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社戏读后感

社戏读后感

时间:2023-12-28 17:45: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社戏读后感5篇(精品)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戏读后感5篇(精品)

社戏读后感1

  鲁迅《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人。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

  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社戏归来偷豆吃的经历更是新鲜有趣:阿发抢着偷自家的豆;豆被偷的六一公公反而很高兴。故乡的田园风光、民问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社戏读后感2

  《社戏》一文给了我很多思考。当时的农村,很贫困、很落后,可那里的人们却以一种知足而快乐的方式生活着;那里风景秀美、人心纯朴,那里是大自然原始生活方式的象征。

  乡村的人热情好客,身上永远带着纯朴的乡土气息;乡村的生活宁静悠闲,有一种自己独特的美。

  鲁迅的《社戏》里处处充满了对乡村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怀念和向往。平桥村的`一个个夏天,他自由快乐地度过,童年枯燥的读书生活中有了一丝快乐。我的童年,没有乡村的宁静纯朴,却在课文的熏陶下带上了一丝野趣。

社戏读后感3

  大家一定对鲁迅先生不陌生吧,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巨匠。大家一定读过他的许多作品,而我今天读的是一篇关于鲁迅小时候与小伙伴在一起去看戏时的文章。

  鲁迅小时候去祖母家的时候,一天晚上和小伙伴一起去赵庄看社戏,上船时心里的激动与兴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看社戏的过程,而是看完戏后,鲁迅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偷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在船上一起煮豆吃。其实那夜的豆等第二天吃起来也是那么的平常,而那夜的戏也并不是那么精彩,却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传达出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书中的经典吧!

社戏读后感4

  学完《社戏》这篇文章,使我不得不感叹鲁迅先生的文采。有聪明、善解人意、反应灵敏的双喜,还有善良、淳朴、宽厚的六一公公。

  而鲁迅先生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鲁迅先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去看社戏的一段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部分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社戏读后感5

  鲁迅先生的名篇《社戏》,那末尾的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那么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感触呢?他们会读到怎样的《社戏》,怎样的童年呢?如果不沉入鲁迅先生的文字里去细细品,如果马马虎虎走马观花地读,那么一定糟蹋如此美文。

  就在课堂上,足足的一节课用来阅读,然后写一些初读的感受。为下面品读做好准备。

  以下就是孩子们的初读。有的已经深刻,有的还比较粗疏,有的只是表面,有的已在深思,读到了他自己眼中的童年。

  其实,孩子们在安静的氛围中细细地读课文,效果真的不错。

【社戏读后感】相关文章:

《社戏》说课稿05-11

《社戏》说课稿06-26

《社戏》阅读答案11-10

《社戏》教学反思04-03

社戏说课稿04-08

《社戏》优秀说课稿03-22

《社戏》阅读练习及答案02-24

《社戏》说课稿12篇07-12

社戏节选阅读答案11-20

仿写社戏作文02-1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