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历史演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22-05-06 17:16:23 三国演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3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1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未尝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2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生;一家之言品三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使人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一定会觉得非常难过,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所以,我们要打开诚信的大门,要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3

  明清以降,以《三国志》为基础版本的《三国演义》流行于世,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五百年,读三国志之人寥寥,而熟知三国演义的人不计其数。粗略认知文字者不言而喻,即使目不识丁者,说起三国人物及故事典故者也能侃侃而谈,久而久之,以三国演义取代三国志为学识途径者不胜枚举,除专业治史者心中了然意外,其他人即使号称有文化之读书人也以三国演义代替三国志而了解历史。

  三国志为史书,三国演义为文学作品,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是总有各自的特质,非专业不足理清。虽然史书不乏伪史,但是较之文学作品,其伪处在于真假及论证手段,而非对人物事件之描绘,史书以求真为第一要务,而文学作品以表达情感为创作之起点,史书不如文学作品行笔可以放任无忌,天马行空。虽然好的史书成果也可作为不错的文学作品,但是双壁之后,难见文史俱佳之作,尤其是唐代以来,官修史书占据主导,范式和法度日益完善,褒贬体制据以官方之态度,不可恣意,故而威严肃穆有余,而趣味活泼不足,如非科举应试之用,亦非读书人娱乐消遣之物,至于市井之民,受学识境遇之限,一无接触熟识的条件,二实为理解深究有困难,所以以真实为首要的史书并不在世间流传,造成人民并不知真史。对真史的认知空白使各自略带历史因素的世俗文学可以代言历史的机会。

  各自标榜反应真相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文学作品以表达情感而为其宗旨,而市井文化在旨在抓住大众民众的精神需求,以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大众文化水平状况而言,通俗易懂和入乡随俗成为大众文化创作和推广的必要条件,否则曲高和寡,难觅知音。宋元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专门以文娱业为生的行业生存产生了可能,形成了市场规模和发展条件。虽然市场潜力巨大和发展前景美好,但是对从业者而言,挖掘市场潜力、开发文化资源和吸引文化消费者事关其生存发展的大事。受其自身文化水平局限,注定了最初的文化产品创作者难以制造出格调很高的作品,不过与大众文化水平的对接,正好使创作者和消费者达成了不错的连接。宋代瓦舍中说书人的话真好是听书人能懂的,这就足够了!反正,如果说书人水平过高,大众就消费和消化不起了!戏剧作品也是如此。

  元代时间虽短,但是在文化发展中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那就是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政策特点使大量的读书人进入到了文艺创作之中,并且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不再是如唐宋文人士大夫的文艺创作,不是玩票,而是专职人员。这导致了元代以来,文艺的发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市场经济的繁华也促使了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更多的钱在这里流动,使元代以后的大众文化的市场总量更加庞大,文化产品由粗糙变得更加精致起立。华美的包装和丰富的内容让实际上在精神和文化上还比较贫瘠的大众认为真就是高格调了,就是最好的了,就如暴发户们看到一个不错的奢侈品一样,已经得到乐需求和满足,同时对于大多数工商者而言,他们的思考力也是很有限的,辨别的能力在缺少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条件下就会基本没有作用。

  为什么并不非历史真相的《三国演义》却取代《三国志》大行其道,甚至成为大众对历史认知的主要文本,它的价值与合理性在那里?

  三国演义的价值不在于这部作品内容的本身,而在于它形成的过程和影响他的因素,为什么它会与三国志有诸多不同,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不是反应的东汉末年的历史,而是反应明清以来大众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它在大众中流行,行为一种与大众交流的语言,一种江湖的规范。他的历史价值不在于反映东汉末年的真实历史,在于潜在的流行方式和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因为努尔哈赤读了三国演义,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就有了更好的政治能力,而是,他读了三国演义,就可以更好的了解统治者面临的普罗大众,人数众多的民众他们流行的价值取向和对话方式,比如“义”的认同。虽说忠义不分,但是庙堂之上,以忠为主,庙堂之下,江湖之中,义才会大行其道。怎样理解和使用这个义的作用,可以让统治者和治理中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民众,做好控制和管理,提高自己的统治力。法律法规在显性的,是明规则,而这些道义是江湖中盛行的潜规则,是隐形的,它与国家的政府的发展制度并行存在,在普罗大众之间默默实行,对国家的政府的作用或好或坏,是一种无形而又绵长存在的理论,不容忽视,可乱可兴。是一种民众的力量,有创造力也有破坏力。天使和魔鬼实际上都是合二为一。乱世之际,法纪纲常败坏,和国家法制照不到的地方,这些潜规则都在大行其道。

  批判性地读一本书,不仅要知道作者在书中讲了什么,还要思考和能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讲和怎样讲的。

  现在读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辨别的能力,分类的能力,归纳和分析的能力,最后才是记忆的能力。否则记得是伪造的内容和杂乱的知识,不成体系,不能完成创作和指导作用,甚至是误导,那么读书不仅无用,还有害。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