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古诗课后反思

六年级上册古诗课后反思

时间:2022-05-26 12:37: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1

  《古诗三首》选编了《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从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绝句。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解全诗。

  第二课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得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得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2

  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本课安排了三首七言古诗,我教学的是第一首《浪淘沙》(其一)。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描写黄河的一首诗,这首诗借助夸张和想象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一、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地整合

  为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辅以音乐、图片、文字等,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触发了学生在整节课中都积极动脑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入情入境地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对话。

  二、巧妙地整合课内外知识

  我想,诗人写诗,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因此,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诗人刘禹锡的资料、古诗的创作背景、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等,然后适当地穿插在教学环节中,延伸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极大的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既是学习的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读悟结合

  诵读是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先让学生初读古诗,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接着引导读好停顿与节奏。然后从“九曲黄河万里沙”中“九曲、万里”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黄河的曲折蜿蜒、绵延万里的壮观画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理解“浪淘”、“风簸”这两个动词的连用,让学生感受黄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从而读出黄河的这种奔腾咆哮的气势,读出黄河的'这种气势美、力量美。后两句的教学抓住“上”一词,体会作者的勇往直前、逆流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再通过引入关于黄河源头的典故,体会作者诗句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则暗指自己一心想要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以此抓住情感的共鸣点,从而指导学生读懂、读好古诗。

  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诵读又上了一个新高度。我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充满激情的渲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已经走进了诗人的意境,水到渠成。

  四、注重课外拓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加入《浪淘沙》其他两首诗歌的赏析,更利于学生理解诗人刘禹锡的创作风格,增加了课堂容量,拓展了教材的宽度,从而作者刘禹锡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更加有了立体感。

  五、以生为本

  教学中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呵护童心,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树立教学为学生。无论是自学品悟、合作学习还是全班交流时,我都能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积极恰当的引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反思(精选3篇)3

  《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同。

  刘禹锡的《浪淘沙》这首诗我采用学习诗歌五部径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1、知诗人解诗题,读懂题目,了解诗人。

  2、读诗文,正诗音,读准诗歌中的每个字。

  3、释诗句,明诗意,对照注释读懂每句诗。

  4、想诗画,诵诗情——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5、拓诗篇,感诗魂——举一反三,列举同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人情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黄河的气势雄伟。特别是结尾处,采用唱读的方法,让学生唱出黄河的气势雄伟,是本节课的亮点。但是有很多同学没有见过黄河的那种气势雄伟的真实场面,所以他们很难感悟,所以我让同学联想画面,观看课件,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的.气势雄伟,在逐步读的过程当中,学生们渐渐的把黄河的气势雄伟给读出来了。在教学本首诗的过程当中,我还穿插了诗人的写作背景,《牵牛织女》这个神话故事,还有一个典故,有黄河联想到银河,这样都能够让孩子更好地领悟这首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我还要采取多种的方法去进行古诗教学,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华璀璨的明珠。语言含蓄而不失凝练,意境深邃而又唯美,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被人传颂成为经典。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外也多读古诗,多积累古诗,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年级上册古诗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课后反思总结05-18

课后教学反思04-02

课后的教学反思04-10

二年级上册《初冬》课后反思12-16

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后反思05-11

小学英语六年级课后反思10-09

六年级语文课后反思04-28

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后反思06-27

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后反思(11篇)05-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