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

时间:2024-01-06 11:39: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

  提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文学素养的提高有持续而又深远的意义。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主题为读书,《山沟里的孩子》是第二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抒情散文,他用富有情感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去上学的情景,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样生动而又多彩,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刻苦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朗读,把握好语调的变化。

  本篇课文的意境很美,适宜于学生个人读,认真品味。所以老师要先范读,学生认真听,然后让学生练读,注意把握好语调的变化。比如“这座山”“那座山”“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洒向田野,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通过朗读,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二、全文的基调是昂扬向上的。

  山沟里的孩子有远大的理想,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脚踏实地。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轻快,千万不要让学生把山沟里的孩子理解为需要同情的可怜虫,切忌用低回哀怨的语调读课文。

  第三、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在把握课文基调的基础上再拓展,想象孩子们在上学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老师这时可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如:“当冬天下大雪时,生病时,山路崎岖陡峭摔倒时……从而体会山沟里的孩子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求学精神。

  让居住在城里的孩子来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要根据自己所知充满情感的向学生说明,根据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向山沟里的孩子学习,学习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热爱学习,认为上学是快乐的事。把握好这些,让学生珍惜自己现有的学习条件,端正学习态度,这节课也就上成功了。

【三年级下语文《山沟里的孩子》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山沟里的孩子作文05-01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课后反思05-06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05-26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04-27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通用05-2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语文《我们的手》课后反思01-06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04-06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课后反思3篇05-06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14篇)05-2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