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工作计划> 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工作计划书

时间:2023-03-17 14:08:46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小组工作计划书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组工作计划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工作计划书1

  一、 销售任务

  1、 任务总数,小组现有成员有:王欢、王志强、张伟伟、尹莉莉、付燕熊。组长的任

  务是7台,组员的任务是15台,实习销售顾问7台,小组总任务共计59台。

  2、 任务达成预期,调取20xx年同期销量做参考,20xx年2月份销量40台,20xx年3

  月销量84台,鉴于本店是20xx年12月份正式开业,20xx年春节在1月份,而2、3月份是刚开业不久,存在之前的订单2月没到车3月开始陆续到车的情况,所以2月销量低3月销量高,而20xx年春节在2月份且3月份留存的订单非常少,并且2月份的进店量非常少,所以综合20xx年同期销量做参考并结合20xx年具体情况来看,预测20xx年3月的销量不会很高,保守估计会在100台左右,在组内人员完成情况上看,王志强和张伟伟个人能力强在任务完成上不会有太大问题,但由于本月每人15台的任务有些重,预测以上二人可完成13台,组内其他人员预测王欢7台尹莉莉10台付燕熊5台,小组总计45台。

  3、 任务完成办法,督促组内成员认真接待每一个进店和来电客户,积极留取客户信息,

  增加接待数量和建卡数量,并且在现有基盘客户中做好客户跟进工作挖掘潜在客户,每天与组员沟通客户反馈信息和其他两家的'价格情况,为领导制定销售政策提供依据,还可在客户进店量小时组织组员出去巡展搜集客户信息。

  二、 满意度检查

  1、 OQC检查,预计本月初OQC就会进店,综合前几次OQC检查分析其中销售顾问

  负责的部分失分项主要集中在展车卫生,故督促组员每天早上认真擦拭负责的展车,尤其注意负责车辆内薄膜、车内CD及收音机频道和展架内宣传资料,每天不定时检查组内展车卫生,以确保展车卫生达标,耗电车辆做好充电准备。

  2、 MS暗访,由于20xx年一季度的检查都集中在3月份,所以3月份的MS暗访将会

  非常频繁,且满意度是今年公司主抓的重点工作,故要向组员强调MS的重要性,要在接待过程中把每一个客户都当成神秘客户接待,认真按照流程来接待,综合之前的MS情况分析,失分项主要集中在电话接待、试乘试驾和发送短息环节,故要求组员在以上三项项环节中多加注意,且每天不定时在前台监督电话接待情况,每天签黄卡时抽查短信发送情况。

  3、成交客户回访,综合以前的CSS成绩来看,失分项主要集中在疑难客户的维护和关

  爱电话环节,督促并帮助组员对疑难客户做好重点维护并且利用好工时代金券等辅助工具,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及时上报反应情况,确保客户在打分环节给予满分,对于关爱电话环节则采取每周抽查通话记录的形式。

  三、 日常工作

  1、 销办卫生,每次轮换值班的前一天晚上做好分配工作,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负责工

  作,值班日的每天早上和组员一起做,有组员休息时提前做好协调工作。

  2、 黄卡,每天早会后了解组员的跟进黄卡数量,如上午值班则在下午三点前将跟进卡

  交给黄卡录入员,下午值班则中午十一点半前交付,督促组员及时填写每天的新建黄卡并且在签字时检查填写是否正确。

  3、 前台站岗,前一天晚上了解组员休息和交车情况,督促做好时间安排,如有特殊情

  况无法站岗,及时协调组员调换站岗时间或暂时替代站岗,确保负责时间不空岗,每天不定时到前台监督站岗情况。

小组工作计划书2

  一、背景资料

  组员资料:xxxx

  机构名称:xxxxx

  小组名称:喜欢自己,表现到底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个人成功,大学生现在往往应为在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不足而给自己在人际交往,情感,学习,就业面试上面带来很大的问题。

  2、需求评估: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只有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才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意,爱之更深;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双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彼此友好相处。

  不管你生性是多么的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的是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仍旧会一无是处。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必须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彼此的心灵才能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共鸣。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中,会说话的人将会非常地受欢迎,能轻松地与他人融洽相处,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

  3、问题的成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同时父母也是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由于父母在沟通、语言表达方面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效仿父母,同样在语言表达方面得不到提升。

  (2)学校原因: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学生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注重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这种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模式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个人原因: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或者曾经受过打击而导致个人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4、问题导致的后果:语言是一个人生活得必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目前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人如果连最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可能导致很多问题,诸如:在寝室受到孤立、不受老师赞赏、总是处理不好感情问题、在同学面前缺乏自信、被就业单位拒之门外等等问题。

  5、介入点及介入策略: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我们都会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说:“我这个人,笨嘴笨舌,讲不好话。”却并不以为这是多大的缺憾。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一项工作需要众多员工的合作、多个信息的综合。语言是比较普遍、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双方就能顺利而准确地接受和理解信息,也能顺利地交流;语言能力弱,就不能很好地把信息传递给对方,交流会因此出现中断,甚至中止,进而导致失败。因此,若想在社会上游刃自如,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会给一个人带来美好的人生,也是成就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我们采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当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认为个体常在社会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学习到自己尚未表现的任何行为是学到怎么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参加小组活动可以给小组成员更多的学习机会;镜中自我理论,通过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反映,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评价;还有人本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

  三、小组性质及活动介绍

  1、小组名称:喜欢自己,表现到底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举行时间:20xx年12月4日――20xx年4月30日

  4、小组时间:每周6晚上18:00―20:00

  5、小组地点:黑工程文管楼w202

  6、小组对象:在校大学生

  7、小组规模:xx人―15人

  四、小组目标

  通过6次的小组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广大大学生从与身边的'人开始练习语言表达,练习适应时代生存的谋生技能,为今后的就业面试和发展抢占机会。

  五、具体目标及评估指标

  (一)具体目标:

  1、形成小组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

  2、组员之间能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互相帮助;

  3、首先使组员学会倾听他人,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基础上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4、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加一些身体语言。

  (二)评估指标:

  1、理解他人意思,口齿清晰、流畅;

  2、内容有条理、富逻辑性;

  3、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说服力;

  4、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5、说话带有一定的身体语言。

  六、组员的招募

  此次活动的所有组员都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内招募,具体的招募方式有版报(附录1)形式来进行招募。如果招募的人员过多,我们将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期望,同时进行人员的删选。

  七、小组的活动阶段

  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安排备注第一次缘聚你我1、了解小组的目的;2、组员之间相互认识,打破陌生3、定契约1、领导者介绍活动目的2、热身活动:大风吹(站在中间的人说出一个特点,身上有这个特点的人在最快的时间找到自己的新座位,看谁最后流到中间)3、连环炮。(第一个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乡,第二个人说出前一个人的名字和家乡在介绍自己,第三个人将前两个人的名称和家乡都重复一般,在介绍自己,往后的人依次继续,直到最后一个人结束)4、抛物换名。5、寻找相似点。(找小组成员之间每个人都有的特点)6、订立契约。

  画笔一盒

  a4纸n张

  第二次同舟共济1、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增强组员的归属感2、培养组员的自信3、设每个人给了解自己1、热身活动:进化论(每个人最开始都是鸡蛋,每两个人石头剪刀布,赢得升级为小鸡,小鸡和小鸡之间石头剪刀布,赢得升级到凤凰,输的退化为鸡蛋)2、齐心协力飞起来(组员齐心协力将一人抬起来,转3圈)3、信任背倒(一个同学向后倒,其他同学接住他)4、我最成功的三件事

  5、作业:准备3分钟的自我介绍

  画笔一盒

  a4纸n张

  第三次倾听心声1、学会倾听2、发现别人的优点3、组员之间相互接纳

  1、热身活动:天气预报(向组员说一说这一周的心情)2、完成作业,自我介绍,其他组员可以给与点评,他的缺点或长处。3、我是谁(每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能写出多少个“我是谁”并给大家分享为什么我是)4、作业:每个人准备1个3分钟的小故事

  a4纸n张

  第四次我型我秀1、锻炼组员的表达能力2、培养组员的丰富的肢体语言1、热身活动:照镜子(每两个人一组,两人面对面,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照镜子做动作,另一个人学)2、小故事分享(在分享的同时,每个人都要带一些肢体语言,其他组员给他评分)3、猜猜猜(所有组员排成一列,领导者给第一个组员出一个成语或是动作,在依次往后传,传的同时不许任何人说话,只需用肢体语言)4、沟通背对背(还是每两个人一组,背对背,一个人将自己最开心的事情给另一个人分享,分享完谈谈他们的体会)第五次交流合作1、练习在特定环境中的语言表达2、1、热身活动:突出重围(首先选出一名成员做突破选手,其他人一起组成个圆圈,不让突破选手冲进圆圈内)2、六顶思考帽(分成6个颜色的帽子,每个颜色代表一种含义:红,代表情感表达;黑,批判的思想;白,提供数据;黄,说明事实情况;绿,进行创新;蓝,大法官,谁违反自己的语言表达范围,就会受到惩罚。分配完每个人的角色,大家对也问题进行讨论)3、作业:每个人做一个小礼品报纸n张第六次依依惜别1、分享每人在6次活动的收获2、对6次活动进行评估3、离别

  1、热身活动:同心圆(所有的组员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坐在后面人的腿上)2、分享感受3、组员的期望(用问卷调查或组员口头表达期望,同时对活动进行评估)4、互送礼物(将礼物贴上号码,每个人抽到一张号码卡片,是什么号码,那个号码的礼物就归谁)

  5、依依惜别

  调查问卷

  八、小组日程表

  1、准备阶段:20xx年12月4日―20xx年3月19日

  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培训小组领导者、宣传招募、筛选组员

  2、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4日

  小组实施每周六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督导及时督导

  3、结束阶段:20xx年4月25日―20xx年4月30日

  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领导者做总结报告

  九、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一)预计的困难

  1、成员招募不够或招募人数太多;

  2、组员的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失;

  3、组员情绪太高,无法控制;

  4、组员情绪过低,气氛沉闷;

  5、在小组进行时,组员之间可能出现矛盾;

  6、还有可能出现次团体。

  (二)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人数问题,太多我们可以筛选,太少我们会继续招募或用我们系同学;其次,对于组员情绪问题,就要靠领导者来调控,如果情绪太低,就弄一些活动来活跃一下气氛;第三,组员之间出现矛盾,很大可能说明这个小组已经到了中期了,出现矛盾很正常,对于矛盾的解决,领导者可以利用活动让矛盾淡化,例如:准备一个比赛,分成两组,让有矛盾的2个组员分到一组,让他们再同其他人的较量中形成一个团体来对抗另一个与他们敌对的团体,这样他们的矛盾就慢慢淡化了,因为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最后,次团体问题,就需要领导者主动去打破这个次团体,将他们分开或再加入其他成员。

  十、评估方法

  1、领导者反思,领导者每次开展完活动后都要写日志,一方面为了督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领导者自己反思,了解每个组员每次的变化及他们的需求。

  2、通过问卷法对组员进行评估(问卷见附录2),调查的结果可以用spss进行处理分析。

  3、运用观察法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组员6次活动的前后对比,看是否有很大的变化或是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

  4、实战评估,我们设定一个环境,让他们来进行一次演讲或是一次辩论,看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是否有提高。

  十一、财政预算

  1、活动用品费:a4纸25元,画笔5元

  2、印刷费:调查问卷印刷费5元,版报xx元

  3、其他场地向学校申请。

  活动经费预算总计:45元

小组工作计划书3

  姓 名 姚红义 学 号 201220822191 班 级 12级社工2班 指导教师 马泽春

  20xx年7月

  小组名称: 规划未来

  小组计划书

  指导教师:马泽春

  组员: 穆山杉、魏冬雪、李云思、邓梦龄、何敏慧、陈竹君、游娜、高晔伟、

  王晶

  理念: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认识和了解自己,但,到最后仍然不能百分之百地认识。只是认识的程度不一样,认识和了解自己越多,走的弯路就会越少,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爱情。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自我了解程度比较高的,只有认识和了解自己才知道什么样的事情适合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方法方式去面对!人一生都在不断的成长,想更多的了解自己就是,不断的去做事,不断的去犯错,不断的自我检讨,不断的自我总结。不时的安静下来进行自我对话,和自己沟通!

  在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反省后,又一重要议题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人生规划。人生规划有近期和远期之分,近期规划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条理,远期规划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目标,并朝着目标而迈进。规划前,我们势必会思考自己、思考人生,这又需要结合自己的自我了解和自我体验,引发对自己的探索。所以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同学平时很少思考未来,只着眼于现在,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所以如果能通过一些活动引发大家对人生的思考,进而合理规划人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业后读研还是工作?选择对口工作还是不从事于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日后在北京工作还是回到自己家乡某出路?还有婚姻等等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个小组会引导组员思考人生,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如何合理规划,让组员充分认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使用小组的方法介入可帮助对未来没有思考的同学一个思考的机会,并且可以从已经有规划的同学那里获得支持,使自己更愿意去规划人生。同时,小组相对于个案更能节省资源,小组的互动性比个案强,组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来学习沟通技巧,为组员提供一个很好的沟通环境,让组员在各种现实的沟通中提高自己。

  另外,工作员又可以通过小组中间的互助,观察到组员间的实质沟通状况,比个案来得更直接,实际,便于工作员给予更合适和实质的意见和帮忙。

  理论构架

  一、库利镜中自我理论

  库利认为在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我们的自我。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因此,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和变化都会影响到小组,小组整体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小组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没有人生规划的组员可以从已有规划的组员那里获得启发,使他们明白具有一个完整规划的必要性。已有规划的组员也可以向没有规划的组员提出宝贵建议。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人们通过观察学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出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他们也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 在小组中,组员的交流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组员与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与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使自己发生一些改变。 三、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与周围系统的相互作用,强调人在情境中。小组可以看成是一个母系统,组员是一个个子系统。每个组员都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也就是会受到小组整体、其他组员与工作人员的影响。所以,小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好这些系统,对组员进行引导。

  目标及目的

  目标:引导组员对人生进行合理规划 目的:

  1. 引导组员思考自己

  2. 纠正组员人生不需要规划的错误观念。

  3. 让组员思考自己近期的目标,以及应该如何实现目标

  4. 让组员思考远期的目标,喜欢什么样的职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5. 最终让组员对人生有个合理的规划

  所需资源

  1.人手:工作者一名

  2.财政预算

  3.物资

  白纸48张×0.1元=4.8元 笔9支×1元=9元 合计:13.8元

  应变计划

小组工作计划书4

  一、背景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及目的: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五、服务对象: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六、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八、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经费预算

  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十一、评估方法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小组工作计划书5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育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提升教育品质、提高学校内涵、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学校教育的特色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用心开展基于问题的专业阅读

  教师们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研究课题,多读一些“教育新理念”“课程改革”和“教育随笔类”等方面的理论书籍,要把读书、研究、写作紧密结合,走“读研写”一体的发展路径。在专业阅读中,教师们要制定好读书计划,撰写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用心参加教育办组织的读书论坛活动和历城区教科室组织的校长读书论坛、班主任读书论坛和教师读书论坛活动。

  (二)创新科研方式,用心开展各级科研活动

  各教研组和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心开展课题研究和交流研讨活动。各课题组每学期至少举行1次镇本科研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资料整理工作。每次科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过程资料,如:课例、发言材料、照片等;有活动总结;有活动记录。

  (三)加强骨干教科研队伍建设

  学校历城区科研学术带头人和历城区名校长、名教师,要根据历城区教育局和历城区教科室的工作安排参加各项活动,发挥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学校骨干教科研队伍建设。

  (四)加强课题管理与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1、用心开展微课题研究

  各教研组和教师们做好微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推介等工作。本学期将透过微课题成果展示,来推进学校微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透过微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反思意识和科研习惯,提高教师科研潜力,提升学校日常教学实践的科研化水平。

  2、参加各课题研究协作组开展的研究活动

  教科室把全区“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按照研究资料,划分了12个课题研究协作组,我校2个课题组要用心参加相关协作组的活动。

  3、加强科研过程管理

  进一步落实《历城区科研工作常规》,加强学校立项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加强课题电子档案建设,力求各项资料完整、科学。各级课题的研究应以适当的活动加以推进和深化,区级课题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镇级现场活动展示,并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学期末科研督导评价此项工作。

  4、做好“十二五”各级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

  学校历城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文化建设与生活德育研究”和“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已进入结题鉴定阶段。课题主持人要做好课题的`总结、梳理、提炼工作,并按照历城区课题结题鉴定要求,准备好课题鉴定材料。课题鉴定要提出申请,然后采取会议鉴定和通讯鉴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题。会议鉴定的主要程序是课题主持人宣读课题研究报告、专家组质询、查看课题研究过程材料、专家组宣读鉴定结果。教科室将遵循“宽进严出”的策略,严把结题关,对没有实质性研究成果的课题将不予结题。各级立项课题务必在20xx年12月底做好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

  (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推广先进经验

  1、以《历城教科研》和历城教研室网站为平台,及时交流、提升并推广先进学校和教师在研究中出现的先进做法。《历城教科研》包括卷首语、理论前沿、研究动态、特色建设、课题研究、课程教学、三名工程、读书随笔等栏目。老师们用心投稿,学校将教师的投稿状况纳入教师考核。

  2、充分利用《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中国教育学刊》《济南教育》等平台,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

小组工作计划书6

  “痛风性关节炎日常防护”自我管理小组计划书

  一、活动名称:痛风性关节炎日常防护小组

  二、活动背景: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条件更优越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开始变得不健康,许多老年人因为遗传的因素和不均衡的饮食诱导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从医学角度分析,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和血尿酸持续升高而引起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中的一种。较之于其他老年人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痛风的日常防护更简单一些,只要控制好饮食,让身体的嘌呤指数与血尿酸指数处在正常范围内,并加以适当的训练,痛风患者一般能和一般人一样正常生活。考虑到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于痛风的认识、日常防护相关知识和痛风药物的正确使用没有系统的了解,为了使他们能了解更多有关痛风的知识,能通过自我管理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我们选择开展这次为期六次的痛风性关节炎日常防护自我管理小组。

  三、理念:

  四、理论架构:

  1、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要就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行为的动力。(社会心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沙莲香)人类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开展小组的目的就是尽量满足组员的生理需要,让组员能够保持基本的健康状态,并且满足组员的心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力求组员在满足最基本的两个需要之后能够追求更高的层次的需要,让他们仍然能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 五、活动目标: 短期目标:

  1. 帮助组员系统地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常识

  2. 掌握痛风性关节炎饮食注意事项,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清单

  3. 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舒缓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并发症症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目标:

  1. 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2. 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运动习惯

  3.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六、活动内容:

  1.小组性质:支持性封闭式小组 2.工作对象: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老年人群 3.预计参加人数:7~9人 4.小组周期: 20xx年10月

  5. 聚会次数及主题:6次聚会围绕如何运用自我管理理念以及相应的方法有效控制痛风的恶化。

  7.人手编配:

  8.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设备

  (2)经费资源: (3)督导资源:

  七、招募及宣传手法: 八、工作时间表

  九、草拟每次聚会计划

  十、预计困难及应变计划: 十一、评估方法

  十二、程序安排:(见附表) 十三、财政预算:

小组工作计划书7

  一、指导思想

  兴趣小组活动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收获在于学生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创新,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欢乐有趣,增长才干。在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通过探究、交往、创造等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现对体育文化的吸收、体育技能的运用和思维的创造。篮球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影响到了小学生。从“生活体育,体育生活”的角度出发,在篮球的活动中适时、适当开展篮球欣赏和模仿活动,是小学生活动的一种补充,是符合体育新课程理念的。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活动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学习篮球技能,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发展学生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同时他们具备小学生时期的年龄特征,爱玩、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能够接受语言激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对比赛的理解。

  五、教学措施

  1、多学科整合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2、个性化学习

  力求在活动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学生在练习中进行更大地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器材可以选择,方法可以选择等,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3、游戏化教学

  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

  六、活动进度安排

  第一周熟悉球性:抛球、胯下“8”绕球

  第二周熟悉球性:背绕球、双手相互传球

  第三周传接球练习:两人近、远距离传球

  第四周传接球练习:三人相互传接球

  第五周熟悉球性:左、右手运球。

  第六周熟悉球性:运球绕障碍跑。

  第七周运球:绕“8”字跑、左右交换跑

  第八周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第九周追球跑、跳起接球

  第十周投球练习:手形讲解、徒手练习

  第十一周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第十二周近距离投篮

  第十三周投篮练习:分组进行投篮比赛

  第十四周定点投篮

  第十五周罚篮练习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小组对抗篮球比赛

小组工作计划书8

  一、小组理念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而在当代大学生中,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通过观察和总结二,这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缺少知心朋友。他们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感觉缺少能互吐衷肠、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们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个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不好,常会影响其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这类同学交往面比较宽,但都是浅层次的交往,没有影响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并没有产生友谊,这种人际关系难以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难。他们渴望交朋识友,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个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苦恼,希望改变。

  (5)社交恐惧症。这类同学对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6)抵制交往。前几类都有交往的意愿,而这类同学却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动机,他们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大学生在具体交往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他们留下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自信心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同时,斯普兰格(E.Spranger,1924)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设计

  小组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际关系。

  小组目的: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为寻求良好人际交往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和行为认知。

  2、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和改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积极运用各种交往技巧。

  3、鼓励组员积极地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此过程中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服务对象: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同学

  小组性质:学习、发展性小组

  活动次数:六次

  小组人数:6-8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沧波园校区社会工作系实验室

  招募方法:

  1、与之前参加过我系其他同学开展的小组活动的同学联系,邀请其中有意继续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参加我们此次的小组活动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到学生班级和宿舍进行介绍并发放宣传单页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工作员分工情况:共三名工作员,一名为主持人,两名为助理工作员,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活动进行记录、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员负责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填写小组活动评估表。

小组工作计划书9

  1、小组名称:

  老年生活趣多多

  2、理念: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3、目的及特别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活动内容:

  小组性质: 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 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 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

  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小组工作计划书10

  一、背景资料 1、工作人员资料

  社会工作专业09级学生 ; 沈可仁、陈诗梅、符莹; 督导:张源老师 2、小组名称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学生沟通促进小组 二、构思理念 1、问题界定

  湖南商学院社会工作0901班原有23名同学,自大一以来,先后经历了4名同学的转系或转校,现只剩19名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同学们的交流明显不足,特别是男女生之间的交流极度缺乏,为了促进本班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特开办促进性小组。 2、需要评估

  ●本班男女同学缺乏沟通,忽视了与异性交流的重要性。●促进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人际交

  往的技巧。

  ●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将帮助他们克服在异性面前的

  紧张与不安,让他们更好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对可能出现的发生在男女同学之间的偏见或误解的预测和预

  防。

  3、分析问题成因及可能导致的长远性后果

  ●一般来说,同学们都更倾向于与同性交流,男女同学在同性

  面前的交流频率更多、随意性更大,例如在同性面前交流的话题可以很随意。但是在异性面前,考虑到对方的兴趣爱好可能与自己不一致,害怕冒昧的谈论一些话题可能会涉及对方的隐私或对方不感

  兴趣,所以促进本班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缓解异性间的尴尬气氛。

  ●由于男女生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

  不必要的偏见或误解。所以让组员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4、介入点及介入策略

  介入模式的选择:社会互动模式。

  介入策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来解决男女同学沟通障碍问题。

  三、小组性质及互动简介 1、小组名称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学生沟通促进小组 2、小组形式

  组织性质为非自愿的封闭性小组,具有发展性功能。 3、举行日期

  一周一次,每周周三上午 4、小组时间

  鉴于每堂课的时间有限,建议每次小组活动为35分钟左右,即11:00——11:35。 5、小组地点

  位于咸嘉4栋2楼的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 6、小组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0901班全部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2人。 四、整体目标

  促进本班男女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与异性交流的技巧,同时增强本班凝聚力。 五、具体目标/评估指标

  目标1、初步加深男女同学彼此间的了解,以逐步促进双方的交流。

  目标2、对可能出现的偏见与误解进行预测与评估,并设想适当的解决方法。

  目标3、评估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性别在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六、第一次小组活动的计划和日程 第一次小组活动

  日期:20xx年5月11日(星期三) 时间:上午11:00——11:35

  目的:小组成员相互了解,促进男女组员间的沟通与交流。

  根据本班学生花名册,确定本班所有同学为小组成员。 八、工作日程表

  第一次小组活动:20xx年5月11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使组员相互了解,并促进男女同学间的.交流。

  第二次小组活动:20xx年5月18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

  九、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案

  困难1:是否会有组员不愿意袒露心声,不能达到此次活动的目的。

  解决办法:在小组活动时,尽量鼓励每一位组员发言,在必要时可以指明某位组员进行发言。

  困难2:在小组讨论及互动过程中,仍然出现同性之间交流多的现象。

  解决办法:工作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引导男女同学进行异性间的交流。

  困难3:是否会有组员对小组活动的兴趣不高,如何让大家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解决办法:在活动时要尽可能顾及到全部组员的情绪,使大家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 十、评估方法 1、对结果的评估

  评估方法:工作记录、结果报告。 2、对过程的评估

  评估方法:观察、工作记录、问卷 十一、财政和其他资源的预算 1、地点和设备

  一个相对安静的活动空间:心理健康中心活动室。 比较舒适的椅子。 一些纸和笔。 2、人力资源

  本次促进性小组不需要太多的其他资源,需要三名社工专业的学生以及一名同时具备理论与实践的督导老师。

小组工作计划书11

  活动目的: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据了解该社区有很多空巢老人,我们将组织志愿者们进入社区,对这些老人们提供服务。给老人们带去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问候,并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及热情增加老人们晚年生活的乐趣。

  参加人员:负责人2人,领队7人、志愿者50人,共计57人。(附件1)

  活动内容:

   1、向全院学生征调志愿者;

  2、志愿者选拔;

  3、志愿者培训;

  4、根据需服务老人的要求分配志愿者;

  5、志愿者与老人们进行交流,了解老人的需求;

  6、志愿者进入老人家进行服务;

  7、召开志愿者会议,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日

  未来时间策划:每周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约4个小时。(具体和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同时考虑志愿者的时间)

  活动地点:安x建宁路社区

  活动注意:1、与社区取得联系,并由社区工作人员提供需要服务对象;

  2、志愿者择优录取,以保证服务质量;

  3、志愿者服务时间至少一个服务周期,即八次服务(两个月);

  4、确定志愿者人数及名单;

  5、志愿者服务时需带学生证、志愿者协会会徽;

  6、活动过程中老人需填写“义务家教服务记录表”,个服务周期结束后由老人对志愿服务提出综合意见及建议;

  7、活动每周期结束后根据老人们的意见开会总结,并不断改进;

  8、整个活动结束后由社区负责人对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及评价;

  9、最后活动结束后,我们根据各方意见评出优秀志愿者两名,并给以一定的奖励;

  10、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若发现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老人,需及时我们反映,我们会将次反映给社区,并配合社区及时的帮助解决老人的问题。

小组工作计划书12

  一、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生活、学习、情感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对于心理压力,一般人都简单得想办法宣泄掉,在感觉上可能暂时地轻松,然而,如果没有找出内在的真正原因,及时进行心理梳理和调整,宣泄的方法将会很局限。进大学之前老师总对我们说读大学就不那么辛苦了,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让我们总是怀着“大学就是天堂”的心理,然而当我们真的经历过大学生活后,却会发现,大学生活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挫折。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希望通过小组活动的专业方法,帮助存在压力的本校大学生,找到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减轻压力。

  二、理论框架

  1、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3)情感的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压力就会产生。

  3、小组动力学: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来解释社会实际问题。

  三、目标及目的:

  总体目标: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表达与疏泄,并提高大学生生活能力的目标。

  具体目的:

  (1)通过组员们在活动中的交流和经验分享来自由地表达自己,也增强其对他人的了解;

  (2)帮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生活的.朋友圈,每个组员至少能与小组中的两个以上成员形成一个朋友圈,方便日后的交流。

  (3)协助小组成员学会感知压力,减少压力来源,使其顺利成长和发展。

  (4)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在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建立起自信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服务对象

  乐山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特点: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大,带来的焦虑情绪,不知如何处理。

  五、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自助或互助小组

  2、持续时间:4周(20xx年12月31日至1月26日)

  3、小组规模:共组织两个小组,每组8位服务对象,1位小组领导,1位观察员。

  4、活动频率:一周一次

  六、招募方式

  1、服务对象自主报名参加:

  (1)通过Q群、微博、微信,校园贴吧,校园网等网络手段宣传招募信息;

  (2)在校园宣传栏张贴海报的方式宣传招募信息。

  2、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相关调查后亲自邀请对象参加。

小组工作计划书13

  一、理念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如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随着人际关系社会性的不断强化,人们思想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因为共同的理想抑或是某种特定目的,而走到一起,结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交际圈.每个人都会拥有或多或少的若干圈子,而这些圈子在他们心中占有不同的分量,有亲有疏,有明有暗.当代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大概可以分为五大类型

  (1)缺少知心朋友。大多数人看来,他们都能够正常交往,可是他们所交往的朋友中没有人可以交心,朋友多但“知己”没有,所以他们多会感到空虚、孤独和落寞。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他们往往和大家都能成为朋友,但是会和某一个人难以沟通,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由于相处的不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气愤。

  (3)交往有困难。这一类人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和大家成为朋友,可能是自己有自卑感或者心理障碍,这使得他们苦恼,但是很无奈。

  (4)交友恐惧。这一类人对于人际交往过于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交往中有紧张、恐惧、面红耳赤、心跳加速等现象出现,常陷入焦虑、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成长。

  (5)不想交往。这种类型与其他有所不同,这类人故意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存有怪癖。

  现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很少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有“交友恐惧”或“交友困难”。面对这种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压力,往往会使这部分人的心理有阴影,很可能使一部分人心里扭曲,在一瞬间爆发。

  设计这样一个小组,就是让所有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互相认识、自我认识、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原则、理念和方法,体验人际交往的感受,与他人友好互动,从而解决自身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的与人交往。

  二、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交往动机是个人交往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交往活动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青年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他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这一时期,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际关系不断复杂起来,也开始学会深化体验人际关系的`内涵,并希望能熟练掌握与人交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通过感知、认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关系。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如满意、厌恶等。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组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改正自身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缺点,学习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认识,学会与人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表达、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组目标与目的

  1、目标:提高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2、目的:

  (1)、引导组员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在小组活动中增加组员之间的沟通,学会交流的技巧,鼓励大家树立自信心,积极的交往新的朋友。

  四、小组成员

  (1)资格:本校大一或大二的在校大学生

  (2)特点:想改善人际关系和不善于交流的同学

  五、活动特征

  活动次数:四次

  小组人数:8~12人

  活动时间:20xx年6月28日星期日

  活动地点: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具体地点随活动改变)

  招募方法:

  1、找同年级或者同班的同学自愿参加。

  2、在学校内张贴招募海报

  3、在学校论坛内发招募帖

  若人数过多则先对报名者进行了解,然后筛选部分合适的报名者入组。

小组工作计划书14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 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xx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xx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xx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小组工作计划书15

  小组名称:戒除手机瘾(大家可以另外想个好听点的名字) 活动地点:北八活动室 参与人员:小组10名成员 背景

  越来越高档的智能手机,让人的碎片时间被手机完全填充,甚至整段的大好时光也被手机划成了碎片。我们真的需要时时刷微博吗?真的需要上厕所的时候看空间吗?在聚会的时候,和人聊天的时候,无时无刻都拿着手机吗?而当我们用手机度过了上课时光,度过了原本的阅读时光、度过了本该运动的时光,我们会回头想想,到底是我操控了手机,还是手机操控了我们?

  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观察和模仿是学习的主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很重要的,人在学习的而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的过程。 3、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库利认为,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自我认识。 4、波恩的交流分析理论

  交流分析理论是检查在互动的过程中双方的行为对对方有无刺激作用利用该理论的目的是了解小组成员做小组时哪些成员比较主动,哪些比较被动,引导一些比较进入状态的成员影响一些状态不佳的成员来提升小组的动力和小组的凝聚力,并进一步达到小组目的。

  总体目标

  悦纳自己,面对现实,摆脱苦恼,重新生活 具体目标

  1、接纳现在的自己,面对身边的生活,重新定位自己 2、摆脱以前的烦恼,找到重新生活的动力 服务对象

  身份特征:对手机有依赖的大学生 自身特点:空虚无聊、手机成瘾 小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4节

  3、日期:20xx年12月11日 4、时间:17:40-18:50 5、地点:北八活动室

  招募方式

  由小组内部有手机瘾的同学组成

第一节活动

  一、自我介绍 时间:3分钟

  内容:小组成员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希望大家喊他什么。

二、大混战

  目的:打破僵局,活跃气氛 时间:10分钟

  材料:报纸或废纸(卷成球状) 内容:

  1. 全组一分为二,先划分自己的领土,两组之间要划出一个禁区。

  2. 当带领者发号施令后,便要开始做战,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左右),组员可用尽方法把“废球”抛到对方的领土内,但不可站在禁区内抛。

  3. 最后以领土范围内留下最少“废球”的一方为胜,禁区内的“废球”不计算在内。

  三、制定小组规则,分享感受 时间:7分钟。

  内容:1、大家共同制定小组规则,(比如把手机放桌上不能玩;小组成员要互相尊重,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小组其他成员讲话时要认真倾听;及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每个组员向大家表述自己参加这个小组的感受,以及希望能有什么样的活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第二节活动 时间:15分钟

  内容:1、领导者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客观手机依赖程度测试,让大家意识到自己

  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在此过程中回想自己手机依赖的表现以及对自己带来的危害)同时,领导者收回测试,进行初步评估。

  2、让大家分享自己手机依赖表现,可谈谈特别感受,以及对自己造成的危害(因为依赖手机而失去了什么)。(其他成员可适时表现同感,不用一次发言,自由发言便好)

  第三节活动

一、我能做什么

  时间:10—15分钟

  内容:1、领导者让大家写出自己觉得针对摆脱手机成瘾,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即制定摆脱手机成瘾的措施,并交给领导者。

  2、由领导者一次抽出并念出来,寻求大家共同意见,整理出共同措施。

  二、喊出我的声音(此节活动主要是提升信心)

  时间:5分钟

  内容:由领导者带领大家喊出宣言。(内容可以是,,我相信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我相信我可以远离手机依赖,我相信我可以更好等等)

  第四节活动 时间:10分钟

  内容:1、小组成员对小组优缺点进行陈述,并谈谈自己对手机成瘾新的看法。 2、领导者评估总结小组活动

  评估方法

  1、 小组前的预测和每节活动效果的对比,志愿者信息的反馈,进行总结

2、 每节活动的引导者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

  3、 活动之后,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了解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附录:手机成瘾测试表

【小组工作计划书】相关文章: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04-06

小组工作计划书14篇04-07

小组工作计划11-05

小组工作总结03-20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12-29

质控小组工作计划12-03

护理小组工作计划02-26

关于小组工作计划02-25

护理小组工作计划03-0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