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时间:2023-11-15 07:03: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是故乡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1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伟大征程的道路上,今天的新青年正满怀爱国热情,坚定、民族自信的道路上。

  9月25日晚,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后,顺利回到祖国。她在归国的包机上写下千字感言。

  月是故乡明,取自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见月思乡,有追忆,有怅惘,有留念,有。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中华民族几千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爱国是永不过时的潮流,是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青年的爱国情怀是新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青年,我们应满怀爱国热情,为了我们更加繁荣的未来,做出不懈的努力。

  回首被监禁时的感受,她在感言里说:“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选自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不知何去何从,这是她被囚禁时有过的迷茫。远方,是归途也是出发,而坚定的信念,是支撑我们归途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坚持理想信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927年4月,面对反动派的刽子手,李大钊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英勇就义;1928年3月,面对敌人的生死威胁,夏明翰挥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壮烈牺牲;一路走来,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因此,广大青年在理想信念上的客观处境,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在谈到滞留他乡三载的精神寄托时,分别选自李煜的《虞美人》和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写出了她在困境中的精神慰籍,真切地体现出她被囚禁时的民族自信。清朝末季,随着对外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从而丧失了原有的民族自信心并萌发了改变民族精神的要求。祖国今日的崛起无不体现一个民族由于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平等地位,认识到自己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崇高价值的重要性。新青年的我们,只有坚定民族自信,将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之中。

  “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这句佳句取自苏轼的《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孟女士期待着祖国日新月异,一年比一年好。72年的风雨征程,带来了祖国的繁荣强大,如同阳光了我们的未来。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是新生的力量,是朝阳,是祖国的,我们不能忘记主席对青年的寄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在祖国的未来发展里,新时代青年,用我们的力量书写更繁荣富强的祖国。

  今天的中国,正阔步走在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路上。今天的新青年,朝气蓬勃,正充满着青春活力。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心底的一轮明月,亦是心灵的归属和依托。随着时间的飞逝和年龄上的成熟,家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会有一个最温和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心中的故乡。

  年幼时的季羡林住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这里便是他心念的故乡。他的故乡里面没有山,年幼之时的季先生不知山为何物,未曾真正见过大山的他,体会不到苏轼所描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磅礴气势。季羡林先生在故乡的时间只有六年,此后的季先生一直身处他乡,在外漂泊。这六年对于漫长的人生这六年的时光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六年的时光对季羡林先生来说是最珍贵的回忆和留念,而那个回不去的故乡促成了季羡林先生梦寐不忘的求索。

  在离家后的四十年里,季羡林先生在济南十年、北京四年、济南一年,然后在欧洲漂泊了将近十一年,最后又重回北京。在外面的这四十年期间他走过了三十多个国家,即使如此季先生认为最遥远的路还是回家的路。季羡林借景抒情,通过月亮来寄托他对故乡的思念,这也便是对“月是故乡明”最真实的写照。在异乡的四十多年里,季先生也见过了许多地方的月亮,见过了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的月亮,平沙无垠的非洲沙漠的月亮,碧波万顷的大海上的月亮,屹立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的月亮。季羡林先生用“美妙绝伦”和“异常喜欢”来评价这些见过的月亮,但是在他的.心里无论这些广阔世界里的大月亮有多么美妙,只要一看到它们,他就会立刻想到在他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的和倒映在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无论外面的月亮多么明亮,都远远比不上他心爱的小月亮;无论离开故乡的距离有多么远、时间多么长,他的心一直忘不掉故乡和故乡的月亮;而家乡的苇坑、坑边的场院、古柳下的篝火与家门前的月亮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垂暮之年时的季先生居住在朗润园的燕园胜地,那里茂林修竹,绿水环山还点缀着几座土山,季先生用“绝美”这样词来赞美燕园的风景,但无论外面的风光与山水多么的壮丽,季羡林的心里装着的永远都是故乡的小村庄。同他修养的老朋友来看望之时,看到这般风光之后,也会不禁感慨地说:“你既已经居住在了这么好的地方,为何还要回到庐山去呢!”每当看到这样的良辰美景,季羡林都会想念故乡苇坑里的那轮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也已经成为了季先生的常态。

  少年期待远方,成年思念故乡。无论我们未来身在何处,无论离家多远,心里牵挂着的永远都是故乡和家人。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里的情景描写让我身临其境,孩童时的他每天都盼望着黄昏,躺在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在古柳下点篝火乐此不疲。季先生便是把对家乡的思念写到了极致。

  月是故乡明。季先生忘不了故乡的月亮,我们也忘不了家乡的大山与荒漠,家乡的一草一木皆是如此。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是故乡明06-16

月是故乡明02-17

月是故乡明作文05-25

月是故乡明作文05-12

月是故乡明作文11-13

月是故乡明作文范文02-09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09-05

【荐】月是故乡明作文07-30

【热】月是故乡明作文12-31

月是故乡明作文【荐】12-31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