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22 10:16: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发他们把这种思考方法应用到其它领域如:数学.作文.生活中.等各种问题上。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儿童漫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教学目标:

  1、学习儿童漫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全面整体去观察对象,并启发他们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数学、作文、为人处事等各种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小朋友思维的发展。

  教学准备:

  课前知识准备:带相关的漫画音乐、、黑板、电脑底版视频仪似壶似杯的罐

  教学过程:

  1、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触摸罐子。师:谁来告诉大家,这里面放的是什么?看看,阿童木举手了----师拿出画并送给举手的小朋友。

  (孩子们,都兴奋的叫起来,羡慕获赠的小朋友,孩子们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2、欣赏并感受范画的美。

  师: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许多漂亮的漫画,想看吗?

  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幅画?美在哪里?

  (多媒体的运用,使孩子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到画面,一幅幅美丽的漫画映入他们的眼帘,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着自己喜欢的画。如:有的说罐的花纹做的很细,象真的一样;有小树、有蓝天,象拍得一张照片;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孩子们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观点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3、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

  师:漫画真美,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呢?那你打算把刚才摸到的东西画成什么呢?

  交代要求:请你想好了再做,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哦。

  画的时候,将剥下来的废纸等放在筐子里。

  使用小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4、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作画。

  放着优美音乐,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纸画,营造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配角,适当的给予帮助,如在孩子画花瓶画面上,引导他添加一些花纹之类的简单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时常提问:你画的是什么?并加以引导。)

  5、讲评。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了什么?(赠已画好的漫画给第一个拿画上来的小朋友、将小朋友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在介绍自己或是他人作品的过程,也是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棒,想不想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呀?小朋友合影。今天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画漫画,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下次一定做得更好,我们把画拿到教室里布置出来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开展地比较有连贯性、多媒体的运用,及赠送礼品,起到了增强幼儿活动兴趣的作用,发挥了多媒体在教学里的互动效应。给了小朋友触视觉的刺激,调动了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我准备材料准备,放手让孩子操作,使孩子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最后通过与同伴作品的交流,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了“我”和哥哥到体育馆放风筝的故事。全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将“我”和哥哥拿着风筝来到体育馆。第二自然段讲到体育馆放风筝的人很多。第三自然段:“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了天空。第四自然段: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越来越多,非常美丽。插图描述了天真活泼孩子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一起兴高采烈的放风筝,以及放风筝时所看到的热闹的情景和各式各样的风筝再天空争奇斗艳的情景。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开始新授课文。第一自然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学生能很快地回答问题并理解第一自然段。在讲读时课文时,我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放风筝的过程。再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学习第二段,主要是人多`风筝多,学会按顺序看图。让学生读后找出能体现风筝多人多的词。

  如人可真不少,三个一群,俩个一伙有的有的等说明人多。各式各样、有……有等说明风筝多。按顺序观察图,排列出“蜻蜓“没飞上天空之前空中已有的.风筝。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三段。标出句序。画一画我和哥哥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在找出词语之后,再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进行。在这个环节,学生不会寻找动词。哪些属于动词,生不理解。于是我让学生找一找“我”和哥哥在动的词语。

  在我的帮助下,学生能找出个别。再让学生进行演示,由于之前有放风筝的经验,学生在演示的时候,其他学生读句子,演示的学生根据句式演示,比较到位。我再提问:那我们把放风筝的句子顺序换一下可以吗?我出示打乱顺序的第三自然段,请生读一读,演一演。学生就能明白:这不能换,换了顺序句子就读不通了。在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我再提问:图上画的和文中那句话相一致?全段围绕那句话写的?按句序读。可以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表达顺序看图读第一句。想象读第二句。重点读第三句。有语气读第四句。学习四至六段主要是让学生积累词语。

  在第七段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围绕中心说一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当然还要借助各种图片,帮助学生进行想象。“蔚蓝色天空”“鲜艳”“随风飘荡”等词语比较抽象,通过PPT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和美感!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鞋印想象,大胆组合与添画。

  2、学习有意识地进行鞋印组合大胆组合想象,充分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铅画纸、彩色水粉颜料、海绵、记号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印鞋印,导入活动师:五彩的水粉和我们的鞋底成为好朋友啦,说说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再看看这些鞋底的花纹是怎么样的?

  师:怎样将鞋子上的花纹留在我们的绘画纸上?请你印一个鞋印。

  (听说用鞋底印画,幼儿感觉很新鲜,跃跃欲试)二、观察鞋印、想象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印好的各种鞋印,请幼儿猜猜鞋印的主人。

  师:这只鞋印是哪只鞋的呢?说对了吗?教师将鞋底与鞋印并列放置,同时比较,进一步观察不同鞋印的不同花纹。

  师:你觉得这些鞋印像什么?加了什么才能使它更像?(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教师选择个别鞋印,按幼儿的想象创作作品。

  (有的幼儿说像小船,有的幼儿说像一个饼,有幼儿说,画格翅膀就变成蝴蝶了。)三、启发想象,大胆创作1、选择鞋印幼儿很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鞋印,只有一个找个几只鞋子都没有找到他喜欢的花纹,他索性将自己脚上的小跑鞋脱下来印画。

  2、大胆想象、创作有的幼儿印好鞋印后下手很快,有的幼儿学着旁边的同伴,添画。也有几个幼儿印好鞋印后,东看西看,不知道怎么下笔添画。老师引导他"你的鞋印像什么?如果想让它更像要添加什么?"于是,幼儿开始下笔添画了。

  四、作品展示陈列幼儿作品,请幼儿猜猜这些画分别画的是什么?

  存在问题:

  1、幼儿带来的`鞋都差不多,鞋底的花纹都大同小异,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孩子的想象,因此幼儿的作品没有期望的那么富于变化。孩子带来的鞋底比较硬,缺少印章的柔韧性,蘸上水粉后很难印出鞋底的花纹,因此,最好要让幼儿带软底、花纹漂亮、小时候的鞋子。

  2、在创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印好鞋印后下手很快,有的幼儿学着旁边的同伴,添画。也有几个幼儿印好鞋印后,东看西看,不知道怎么下笔添画。说明老师对幼儿的启发还不够。

  指导策略:

  1、听到孩子的回答,老师要快速机智作出调整,不要急于求成。

  活动开始,我为了引发幼儿对鞋印的想象,他们亲眼看到我将鞋底的花纹印在纸上后,我问他们:"你们看这鞋印象什么?"孩子们说"像鞋印!"孩子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望,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语言启发不到位,我快速调整:"对,除了像鞋印,还像什么呢?"孩子们似乎找到了灵感,有的说像花生,有的说像葫芦……2、观察孩子的创作,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要求,不固执己见。

  在孩子印鞋印的过程中,我详细交代印鞋印的过程,要去孩子利用整个鞋印进行想象添画。在巡视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利用鞋印中间的空隙想象作品特别富有童趣,而且超乎我的想象。于是在对于其他孩子的指导中,我没有固执己见,而是鼓励他尝试利用中间的空隙发挥想象。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用多种折叠,运用点染的方法染纸,感受色彩、图案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

  3、能大胆创作,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纸。

  2、各色的颜料、托盘、毛笔、纸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染纸作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非常奇特的美术作品跟你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染纸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纸巾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染纸作品。

  (1)这些作品上都有什么颜色?

  (2)上面有哪些图案?图案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这些图案中有一些图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我们称这样的图案为对称图案。

  2、引导幼儿大胆发现,初步感知纸巾的特点。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纸巾有一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吸水性特别强。这些作品就是用毛笔把颜料点在纸巾上染出来的,这种方法就叫点染法。

  三、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张特别的纸巾呢?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漂亮的纸巾吧。那具体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称图案怎么印出来的?

  2、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步骤。

  (1)出示折纸步骤图,启发幼儿发现有多种折纸方法。

  师: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纸巾,按照步骤图尝试自己折纸。你还发现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儿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

  (2)色彩点染。

  师:我们折好纸巾了,现在要开始点染了。桌面上有红黄蓝三种原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颜色。用毛笔蘸上颜料,在折好的纸的角或边点染,可画上自己喜欢的线条或花纹。染好后,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导幼儿第一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颜料,请你们带着刚才的纸巾去染一染,试一试吧。

  (2)第一次作品评价及小结提升。

  ①请制作的比较好的幼儿上台讲解示范方法。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多种折纸方法来染纸。

  ②与教师的作品对比,指出不同。

  ③教师小结。

  4、幼儿第二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请幼儿先对纸巾进行折叠并相互讨论、展示折法。

  (2)幼儿用折叠好的纸巾再次进行印染。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染角、染边、点染等方法丰富作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与第一次作品进行比较观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图案奇特,晕染效果明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师:请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染纸,是利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折叠后再蘸上颜料,然后渗透形成图案。同时以游戏的口吻来调动幼儿学习的欲望,开始我请幼儿动手操作来发现白纸和宣纸的不同并复习几种折法,在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因为染纸活动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纸的角或边变成了嘴,像喝饮料一样把有颜色的水吸在纸上,要求每张嘴喝的水的颜色都不一样。

  这样讲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最后展开时,可能是幼儿有些过于着急导致作品被扯坏。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5

  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主人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探究,融知识于趣味学习中。

  在上《瓶子变变变》这一课时,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作为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利用各种彩纸,彩泥和其它装饰品进行添加装饰,使之成为家庭的一件艺术品。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首先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在教室的四周布置好展桌,摆满各种瓶子制作的艺术品。课堂一开始,我就请小朋友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这些作品,从中找找制作的材料,学学制作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获得最初的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小朋友都看得很仔细,有些小朋友还把作品拿在手里仔细地观察,而后激动地跑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这个我也会做的,就是把毛线扎起来做头发……”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有了探究作为基础,此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学生就能掌握制作的要领和注意点,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把抽象的讲解易化为形象地观察。

  展示,作品欣赏以点带面。

  作品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与肯定,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堂课的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作品摆放在阶梯形的展台上,这样的展台便于学生清楚欣赏到每一件作品,也让展示整体化。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大家一起围在作品四周,一起欣赏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优秀的作品,由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高举着作品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也能做到仔细听他的介绍,并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此次活动将欣赏评价变得游戏化,生活化,让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6

  周五,我执教了大班美术活动《小水滴的新家》,本次活动选自我们正在进行的《大自然的语言》主题活动。在《小水滴的新家》这一活动中,让幼儿动手动脑,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水滴!拟人化的小水滴表现了雨水从天空中落下来的各种去处,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自然现象,可以让他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份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情感。

  活动一开始,我是以手指游戏《下雨了》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只小手做雨点,雨点从空中落下来,淅沥沥,淅沥沥。两只小手做小伞,小伞小伞遮住我,哗啦啦,哗啦啦。两只小手做小船,雨点落在船桨上,小船开进大海里。接着是边欣赏故事,边提问。念一遍儿歌后出示课件图片“小水滴”,告诉幼儿这是一滴淘气的小水滴,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听一听故事里的小水滴怎么了?在讲述过程中,还让幼儿欣赏课件图片,目的是让幼儿感受画面的构图。其中,我提问道:“你们认为小水滴的新家大吗?漂亮吗?”“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他干了些什么事?”在绘画之前,我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小水滴不是只单单去了故事里的.这几个地方,小水滴还找到了许多新家!”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小水滴还去了哪些地方?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说:“小水滴落到了屋顶上,给屋顶洗了个澡。”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雨伞上,把雨伞当成了滑梯,快乐地玩耍。”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爸爸的车子上,把车子洗得跟新的一样了。”

  有的说:“小水滴来到了小狗的身上,给小狗洗得干干净净。”

  还有孩子说:“小水滴落到了操场上,把滑滑梯洗得亮亮的。”

  ......孩子们说了许多。

  有可能这个环节用了许多时间,留给幼儿绘画的时间少了些,最后的评价部分有点仓促。每个活动上下来总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反思和积累经验的机会。

  活动最后的评价是引导幼儿说说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请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的重点是想让画画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绘画活动,真正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整个堂课环节思路比较清晰流畅,注重幼儿的绘画创作,没有单一的范例,而是以故事情景想象,充分以幼儿为主体。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7

  设计思路: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头为主材料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大自然独立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大胆的想象,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体验石头画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尝试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

  活动难点: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头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

  2、油画棒、棉签、皱纹纸、丝带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带来什么?

  师:我们和石头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石块上究竟有什么?看小朋友们猜的准不准?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幼儿充分了解幼儿对石头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象

  1、交流、想象。

  师:(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头,每人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脸蛋儿、乌龟、头、金鱼……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令老师都非常佩服。

  2、教师适时给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师:(出示两块石头)小朋友能用两块石头变成什么呢?

  幼:娃娃、长颈鹿、老虎、船、火车……师:你会把它怎样摆放变成娃娃、长颈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说说怎么样给它装饰成这些物体呢?

  幼:在石头上画上五官,用皱纹纸可以做头发;用橡皮泥做眼睛,把丝带粘在后面做尾巴就变成了金鱼。

  (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石头的形状和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当孩子思索怎样把两块石头放在一起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师示范,提出要求。

  1、师:(出示示范画娃娃)这个是已经化了妆的石头,现在变成了什么?

  幼:娃娃脸。那是怎么样把它变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鱼示范作品。

  师:刚才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给它化妆的呢?

  幼:水粉颜料。

  2、教师示范。

  3、欣赏颜料石头画作品。(放石头画图片欣赏)

  4、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摆好石头、颜料、棉签、垫板、抹布等作画用具。

  (2)、先让幼儿取石头在垫板上,再观察石头的形状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装扮。

  (3)、安静操作,注意卫生。

  (先出示范画,在示范,最后观看有关石头图片,使幼儿获得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的间接经验;让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在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四、作品赏析:

  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到展台上,鼓励没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引导孩子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即使没来得及完成的幼儿也将作品陈列上去。同时,让幼儿认识到在创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本次活动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为了引发孩子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指导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览赏析,让幼儿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萌芽开花和结果,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8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会把自已想做的,想说的,甚至有可能是说不出来的做不到的事情,统统通过画表现出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绘画技术的提高,我发现最近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总喜欢创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事物,而且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二:案例描述

  今天我让小朋友进行制作纸版版画《蜗牛》的活动中,我讲解了剪贴版画蜗牛的方法,讲完后请小朋友自己制作,并要求幼儿在版面上添一些背景来构建作品的情节。小朋友开始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了,在指导过程中我发现费逸杰,制作的蜗牛是比较好的,正在我想拿他的作品,给小朋友欣赏的时候,发现他又用剪刀剪了许多的长条,粘贴在蜗牛的身上,把蜗牛也遮盖住了,我忍不住问:“杰杰,你这是做什么?你的小蜗牛呢?”“老师,你别急,你看,我的小蜗牛都躲到草丛里面去了。”“为什么小蜗牛要躲到草丛里去呀?” 杰杰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着他的回答继续询问他。“因为小朋友们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来。”想不到杰杰的回答尽如此简单,但却是来他的生活经验。

  三、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里绘画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同一回事,他们可以让自已生活到虚拟的世界中,也可以让虚拟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满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绘画时把自已对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里面。

  案例中的杰杰,虽然没像其他孩子一样听话来为蜗牛增添背景,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够联系生活中小朋友们经常捉小蜗牛的情形,替小蜗牛感到担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帮助小蜗牛,早退一片绿草地叫小蜗牛赶快躲起来,虽然他的这片“绿草地”并不能够让小蜗牛避难,但他却表现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德。

  四:案例反思

  1、情感在版画作品中的表达

  最常见也是他们最乐意来表现的,是孩子们的情绪。一个小孩是很容易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的,因为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外露和不善隐藏,如果给他们一张画纸,他们会毫不迟疑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一个孩子可能在画中反复地出现同一个人物,并把他们的画得尽善尽美,这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人物,一个乐观主义的陔子,总喜欢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画上阳光明媚的天空。

  2、对事物的看法在版画作品中的表达

  不可否认,任何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细分析他们的画,可以看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是十分夸张和有趣的。

  3、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在绘画中的表现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在我的美术课上,我仔细分析过孩子的作品结果发现,性格外向和大多数女孩子喜欢用红色,而喜欢蓝色的孩子当中大多数不善于交往而且性格内向。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喜欢沉浸在自已的空间里,多数脾气古怪。

  总得说来,看待一个孩子的版画作品,除了技能上的评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美术不单单是美的一种体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来表达思想,交流体验的方式。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9

  我们班的孩子好动、活泼,特别是几个男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加的“变本加厉”,上课坐不稳,还要去影响身边的小朋友,特别是美术活动后的讲评环节就更加自由散漫了,有的在位置上画,有的已经完成了在洗手,有的开始按耐不住与小朋友吵起来,就听见有的人在告状,就看见有的人在追跑,前面的`环节都算遵守课堂常规,就是最后环节开始乱起来。有了之前的教训,我在备《青花瓷瓶》的时候,就在这个环节想好了措施。

  活动前的措施有三:

  1、组织先完成的小朋友把作品放到前面来,先去卫生间洗手,这个时候由保育员老师照看这批孩子。

  2、还在画的小朋友提醒他们加快速度,实在是要影响拖堂了,让他们收拾好,午餐过后继续。

  3、关注好动的孩子一组,把他们安排在离老师位置近的地方,便于管理,并在课前叮嘱好:从他们这里选出一个小老师,小老师会得到红花,还会第一批玩第三个户外游戏。

  活动中的结果:

  先完成的小朋友有序地进行了洗手,然后在前面开始与伙伴欣赏起了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的时间不长的,所以在他们洗手的时候我就开始去督促其他几个班级里的慢性子,变换颜色过多的孩子,提醒他们今天不需要涂颜色,所以想好了样式就可以直接画,这部分孩子速度也快了起来。几个调皮的孩子呢,一开始在我诱惑下,已经收敛了很多,画得比较认真,但我离开他们去催速度慢的几个孩子时,马昀迪就忍不住动了别的小朋友,我就提醒了他一次。因为大家都要结束了,所以也没有更多时间由他们去吵,很快他们也进入了大家一起的讲评的环节。活动顺利在30分钟的时间内结束。而且讲评时秩序教好。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虽然顺利结束,课中孩子们的表现也比之前有所收敛,但自我感觉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先完成的孩子,他们互相欣赏、讲述的时间不长,就按耐不住了,他们本就是急性子,这批孩子怎么引导他们,这节课上我是先不管他们,管了其他的两批孩子,但不能忽视了这批孩子,原因我找出来了,因为我安排的位置只能让他们看到听到旁边最多也是隔壁孩子的作品和讲述,这里能不能先把已经好了小朋友的作业先拍出来,放到电视机里,这样一来,孩子们会看到、听到所有已经好了的小朋友的作品,因为要放大屏幕,势必也会督促其他两类孩子,认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前只在开放活动用到的手段,其实应该在平时多用用,下周起试试。还有调皮的孩子,他们的活动常规还需要跟他们的爸爸妈妈进行沟通,我还要再进行多花样的教育形式来纠正他们,需要花更多心思啊。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0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花瓶,让幼儿感知装饰画特有的艺术美,并以此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评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欣赏和操作交流,让幼儿进一步学习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花瓶中的块面。感知分割装饰的特点,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并能自己创造设计一个花瓶。

  活动一开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后,再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分割花瓶块面,孩子对装饰画就有了一些了解,再请孩子说出有哪些图案和线条来装饰的。孩子们在装饰过程中兴致很高,对于进行了装饰,他们都想出了自己的装饰方法,然后我又鼓励他们要与别人不同的装饰方法。来提高他们作画的水平。

  我认为,本次活动较好的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的同时也考虑到自身的优劣势,在范例的运用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是为了借助自己的优势弥补在言语方面的劣势.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1

  青花瓷这个活动是原本就有位资深的教师设计的,对于还是在丰腴羽翼的我来说压力确实是很大。

  其一,我的起跑线设置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仅是从活动的设计上,还有活动的操作上;

  其二:这是幼儿园大家的努力结晶,我不可以辜负了这美好的努力结果;

  其三:幼儿园把这个难得的机会给我了,说明了对我的无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则上我也不允许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错。在这高压下面,领导们的鼎力支持下,“战斗就拉开了序幕”。这天来听课的老师也是巨多的,黑压压的一片,大班的幼儿也特别紧张,时间到了上场!

  先出示的是实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们对于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兴趣,一出现孩子的情绪起点就很高,这也带动了整场的教师和我自己。借助着良好的开始我马上趁热打铁,对孩子进行了提问“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孩子们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花瓶的瓶嘴,

  一、动静交替,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多维度的观察实物,为写生写意创作打好基础。

  教师总结: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观察任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体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的瓶颈、瓶身的观察认识也顺利的下来了。

  接着就是变魔术了,对于幼儿来说(即使是大班的幼儿也是一样的')都是很感兴趣的,对于魔术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儿的心里发展特点的。在高点上往下拓展幼儿的思维,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加上本身已经有美术素质的积累,孩子们都很得心应手。讲出的都是妙语连珠,“大珠小珠落玉盘”,颗粒性又很强。于是我请幼儿上来把自己看到的变出不一样的物体来,把物体的具体样子比划出来,不仅是思维,他们的语言也是惊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经验积累反射到美术创意中,即使是同一个世界,孩子们看到的和我们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再把这些所见所闻用稚嫩但是却独特的言语讲述出来,全场的氛围一下子就升温了不少。孩子们的语言毕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给孩子们的语言打上了一层蜡,马上另一层光辉就熠熠发亮了。课堂上是互动的,这个活动上,不仅是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有下面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听课教师的掌声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激励手段了),还有我和听课教师的互动,在第二次的花瓶变魔术中就和我们下面的教师一起互动了起来,顿时全场的聚光灯都在闪烁,可以说是全场的氛围升到了极致。最后的评画在我们一位老教师的协助下更是把这个活动推上了一个高潮。

  “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个活动上还是存在着需要改进的空间。首先,我的即兴语言回复就不够精炼,那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还不够,自己本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加强提高;其次,随机教育没有及时做到,很多的教育契机没有把握住,在日后的活动中都是要注意的。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美好的开始,可以看得到未来的良好开端,就让我马上行动,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努力开辟吧!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2

  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动目标,要求孩子们线描画。大多数孩子们都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线条、形状来进行绘画。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孩子们凭着自己所看到的,在纸上画出来,并能把各种线条和形状都能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树。同时也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形状,各种线条、认识了树叶、树根、认识了树根原来是有粗和细的。把老师讲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全部运用的画中来。

  在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有了许多创新之处。如,在画一棵树的时候,她们先用各种线条来画,然后用各种形状来装饰这棵树,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各种不同树。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不懂的如何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老教师好好学习,以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要做到从孩子出发,了解孩子,贴近孩子。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3

  本次活动开始起,我带着孩子们出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并且在收集的过程中我对孩子们介绍了几种常见树的树叶,并让幼儿联系这些树叶的形状都像什么,活动开始时我出示了自己实现准备好的粘贴粘,然后像幼儿讲述了怎粘贴的技巧,并给予幼儿足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创造,孩子们对这种新奇的粘贴方法很是喜欢兴趣也是满满的,但是在活动中却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并不是像我事先预想的那样想好了粘贴什么才去做,而是一边粘一边想,或是看旁边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其次,孩子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她们的想想力,做出各种各样的粘贴粘,而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看着老师的范粘去粘贴。再次,孩子并不能利用好树叶的形状去粘贴,总是拿起来树叶就用并不考虑是不是适合,最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并不能完成粘贴的内容。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经过这节活动我也在深深的反思着,首先,我是不是应该在活动前就应该像孩子交待一定要想好了在去做,做一个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粘贴粘,在活动之前就把要求和幼儿交待清楚就不会发生上诉的第一点了呢?其次,我是不是不应该给孩子出示范粘或是出示过后就把范粘收起来再或者给孩子出示电脑上的图片呢?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固定在老师这几幅范粘上呢?再次,树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让孩子在感知多种多样树叶的基础上应该让孩子学会有效的利用好这些树叶,活动前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事先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呢?最后,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好的我想孩子粘贴粘的速度就会提高,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的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强调要确立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非常感谢趣的树叶为材料进行粘帖制作,从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幼儿的生活的兴趣。整个创作活动并不是在活动室中完成的,其实在树叶的收集过程中,幼儿就已经开始发现树叶的不同了,这才有了课堂上幼儿兴趣不减和主动参与的表现,树叶贴粘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不但让幼儿在操作动手、构思、想象、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还让每一片叶都充满着智慧,充满着生命力。它们像一首首赞歌飘落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和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着。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4

  《静物苹果篮子》一画作于1890-1894年,是由法国作家塞尚所画。在此画中,塞尚仔细地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苹果随便地散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间,将盛有小糕点的盘子放在桌子后部,垂直看也是桌子的顶点。这幅画的绝妙处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观者能从不同的水平上领悟到他所表达的美。画中的每个笔触都在其自身的作用,然而又同时服从于整体的和谐。《静物》这幅作品正好符合这些特点,所以幼儿愿意积极自觉地参与活动,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和创作。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

  在欣赏活动之前我注重幼儿有关美术经验的积累,如:欣赏塞尚的其他作品,帮助幼儿了解塞尚绘画的特色及笔触。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补充,使幼儿在活动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更好的欣赏作品做好铺垫。"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作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活动开始首先出示课件《静物》,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中都有什么?这些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样摆放的)苹果的颜色都一样吗?有哪些颜色呢?为什么一个苹果上有好几种颜色呢?等问题引导幼儿理解这幅画的色彩、均衡的构图以及形与色的结合。但是幼儿还是不太理解光源、遮挡等对画面所起到的.作用,幼儿缺乏欣赏这方面的经验。教师提出:"认为画中的苹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苹果一样吗?为什么?"对幼儿理解画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评课老师建议教师着重在光源和遮挡这两方面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教师在结束部分因让幼儿欣赏塞尚的其他作品,感受其作品的构图美、均衡美、色彩美等方面。

  本次活动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有提升的空间。对于幼儿来讲进行合适的美术欣赏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安排此类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广泛的美术体验。"美"是心灵的塑造,是精神结构,更是观念的培养,它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对幼儿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多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才能引导幼儿在欣赏中感受美。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15

  我们班的孩子在美术绘画方面的能力特别的弱,尤其是让他们自己想像创作,对他们来说是更难了。我们很多的孩子都喜欢模仿老师的示范画,或者模仿美工书上的示范画,如果绘画活动中,没有示范画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不了自己的作品,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去画,这点是我们班孩子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最薄弱的,也是我们在今后要努力帮他们改正,引导他们的地方。

  在上周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的主题是《我们的树朋友》,当然活动是围绕着树开展的,我们美术活动的内容是《小树林》,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知树木的远近关系,用近大远小及遮挡的画法来表现,并能自己大胆运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树的各种不同造型,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创作。因为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画法,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就让他们先观察实物,让他们站起来看向教室外在的树,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实物的方法孩子们很感兴趣,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发现了近大远小的规律。那接下来,我也给孩子们示范了今天我们画小树林的方法,通过范画的`形式更形象,鲜明地知道小树林的画法。最后才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创设不同的树林的造型,可是我却发现,大部分的孩子根本没有自己思考,而且把我刚才示范画,一模一样的画了下来,完全是模仿我的示范画。只有个别几个绘画能力强,思维比较好的孩子能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在今天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速度需要比以前加快了,但是孩子们的作品却是完全一样的,甚至连颜色也是一样。

  孩子出现这种现象不只出现一次了,多数的美术活动中多会出现,只会一味地模仿老师的作品,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己思考,作画,大班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这种现象发生可能是孩子爱省事,按照老师的画一画就好了,所以今后在美术活动时,我们也可以有奖励,比如说最后把孩子画的画都展示出来,让孩子们欣赏比较,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画画的又好,又有新意,选出几个最好的,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可以奖励些五角星或者是孩子感兴趣的小礼物,这样可以激起更多孩子的绘画的兴趣。

【大班美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反思04-07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2-08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02-19

电脑美术教学反思04-05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04-04

中学美术教学反思04-02

小班美术教学反思04-17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鸟天堂》09-29

大班教学反思02-28

美术《有趣的鞋子》教学反思03-08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