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10-28 15:33: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热门]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读后感15篇[热门]

  《论语》读后感 篇1

  孔子还非常挑食,《论语》读后感150字。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我想,现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

  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佩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

  《论语》读后感 篇2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 篇3

  从古至今,一切答案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难道别人说的答案都一定是对的吗?不是的.,一切答案只在与自己去揭开“他”的真面目。论语也是如此,我不赞同孔子的一句话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什么我不赞同孔子的这句话?孔子一直不是说要孝顺吗?可是因为孔子说这句话而与孔子说要孝道而前后矛盾了。跪羊图里写到:“孝是人道第一步。”学习在第二,安全在第三。难道为了学习而不顾孝父母和自己的安危了吗?

  《论语》读后感 篇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咦?大上午的,谁在读书呀?哦,原来是焦作日报社组织校园记者在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呢!

  以前,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给他们说的`话他们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不相信我。我很生气,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但自从读了《论语》后,想起《论语》里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马上就不伤心了。

  《论语》读后感 篇5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人生沧桑百态,理论孔子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读后感 篇6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论语》里的中心思想讲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比如”现在的少数人无德无能,却贪赃枉法,祸害民众,不正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吗?又比如现在的`少数人,听到好的事或能帮助别人的好事也不去做,发生了假、丑、恶的事情也不去指责,令其改正,不正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吗?这些事情也都是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希望发生的又十分担忧的事情,不正是”是吾忧也“吗?

  孔子在古代就有”是吾忧也“之想,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为什么不能消除”吾忧之事“呢?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呢?品味《论语》如这缕缕阳光,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论语》读后感 篇7

  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论语》是一本记载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它集齐了儒家道德中关于政治、教育、伦理、艺术、道德等内容。

  起初,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不想读,自己认为这本几千年前的东西没什么用,可是读了几次之后,觉得还挺有用的,它教会了我生活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 篇8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论语》读后感 篇9

  我们学校要举行论语读后感比赛我先来介绍介绍论语吧,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幅》《孟子》称为,四书。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与朋友交言而不信,呼意思是;不尊守诺言。我来说说我吧有一次星七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到了门外面我突然想起我好向还有一些事情一想愿来是和朋有一起去玩我和爸爸妈妈说了说爸爸妈妈走了朋有来了我说别但心我给朋有讲讲,朋友说你真是个守信用的'人。我开心急乐

  你要来到我们班就会听到我们的朗读声。

  《论语》读后感 篇10

  读过《论语》以后,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做人要有仁德。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它的意思是让我们多和有仁德的人交往。

  这本书还告诉我,做人要懂得孝道。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孝道,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要诚心孝敬父母。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懂得了做人要有仁德,而且还要诚心地去孝敬父母。

  《论语》读后感 篇11

  我读过许多书,对我很有帮助的是《论语》。

  《论语》可以说是我的无声老师。小时候,一有困难,就去找它。比如,一年级时,我总是吹牛皮,又不敢去做,后来看到“子曰:耻其言而过其行”之后,我便不说大话了。当我学习时浪费时间,想起孔子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赶紧抓紧一分一秒写完作业。不想学习时,想起孔子的话“博学于文,方可成大事”又开始争分夺秒的.认真学习。学习上我一直认为只有死记硬背才行,读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才明白,学习一味死记硬背不行,只有边学边思考才行。

  在有疑问时,读一读《论语》,仿佛孔夫子就在身边为我解答。

  《论语》读后感 篇12

  《公冶长》一篇中内容很多,而且涉及不同方面,只能就其中一段说说感受,这里说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段。

  子路不愧是圣人的弟子,与咱们当代人确实不同。咱们当代人成天价嚷着要”充电“,但决大多数人都是急于获得所谓“知识”,很少去领会其中的'道理。各类培训、讲座的场面就可以窥见一斑,听着往往是忙于记录、拍照,很少有人认真听讲,他们记录、拍摄的内容,恐怕也不会回去认真学习、领会。其实弄明白一个道理,比记录下千万条道理更为重要,咱们确实应当学习子路,在忙于领会、践行旧的道理之前,不必急着去求寻新的道理。

  《论语》读后感 篇13

  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古文十分深奥,让我刚接触它的时候,都有点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有一句话又证实了论语的重要性:“会半部论语,能够治天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这本书可谓是集学习、修身、做人于一身,对中国儒家学说有着远大理想的.一本书!我只接触了十条,却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几条,我觉得颇有感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难道不是教我们怎样学习吗?就拿我来说吧,我也有这样的学习经历。

  《论语》读后感 篇14

  《论语》中有许多深奥的古代语言等待着我们自己去探索、解说。如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让我们不要去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他人。

  而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几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人比我做得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贵的知识,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

  《论语》读后感 篇15

  暑假,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读《论语》。并写出读后感。我原本以为,论语是一部很枯燥无聊的书。可是,事实证明,我想错了。

  我拿起《论语》看了几页。马上被吸引住了。这里面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但是背后都隐藏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它们都是做人的根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的去学习,把它们继承并发扬下去。

  论语是子的.杰作,是子总结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子的思想。在一天该结束时反省自己。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我们应该认真地去读。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全文_“《论语》”阅读答案09-27

论语的作文02-27

论语经典句子10-24

《论语》心得03-12

论语的心得01-12

论语的句子11-08

论语的经典句子09-29

《论语》读后感【精选】07-17

(精选)《论语》读后感07-17

论语读后感(精选)07-18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