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古诗词>诗经> 《〈诗经〉》课文的简析

《〈诗经〉》课文的简析

时间:2022-03-16 15:32:01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经〉两首》课文的简析

  1、《氓》:

《〈诗经〉两首》课文的简析

  《卫风·氓》用240个字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自责与怨恨之情。

  表达方式上以叙夹议,融入抒情。

  《氓》不仅仅停留在叙述上,还穿插适当的议论,以揭示中心情感,表明态度看法。《氓》的表达结构是这样的:叙──叙──议──叙──叙──议。其中处处都融入强烈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回忆恋爱,缠缠绵绵。记忆的第一页是乍看上去很憨厚的“氓”借上门换丝来与“我”约会。应该说,他给主人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立即爽快地答应了他的求婚。送恋人送过一条河,一直送到顿丘,一边送一边情话绵绵,安慰他不要急躁生气,要他耐心等到秋天来迎娶。送别与安慰这两个细节饱含深情,塑造了一位温柔体贴的少女形象。

  第二节,回忆迎娶,载笑载言。这一节的叙述可以分作两小部分,一是等待,一是出嫁。等待以细节刻画心理:分别后日思夜想心上人,泣涕涟涟度时光,终于盼到心上人,才破涕为笑,滔滔不绝地讲着别后的思念。出嫁非抒情重点,简笔概述带过。

  叙述到这里,主人公停了下来,表达对当初自己的错误选择深深后悔之意,同时也对世上无数天真女孩提出了忠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第四、五节叙述的情调低沉了下来,发出沉重的叹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正因为这个人不专一,所以“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女主人公不禁“躬自悼矣”。

  文章在欢快(第一、二节)、反思(第三、四、五节)的基础上,发出了决绝的誓言:不再与你过这种日子了,否则“老使我怨”,既然你违背了当初对我的承诺,不念旧情,那就彻底拉倒吧!我们可以想像,远在春秋时代,一个女子勇敢地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是多么坚强。

  叙述方式上采取真实亲切的自诉。

  自诉是最能打动人的叙述方式。一部《诗经》大多篇什都采用这种真实亲切的自诉方式,而《氓》尤其感人。诗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遗弃之后,悲愤填满了心胸,自然地回忆起往事。而每当一件件往事浮上她的记忆时,总给她很深的刺激。特别是“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等坦言直接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能苦耐劳、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这种手法在下面的《孔雀东南飞》中也有影子:“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第一人称的自诉方式又便于抒写内心活动。诗中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抒写了不为人理解的苦闷,用“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进行深深的自责,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决绝的誓言。

  修辞手法上,比兴暗衬,对比分明。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在《氓》中运用也很明显,我们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修辞在人物塑造与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在表达后悔、劝说女子们不要沉溺于男人们的甜言蜜语中时,女主人公感慨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就是用比兴手法,以“桑”与“鸠”起兴,引起所咏之辞,同时,也是把未暴露真面目的狠心男人比作“其叶沃若”的“桑”,把不谙世故的少女比作贪吃甜桑葚的“鸠”,形象生动。接着,主人公总结个人教训指出,“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负心的“士”的“目的”达到后,他的真相便暴露了──“黄而陨”。这里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揭露了负心人的丑陋嘴脸,有力地表达了愤恨的情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也是比兴,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决绝信念:再宽的河也有岸边,再苦的日子也有尽头,既然你已薄情寡义,那么我立即与你分手!

  2、《采薇》:

  《采薇》是一首征人思乡的诗。诗以士兵的口吻,写其在战后归乡的途中,追述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思乡之情。全诗共六章。前三章采用复沓的形式,描写征夫转战边陲,饥渴劳苦,久戍不归的情景。虽为复沓,但复中有变,或易一字,或易一句,既显示出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久戍不归后的痛苦逐渐加深,表现出层次的递进和感情变化的波澜。四、五章追述往昔紧张的战斗生活。先用烘云托月之法,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精神面貌;然后用简练的笔墨描述了军马倥偬、浴血苦战的实况。末章刻画了归途中亦悲亦喜的矛盾心理。头两句回忆往昔从军时的美好情景,次四句描写归途中的艰苦环境,两相对照,对比强烈。最后两句,以少胜多,既写出了对艰苦的从征生活的感慨,也隐含着对家乡亲人的忧念。自已有幸能生还,马上就可以与亲人团聚了,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但经过这么多年,家中亲人生死存亡又如何呢?一股忧伤的感情便涌上心头。诗人把这种亦喜亦忧的矛盾心情表现得细腻真切。

  在题材上,这首诗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它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创造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艺术表现手法。春色愈美,愈能惹起无尽的忧思之情,以乐景反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反之亦然,有着加倍的艺术效果。正因为如此,“杨柳依依”就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一包含深厚意蕴的意象,一经创造出便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虽然表现的是征人思乡的忧伤之情,但士卒们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主义热情也让人敬佩。

【《〈诗经〉》课文的简析】相关文章:

《诗经·硕鼠》简析04-02

《诗经·国风·卫风·氓》译文及简析02-03

经典诗经语录12-09

诗经的句子12-26

经典诗经名言02-22

诗经的格言02-21

《羔羊》诗经06-06

《诗经》教案08-25

诗经中经典句子09-29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09-30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