQ、就想玩游戏等等,基于这些实际的情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有时不在计算机教室授课可能效果会好些。这就是我通过一星期的教学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7

  翻开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本,无非是以计算机的发展史讲起,接着讲解数制与编码,再次讲述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进入到DOS与WINDOWS系统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论很容易打消孩子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一但孩子的计算机兴趣被扼杀,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机也就荡然无存。然而如今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学以至用的目的,课本从信息技术基础讲起,接着介绍WINDOWS系统的操作,再介绍网上冲浪的过程与方法,这就让同学们形成搜集信息的习惯,但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课本的价值量还是低了些,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再围绕书本讲解,学生不但会抵制,更耽误后续课程的进度,如何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一、灵活运用五粮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五粮课的分组模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与其他小组的对比中可以轻松掌握相关知识。结合积分奖励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各小组长得培养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一改枯燥的课堂

  新授课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论的讲解,学生在十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师共同探讨新知识。如在讲解WORD软件中绘制表格的第一课,教师可以拿出象棋棋盘图片,让学生数出棋盘的行与列,再介绍如何将单元格调整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来画棋子,美化表格,接着就让学生完成棋盘表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画棋子很费时,这时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再来演示如何“投机取巧”,此时学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师教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要让学生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老师就必须充当好一个导学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因为老师的导向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来,让学生知识信息化时代的两面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至用。作为专业老师,更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品质的人。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总幻想有一天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能设计出漂亮的游戏、能控制自己创建的游戏角色……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会上一个新台阶。七年级上学期开设的课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与WORD软件,学生操作量大,高一每周仅有2次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45分钟尤为重要,课堂讲解时间不能太长,上机练习的时间可以放长些,每次授完新课后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定的练习题,练习范围就是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针对性练习,教师再个别辅导,当然学生对于知识点模糊的地方也比较多,老师可以安排每组的小组长担任辅导员,同桌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堂练习,在作业时间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巩固并消化,从而弥补了总课时不够的难题。

  反思人:XXX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8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都参差不齐。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对计算机有不同的认识,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还有部分学生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老师很不好把握分寸。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15分钟老师教学,剩下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前设计的围绕教学内容的课堂练习及任务,老师巡回指导并做点评。完成所有任务的同学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奖励。

  二、采用“兵教兵”互助的形式

  即基础好的同学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务,那么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当小老师教会一个不会的同学完成任务(老师监督,不准代劳)。完成所有任务后才可以获得自由上机的机会。

  通过以上2个环节,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认真听课快速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上机时间;另一方面协调好基础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基础好的可以从教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提升);再者认真听课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获得自由上机时间可以自学、自由发挥特长(杜绝玩游戏现象)。

  三、优选教法,提高教学效率

  1、精心设计课件,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但不忙乱。

  2、操作示范,有效指导

  老师示范后,可以找表现突出的同学到讲台操作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并找出问题,最后老师点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查错纠错中掌握操作方法。

  3、大量运用比喻,使知识形象化,简单化

  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词术语很难被学生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四、强调纪律,保证课堂秩序井然

  由于我校学生的特殊性,狠抓课堂纪律是重中之重。我根据学生喜欢微机课的特点,制定了停课制度。每节课由班长负责记录表现差的同学,轻者停课一节,重者停课一个月(被停课学生报给班主任,微机课时必须在教室学习)。该制度实施两周以来,效果显著,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9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十五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

  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0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潜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构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取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理解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word制作表格时,学生学起来很简单。但是否很简单,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制作课程表),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光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到达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1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状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必须的经验,在那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此刻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就应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简单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简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资料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理解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理解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简单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资料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能够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简单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能够把理论课教得简单,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应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能够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简单、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到达“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务必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2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此刻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到达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资料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潜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主角,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取的权力,选取方法是自由的。建立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能够问教师,也能够互讨论,还能够查资料来解决。我们能够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取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能够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明白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3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光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潜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潜力的知识为主要资料。这样做,贴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理解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己的潜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资料——《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必须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必须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最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十分高兴。对自己的创新潜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己,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潜力强,抽象思维潜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务必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搞笑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能够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到达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逐日增强。

  四、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光。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操作技巧。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给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电脑的好榜样。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他们在一点点进步,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最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经过实践,这些同学都有了必须的进步,有的还提出要参加电脑兴趣小组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计算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仅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新的软件,一些网络知识。为此,我们能够在上课前花3—5分钟时光,讲些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信息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或是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告知学生们光凭单纯的兴趣是不够的,要有一种意志力,要把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明白这些道理,学生学习时有了目标,有了动力。

  以上只是我平时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4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正如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的方法:学生大部分喜欢游戏,那我们何不采用游戏的方式给他们上课。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中去,与教师实现互动,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我们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

  二、反思能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老师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兴做了;任务太低了,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没有事做,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 篇15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 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2.0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10-27

信息技术2.0的研修总结04-11

信息技术2.0研修心得01-07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11-17

信息技术2.0研修总结11-21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02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03

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总结02-06

信息技术2.0的工作计划12-0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