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26 12:23:2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改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改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总结1

  一、一期来高中新课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确定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3、学校已经制定了四个方案,分别是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

  4、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由专任教师任课。

  5、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导处出了两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周学校在高一年级组织了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

  7、学校制作了《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其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模块成绩等内容。

  8、学校开发了《湘潭地理》及《传统体育活动》两种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举行了新课改现场观摩会,实验教师上了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改研讨会,做了经验交流。

  二、20xx年上学期新课改工作要点

  (1)继续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找出新旧教材、课标的区别,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导处。

  (2)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新教材培训资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课程。

  (3)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每人都是主备教师,每人设计一节课,交备课组审核,审核后提前两天交给全体组内成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意见修改审核后形成文本,任课教师对文本再次进行理解和补充,教师共用,课后教师记下课堂后记,下次教研时再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一学年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实现研究新课改。

  (4)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社会科技、学科专题等。采取教师申报和学校确认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讲学内容和讲座教师。准备成熟后下发选课申请单,根据选课人数的多少,排出讲课时间、地点。

  (5)若条件成熟,在举办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的基础上,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拟邀请市教科院来校进行听评课的业务指导,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

  (6)面对新课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教学案例等报教导处,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校的专刊上或推荐到上级教研部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模块教学典型经验介绍,实现总结新课程,创新新课程。

  (8)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课改的各项制度等,以彰显十一中特色,同时各处、办、高一各备课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动时都要有活动材料,整理完后交教导处。建立课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课改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1)教育经费短缺

  学校财力紧张,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充其量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新课改工作的展开确实又需要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比如教师培训、必要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添置等,无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费,这部分钱从何而来呢?

  (2)师资力量短缺

  “走班教学。”是课改体现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数班级都在五十人以上,师资怎么解决?而新开的课程教师更始凤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术”,目前没有配套的师资。同时,课改后将加强学生实验课程,缺少实验设备和教师。

  (3)教师培训与“实”相违

  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培训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

  (4)学生管理难以操作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实行走班制后,如何管理学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对学生的监管。在选修课增加的过程中,教学班的形式越发显著,甚至超过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四、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教导处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以获得好的经验。

  2、统一建立新课改管理软件的平台,以减少学校教导处的工作量。

  3、对课改搞得好的要有激励机制。

课改工作总结2

  本学期已经接近尾声,暑假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仿佛还在眼前。这学期以来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太古三代导学案的使用上。大家有过迷茫,有过彷徨,这些也都发生在我的身上。那么现将本学期自己在课改方面的感受浅谈一下。

  一:迷茫

  从暑假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开始理解了何为太古三代导学案,在培训中懵懂得知了如何使用三代导学案。但是,当走进课堂,似乎将理论变为行动却是那么的困难。学生布置如何去掌握新知识,而我站在自己的位置急的抓耳挠腮,不明白该怎样办?因为简单的知识,孩子们能够按照这样的模式实行,但是稍微复杂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无从下手。而我却又不明白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二:寻求帮忙

  于是数学组就导学案的使用展开了业务学习讨论。大家将不会的'问题抛出来,一齐想办法,经过几个业务会,大家仿佛理论知识掌握的充足透彻。于是如何来上好课又称为一个重点资料。海燕姐和高迎迎暑假时去参与了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于是俩人自告奋勇的为大家开始上示范课。大家都用心去听课,并实行了激烈的评课。所有课堂中的问题给他们一一实行交流,他们也凭着自己对课堂的理解,给我们耐心讲解,大家似乎拨开了一点云雾。

  三:自主实践

  有了前面的工作,于是数学组展开了校内公开课。上课前我又一次咨询了高迎迎老师,并且选了一节课型资料都相对不那么难的课。一节课下来,虽然学生们用心水准没有之前那么高,我也能够理解,因为新型课型孩子们一下子也不可能很快理解。但是这节课至少在使用三代导学案上多了几分得心用手。

  四:视状况而定

  我们每个学生的状况不同,静下心来思考,为何太古学生能够使用自如无论是何课型,但是我们却不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孩子正在理解新事物,而他们已经在使用新事物,从理解到汲取再到使用,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也明白一点,不能课课都这样,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天才。于是我视状况而定,泰国复杂和艰难的课程,我以多引导为主,而简单的课程就以学生为主,这样三代导学案才能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负担。

  这学期全区用心学习太古三代导学案,所谓课改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让孩子们更快掌握知识,并且是快乐的掌握。所以以上是我这学期以来自己的所思所做。当然课改的路还很长,在这条课改之路上不但仅需要行走,更要边思考边行走。

课改工作总结3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一年来,我根据学校德育处和队部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三自"能力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显著成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三十四年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年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结合《三字歌》的贯彻落实,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上校会,我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这会使部分儿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戴红领巾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讲解评价手册家评部分的要求和评法,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主要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会助父母扫地、倒垃圾。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献上一份礼貌和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当妈妈的小助手等活动,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教室后墙上设立了"学规范、见行动,人人争戴六色花"的评比,通过评比,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

  通过"三自"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培养出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小干部,也涌现出一批好人好事。班上学生生病,同学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助,同学吐了,不怕脏臭主动打扫,有学生拉肚弄脏裤子,学生争着找裤子给同学换上。队部号召捐款、捐书、捐物支援灾区儿童或残疾人服务等活动,该班学生表现十分积极,充分体现了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正在逐渐形成,本学期班级被评为巴蜀好集体。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十六届教研会上,我还请了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感受的经验。

  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长期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

课改工作总结4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推开了。近两年,课改工作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除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实验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中心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已派出教师赴常熟、新浦等地参加培训、交流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新课改的教师出课率飞速增长,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我们力求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另外,备课组长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次中心校教师开课,老师们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与专家对话,交流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本学期,我校十几名教师对县开课,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

  1、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是不忍心打断,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

  2、走进新课改,如何对学生、教师进行科学性评价,避免教师追寻的盲目性。

  3、走进新课改,如何将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和谐地交织于一体。

  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镇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二小人应有的贡献!

课改工作总结5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的领导下,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为重点,把创新的教育观念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做如下工作回顾:

  一、扎实做好教学的培训工作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要切实搞好研究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优良、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未来教育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精心从四方面入手:

  1、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让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地从事“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学校采用传帮带形式,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

  2、为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提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素质,即良好的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开展一系列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出去学习考察,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3、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通过借鉴兄弟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科研能力。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校后,我们立刻进行二度培训。我们还定期通过观看优课好课给全校教师“充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在课改大潮中,所有的教师主动地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在课题研究的试验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累累的硕果。

  4、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等形式,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风格,崭露头角。

  二、以“科研”为先导,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一所小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齐进修,共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学杂志,购买了关于创新教学设计的光盘,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对这些学习资料,我们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个人写心得体会的方法,作全面的研究和掌握。全体教师作信息摘抄,写学习心得。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实践培训。

  3、同备课,勤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采取跟踪“备、教、听、评”的形式,即集体备课、指名试教、跟班听课、参加评课,一条龙活动,有效地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交流和展示,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其中获奖论文国家级一篇,省级4篇。

  4、用科研指导教学,树立课堂教学示范 ,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我们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进行讨论、书面评析、探讨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评优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部分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自修提高、切磋教艺的积极性。

  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边学习边实验边总结,因地制宜,精心策划,轰轰烈烈搞课改,一心一意抓课题研究,取得了教育教学的显著成效。

  1、针对性,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尽力开发农村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我们就地取材,数学课上创造性的进行了社会大调查等教学活动,将统计知识的学习融于生活实践当中,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丰富了我校的课程资源,使新课程更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也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通过课题研究、专业人员的科研报告、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听互评、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培训。3、定时间、定研究专题、定内容,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及时进行整理,及时总结,整理出文字材料。

  我校正逐步加大课题研究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水平。我们相信在领导及教师的配合帮助下,我们四十八小学会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课改工作总结6

  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科学指导部署,认真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党的十八会议的`指导精神引领下,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思、不断改进,使我们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有了新转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持续发展。

  学期工作总结:

  一、紧抓师德师风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向和标志。为此,学期初我校就组织教师进行座谈交流,针对每个人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展开深刻的剖析,教师们都中肯的谈出了今后工作中的改进思路。一学期过来,教师们从思想上、态度上、行为上都认真践行了个人的计划,给了学生良好形象。

  二、提高学生养成教育

  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成长。在高度认识的基础上,我校各年级、各科目,结合实际特点,纷纷制定了养成教育实施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通过教育培养,孩子们都从不同程度感知到自己立身自强的责任和义务、求学成才的价值使命。

  三、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我校严格把关,层层落实责任。首先,每个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防护指导教育,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健康成长意识。其次,建立对学生安全监护网络,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签订了责任书,相互监护、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第三,实行严格的管理评价制度,从门卫、课堂、课间、上下学途中、节假日都进行了细致规定防范,谁的责任谁负责,别是教师,若有严重失职行为,其他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追查相应责任。第四,学校定时或不定时,就防震、防火、防毒等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逃生预演,提升了学生安全防护素质。

  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

  本学期,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两次观课、评课活动,针对每位教师课堂上的导课、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的拓展效果,皆展开了客观的评析、教师从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自我不足,并采取了增补性措施。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我校受到了中心校的好评。

  五、落实“三清”工作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好坏是看学生学得是否成功到家、授之渔的多少。为此,我校各科教学度认真实施了“三清”工作。“堂堂清”工作中,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学情,都拟定了有差异性的测评题,强化学生的细致性、灵活性。“日日清”工作中,各科教师针对学生的一日所学的知识点,都相应地进行清查、不留死角。“周周清”工作中,就学生一周所学的知识,都开展了系列性的考查。“三清”中的信息馈,促进了教师教学中的思。

  六、夯实教师基本功

  根据我校教师书写的不足,我校狠抓了教师粉笔字、钢笔字规范练习。每个教师一块小黑板,每天要书写三十个粉笔字,供全校师生赏评。另外,每个教师每天要临写一张钢笔字,不要多、而看精,规定教师在礁中、黑板上、批语中不准出现错别字、潦草字,要给学生做好表率。

  工作不足剖析:

  我校在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严重的不足。从期末考试成绩上看,同班科目发展不平衡,部分教师没有照顾到学困生,致使及格率严重失分;综合学校总体成绩下滑。一者有其客观因素、但另一者还在主观因素。部分教师从教学细节上力度不到,没有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没有彻底实施好“三清”工作。这将给我校提出警示,势必深刻吸取失败教训,奋起直追先进。

  今后工作思路:

  为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有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不断改进、走持续稳定发展之路,我们要着手抓好以下工作。

  一、端正态度、解放思想、提高勇气

  要利用一切学习机遇,引导师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的紧迫性,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辩证看、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竞争挑战、敢于寻找差距、敢于高水准实现自我价值。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要科学制定常规教学管理细则方案,从细从实抓好各个教学环

  节,细化“备、导、批、辅、考”各项工作,从小、从细、从精着眼,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抓好两头生、促进中间生,实现双八五目标,打我校教学质量翻身仗。

  三、精心组织教研活动

  要及时保证教研时间,每次要有针对性研究专题,教研活动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引领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人要发言、出主意、谈思路,敢于求同存异、敢于标新立异。要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力推广教研成果、掀教研之风,保证教研起到教学开展的中枢神经作用。

课改工作总结7

  本学期在我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显著。现将一年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

  一、所做的工作

  (一)、制度健全,层层落实

  1、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校长——教导主任——课改骨干组成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规划、协调和推进。

  2、在教师量化考核中加入课改工作的分值。

  (二)、加强学习,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学期初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努力方向。

  2、组织教师学习山西太谷张四保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谈学习感悟交流心得。

  3、开学初要求每班精心设计班名、班级口号、班歌并进行了比赛展示。各班进行小组建设,并制定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为后面课改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4、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每周二节公开课,周一例会抽签,周三上午第一、二节讲课,形成固定的时间。全校教师不管年长或年轻,只要抽到,认真上课。

  5、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听课时无课教师全部参加听课,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任课教师之间互相评课。评课活动结束学校积极进行总结,评出薛艳丽、陈俊晓老师为我校课改能手,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课改先进班集体。

  6、组织教师进行课改经验交流,大家讲出自己课改中的得与失,共同交流提高。

  7、、为了让小组评价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要求各班制定出详细易操作的日评价、周总结、月评比细则,各班在教室里都设计布置有评比台、光荣榜。学校也为各班评出的优秀小组颁发奖品。

  二、存在问题;

  1、课改中出现课堂效率不高,落堂成了经常性的事情,经常不能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

  2、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角色,一些教师整节课基本不参与课堂,而还有一些教师不舍得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探究学习过少。

  3、导学案的使用教师不够大胆,依照导学案上课的多,由自主创新精神的少,。

  4、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5、小组评价只是停留在分数的累积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师生易出现评价疲劳。

  三、下期课改努力方向:

  1、制定教师课改评价考核方案,调动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2、从学期初就扎实开展组织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对课改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交流。

  3、导学案的使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大胆删改。

  4、认真落实各班的小组评价,纳入班级考核。班级评价日公布、周小结、月总结要求各班上交评价档案资料。学校做好奖励。并在评价机制上制定更完善的方案。

  5、总结前段工作,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6、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7、定期举办课改研讨会,每学期组织一次课改总结交流会,编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资料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学习的力度,提高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循着新课改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工作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课改工作总结8

  河西小学督导工作在支部、行政的领导下,在教导处的力配合下,我立足本职岗位,以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督导的基本职能,在稳定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与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引进人才的考核把关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近一年来,为了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对象和岗位要求,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学习他们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深入一线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工作态度谦虚谨慎,在督导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督导是一门科学,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更好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把强化自身素质作为做好督导工作的基础。工作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经验,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和方法推动督导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边学边干,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目前,我校的督导工作得到了县督导行家的好评,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创新督导工作,促进督导工作和谐开展。

  (一)强化教学督导,促进新课程。

  一年来,我经常深入课堂,主要面向一线教师学习,听课过程中,兼顾教风、学风状况调查。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和看法,提出有益的'建议。同时,对教导处在新课程方面实施督查,总结新课程的经验。xx年上学期,我校在中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校长冯仲玉非常重视,并亲自担任评。老师们通过上课、评课,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切实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老师们对“同课异构”这种教学研讨方法予以了充分肯定,家获益匪浅,此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目的,起到了交流学习的作用。

  教学督导在工作过程中,我坚持原则,注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对青年教师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实事求是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客观分析评价,助、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和教学水平,工作中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督导”的理念,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意识。许多教师在与教学督导馈交流后,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指导,广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督导工作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在促进教学、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二)加强常规督查,促进常规工作规范化。

  1、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监控检查。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对教学常规工作实行“周查、月查、期末查”制度,加强常规工作的过程管理。一年来,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等行政领导下到年级组,对教师的常规工作实行全程引导,重点督导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备课、教学进度、作业批改、后进生的辅导情况及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等。通过检查认为:教行良好,绝多数老师执行教学规范较好,能按“学期授课计划”授课,集体备课能按要求实施。但在督查的过程,我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排课,低年级的作业不够整洁,老师的批改,激励性语言过少,个别教师甚至没有等,。

  2、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认真督查: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认真督导体育组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班体育活动有计划、有安排表。同时,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有老师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跳绳、踢键子、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及各种游戏等。活动有记录、有图片资料。

  (三)积极开展跟踪调查,广泛听取群众建议。

  督导员是校长与老师沟通的桥梁。我既是督导员,又是一名普通教师,工作在一线,既要贯彻执行学校的决定,又要虚心倾听老师的建议。我认真收集、整理、馈教学动态信息,广泛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对突出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广泛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听取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教改活动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也认真听取老师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开展专题督导,与校长当面交流,谈督导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不断改进工作。如落实新老教师带工作,及时馈教学条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好的做法及不足等。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校领导支持和我积极参与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更要着眼于今后工作的开拓和创新

  1、要加强学习,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因督导工作会得罪人,工作中有畏难情绪,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加工作力度,把教学督导工作做得更好。

  2、进一步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坚持督与导相合,以导为主,以督为辅,强化服务职能。

  3、进一步加强与校领导的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

  相信在校领导的有力支持和相关处室的力配合下,我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更的作用。

课改工作总结9

  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一段实践,我觉得语文课一定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当然,这种读书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

  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

  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授的“双基”是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储存这种知识。这种“双基”知识的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尽管十几年来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新课程则不然。新课程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新的语文课程不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语文教育提出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其次,“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学习以书本为主、以认知为主、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尽管这种学习保证了人类文明高效率的继承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学习却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长体验为代价的。学生在获得“浓缩果汁式”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直接经历和体会,失去了人类发展取之不竭的.动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失去的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这种传统的学习已丧失了学习的基本内涵——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作用。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有教师预设的文本,而且有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生成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需求是重要的。新课程不再是“学生适合教师的教学”,而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应是固定不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经验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的语文课的核心任务。 传统教学主张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是“大批量”培养规格化人才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和改变。对学生来讲,这种教育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育的教学忽视情感,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语文,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识字写字,自己学习读书,自己去进行口语交际,自己学习写作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有层次地读书,由“读通”到“读懂”再到“品读”。正如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以前在学法指导上有两个偏向:一是具体情境下的学法指导多,一般情况下的学法指导少;二是教师教给学生统一的学法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方法少。现在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包括合作学习的组织及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为完成共同的任务组织活动,积极交流、沟通,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还应有必要的让步。还要学会学习别人、赞赏别人,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评价。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学习之外学会探究学习。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天底下没有一个不爱求知的孩子。青少年为探究提出的任何问题和答案都是有他们的逻辑和道理的,有价值的,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要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能力的途径。这种“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只是对自己是新的,对别人并不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因此学生探究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可能是错误的。探索的经历和体验对学生的发展是有意义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意义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是“我经历了,我努力了”。

  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会探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课改工作总结10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如下总结: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培训,十一月份参加了中心学校举办的校本教研活动,十月份参加了学校开展的以讲学稿为模式的县级校本教研活动。并多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改教学观摩活动,本学期共听课十六次。业务学习八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数学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六年级数学的课改已进行了六年了。对于六年级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这一学期的课改工作中,我积极把课改精神贯彻于课堂教学,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课改情况作个简单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

  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数学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

  2、我们还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本班班容量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4、当前,小学教学中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

  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85%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度也有明显的提高。我要不断总结反思,

  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我将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总之一句话,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教育事业抛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自己努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改工作总结11

  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顺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热情投入新课程改革大潮,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语文教师团队。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空前浓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连续十年名列兴济镇前三名,多次荣获第一名。目前我校被确定为兴济镇“教研基地校”,承担全镇的语文评优课、教学研讨等任务,在全镇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十年的课改我校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宋燕老师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和探索,认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秘诀在于尊重、理解、赏识、激励,遵循“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学理念。她的语文课曾多次获得县级、镇级优质课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草根课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获得县级一等奖;主持的省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已经通过省级验收;教学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镇前列;她被评为县级“语文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兵”;曾多次获得县政府“嘉奖”、“优秀教师”奖、“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奖、“模范班主任”奖,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李洪艳老师潜心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放在首位,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驾驭能力、调控能力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目前她是我校“公开课”“示范课”的主角,教学成绩十分突出,多次获得全镇第一名。连续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获得县政府“嘉奖”,县级“教坛新秀”。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县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课改十年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中心校领导和兄弟校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重视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言道:新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观念,转变过时的教学的行为。因此,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1、常抓理论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先进的经验与案例以及和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观看教学实录光盘等活动。此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理论的自学,并及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或论文。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观念也更新了。

  2、抓外出培训。学校全力支持并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外出培训的机会更多。无论是听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是参与教材培训、听课研讨等,学校对外派培训的教师加强组织规范管理,要求做好学习记录,必要时还要交流反馈。这样的培训学习,让教师开阔眼界,接受新思想,把握课改的新动向,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

  二、努力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收获最大的就是教师的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猜字谜,一起朗诵课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会用微笑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三、开展教研工作,努力促进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为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语文教研组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自主探究,发展学习”这一教研课题,展开一系列的教研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力求达到“提前准备,功效可见”。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等系列活动,做到制度健全,人员落实,记录存档。

  2、组织集体备课研讨。重点以一、二两个年级为实验班,组织语文教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同时,校长、主任、各年级教师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共处的全新教风。

  3、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主要抓“说、讲、评”三个环节。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改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公开课,供大家学习、交流、探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镇级和县级开展的研讨课、观摩课以及评优课比赛活动。我校的语文教师虽少,但宋燕、姜玉霞、李洪艳等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取得较好的评价。宋燕、李洪艳老师在镇级、县级评优课活动中多次获奖。通过锻炼、培养,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了,形成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与活力的教学特色。

  4、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十年来,我校的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课内外语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各类主题征文、朗读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古诗词与成语积累、制作手抄报等等,为师生创设了一个施展才能、发展个性素质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诸多的获奖,是给语文课改工作的最好的回报,同时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全校教师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的研究。首先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把新课程理念贯念在各环节中;其次依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有非常广泛的学习环境和途径。全体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接受水平出发,灵活地处理教材,拿出符合学生知识和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其次,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单元前的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能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精读、略读课文在本单元的不同作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呵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富有个性的经验,教师能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灵性的闪动,在注重预先设计的同时,更注重把握课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抓住契机引导、拓展并及时地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多数学生乐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互助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为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注重通过示范点拨、引导领悟自得、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推广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语文学习方法也得到了完善。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了“会学”。

  我们曾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街道、商店、学校、市场、车站、饭店、广告、食品及服装商标上的文字都是他们识字的资源。影视、歌曲、报纸、课外读物、同学姓名、班级布置中的常用字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这充分说明: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与能力已初步形成。通过调查,我校一年级结束时的部分学生识字量超过了1200个(课标要求的识字量为950个),这正得益于学生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为了巩固学生识字成果,鼓励他们的识字热情,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课外所认识的字并把它编进《识字手册》,让学生互相传阅。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及其语言的发展。通过阅读大量儿童读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有所增强。

  新的教学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在十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摸索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学生多角色活动──“小医生”角色、“小博士”角色、“小导游”角色、“小老师”角色;六步写字教学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六展示;在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中,采用“五养成”教学法,即:养成以正确姿势书写的习惯、养成整洁习惯、养成读帖习惯、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习惯、养成天天练的习惯。

  五、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的变化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瓶颈。为实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在十年课改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可操作尝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以往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于注重期末评价的弊端,在评价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日常评价,体现了动态的评价管理。在评价内容上,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期末测试与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

  2、关注学生个体,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家校联系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书面阶段测试”等。

  期末测试与评价,我们采用了口试、操作、笔试相结合的方法。笔试采用全县期末质量验收卷进行测评。

  期末终结性评价是把平时的评价与期末的测试整合为一体。

  3、开放评价过程,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避免传统评价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评价中,结合评价内容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历经十年的课改实验,我校语文教师拥有着共同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工作很繁重,但仍充满乐趣。有多名语文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芳草地》、《幼苗》等学生习作集、《我爱书法》等学生硬笔书法作品集、《教海拾贝》等教学心得集都饱含着我们在课改实验中的思考和探索,浸透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相信我们的课改之花一定会越开越艳丽,越开越芬芳。

课改工作总结12

  田心小学自音乐教学新课标实施以来,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区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区和学校的总体思路,以教学大纲为核心认真作好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在教学方面我校开展了分科教学的艺术教育模式,认真的合理的开展了钢琴、舞蹈、声乐等特色课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艺术教育特点。

  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演奏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多年来,我校努力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将器乐引进音乐课堂,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我的器乐演奏教学实验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第二阶段:下大力气普及乐器,使每个学生至少能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第三阶段:以演奏器乐为主要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

  由于器乐教学的不断深化,不仅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审美情操、审美意识,而且潜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断得到新的开掘。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又使我们的器乐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盐田区器乐的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实践证明,融乐理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欣赏为一体的小学器乐教学,是从小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这种寓乐于教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因而将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校分科教学舞蹈方面,低年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和创编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和肢体语言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联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在音乐分科教学声乐合唱教学中展开了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合作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一种素质缺陷。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声乐合唱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首先,合作学习的内容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活动的意义。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的形式要合理化,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根据音乐学科的具体特点,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即合作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如游戏竞赛法、分析讨论法、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综上而述,学校音乐新课标实施教学过程中,各个专业教师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新课改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田心小学音乐教学逐渐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都是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共性”,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组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环境。学校具备了和谐的室内环境。音乐教室注意美化与布置,强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四周墙壁可挂些音乐家画像、名言,音乐挂图等,还可开辟音乐专栏,介绍音乐小知识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气氛,用各种形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把学生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学校营造了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即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与表现的时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课改工作总结1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一场世纪春雨,洒向广大教师的心田。一切都是充满朝气,一切显得生机勃勃。课改工作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现将本学期学校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教学的转变

  1、现在我校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学案设计多姿多彩,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反驳,提问,补充。()而不是怕出“意外”,怕影响进度,丢面子,就对学生的反驳,提问等不理和训斥。

  (二)小组建设的转变

  1、学生的座位有原来的横向排列变为围圈式,学生相对而座,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展开合作交流,

  2、每个小组好中差学生各占一定比例,每个小组的成员按A、B、C、D分为四个等级,按照学生智商的高低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让每个学生体现出就有的尊严,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3、我校在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展示之星”、“评比栏”,提高了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转变

  1、我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写预习笔记,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习了,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同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翻阅资料,上网查找,又学到了课本外很多知识,拓宽了视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就连一年级的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预习课文。

  2、学生的学习氛围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学生到校后都能自觉的预习功课,互相交流,互帮互助。

  二、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学校成立了新课改领导小组,每周抽出两名教师上公开课,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共同提高。

  2、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业务笔记,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教研。

  三、学校的全力支持

  1、学校购置了电脑、打印机,供教师学习、教学使用。

  2、学校为每班配置四块小黑板,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3、学校制作课改标语,张贴于各个教室,提高教室文化氛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课改工作中,我们会多向其他学校学习,取长补短,争取更上一层楼。

课改工作总结14

  在半年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现对本期的课改小结如下:

  一、教书育人的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起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二、教学改革中,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始终放不开手脚。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应再解放一点外,客观因素也受一定限制。

课改工作总结15

  20xx年8月,我区进行高效课堂专项培训,我校被确定为经开区课改实验校,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工作安排,为促进我们耿庄小学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继续稳步推进,推进有成效,我校于20xx年9月份制订了学校年度教改实验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结合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学校教学实际,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开展为抓手,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校本教研,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推广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二、奋斗目标:

  1、通过开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掌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的规范模式;

  2、逐步建立教改实验实施、管理及评价的科学机制,积极开展导课、观课、评课等活动,培养5至10名能胜任教改实验的优秀教师;

  3、以教改实验为契机,丰富校本教研内容,建立校本教研的合理制度;

  4、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全面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以教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三、实施原则

  1.坚持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坚持边学习、边实践。

  2.实行自主实验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实验教师自主进行实验,由领导小组管理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改实验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部署和管理。

  组 长:余新莉

  副组长:王春法

  成员:李瑞珍 申晓娟 李 锐 常瑞娜

  毛 洁 张泽慧 孟玉敏

  理论指导组:聘请教研室教研员指导我校实验的开展;

  实验指导组:副校长王春法任组长,负责教师培训、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安排、检查和协调等工作;

  习惯指导组:申晓娟任组长,负责家校联系,组织召开实验班班主任会、小组长会等,指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后勤保障组:总务主任孟玉敏任组长,负责实验所需物资的配置、登记、保管等工作。

  五、具体工作及内容:

  1.20xx 年9月,制定学校教改实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及资料,引导全体教师改变传统观念,了解和熟悉“先学后教、问题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程序,具体安排、筹备、指导开展教改实验工作开展。各学科组明确任务、划分导学案、两单编写任务,各班级布置教室、进行学生思想动员、上报学生分组名单,习惯指导组进行学生培训,保证教改实验顺利实施。

  2.20xx年10月、20xx年4月,分别开展实验教师观摩课活动。分层次开展集研组、教研组和语数两科观课、议课活动,提高全体教师教改实验实施能力。

  3.20xx年11月、20xx年6月,组织教师通过参观学习、观看视频等形式,集中开展有效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研组研讨、网上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模式内涵把握和理解,不断提升教师教改实验实践能力。

  六、具体要求:

  1.全体教师要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理论认识,要将“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贯穿于实验全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动改革。

  2.实验教师要切实做好教学实践,积极开展网上学习研讨活动、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并不断反思、改进。

  3.各指导组要加强教改实验管理和跟进工作,全程调控和指导。实验指导组要加强教师理论指导,及时更新学习内容,通报教改开展动态,宣传教师先进事迹等;习惯指导组要加强学生培训和管理,定期开展班主任、学生干部会议,协调和帮助开展教改工作。

  4.各班级要加强对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每周组织召开小组长会和学科长会,了解学情、指导小组活动。各科任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