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妈妈,你慢慢来》读后感

《妈妈,你慢慢来》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2:18: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妈妈,你慢慢来》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你慢慢来》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妈妈,你慢慢来》读后感

  爱他,相信他,这是书中的第一句话。

  2018年5月,我入手了一本书《妈妈,你慢慢来》,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那段时间即将步入小学高年级的大儿子忽然之间和我有了隔阂,致使我非常郁闷,在和朋友倾诉的时候,她给我推荐了这本王理书的《妈妈,你慢慢来》,书中作者描述亲身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让我感同身受,她出乎意料的教育方式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2023年的暑假,我再次拿起了这本书。因为小儿子开学就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小家伙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经常和哥哥拌嘴,于是我们家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哥哥可以,我不可以?”虽然比起之前,现在的我多了些沉稳和耐心,但架不住一件事情的反复发生,偶尔也会情绪失控。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重读这本书的原因,我相信它会给予我力量。事实也是这样,我学着让自己变成一个倾听者,让孩子懂得倾诉。老实说,其实生活中的相处确实有些误会,现在的我开始不急着解释,学着王理书的方式平静地回应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在第一时间接受孩子,让他平静下来,平静后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解释。

  这本书最打动人的不仅是优美的文字,还有作者与孩子在成长中经历的温暖、感动、失去与重建。哭泣的孩子为什么伤心,作为父母的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不是孩子当下的状态,而应该是孩子哭泣的原因。“那个让你哭或者伤心的想法是什么?当你感觉伤心之前,是怎么想的?”“可以告诉妈妈(爸爸),在你难受之前脑袋里在想什么吗?”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太快去安抚有情绪的孩子,也不要指责他情绪或孩子气的想法,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他可以听见自己的声音,可以找到那些把自己困住的想法,可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才是让孩子拥有力量的关键态度。

  书中说:“孩子教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教会他们的多。”是啊,那些你所谓的孩子带给你的烦躁、焦虑和愤怒的时刻,都是因为你不曾看到孩子的内心。所有美好事物的成长都是缓慢的,静下心来找对调整孩子教养的方法和他今后成长的方向,慢慢走近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快乐的母亲。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