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国学>经部>论语>

时间:2020-08-18 09:06:42 论语 我要投稿

孔子《论语》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论语》读后感

孔子《论语》读后感1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全书大体是孔子弟子及其后人所记,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资料

  历代研究《论语》的书籍很多,现存的主要有三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儒家学派对《论语》的代表作

  《论语》在西汉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书记录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故《论语》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最古的散文小品,应可远溯自《论语》。普通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孔子《论语》读后感2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好处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向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能够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浅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务必“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个性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个性要求所学务必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务必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务必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德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孔子《论语》读后感3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话虽有夸大之嫌,但是证明了《论语》在我国诸子百家著作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及其不可超越的地位,其中至多理论仍被世人视为真理,不但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名扬四海,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在《卫灵公》里,他说道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时,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孔子认为他的生死观就是将“仁”作为最高标准的。生命是宝贵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杀身成仁自古以来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宪问》中,孔子讲到了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因此,一个人除了要勇之外,还应该修养其他的各种品德,从而变为有道德的人。孔子鄙视物理和权力,崇尚朴素和道德。所以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可惜并未受各国国君接纳。

  在《子路》里,孔子阐述了自己对于“士”的理解。孔子认为,“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偶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都是气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虽然孔子的认识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他敢于质疑统治者的精神。孔子眼里,统治者做到以“仁”待人待国后才称的上是“士”。

  在《先进》中,孔子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

  在《季氏》里孔子谈到,交朋友要结交那些正直、诚信、见闻广博的人,而不要结交那些逢迎献媚、花言巧语的人,要用礼乐调节自己,多多地称道别人的额好处,与君子交往注意不急躁、不隐瞒等等,这些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颜渊》中,孔子谈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

  总而言之,孔子及其弟子的箴言警句在近日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举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孔子《论语》读后感4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列位子所著。

  初读《论语》,我感到无比乏味,因为我领会不到其中的奥妙所在。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积累,我渐渐领悟到了——

  《论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本教我们做“真人”的。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若想治天下,就一定要学会做“真人”,这样你才能做一个让百姓拥戴的明君。俗话说的好:“礼让孝为先”《论语》十分注重孝道有些关于“孝”家喻户晓的说法: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愿``````由此可见,孔子也是一位孝子。

  《论语》崇尚做“真人”,做孝子,做君子。我对君子的理解是处处行侠义,不易生气,不易与别人争论,斗嘴``````孔子对君子的理解是君子拥有高尚的道德,远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

  《论语》教会我许多东西,教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教我做一个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红领巾,教我做一个道德高尚、胸怀宽广、视野开阔的小学生,它更教会我做一个遵纪守法、爱护祖国、发扬祖国民族文化的中国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5

  想必人人皆知吧!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写的。俗话说“半步论语治天下”在[论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让我深受触发“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和“智”同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由(孔子的学生)啊!让我来告诉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就是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行为,自己也曾不懂装懂:记得那一次晚上,我在房间里做着老师留下的家庭作业,姑妈在外面看着电视剧,虽然声音已经调得很小了,可我还是听出了是我现在最喜欢看的[宽恕],我就好比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正好我有一道题不会做,借此机会出去看看。我拿着题目,走到姑妈面前,姑妈接过练习本,端详了一会儿,我的眼睛瞟着电视机。姑妈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很快,思路解开了,姑妈一步一步地向我讲解着,我却在那里看电视,起初,姑妈并没有发现,后来,姑妈觉得我心不在焉,她一手把练习本摊在桌子上,说:“你是在看电视,还是在听我讲题目?”“我——我——”我羞愧地下了头。读了[论语]之后,我决心再也不犯那样的错误了。

孔子《论语》读后感6

  论语读后感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体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避免偏执。

孔子《论语》读后感7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它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

  首先,做人的道理。

  第一,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也就是说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

  第二,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第三,做人要孝,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也是对父母的关心也暗含了关心自己。

  其次,学习及教育的道理。

  第一,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求学习是建立在爱好,以学为乐的基础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不能感到满足,学习要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才能将学习进行的更深更透。

  第二,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时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精益求精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对于现在的学生又是很适用的学习方法。最后《论语》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非为个人的功名利禄,非为个人的身死荣辱”,“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学习的目的在于对道义的追求,“学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学习目的。

  再次,教育思想。

  教育即教书育人。而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只在履行前一个任务,忘却了“育人”,不成材要成人这句古语告诫我们:育人是在教书之上的。孔子还重视诱导式教学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触类旁通,希望弟子能举一反三。

  最后,为政之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之人要用仁德;为政之法用道德用礼教来教化百姓,这样百姓安居乐业。只有仁德才能得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会信服;他们从政,自然安邦定国。再次为政不能贪图蝇小之利,眼前之利弃大局未来之长远利益于不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当然,读及《论语》,我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

  最后,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

孔子《论语》读后感8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孔子《论语》读后感9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10

  一、“为己学”主张独立思考精神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荀子劝学篇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后汉书桓荣传谕曰:“为人者,凭誉以颂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

  “故知人之为学于艺、学于文,抑学为人之道,虽其所学同,而其所以学之用心,则有为己、为人之别,此诚不可以不辨。学知为己,即知所以为据德之学矣。

  又有“此始纯粹是一种为己之学,即在自己德性上有期望,有到达,故谓之据德之学也。”

  “为己学”是追求自己内在的成长,期望自己有所提高,而非对外进行张扬和炫耀。进一步,为己学之时,不同的人有快有慢,每个人所达到的程度各不相同,这就是完全凭着每个人自己的特点以及他能领悟的程度,孔子对学生因人施教也常常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学问的阶段进行点拨,能不能领会完全在自己。所以,孔门之学是相当的重视独立思考,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领悟程度以及成长速度。

  “为己学”不是为了取得颂扬和外界评价

  倘若为人学,就免不了被外界的意见以及声音、需求左右。这里面的颂扬和评价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老师。

  一个人不会独立思考,恰是因为过于相信他人的思考的结果,过于在意他人的意见,均落在了为人学的框架里。虽然看上去更倾向于解释是为了自己成长,还是为了外界评价而学,但深一步的.体会会感觉到,孔学深深尊重体悟在个人,每个人因心以会道的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以往对传统文化存在的偏见里,其中就有一条,认为传统文化太刻板,完全遵从教化、摒弃了人之为人的独立精神。经过这一“为己学”带来的思考,我认为孔学本质上是提倡独立思考精神的,偏见是对孔学的不了解和想当然。看到这一点,深深的松了口气,“为己学”完全在乎个人。

  颜渊季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颜渊、子路三人之志,即三人之所愿学也。此三人之志全属自己一种内心境界,故称之为“为己”之学。

  朱子谓:“三人之志,皆与物共,特有小大之差。”此所以称之为“为己”之学。

  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

  为己之学,所愿只在己。其所求完成者,即其一己之心德。而其一己心德所能到达之最后境界,乃为一种“物我一体”之天气气象。

  可见跟随自己的心愿,独立思考,独立探求,最后方能到达物我一体的最后境界;假如学为人,最终丧失了自己,更无法到达境界了。

  二、“好学”在于不断的学习与提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对这段话没有什么感觉,看了《孔子与论语》,才明白这句话的深意,以及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孔子在我们眼里是完全的圣人啊,我们就会当然的认为,圣人与我们是有着很大分别的,圣人天生就不一般。像佛陀树下多少天就顿悟了一般,好像人是一下子成圣了。如果自己远远到达不了他们的境界,应该是天份和悟性不足吧。但看到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等,是一个逐渐变化、不断升华的过程。

  “孔子之立、之不惑、之知天命,皆循序而可见。孔子之下学上达,正宜如是参之。必博文、约礼,乃始知有立。有立焉而上达于不惑,又上达于知天命,而据德、志道之学亦胥在是矣。”

  孔子也是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走上来的,于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人修为客观发展的下学上达的过程,原来圣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了学问、达到了至高境界的,都是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一点一点达到的。这也为自己的成长积淀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以前看到他人那样的知识渊博、知见那么深、境界那么高,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机会达到这样的程度了,常常以“没文化”来调侃自己,实际是在众人中间有点自我放弃的意味了。然而,看到孔子的境界都是这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我又能比孔子高明么,当然也要一点点累积起来啊!只学习孔子的好学就可以了啊。从这个角度看,孔子果真是伟人啊,还是以身效果的伟人,他只说自己好学,实在向人们昭示一个达到更高层次境界的唯一道路。能把自己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亦向人们昭示了一个圣人亦要经历的过程。反过来想我们自己,如果想让众人觉得自己是圣人或者神人,定要呈现个“吉人天相”、天生如此啊,天赋异秉之类的,而孔子不为圣而圣,是一个真境界啊!这也不得不让人恭敬反思,为学修行是否急功近利、总怀着一蹴而就的心态。

  书中载:“至其由下学而互通层累以渐跻于上达之一境,此则为孔门教学之所以异于夫人之学者。然亦由乎夫人之学而以通以累,而始更有其上达之一境耳。固非无此下学,而径可跻此上达之一境也。”

  孔孟性善的不同也可见此等意义。但二者不同的是:

  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凡同类者皆相似,因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此则成为全称肯定语,又规格太高,遂使后人疑问争辩。

  论语本章,仅言大类大多数如是,不说尽人皆然,此则争辩较少。又仅说忠信,不言仁、义、礼、智四端,其间大有分寸。孔子教人,一面守其易遵之礼,一面企其难及之智,双方配合,走上仁道。仁道人人可能,但亦少人能及。孔子似在人之最后成就上,并未明白主张人人有平等之可能。只是天生本质相近,如忠信,而别立人生至高标准,如仁与智。

  孟子教人为尧舜,乃曰:“非不能,是不为。”意存责备。

  孔子则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孔子并不自居为圣与仁。

  孟子把教人标准提高了,不免说得容易。

  孔子把教人标准放低,待人做到高处去,则自见困难。

  孔子自己,只以“学不厌、教不倦”自负;称最称赏的颜渊“好学”而已;自说,他忠信与人同,好学与人异。我们学孔子,亦要学孔子与我们的异处,即是学孔子的“好学”呀。

  三、学应当求真义,杜绝执一理而偏

  《孔子与经史之学》的部分,展现了孔子为学的过程,以及后人是如何延续继承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偏重,到了清朝更是完全偏离了孔子本义,使得现在很多人不认识、不承认经典的妙处,真是令人痛心。这一章的内容较多,罗列变化过程可以使大家更明白整个过程,但也需要时间功夫。我就只谈自己的感想吧。

  想到我们平时读书,哪得从历史上的发端站在高处一直看到现在的呢,多是拿到一本书,看到一个句子,用自己的理解觉得不错,就深以为然。只言片语,或者是只某个作者的书籍与思想,便推祟倍致。看到这部分内容将整个孔子之学的演进、偏重、曲解说的如此详细,不觉得也是冷汗直冒的感觉,倘若是我读书,读到这个偏的、曲的,是断然分辨不出来呢!即使读到正的,又怎么能分辨出是正的呢!既惊叹钱穆先生治学的细致,也惊叹在现代的老师可以带领我们看到这本钱穆先生的书。

  假如又是走到一个偏的、曲的境地,倒是如何是好呢?

  想到读书思考志学上,我们研究一个学问义理,是否也会受到当今现代的需要的影响,而不顾真理大道了呢?

  联想到平时读书,有多少人在读经典,又有多少人在读功用之书、专业书籍,而且在此基础上到处都是几天学会个什么,迅速怎么样,完全是被功用带着走的状态呢!

  便何况要研究、要考据,在一个乱法时代里面,真正能够不被时代带偏、不被形势带走,坚持中正真理的又有几个呢?

  这就给了我以后学习或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启发,就是:

  第一,要有辨别,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辨别,请比你强的人辩别,在自己的时代里选择最可信最接近真理的书去读;

  第二,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正心,寻求真义,而非被自己的偏见或者需要给带偏;

  第三,尽可能多的去读经典,去对比、去思考和领悟;

  第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近代社会种种演变,已逐渐激成两大潮流。“一曰‘个人主义’,一曰‘集体主义’,而莫不从功利观点起步。‘个人主义’形成资本自由,‘集体主义’形成共产极权。所争各为财富,而所失则在人性。人生无不好群居共处,既不愿一味封闭自我,摆脱大众;亦不愿专为供奉大众,牺牲自我。孔子所主张之仁道,即为求人、我各得,群、己两遂。我们遇到的多数问题,必当从人类自身内心之忠信、仁智求解决。忠信本于先天,仁智成于后天。两者合一,乃可为人类永久向前指点出一条仁道之路。人类今日种种现象,已非远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所知。因此亦不复能即凭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当时之所学,解决当前人类之诸问题。然断不能谓当前人类,已非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当时之人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孔子时如此,今日人类如此,更复两千五百年后,人类亦如此。认定了“人性”,知加以尊重,乃始可以言“学”。由“尊德性”而断之以“道问学”,只此是一条不变之大道。一切谋财害命之奇技淫巧,皆所当禁。一切背情伤义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亦所当绝。一切大思想、大理论、大发明、大创造,莫要跑得过快过远,先要照顾着十室之邑、愚夫愚妇、人所同然之“忠信”本质。惟此乃是人之所以为人之基本。”

  特别抱歉,完全原文打上来了,这一段读来真是振聋发聩 ,激动万分。把一个目前思想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自我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阐述得如此清晰、符合根本!我们的偏见里面以为,只要是中国的古代的东西,就是主张集权的,就是集体主义的。从未想过,这个世界面临的一些问题,竟然在孔门思想里有答案!

  从“人性”出发,人既有好群居的特性,又有不愿牺牲自我的特性,人我之间,如何取舍,也自人性当中的“忠信”而来。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儿。一个特别喜欢哲学的朋友,临时爽了约,还拿自我自由来说事儿,我认为她就没有分清自我和与他人的关系(即群体)的分别。个人自由无可厚非,但是假设你与别人产生的联系,与群体产生了联系,还坚持“自我”,背离最基本的“忠信”,这个是如何说不过去了,对吧?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一个场景、在一个合理的度。

  钱穆先生的这本《孔子与论语》所载内容的准确、详尽、视野胸怀的广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早知如此,定当早些努力读书,前面慢慢读、读不懂、不想读,后面突击读,发现了这本书的好,却觉得如果再多些时间细细品味就更好了。另一感想是,我们现代人对孔子的误解、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实际上在这本书中已经完全得到了释疑,如果本书的内容以一种大众乐见喜闻的方式不失本义的呈现出来,使更多的人知道孔子与论语的真实情况,使更多的人喜欢上传统文化与经典。真正的把能提升自我成长的学问推广发扬出去,对解除现世所面临的很多问题、解决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呢。

  我为此前不学感到羞愧。以后,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好学”的人。一步一步提升自己,更加接近真理,更加存养智慧精神。

【孔子《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论语读后感12-26

《孔子与论语》读后感05-15

孔子论语读后感5篇03-31

关于孔子经典读物《论语》读后感06-02

中国经典孔子文学论语读后感05-12

《论语》读后感:我的榜样——孔子04-15

《论语》读后感08-03

★《论语》读后感01-07

《论语》读后感01-05

《论语》读后感01-05

Copyright©2024贤学网xianxue.com版权所有